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相声大师-第4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有更多的人加入进来了,这门艺术才能壮大,才能慢慢完善。包括这个完善过程,其实也是经济因素起到决定性作用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何向东说的也没错。

    但是蔡教授知道何向东说的只是根本原因,在这个过程中还有很多其他因素也同时起作用的,这些因素也是不能忽视的。

    当然最让他闹不清楚的一点,就是何向东为什么要这么说啊。中国的国情和中国人的心理就是觉得谈钱很俗的,尤其是艺术,所有人的潜意识里都是认为艺术是不能谈钱的。

    他为什么要这么说啊?

    他为什么要自己挖自己的墙角啊?

    蔡教授是真的闹不懂了。

    北大的同学们也很纳闷,但他们还是比较淡定的,毕竟北大历史上出了太多的奇人怪人了,所以北大的校风就很兼容并蓄,什么妖孽什么奇怪观点他们都能接受。

    何向东的发言把向文社的人都吓了一跳,何向东的经纪人常声都要坐不住了,他立刻往媒体记者那边看去,见着媒体朋友们兴奋地要飞起来的样子,他一颗心就一直往下坠。

    老大陈军和老三郑大玉也是大眼瞪小眼。

    薛果是何向东的老搭档了,他非常了解何向东,他知道何向东经常跟怼天怼地,但其实他非常有分寸,何向东虽然说了这些话,但他必有下文,所以薛果是最沉得住气的。

    何向东在台上依然非常洒脱,他非常清楚他刚才的话会给现场这么多人带来什么样的心理震动。

    这是一个相声演员应该要掌握的东西,一个相声演员站在舞台上,他需要知道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会带给观众什么。

    所有的东西,他都是有所预测的,包括观众的反应。现在的何向东也是如此,对这一幕他早有预测,而现在现场观众的反馈也如他所料,一切都在预料之中。

    何向东呵呵一笑:“很惊讶?不用惊讶,别觉得谈钱俗,没有钱就没有艺术,或者我换一个词,恩,你们学术上应该叫经济因素,这个词会不会委婉一点?”

    “哈哈……”同学们都在笑。

    蔡教授也点点头。

    何向东也笑了几下,继续道:“刚才我们说了相声的起源,也说了艺术的起源,所有的起源都是钱,哈哈,那么艺术的发展和完善呢,靠的是什么?”

    “钱。”下面有人搭茬大声喊了一句。

    何向东一指他,笑骂道:“同学,你很俗啊。”

    众人大笑。

    何向东挥挥手:“别闹啊,你们可都是有身份证的人。”

    众人再笑。

    何向东也跟着笑,他挺喜欢这里的,他虽然没上过学,但是非常喜欢学校的氛围。

    他点点头,说道:“没错,还是钱。”

    众人心中一坠,果然还是钱,有些期待的剧情反转的同学们也不免有些失望。

    蔡教授也苦笑一声,恐怕何向东的讲座就是要这样说了,他是不打算改了。

    现场最兴奋的就是那些媒体记者了,他们可太喜欢何向东的讲话风格了,何向东讲的越出位,他们就越兴奋,这可都是最好的新闻报点啊。

    “但是。”还不等大家反应过来,何向东就大喝了一声,众人心中一摄。

    难道……

    何向东看着全场所有人,他用右手戳了戳自己的心脏,眼神有力,说话更是质地有声:“经济因素是艺术发展的源动力,这是最根本的因素,不只是艺术,其他各行各业都是如此。但是除了金钱之外,还有我们的艺人的心,一个艺人滚烫的内心。”

    何向东说的话诚恳无比,眼神也非常真挚,所有人都感到了何向东内心的赤诚,他们又想起了媒体曾经报道过的向文社的故事,他们相信何向东说的是真的。

    这一刻,他们的内心被何向东震了一下,同时,心里也有骂街。你他妈下次有反转能不能早点说,这么大喘气想吓死谁啊?

    何向东也不去管别人是怎么想的,他用手指了指后面的幕布,幕布投影上去的是何向东让人做的ppt,只有一张,只有六个字…相声曾有大师。

    “相声曾有大师。”何向东又重复了一遍。

    他道:“相声从清末到现在已经一百五十多年了,在这一百五十多年里面出来了无数相声艺人,也涌现了无数的相声大师,我所说的相声大师跟现在外界吹捧的那些大师不一样。”

    “现在外界那些所谓的相声大师,学了个三五天相声,连个屁都不懂,也根本没有为相声做出过半点贡献,也没有多少热爱相声,就这种狗屁都敢在外界以相声大师的身份自居?一滩狗屎。”

    “哗。”全场哗然,谁也没想到何向东居然这么激烈,说的这么露骨,这么赤裸裸,而且他骂的也太狠了吧,太不给人留情面了吧。

    蔡教授也瞪瞪眼珠子,默然无语。

    向文社的人就更是苦笑不迭了,他们太了解何向东了,其实何向东是很和善的一个人,基本不会生气,脾气也很好。

    可有一点他是绝对容忍不了的,那就是他受不了别人糟蹋相声,一旦他发现这种事情,他就会跟高温的煤气罐一样,一点就炸。

    向文社的人已经司空见惯了,也见怪不怪了,反正他们也拦不住何向东,就随他去了。

    现场的媒体和同学们却都很兴奋,媒体记者兴奋很好理解,他们想要大新闻,何向东太符合他们的要求了,所以他们媒体圈盛传的那句名言是很灵验的。

    至于同学们,也很好理解,这都是大学生,都是年轻人,都还是活跃和叛逆的时候,听到何向东这样的话语,他们怎么能不兴奋啊?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七百六十六章 艺术家

    今天何向东的讲座很大胆,言辞也非常犀利,前面一开始他就开喷艺术,说搞艺术就是为了赚钱,虽然他后面又圆回来了一点,可这也足够吓人的了。

    这里话音还没落下呢,他又开始抨击现在外界的那些相声大师了,而且用词也非常厉害,这都快等同于骂街了。

    他这是要干什么呀?

    何向东微微摇头,吐出了一口气,心中的郁闷也少了好多,他说道:“我知道你们心里都有很多疑惑,也有很多人不认同我的观点,没关系,我慢慢解释给你们听。”

    何向东竖起了一根手指,看着众人道:“首先,钱,我为什么说艺术的发展需要钱,更早的我就不说了,就说说现在吧,就说说我们向文社。”

    “向文社是96年在北京开张的,到现在正好十年。在九六年那会儿,根本就没有所谓的相声市场,也没有民间相声,那时候的曲艺演出,相声演出都是慰问演出,偶尔也有在外面演的,但都是送票,没人会去买票。”

    “这跟历史原因有分不开的关系,所以在那时,说相声是不挣钱的,演员们的工资都得靠国家发,而老百姓的固有观念里也是认为听曲艺,听相声是不用给钱的。”

    “你让他们去买个碟片,你让他们去电影院看个电影,他们觉得是要花钱的,花钱是理所应当的,因为人家是有这个市场的。但是相声还有曲艺不是的,他们就没有这个市场,人家听了几十年的相声了,从来没花过钱,结果你这里要收钱,你觉得人家肯给吗?”

    “所以在向文社开张之初,好多家单位企业还有工会都找过我们,希望我们搞一点赠票给他们。甚至还有好多人骂我们是掉到钱眼里面去了,说那些文工团的艺术家们演出都不收钱,我们居然还要钱?”

    “相声本来就是一个花钱听的玩艺儿啊,我们得指着这个吃饭,我们又不是体制内演员,又没有国家工资给我们。所以那个时候,包括一直到现在民间的曲艺园子都很少很少,原因就是不挣钱。”

    “我们坚持了十年,十年里面我们没有往外送出过一次票,我们用整整十年的时间,硬生生做出来了这么一块相声市场,现在北京城有超过二十家民间相声班子,天津有十七家,东北的,四川的,河南的,从北往南,相声的民间班子在这两年的发展十分迅速。”

    “要知道,在前几年,中国的相声市场还是一片萎缩,而现在已经是欣欣向荣了,这才几年啊,我相信接下去,全中国的相声班子还会越来越多,听相声的人也会越来越多,相声市场也会越来越好。所以相声市场化民间化,这对相声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我也不知道那些人为什么一听到相声要市场化,要民间化,他们就畏之如蛇蝎。”

    何向东最后一句话说出来,全场好多人陷入了思索,为什么他们这么怕市场,是他们不喜欢市场,还是害怕市场,不敢在市场的烈火中炼炼自己是不是块好钢。

    体制和市场毕竟是不同的,体制里面很难分得出好坏来,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学艺术这种东西完全没有评价标准,怎么说都是对的。

    可是放在市场里面却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评价标准,那就是观众的喜好和接受程度,观众喜欢的,那就是真理,那就是艺术水平高,观众不喜欢,你就得饿死。

    好多人就是怕这个,所以才不敢来到民间,也不敢接受市场和观众的考验。

    何向东这番话说完,好多人都瞬间理解了向文社之前的遭遇,原来是这样,竟然是这样。

    媒体朋友们在一愣之后,继续记录何向东的演讲。

    何向东接着道:“至于相声大师,相声艺术家,呵呵,现在外界对这个词用的很宽泛啊,随便一个演员接受采访,做个节目,人家给的介绍,都是说这是相声表演艺术家。”

    何向东摇摇头,说道:“我何向东从艺也二十多年了,这两年也算是有了点名气,倒是也有不少媒体找我做做采访,也做了好几个电视节目,但是也没有谁说我是相声表演艺术家的啊?”

    “诶?”何向东扭头看一旁的记者们,问道:“你们是不是对我有意见啊,怎么不说我是相声表演艺术家呢?”

    媒体记者们一愣之后,笑了出来。

    全场所有人也都在大笑。

    何向东笑着摇摇头,主动解释道:“不是他们不想这么报道,而是所有想这么报道的,全都被我压了下去,我不许别人用这样的词汇称呼我,因为我不配。”

    “我不配。”何向东看着众人,又重复了一遍。

    何向东道:“艺术家,什么人才能称的上是艺术家。我们就拿京剧来说吧,现在是没多少人听京剧了,可是在旧社会时期,包括解放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面,京剧都是真正的主流艺术,像歌曲,电影啊,这些都还是旁支末流,那是京剧最辉煌的年代。”

    “可就是这么主流的京剧,在解放后,被封为艺术家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我们梅兰芳先生,还有一个是麒麟童周信芳先生。就连马连良这种大师,最后也只落了一个著名演员,仅此而已。”

    “可见,艺术家这三个字是有多么重啊,这是什么人都担的起的吗?这是谁都能往自己身上揽的称呼吗?”

    在场众人有些呆然,平时他们早就习惯媒体频见报端的艺术家三个字,他们见着年纪稍长的老艺人,他们也会下意识就认为这是老艺术家。

    他们也不知道艺术家三个字居然这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