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永历四年-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姓夏的军官先后跟过几个义军的首领,只是跟楼继业一样,在那个义军旋起旋灭的年代,也只有来回来去的换东家。不过他的运气还不错,至少比楼继业强,尚没有被人起外号叫“人中的卢”之类,就投入了冯京第的军队,后来便跟在王升的麾下。
王升密令他找机会伏击陈文,他本来是按照军令带着一些部下入住南面的镇子,只是陈文那段时间并没有离开大兰山的意思,所以他们也没有适当的时机。后来陈文讲古,起初他们并不知道,只是讲了几次后弄得大兰山左近几乎人尽皆知,才有了这少年听陈文讲古之事。
陈文讲古的内容虽然涉及多个朝代,但却都是以着汉家英雄扫荡蛮夷为主题,因为他当时主要是为了挑选一些夷夏之防认同较深的人随他南下福建,只是没想到此间竟无意间摆脱了王升的暗算,也算是无心插柳吧。
那军官没有选择刺杀陈文,开始王升到没说什么,毕竟在大兰山的左近杀了陈文那不就明摆着是他王升要给王翊下马威吗,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只是后来的那场比试,王升在见到了陈文所部的战斗力后,对这个原本他还很是欣赏的军官便疏远了很多。
王升决定降清,在决战前夜曾经试图统一部下的人心,岂料在众人尽皆被他的恐吓吓破胆的时候,这个一向恭顺有加的军官竟然会带头激烈反对,并力劝王升放弃这个念头,于是乎便连同其它反对者一起被王升的家丁亲手杀害。而这个少年当晚起夜,正好看到了这一幕,便逃了出来,后来更是和这些人混在了一起,结伴而行。
看来刚刚那第二个问题也不需要问了。
“你叫什么名字?”
“回陈将军的话,小人叫作于力。”
“哪两个字?”
“夏家二哥说是笔画最少的那两个字。”
于力?
这名字的笔画还真是少,只比许文强的小弟丁力笔画多了那么一划,够省墨水的。
“原来如此。”
陈文在言谈间以着各种他知道的方法测试这少年是否说谎,而答案却是没有一句是谎言。本来在想起此人乃是王升的部下时,陈文杀心已起,可是既然这少年已经不再是王升的部下,他的杀心也没有先前那么重了。
看着这少年,陈文回想起少年口中的那个夏家二哥。他无论怎么也想不到,那个在他面前狐假虎威,对着王升卑躬屈膝的狗腿子军官竟然会是因为反对将主降清被杀的,这让他感到有些荒谬,尤其是在褚素先那个贪官携银潜逃发生之后的今天,更是如此。
陈文想了想,似乎他还是受着前世某些非黑即白的思想所误导。作为穿越者,他看待古人总会以后世的观点来看,这样显然是不对的。
这个时代的史书很多,以清修的《明史》为主,只是其中不只是有忠奸二传,还有很多根本秉承奴酋弘历的意思以及修史者的主观意见写就的观点。
袁毛之争那个大坑暂且不提,只说何腾蛟这位“忠臣”。弘光时受制于左良玉;隆武时排挤忠贞营,搜罗散兵游勇作为嫡系造成百姓更大的负担,兼无将将之能,导致了刘承胤等人的军阀割据,清军入闽时他更是阳奉阴违不去救援隆武帝;永历朝反攻湖南,全胜在际之时唆使郝摇旗偷袭陈友龙部明军给予清军喘息之机,又为争功调走了围攻长沙几近成功的忠贞营,彻底断送收复湖南援助江西的战略,更是一手导致了他自己身死人手。
就这么一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最后也能落下了个试图力挽狂澜的英雄形象,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看来还是应该更加全面的分析人性和利益关系,才能更加明确的探究本心、分析利害。
“你此间这是准备去哪?”
“回陈将军的话,夏家二哥不在了,小人打算回乡告诉他家人他的死讯,然后回家孝顺老娘。”
“哦。”
即便杀心已去,陈文也不打算让这少年同行,给了他一些干粮就让他绕路离开。
随后陈文试探了下剩下的几个人,却都是四明湖之战的溃兵,只是跑的比较快,才没有被清军抓获。这些人大多是新昌人,不过他却没有把这些人放走,而是在确定这些人并非清军探子之后,便放在了大兰山的那些溃兵之中,着人监管了起来。
就在这时,继续前行追上撤退队伍的陈文却发现队伍停了下来,这让他的神经腾的一下绷紧了起来。待他赶到前面,却是一辆马车的车轴断了。
松下一口气的陈文立刻勃然大怒,按照规定,此行这些日子,一旦有车马损坏,立刻弄到边上修理,绝对不可以堵在路上拖延整个队伍的进度。此间道路本就不宽,眼见着这辆马车堵在路上,后面的车马无法前行,分明就是违反规定。
“为何不拖到路边修理?”
面对着陈文的质问,那辆马车的主人很是理直气壮的解释了起来。
原来这马车的主人乃是大兰山明军的一个官员,只是平日不在老营办公罢了。这辆马车做工并非那等粗制滥造,所承载的也是这位官员家的一个未出阁的女儿,家中的女眷怎可轻易见外人,尤其是在这鱼龙混杂的逃难队伍,就连平日里都是由仆役送到车里吃喝拉撒的,此刻自然也不方便出来见人。所以,这官员便使人让行在前面的一户姻亲调一辆马车过来,以方便女眷转乘。
这段解释直听得陈文怒意更盛,明时大户人家的女眷养在深闺不假,也不至于为了不见外人而吃喝拉撒睡全在车里吧,这姑娘得臭到嘛份上了?再者说了,此地又不是家中,逃亡路上哪有那么多规矩,难道连从权二字都不懂吗?
再说车坏之后,拖到边上修理不就完了吗,何必一定要等那辆调来的马车再行转乘,这样整个队伍的的进度都会被耽搁下来。
迂腐到了这个份上,陈文决定和这个官员讲讲道理。
“严主簿,此行并非踏青,身后随时可能有鞑子追来,本将率部掩护百姓撤退,为的是防止百姓为乱兵、匪徒和鞑子残害,所以这队伍绝不能停下来等你家把人接走再行上路。是有从权,且叫你家姑娘先下车,自行前往你那姻亲家中,或者将车拖到路边修理,总不好因为你一家耽误所有人的行进速度吧?”
陈文自问把事情说的很是清楚,可是那官员却摆出了另一副姿态。
“礼不可废,从权本身就是那些不守礼数的名教败类的托词,老夫的女儿尚且待字闺中,如何能见外人?再者说了,陈将军,你也知道可能会有鞑子追来,怎可叫我家女眷留在后面?”
你知道鞑子可能在后面追所以不能把你的女眷留下,那么别人家的女眷就可以留下来喽?
陈文深吸了口气,强压着心头的怒火,面对这等迂腐且自私自利到了不讲理份上的家伙,真不知道该说这个官员些什么,于是乎他干脆直接下达最后通牒。
“本将没时间跟你废话,给你两条路,第一条,把车拖到路边修理,什么时候修好什么时候继续上路;第二条,叫你家姑娘自行追上那辆你家姻亲的车马。若是还不同意,老子叫人连人带车一起给你推下山,你信也不信?”
这严主簿听到陈文这话,很是吓了一跳,他虽然不在上山,但是这几日也听过相熟的一些官员提及了陈文自上山以来的很多所作所为,果不负武夫之名,尤其是回想着现在依旧在牢车里的褚素先和那一日杀人立威的企图,着实让他有些不寒而栗。
就在他在礼法和恐惧之间犹豫不决之时,车子里传来为他解围的话语。
“父亲大人,女儿可以自行前往舅舅家的马车。”说着,那姑娘便在丫鬟的帮助下从车上走了下来,为他的父亲解围。
下了车,那姑娘便走了过来,对着陈文道了个万福,随后劝慰了他的父亲几句,便在丫鬟和老妈子的搀扶下向前面的队伍走去。
姑娘的声音很好听,虽然蒙着一层纱,以示男女之别,但却依旧能够透过细纱的空隙依稀看到那姑娘清秀的面容。似乎是出于心理作用,陈文总是觉得这姑娘身上好像有股怪怪的味道,让他很不自在。
只是看着她在丫鬟和老妈子的搀扶下尚且走得很慢,陈文突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这姑娘是个缠足的女子。
那俏丽的身影依旧在向前蠕动着,陈文也算是能够理解了她的父亲为什么明知道陈文的性子的情况下,还会如此的不讲道理。心中暗骂了句腐朽的封建思想残害妇女以满足封建士大夫畸形的性欲,陈文也只得指使着工匠、民夫将马车拖到路边修理,以防止其继续妨碍交通。
车子被拖到路旁后,后面的车马也重新开始前行,随着这户官员的女儿以身作则的事情的传开,这类稀奇古怪的问题也开始减少。
就这样,由南塘营护卫的这数千百姓经过了此后近十日的前行,总算绕到了一处距离出山不过的三四十里地的山坳。可也就在这时,缀在后面的哨骑来报,清军的探马也终于还是发现了这队南下撤离四明山的百姓的行藏。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七十二章 劲草(一)
从发现大兰山明军人去楼空时,李荣就坚信着这伙明军残部肯定是裹挟着当地的老百姓南下天台山投奔俞国望,就像两年前的王翊一样。后来经探马向南面探查过后,更是坚定了他的这个想法。
虽然这伙狡猾的明军并没有选择最近的道路南下,让他走了不少弯路,但是如此多的人员转移,就凭借着故意制造的那些用以误导追兵的道具和痕迹,也绝不可能不留下任何蛛丝马迹。
很快,提标左营的探马就根据车辙的痕迹,排除了明军设置下的误导,顺利的踏上了南下追击大兰山百姓的道路。
也就是在那时,李荣随便找了个理由就将被田雄派来带路的王升指派到了别的地方,全让没有让他再次分功的打算。
又经过了数日的追赶,随军的探马终于发现了缀在那支明军后面负责遮蔽行藏的哨骑。只不过,这一路行来,若非那些被挖得乱七八糟的道路,他虽然可能会晚上个一两日确认明军的路线,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些道路,彻底拖慢了清军的行进速度。
这个时代并没有后世那样混凝土等物铺就的硬质路面,这队明军选择的逃亡路线虽然大多不宽,但是夯土的道路也还算平坦。只是自清军南下,江南乱成一团,这些道路便再没有修缮过,兼之此次南下的百姓以及牲畜、车马甚多,道路早已不堪重负,再加上陈文指使队后的南塘营中军工兵和民夫进行了新一轮的破坏工作,道路就更加难以行进了。
这等坑坑洼洼的道路,对于清军的步兵来说到也不算什么,而骑兵也只是不容易放马狂奔罢了,只是一支军队,如果只是那么简单就好了。装运粮草、箭矢、火药、盔甲等物的辎重车辆,装运虎蹲炮的炮车以及拖运佛郎机炮的车辆以及之类的东西,在这样的道路上却是极难行进的。
十几天下来,李荣的提标左营每天不过行进十几里,这还是凭借着辅兵不断的前出修整道路才得到的成效。只是即便如此,那两辆各拖着一门重大三四百斤的佛郎机炮的大车还是无法跟上行军速度,只得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