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越那些年的人和事儿-第4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唉但愿朕日后不会为自己的这个决定所后悔。”刘彻扭头瞧着霍去病,颇有点赌气的意思道:“你以后要是死在了那些匈奴蛮子的手里,可千万不要怪朕没提醒过你。”

    霍去病轻轻一笑,“这把利刃,永远只会对准匈奴人,剑柄也将永远握在我霍去病的手中。”

    刘彻眉头一挑,深深的看了霍去病一眼,利刃,剑柄?刘彻忽然联想到了一些其他的东西,比如说兵权!

    “好了好了,先不说这些了,去病,除了那五个人,和四千匈奴降兵外,你还需要什么东西?”刘彻平复了一下心情,重新问道。

    霍去病认真的想了想,最后摇了摇头道:“陛下,有那五位将军帮我,人手方面已经足够了,再加上我原本麾下就有很多不错的将校,不过,除了这四千匈奴降卒外,其余的六千大汉士卒,臣希望也是能由臣亲自挑选,且,几天后,臣就要开始训练他们。”

    刘彻点头道:“恩,就先这样吧,对了,朕要给你引荐一个人,”刘彻轻描淡写道:“这次就让他随你一起出征,且担任你大军的副帅。”

    “哦?那不知是何人?”霍去病十分感兴趣的问道。

    刘彻冲着寝宫外高喊道:“小顺子,宣羽林卫江源觐见。”

    听到江源这个名字后,霍去病的俊脸立刻阴沉了下来,他认识江源,也知道这个江源究竟是什么人。

    刘彻的心腹鹰犬,羽林卫的副统领,一个彻头彻尾的小人。

    霍去病暗自攥紧了自己的双拳,一直在旁注视着一切的卫子夫,在看到霍去病的脸色忽然变得难看起来后,猛然明白了什么,随即小步来到了霍去病的身旁,轻轻的拉了拉他的衣角,让霍去病收敛一点。

    霍去病没有理会卫子夫,因为愤恨,一个人暗暗攥紧了双拳。

    他明白刘彻为什么会派江源来,也明白为什么会让他担任大军副帅,无非是来监视自己的一举一动罢了,没想到陛下居然如此不信任我,还要派他的心腹来监视我,可恨!

    霍去病误会刘彻了,因为在军中安插自己眼线的这种事情,不管是谁,不管刘彻是不是信任他,他都会这么干,刘彻只不过是在例行公事而已。

    事实上,卫青的军中也有很多刘彻的眼线,有的人卫青知道,而有的人,连卫青都没有能看出,甚至还将他当成了自己的心腹培养

    这种情况从卫青第一次率军出征就已经有了,很荣幸的是,那个时候的卫青还在刘彻那张可以毫无保留信任的名单上,至于现在到了刘彻已经无法彻底相信卫青的情况下不客气的说,卫青每天干什么,说了什么话,见了什么人,刘彻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霍去病你应该感到庆幸,因为刘彻这次只不过是派了一个江源而已,你可知你舅舅的军中,足有上百号刘彻的眼线,从他的亲兵,到帐下的校尉,大将,门口站岗的士卒,乃至于火头军都有刘彻安插的人,卫青每一天都活在刘彻的监视下,刘彻对他了如指掌。

    在汉武帝这个雄才大略的帝王面前,你霍去病已经很有面子了。

    介绍一下江源同志。

    江源,时任大汉羽林卫副统领,三十二岁,刘彻初登大宝之时,他便已经是大汉皇宫中一名最普通的羽林卫将士,后来在机缘巧合之下,他结识了刘彻,很快江源靠着自己左右逢源,察言观色的本领,成为了刘彻的心腹,专门替他打听情报,跟明朝的锦衣卫差不多是一个性质。

    也就是刘彻麾下的情报部长,特务头子。

    将自己手中的一名特务头子安插在霍去病的身边或许很难看出刘彻是真的信任霍去病,但刘彻之所以是派江源,而不是其他人,更多是希望他能帮助帮助霍去病,让他能安然无恙的从河西返回大汉。

    江源此人对行军打仗虽然一窍不懂,而且为人较为低劣,属于睚眦必报的小人,但他有一点好,那就是爱交际,为人圆滑,狐朋狗友甚多,这也是他为什么能搞好情报的原因,也是刘彻为什么让个特务头子上战场的原由。

    因为就连匈奴中都有他暗中埋下的暗棋,职位最高的甚至是匈奴单于身边的亲信,即便是枕边人,江源都曾想尽办法安插过。

    可惜啊,单于跟皇帝差不多一个德行,三妻四妾的,有可能江源前天刚刚好不容易花重金收买了一位单于的小妾,结果第二天单于就不喜欢她了,换个人睡江源为此也是做了不少的亏本生意。

    但他还是非常厉害的,因为目前匈奴浑邪王的爱妾,就是江源手中的暗棋,浑邪王,记住这个名字,日后河西受降的主角之一。

    不得不说,光是作为一名情报部长来讲,江源此人十分称职,简直就是大汉谍报第一人,他也为汉匈战争做出了许多卓越的功勋,要不然刘彻也不会重用一个小人。

    相信,霍去病在进入河西后,江源会源源不断为他提供情报,从而让霍去病趋利避凶,大大的提高任务完成率。

    且,还有一点,这一点也是刘彻最看重江源的,也是他一定要把他派入霍去病军中的原因。

    他很谨慎,谨慎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刘彻时常就将江源比作是一条隐忍的毒蛇,如果猎物没有彻底放松警惕,那他就一定会躲藏在暗处,等待时机。

    待你彻底麻痹大意之时,在给予你致命一击。

    这就是刘彻派江源到霍去病军中的所有原由。

    因为在刘彻的眼中,霍去病就是一个爱冲动的少年将军,行军打仗他或许是一个好手,但怕就怕匈奴人会给霍去病使绊子,下圈套,而江源的性格,足可以很好的避免一切。

    说白了,刘彻就是害怕霍去病这个毛孩子深入河西后,仗着自己首战取得的战果,便洋洋得意,不把匈奴人放在眼里,从而掉入匈奴人的圈套,所以他就找了江源这么一个,又能搞好情报,又谨慎的人安插到霍去病的身旁。

    没看见刘彻给江源的身份是副帅,而不是监军吗?

    副帅,大军的副统帅,身份仅次于霍去病,在刘彻的授意下,江源可以对霍去病的所有军事行动进行干预,只要他觉得不对,那他就可以制止霍去病的军事行动

    可刘彻忽略了一件事情,谨慎的人,其实也是胆小的人啊vipyplatform_viplimit_free_tip0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九十章谨慎

    江源谨慎,可谨慎的人往往也很胆小,其实谨慎这个词儿适用于任何人,只要不是愣头青,干啥事儿之前知道好好想一想的人,几乎都能配得上谨慎这个字眼。

    霍去病也能配得上,虽然他干出的事儿往往都和谨慎这个词儿没什么太大的关系

    在文词研究者的眼中,所谓的谨慎,应该划分为两个档次,一者是先天,一者则是后天,可以肯定,后天所锻炼出的谨慎绝对要比先天好,而且俩者间根本就没有什么可比性。

    后天,指的是那种在后天的磨练下,人的心智渐渐成熟,城府极深,做事严谨,力求完美,不予纰漏之人,这种人的年龄普遍比较大,属于老人精,一般最好别招惹他们,不然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还有一个就是先天他们的谨慎是因为生性胆小,导致他干什么都小心翼翼,生怕出了半点差错,没法交差。

    很显然,江源就属于后者,看一看江源同志在入宫当羽林卫的工作吧,混混,街头小混混,还是二把手

    估计要是没猜错的话,江源应该属于混混中狗头军师那个级别的,专门负责给老大出谋划策,恩,这人的智商还不错,心也挺黑的,什么阴谋诡计都能从他嘴里蹦出来。

    而且有一点可以确认,那就是江源同志在当狗头军师的时候,肯定没少被自己老大揍过也就是传说中的友军伤害,原因无外乎是他出错了主意,让老大不小心吃了亏,老大本人也很缺德,拿他来撒气。

    话说回来,江源要不是一个胆小的人,他要是真有两下子,真有点男子气概,早就跟他的老大干上一仗了,可惜他没那两下子,也没什么男子气概,每次老大拿他撒气,他都只能老老实实忍着,但这个人还算忠诚,没看见他的老大怎么揍他,他都没说把老大卖了吗?

    一直到江源入宫当公务员,他才和那些二混子断了来往。

    在大街上无法无天,当了几年的小混子后江源仗着家里有点小钱,便入宫当了羽林卫,成了大汉的公务员。

    入宫后,凭着他那极强的交际水平,左右逢源,很快就和羽林卫中的老兵油子们打成了一片,混得很是不错,而且这个人很长精神头,他之所以能和刘彻结识,那是因为在刘彻刚刚登基时,他就是刘彻的贴身护卫,按理来说这个活儿是轮不上他的,可谁让人家朋友多呢。

    但也许是自己以前经常被帮会里老大教训的缘故,导致江源平常为人处事非常小心,不该说的不说,该说的人家不问也不说,总而言之就是多干活,少说话,送礼不求回报,这样一个人上司能不喜欢吗?

    刘彻也是如此。

    等江源到了给刘彻干活,也就是成为情报搜集人员后那就更小心了,没把握的事,别说做了,他连跟刘彻说一嘴都不敢说。

    这很好理解,以前不小心做错了事,顶多就是挨顿打,可现在要是做错了事,那可就得掉脑袋啊,他能不小心吗,也正是因为他的谨小慎微,才让他取得了刘彻的赏识,在刘彻眼中,江源或许是一个品行不端的小人,但他很靠谱,自己吩咐他做的事,从来没有一次让他失望过。

    举一个小列子,遥想那是窦太后刚死不久的时候,因为刘彻之前一直都被窦漪房那个老太婆欺负,国家大权都是握在那个死老婆子手里,导致刘彻很郁闷,当时谁都知道,刘彻就是一个傀儡皇帝,想干嘛都得先去问问那个老妖婆的意思,不同意就不能干

    也许这就是刘彻晚年做了那么多狠心事的缘故,他本人就是外戚干政的直接受害者自然也不会希望自己的后代在重蹈覆辙了。

    在窦太后死后,刘彻掌权,立刻针对窦氏开始了攻击,几个月后,窦氏都灭的差不多了,但还有几个窦氏的死党刘彻没有能搞掉。

    主要是那几个大臣太小心翼翼了,刘彻想挑他们的错都挑不出,皇帝也是得讲道理的,人家老老实实给你干活,平常日子见着你也是恭恭敬敬的,凭什么无缘无故你就要整死他们,其他大臣们都不会同意你这么做。

    但刘彻一定要整死那些大臣,只因为他们是窦氏余党,斩草须除根,汉武帝深刻的明白这个道理。

    可刘彻本人也没啥好法子,所以就叫来了江源,刘彻相信,他一定可以为自己解决一切,刘彻见到江源后,直接丢下了一句话,“给朕查清楚那几个大臣到底是不是有谋反之心。”

    刘彻的话已经很明白了,给我找证据污蔑那几个大臣谋反。

    但饶是如此,江源还是足足琢磨了三天,才敢下手没办法,顶头上司是皇帝,他必须一切小心。

    可当刘彻把那几个大臣杀头抄家时,距离他安排江源办事,已经过去了两个月也就是说江源用了两个月才搞定了一切,办事效率,不可谓不慢。

    但刘彻对此倒是没有表现出什么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