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相声大师-第2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这么大雨?”

    何向东道:“家里穷,没有办法,有了上顿没有下顿的。后来家里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活不下去了,我爸爸在我还是很小的时候就出国打工了,一晃小二十年了,他现在可是挣着大钱了。”

    这就入活儿了。

    侯三爷捧道:“这是好事啊。”

    何向东摇摇头感叹道:“老头儿不容易啊,刚到国外的时候连饭都吃不上,愣是在街头要饭要了好几个月,然后一路坎坷走到今天,到他挣下了这么大一份家业,你说他容易吗?”

    侯三爷道:“这太不容易了。”

    何向东道:“现在老头儿马上就要回国了,他说他要回到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上来,把国外的先进技术引进来,还要在国内投资,为我们国家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来。”

    这就是这段相声的主题了,何向东要说的就是歌颂型相声,九十年代包括二十一世纪初最流行的就是招商引资了。

    何向东讲的也就是海外华侨回国投资回报祖国的事情,春晚的相声可不是以逗乐为主的,它一定是要把立意摆在第一位的。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三百六十七章 招商引资的段子

    侯三爷应道:“这是好事啊,不忘祖国,拳拳赤子心啊。”

    何向东道:“我爸爸是从苦日子过过来的,他想回国投资,尤其是到咱们首都来,他想做的是事业,不想做一些无谓的事情,也不想乱糟践一分钱。”

    侯三爷捧着说道:“这个要求很合理。”

    何向东道:“您别看我爸爸现在有钱,挣了好几十个亿,但是他生活过的十分节俭,去五星级大饭店吃饭的时候总是要一份白米饭和半块腐乳。”

    侯三爷皱着眉头嫌弃道:“嗬,这日子过的真细致。”

    何向东:“要是单吃饭有点干的话,也只是让厨房给他倒一点腐乳汁来喝喝算了。”

    侯三爷整个人都不好了:“哎呀,这不得齁死啊。”

    何向东还振振有词道:“这是勤俭节约,我爸爸零钱凑够一块他就不再动了,得存起来。”

    侯三爷都傻了:“这日子过的,真不愧是亿万富翁啊。”

    何向东点头道:“这个是自然,我爸爸时常在想,在北京投资会不会有人来刁难?”

    侯三爷赶紧道:“那他就多虑了,北京现在在不断优化对外的经贸环境,大力提倡招商引资呢,只要是有人真心实意来投资做建设,就肯定不会受到刁难的。”

    何向东又道:“可是现在有不少企业家说北京的审批程序太复杂了,签个字仨月,盖个章要半年呢。”

    侯三爷道:“您说的都是老黄历了,现在不只是在北京,全国各地政府都开始简化审批程序了,要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何向东道:“您这样说我就放心了,我爸爸也就放心了。”

    侯三爷也道:“让你爸爸放心大胆的来投资吧,咱国内投资环境好着呢。”

    何向东道:“您还别说,我爸爸前一段时间在国外的时候还正好遇见咱们北京的领导出国考察了。听了国内的投资政策之后,我爸爸当时就定下来这事儿了。”

    侯三爷点头赞道:“这是好事儿啊。”

    何向东道:“整整十五个亿的大项目啊。”

    侯三爷吓一跳:“嚯,这么多钱啊。”

    何向东道:“是啊,我爸爸在国外就和咱们的领导签合同了呢,还给了整整三十五块钱的定金。”

    侯三爷拦他:“你等会你等会,十几亿的大项目就给三十几块钱的定金啊?”

    何向东理所当然道:“对啊,都是崭新的日元呢。”

    侯三爷瞪着眼珠子道:“那就更不值钱了,这也太不像话了吧,十几亿的大项目,就给几十块钱的定金啊?”

    何向东苦着脸道:“我也不知道啊,我要是当时在场,肯定不能让我爸爸这么做啊,我呀主要是跟你说这段过程。”

    侯三爷道:“那您给说说。”

    何向东从丹田开始提气了,接下来的一段是他新编的贯口,整段相声就这里最费功夫,单写包袱倒是简单了,能逗乐就行。贯口还讲究合辙押韵,还要求语音语调上的配合,并不是简单地把一堆话堆砌在一起就行的,这里面是有讲究的。

    如果单纯让何向东写一个贯口出来,那倒也不算太难,但是今天这段儿就有限制了,要契合招商引资的主题,还要把国家政策放进来,还要编成一段朗朗上口非常合适的贯口,这个难度就大了。

    何向东弄了好久,本子定下来之后,他都还一直在调整,这一段儿他是下了功夫了。

    “北京城了不起啊,五朝天子帝,有千年的建城史。”何向东没有停歇,立刻舌灿莲花,把贯口使了上去:“里九外七,皇城司九门八鼎一口钟,香山的红叶北海的荷花,曲折幽深的小胡同,温馨亲切的四合院,朝阳的庙会大栅栏的繁华,老北京说不尽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何向东偷了一口气,语速陡然加了起来,但吐字却是越发得清晰了:“新北京敞开大门欢迎八方来客,优化环境日益发展,宽松政策助企业腾飞。北京无限好,此时正清晨,国正民心顺,欢迎四海投资人。”

    何向东最后来了一个漂亮的收尾。

    “好……”侯三爷带头给他叫了一声好。

    审查小组那几人也很给面子地鼓起掌来,在春晚的相声中很难听见贯口,因为有题材主题的限制,喜剧就是这样的,有了限制就很难弄了。所以也没人弄贯口,太难了。

    现在他们突然听见何向东如此节奏明快慷慨激昂的一段贯口,这些人精神全都一震,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加分点啊,不仅在艺术上有所体现,而且还非常切合宣传的需要。

    这几人纷纷点头,心中暗赞不已,果然不愧是大艺术家啊,侯老师弄出来的本子就是高级。

    这些人都很赞赏地看着侯三爷,他们可不会认为这是何向东的功劳。

    何向东现在是气韵悠长,一番贯口下来脸不红气不喘,继续说道:“这回不单有我爸爸回国投资,他还找了不少外国朋友一起回国投资发展。”

    侯三爷道:“这是好事啊,我们欢迎啊。”

    何向东道:“我爸爸他和朋友们刚刚昨天回来,我母亲还张罗了好大一桌子菜呢,酒席宴前我母亲还要表演一个小节目。”

    侯三爷问道:“什么节目?”

    何向东道:“我妈爱唱京剧,好唱两句女老生,张嘴就来‘众亲朋聚一堂,开怀大饮’”

    “好。”侯三爷又叫了一声好。

    审查组那几人也纷纷惊讶于何向东的唱功,春晚每年也审查戏曲节目,也有不少登台的,这些人虽然是在语言类节目,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分不清戏曲的好坏来啊,何向东刚才这一嗓子可着实让他们颇为惊艳的。

    何向东又道:“我妈唱完了,我爸也站起来了,非要来一句评戏不可,‘数十载离家园,今归故里白发斑斑,记得是河清海晏万民欢啊……啊哈……啊……’”

    最后拉了一个抖长音。

    “好听。”侯三爷又捧了一句。

    审查组的人也眼前一亮,不仅京剧唱得好,这评戏也很有味啊,这人不错啊。

    何向东话语不停歇,继续道:“我爸爸唱完了,他带来一个黑人朋友也站起来了,非要唱一段儿河北梆子不可。”

    侯三爷疑惑道:“黑人朋友还会唱河北梆子啊?”

    何向东解释道:“这是河北人,是出国去晒黑的,所以是黑人朋友。”

    “好嘛。”侯三爷一摊手。

    何向东清清嗓子用梆子唱道:“丰盛时哎……哎嘿哎……记得是国泰民安。”

    “真不错。”侯三爷又捧了一句。

    审查组更加惊艳了,甚至还有几人张大了嘴巴,真不愧是侯老师看上的人啊,这水平真不赖。

    何向东道:“黑人朋友唱完了,旁边饭馆的伙计也要唱了,他要来一句秦腔。”

    “秦腔?”

    何向东不含糊,立马就来了,高亢激昂的声音从他喉头发出:“谁来付钱哎哎……哎……”

    “合着没人给钱啊。”侯三爷傻眼了。

    最后一个底结束了。

    审查组那五人也纷纷鼓起掌来,这一次不是冲着侯三爷的面子,而是这段相声的确不错,值得他们鼓掌。

    何向东也对着他们鞠了一躬。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三百六十八章 其他人出去

    小组长站起身来鼓掌说道:“侯老师,您的这段相声真是不错啊,连我们外行都觉得很舒服,真不愧是大艺术家。”

    其他几人也纷纷点头,都是春晚的老审查员了,他们可能无法认清一段真正意义上的好相声是怎么样的,但是他们绝对明白一个能上春晚的好相声是什么样的,无疑刚才这一段相声就是一段非常有冲击春晚实力的相声。

    侯三爷很客气地摇摇手,说道:“我就是一个普通的相声演员,只不过说相声的年头稍微长了一点,可不敢叫艺术家啊。另外呢,我们刚才说的这段相声不是我写的,是我身边这位小伙子写出来的,我就纯说。”

    几人当时就是一愣,是这小伙子写的?真的假的?

    何向东也很客气地说道:“主要还是您老给我把着关呢,要不然单靠我这一个小年轻可没有这个火候。”

    “哈哈。”侯三爷笑了一声:“行了行了,咱俩就别互相客气了,不过你写本子的能力确实不错。”

    审查组的人听到这里才终于确信侯三爷不是在说客气话,而是这段相声真的是眼前这个小伙子写的。

    我的天,这么厉害啊。

    这段相声可能是没有太多好笑的包袱,但是节奏非常明快,而且主题和立意都很好,尤其是后面朗朗上口的贯口,还有几种戏曲的完美演绎,这都是很见功夫的。

    他们之前见何向东的贯口和唱功都很不错,那时候他们就已经对这个年轻人很惊艳了,评价就已经很高了。但是他们没想到这个本子居然也是这个年轻人写的,这就了不得了。

    别的演员都是一整个团队好几十号人一起聚在一起攒了好几个月弄出来的本子,都还没有这个年轻人一个人弄出来的好啊。

    我天,这是真的假的?

    前面质疑何向东说的跟本子不一样的那个审查组成员忍不住了,他问道:“这个本子是您一个人写出来的吗?”

    何向东笑笑:“是的,前前后后弄了一个礼拜吧,主要还是贯口难弄。”

    这话一出,所有人眼珠子都瞪大了,一个人一个礼拜就弄出来这么好的本子?你不吹能死啊。

    在场五人没一个信的,都是以为是眼前这个小年轻在吹牛,上春晚的本子谁不是磨了半年多的啊,有的甚至是要一两年了,你一个星期就抵得上人家一年功夫?

    何向东也是老江湖了,非常擅长察言观色,一下子就看出来眼前这几人不信了,不过他也没有多解释什么,解释多了别人还以为你在炫耀呢。

    在何向东看来,相声的创作并不是单靠时间就可以的,更不是把写本子的人关在一个小黑屋里面,每天供吃供喝,几个月就能出一个好本子的。

    他始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