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最强帝王养成系统-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者的价值观根本就不一样,很难向他们说明白这个道理。

 第一百零四章 漂亮的姑娘就要嫁人了

    (全本小说网,HTTPS://。)

    方浩知道上官云志在做他的土皇帝,不可能支持太子成为大将军。(全本小说网,https://。)

    就是站在他的立场上来说,他也不希望上官云做这样的事情。

    他可弄得很明白,自己能够当上这个营指挥,就是因为朔州想要跟戎突人交易马匹。

    而让朔州生出这种想法的源头就是朝廷要设立大将军这个职位,给边关安一个祖宗上去,但是朔州并不想多拜一个祖宗。

    如果朔州和王大学士那一派达成协议,支持太子成为大将军,那么就没有必要为了对抗这件事情而购买战马,会停止和戎突人的交易。

    到那个时候,他这一座先锋营,孤零零的立在草原之上,既孤独,又无助,到时候就惨了。

    哪怕他在朝中抱上了裘伯贤的金大腿,甚至间接的报上了王大学士的金大腿,没有边关将领们的支持,朝廷根本就没有能力越过边关的手来提拔他,卵用都没有。

    这一点都不符合他的利益。

    当然,他没有表现出来,而是有些惊喜的说道:“既然是家岳的座师入阁成为了大学士,那么家岳以后仕途应该很顺利了吧?”

    “那是自然之理,”池旭道,“伯贤兄是因为抨击尤登阁而被贬谪的,清正之名天下皆知,现在起复他,自然不会亏待他。”

    笑了一笑,说道:“现在给他拟定的职务是吏部考功司郎中,我出来的时候,已经有人在调查这一任考功司郎中的问题,掌握了他的一些罪证,应该很快就可以拿下,给伯贤兄腾出位置来。”

    考功司郎中是吏部考功司的长官,正五品的品阶。

    裘伯贤贬谪之前是从六品的侍御史,这一次如果能够做到考功司郎中这个位置,那就是连升sānji。

    要是从他那个九品的县城主簿来算,更是升了很多级了。

    考功司负责对天下各级官员进行考评,同时给出需要升迁、处分的官员名单,做考功司的主官,可以说是拥有着相当大的权力。

    可以这么说,虽然考功司郎中只是一个正五品的职位,但是握在手里的权力,比王大学士当了十几年的国子监祭酒还要大。

    虽然接替尤登阁成为吏部尚书的那一位是尤登阁那边的人,可是才成为吏部尚书,并没有入阁,一个大学士卯足了劲,要在里面打入一颗钉子,一个尚书没有那么大的能量挡得住。

    让裘伯贤掌握考功司,王大学士这一派就能够掌握一部分吏部的资源,可以有效的削弱尤登阁那一派的势力,逐步蚕食。

    虽然考功司负责的是文官的考评,并不能负责武将的考评,对方浩的职位没有直接的提升作用,但是裘伯贤能够坐上那个位置的话,掌握的资源就多了很多,拿出来和人交换,不是不可以成为方浩的助力。

    所以方浩听到求伯贤能够出任那么重要的官位,非常的兴奋,说道:“真能如此,也不枉家岳被贬谪一场。”

    池旭笑道:“伯贤兄刚正不阿,因为直斥奸佞被贬谪两年有余,现在启用他,肯定要让他担任要职,这才能够显示朝廷对正直之士的重视,这样的职位,也是他应得的。”

    在这个职位上做上几年,再外放出去,最低都是正四品的知府,运气好的话还可以成为一省之参政。

    外放几年,做得好的话,回到京城,做一个六部侍郎也没有什么问题。

    这样慢慢的熬资历,说不定就可以熬到六部尚书的位置。

    因为裘伯贤科举考试的时候,中的是三甲进士,入阁基本上是没有指望,能够做到尚书就是他能够爬上的最高位置。

    当然,这要顺利。

    一切都顺利的话,到裘伯贤五六十岁的时候就可以爬上尚书这样的高位,光宗耀祖。

    不顺利的话,谁都说不好,也许过几年又被贬谪到某一个偏僻的小县城做小官,甚至直接贬谪为庶民或者成为罪人,也不可知。

    这样的事情发生得并不少。

    参与到党争中去,特别是参与到储位之争,很可能一下子就飞黄腾达,但是也很可能一下子就粉身碎骨。

    只能说,就目前来看,裘伯贤的势头不错,真要当上了考功司郎中,绝对可以让方浩的事业有一个很大的发展。

    方浩表现得这么兴奋,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池旭又微笑着说道:“等到伯贤兄回京,他那位女公子就会和翰林院梅学士家的公子成亲,这样就是把梅翰林和我们捆绑在一起,我们的势力会更加强大,三年之后,哪怕是尤登阁重新入阁,也未必能够翻过天来。”

    能够当上翰林学士的,必须是一甲进士。

    每一次科考,录一甲进士三名,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

    一般情况下,这三名都会直接进入翰林院,担任翰林院修撰一类的官员,最为清贵。

    虽然没有什么权利,但是有着很好的前途。

    内阁大学士都是从翰林院选出来的。

    那位和裘伯贤结成亲家的梅翰林,是和裘伯贤同一年中的进士,是那一科的榜眼,之后一直在翰林院发展,现在已经升到了从四品的翰林院侍读学士。

    那位梅翰林考的比裘伯贤要好很多,不过没有背景,所以就和在京城官场有一定人脉的裘伯贤结成了儿女亲家。

    这确实也对他的仕途起到了一定的助力。

    十几年的时间,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爬到侍读学士的位置,虽然比上不足,但是比下已经很有余了。

    要是有人推动的话,还可以发展得更好,就算是入阁成为大学士也不是没有可能。

    三年一次科举,录取一甲进士三人,平均一年出一个一甲进士。

    当朝还活着的一甲进士,一共也就是那么几十个人而已。

    作为一甲进士出身的梅翰林,他也是那几十个人中的一个,只要在官场上有一定的助力,登顶的可能性就很大。

    两家的联姻,可以说是互利互惠。

    只是方浩一听到那一位见过一面的漂亮女子裘蓉很快就要嫁给别的男人,心里就生出一丝不爽来。

 第一百零五章 大雪

    (全本小说网,HTTPS://。)

    当然,方浩不爽归不爽,他不会愚蠢到把这种不爽在池旭面前表露出来。(全本小说网,https://。)

    而且他的不爽程度也是比较轻微的那种。

    很多人看到漂亮的姑娘要嫁人,都会有一些不爽,哪怕那姑娘跟自己根本不会有任何交集。

    裘蓉也不会跟他有什么交集。

    只不过是看到了那么一眼而已,有一些惋惜,不过很快也就释然了——天下漂亮的女子那么多,哪能每个都成为他的女人?

    脸上露出了笑容,说道:“那是好事啊!”

    又叹息一声:“可惜我人在边关,不能亲自到场祝贺。”

    “有那个心意就可以了。”池旭微笑着说道。

    方浩的先锋营是池旭这一次边关巡视的最后一站,他本来只准备在这里巡视两天就回去的,可是在第二天下午,空中飘飘洒洒的下起了大雪,没法动身,只能继续留在这里。

    大雪天气,那些士兵倒是难得的休息了两天时间。

    这一场雪下了两天,地面上铺了厚厚的一层。

    方浩也就是组织那些士兵在雪停的时候,将城里的雪扫除掉。

    大伙儿都累了,那么长的时间,难得下雪,让他们休息一下,也没有什么。

    池旭很是感慨,对方浩说道:“我总算是亲自体验到了什么是苦寒之地,这才八月就下起这么大的雪,也难为你们这些为国戍边的将士们了。”

    京城就在北方,当然也会下雪,最冷的时候比现在这里还要冷。

    但是这时候才八月,京城那边也只是有一点凉意而已,有时候甚至还会感觉到很热,哪里像现在这样气温那么低,还下起大雪。

    八月就已经如此,到了寒冬腊月的时候,又当如何?

    难怪卢伦英跟他说这里到了冬天就没有菜吃,一直到方浩搞出那个温室大棚才有好转。

    看着确实也挺可怜的。

    方浩也感慨着说道:“再困难,这边关总得有人来守,只希望上面不要太折腾我们这些守边关的将士就可以了。”

    “方贤侄,你觉得朝廷应该要怎样做,才能让边关的这些将士生活的更好一些?”池旭问道。

    方浩说道:“我们这里最大的问题就是人口太少了,朝廷又不会给我们发粮食,我们要吃饭,就必须要自己种地,士兵们也一样要种地。但是为国戍边,训练也不能少,这就让大家非常的辛苦。”

    说到这里,他叹息了一声:“听说朝廷对内地的百姓有禁令,不让他们迁移到朔、燕二州来扩荒,这使得边关人口充实不起来。靠着那些流民来种地,可是哪里有那么多流民?”

    流民是流放的罪人,朔、燕二州所有的边民都是由那样的人组成,人口不可能充实起来。

    哪怕这几年为了给边关多派一些边民过去屯田,流放的标准降低了很多,一些以前可能连板子都不用打的人,都被发配到了边疆,但是也不可能有太多的人过去。

    朔、燕两州实际上还有大量的土地被荒废,而内地也有着大量无地可种的农民,可是朝廷却禁止内地的那些无地可种的农民去边关种地。

    因为他们不希望看到一个拥有大量人口,能够储备大量粮食的军阀出现。

    必须要将边关保持在饿不死吃不饱的地步,这才是最安全的。

    “这件事情回去之后我会向朝廷禀报,但是估计开禁的可能性不大,”池旭苦笑道,“你也知道,边关跟朝廷之间,有着各种算计,谁也离不开谁,谁也不相信谁,都是一些狗皮倒灶的事情。”

    方浩也苦笑了一声,露出一个非常无奈的表情。

    不过说实话,他自己要是当了皇帝,也肯定会遏制边关的力量。

    要不就是在边关取消节度使,派朝廷命官过去治理边关,和内地省份一样,设立布政司,边关的将士由各镇守总兵统辖。

    要不就是像现在朝廷做的那样,限制这两州的发展,不让他们具有威胁到朝廷的实力。

    战争才结束几年,就取消节度使,在边关没有了一个统一的指挥机构,各镇总兵各自为政,显然是一件很冒险的事情。

    以前边关就是那样子,很轻易的就被戎突人给击破,长驱直入内地数百里,不知道抢了多少东西,杀了多少人。

    所以他们只能选择后一种法子,遏制边关两州的发展。

    要是让这两个州都拥有几百上千万的人口,将所有的土地都开垦出来,在苦寒的地方,都会迸发出惊人的实力,那就可以威胁到朝廷的安全。

    理解是理解,不过他现在是边关将士,当然还是希望朝廷能够放开那样的禁令,让更多的农民迁入到边关来。

    要是给他两万边民,他就有把握在过年之前将他的龙城修建起来,而且最少要城高两丈。

    给他十万边民,他就可以在这座草原之上弄出一个比内地一般县城还要富庶的地方,以此为根基,一步步的将戎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