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越那些年的人和事儿-第7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公元712年,一身龙袍的李隆基,在百官的朝见之下,完成了登基大典,坐在了那让他魂牵梦绕的皇位上。

    一身龙袍,英武非凡的李隆基看着殿下叩首的群臣,看着自己书案前摆放的传国玉玺,这一刻,达成心愿的李隆基很想放声大笑,而他的嘴角也无时无刻不挂着笑容。

    他终于等到这一天了,他也终于做到这一步了!哈哈,皇位,皇帝,朕现在就是皇帝,朕现在就是天下的主人!

    不会再有人敢欺负朕了,也不会再有人敢夺走朕的心爱之物了!

    皇帝,掌管天下人生死的皇帝,一句话,朕就可以让人死,再一句话,朕就可以让天下为之颤抖,朕是一国之君,朕是大唐的主人朕好想你啊。

    视线中多了一道身穿白裙的窈窕身影,望着眼前的这人,李隆基的眼眶不禁蒙上了一层水雾。

    如果现在,你能陪在朕的身边该多好,如果现在你能亲眼看着朕登临帝位多好

    可惜,没有如果了。

    李隆基很爱婉儿,这是毋庸置疑的,而他也从来都没想过要杀婉儿,要怪只能怪那残酷的命运。

    “传朕旨意,收集上官昭容一生所留诗词,编入唐书之中。”

    这是李隆基登基做的第一件事,收集少女留下的所有诗词,编入史书内,让后人欣赏那位少女的惊世才华。

    李隆基能做的也就只有这些了,他不可能为少女洗清身上的污秽,他永远都不可能那么做,原因大概就是嫉妒了。

    他收集少女的诗词,这是为了留做纪念,他让少女继续背负骂名,这是为了给她教训。

    这是她忤逆朕,欺骗朕,辜负朕,所应当得到的惩罚!

    朕现在是皇帝,有人做错了事就必须受到惩罚!哪怕朕爱你也不能有任何改变!因为朕是皇帝,朕是秩序的缔造者,朕当然要守护自己缔造出的秩序了。

    得意忘形的李隆基,与其说他收集婉儿的诗词是为了纪念婉儿,倒不如说他这是在炫耀,炫耀自己的刚刚得到的权利。

    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就更不要说是李隆基这个压制了太多年的野心家了。

    今天是李隆基第一次上早朝,不得不说,武则天当年的感觉是对的,李隆基跟李世民真的很像,因为他们都不是刘邦朱元璋那类,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的君王。

    凡是在唐隆之变中誓死跟随的,凡是跟李隆基一起同甘苦的,李隆基都在今天做出了赏赐,每一人都没有落下。

    崔日用,陈玄礼,文昌清,李先凫,葛福顺,还有高力士,这些人他一个都没有忘,全都已高官厚禄代之,不得不说,崔日用他们跟了一个好主子,李隆基也是个好主子,但

    “冯御史出列。”李隆基封赏完了陈玄礼后,懒洋洋的坐在龙椅上,手指向殿下的群臣一点,叫出了冯文的名字。

    此时的冯文已经位列御史,听到李隆基的呼唤,冯文心中一喜,他知道李隆基是要赏赐他了,嘴角划过一丝得意的笑容,站在了大殿中央,下跪行礼道:“臣冯文,参见陛下。”

    李隆基懒洋洋的盯着冯文看了一会儿,随即笑着道:“朕今日能登基,可是多亏了冯爱卿出手相助啊,朕必须要好好答谢冯爱卿,让朕想想,封冯爱卿一个什么官职好呢?”

    李隆基沉思半响,忽然一拍手,“有了,冯爱卿,朕就封你为朕的宰相,可好啊?”

    冯文大喜过望,急忙跪下磕头,“臣拜谢陛下,愿陛下”后面的话,冯文再也说不出来了。

    “除了封冯爱卿为我大唐丞相外,朕还要在赐予冯爱卿一项殊荣,常伴先帝!冯丞相明日你就去中宗的陵前,为他殉葬吧。”李隆基的嘴角勾勒出了一道阴冷的微笑。

    朕如果没记错的话,两年前的那个夜晚应该就是你带头逼朕杀掉上官昭容的吧?呵呵,你如愿以偿了,她真的死了,冯丞相你的大仇已经报了,应该了无遗憾了吧?去吧,去地府陪你的老师和好友吧,去地府做你的大唐丞相吧。

    “冯丞相你怎么还不谢恩啊?难不成是朕的赏赐不好吗?”见冯文跪在地上,久久不言,李隆基脸上的笑意更浓了。

    冯文身躯一颤,他慢慢仰头,泪水长流般注视着皇位上的那个男人良久,最后,冯文重重的向李隆基磕了一个头,颤声道:“臣多谢陛下。”

    李隆基笑了,酣畅淋漓的大笑,原来这就是当皇帝的滋味啊,原来这就是皇帝要一个人死时,那个人还要谢谢皇帝的感觉啊,别说,真不错。

    冯文被带走了,被御林军将士拖下了朝堂。

    李隆基杀掉了冯文,杀掉了这个帮他登基的人,能说他是为了替婉儿报仇才这么做的吗?不能!

    因为他根本就不是为了帮婉儿报仇才杀掉冯文,他根本就是在玩,他根本就是在体验权利的快感,体验皇权所带给他的乐趣。

    冯文只能说是一个倒霉蛋罢了,他死,不是死在了杀婉儿这件事情上,而是死在了逼迫李隆基杀婉儿上。

    李隆基以前不是皇帝,所有他不会对冯文怎么样,但现在不同,他是皇帝,他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对于冯文这个曾经逼迫过自己的人,他不会留着,他会杀了他,用他的血,来树立自己新皇的威严。

    他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冒犯了朕的威严,到底是什么下场!

    但一切到此也就结束了,冯文死了,新皇的威严也树立了,李隆基终于开始做正事了。

    他开始处理政务,处理被李显和韦皇后他们折腾的一团乱的大唐了。

    李隆基知道自己的皇位来的并不光彩,可这无所谓,当年的太宗皇帝皇位来的就光彩吗?可他不是一样被人称为明君吗?

    皇位来的光不光彩不重要,重要的是坐在皇位上的那个人,究竟会做出一番怎样的事业!

    只要他李隆基做的够好,只要他李隆基能让大唐的百姓都过上好日子,日后谁还会指责他皇位来的阴暗?

    所有人都只会对他李隆基感恩戴德,所有人都会歌颂他李隆基的功绩,那点阴暗的往事不会有任何不开眼的家伙乱讲。

    李隆基也正是这样的一个人,他有能力,更有才华,年轻的他也当之无愧是一位明君。

    登基后,李隆基立刻开始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他废除了前朝诸多不合理的政策,将官员的机构一再简化,去除掉了很多无用的人,同时他用人唯才,颇具识人之明,提拔了一批批有能力,有责任心的官员治理天下。

    不仅如此,他还特别重视地方官员的选拔,李隆基的思维比较超前,他认为,中央的官员虽然有着诺大的权利,有着可以管辖整个天下的权利,但事实上,百姓才是这个国家最重要的东西,而跟百姓打交道的正是地方的官员县令,也可以这么说,地方官员才代表百姓对大唐,对这个国家的印象。

    地方官员,才是代表了大唐形象的那么一批人。

    于是李隆基下令,每年地方的县令都必须进京,来接受他的面试,他会当场和这些地方县令交流,同时也要亲自出题考验他们,答对了,升官,答错了,滚回家种地,遇见贪赃枉法的直接砍头,全家老小发配岭南。

    可以看到,在李隆基的政策中,百姓占据的分量很大,不愧是唐明皇啊,能把百姓放在第一位的人,又怎么可能不开创一个盛世呢?

    公元712年,李隆基登基称帝,改年开元,也正是历史上的开元盛世。

    从712年一直到741年,年后共二十九年,在这二十九年里,李隆基励精图治,改革吏制,大力发展经济,使得天下大治,政局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力富强,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史称“开元盛世”

    李隆基做到了,他亲手开启了一个盛世,亲手开启了属于他李隆基的盛世王朝。

    在开元年间,他是一位明君,一名真真正正可以比肩太宗皇帝李世民的明君,正像他想的那样,皇位来的阴不阴暗不重要,重要的是坐在皇位上的那个人会给百姓带给怎样的好处,会做出一番怎样的丰功伟业。

    开元年间,百姓的生活水平节节攀高,所有人都对当今的皇帝,都对李隆基感恩戴德,都对这位让他们过上了好日子的皇帝发出由衷的感谢。

    太平盛世,真正的太平盛世,李隆基缔造了大唐的盛世,亲手缔造出了大唐最后的辉煌。

    不错,最后的辉煌。

    李隆基,他不是一个明君,他是一个罪人,他是大唐的罪人!

    未来,不会再有人歌颂他,所有人都只会骂他,所有人都只会骂他的昏庸!

    因为他犯下了无可饶恕的罪行,因为他亲手释放出了一个恶魔。

    或许现在的他已经忘了,已经将那个少女,将那个疯子遗忘在了自己记忆的最深处。

    少女死了,不会在发生什么。

    可疯子还活着啊。

    李隆基你不该做的那么绝,当年你也不该射出那一箭,因为你活生生的逼疯了一个好人啊。

    准备吧,准备接受疯子的复仇吧。

    谁也无法阻挡,命运的齿轮已然转动。

    谁也无法停止,所有人都被困在了命运的牢笼中。ip0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两百三十二章疯

    阵阵哭声低鸣于天地间,别墅外。

    黄小伟家别墅外空地的草坪上,一座坟出现了。

    上面用朱砂写了两个字——婉儿

    没有什么之墓,只有两个字朱红好似鲜血的大字——婉儿

    秦始皇他们在离开长安之前,去了婉儿的寝宫,可他们没有能找到少女的尸骨,大火带走了她的一切。

    秦始皇他们翻遍了废墟,可却连一块一块骨头渣子都没有发现。

    他们走了,无奈的回了家,将婉儿曾经的衣服葬在了这里,葬在了他们的家门外。

    这是秦始皇决定的,因为因为日后,大家说不定都会睡在这里,婉儿要是去了其他的地方,说不定会孤独,会寂寞啊。

    少女不喜欢拍照,所以她没有留下任何照片,她的房间也是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但好在的是,婉儿曾经上过幼儿园,留下了一张她五岁时拍过的证件照。

    黑白的照片上,小女孩儿对着镜头笑得很高兴,笑得很幸福,没记错的话,当时拍照的时候,站在摄像师旁边的人大概就是黄小伟。

    照片被贴在了墓碑上,看着照片里的小女孩儿,所有人都生出了一丝错愕。婉儿似乎从来都没长大,她似乎一直都是那个五岁的小女孩儿,那个很可爱,天天跟在众人后边转悠,天天被黄小伟抱在怀里的小女孩儿。

    她小时候多可爱啊,她小时候多惹人喜欢啊,那么乖,那么听话,跟谁都很亲近。小小的,可以抱在怀里领着她到处走,走到大街上,行人都会摸摸她的小脑袋夸她长得好看,她也会很有礼貌地说,谢谢叔叔阿姨。

    可可她没了,不见了,走了。

    那个可爱的小女孩儿再也不会出现在大家的眼前了,她她走得很干脆,很利落,一点都不给众人反应的时间。

    直到现在很多人还不愿意相信,婉儿死了因为这太突然,太突然了。

    黄小伟不知所踪,没人知道他去了哪儿,回到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