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逆水行周-第5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广作为杨坚的儿子,逃脱不了被斩首示众的命运,而杨瓒一家和杨智积,却还有一丝保命的希望,但这件事连宇文亮说了都不算数,得由朝廷也就是尉迟丞相来定生死。

    杨丽华无力改变这一切,只能无助的听到亲人们陆续传来的死讯,那日看着宇文温交给她的那张纸,纸上诗句是二弟杨广亲笔所写,往事历历在目,哭了数日之后才恢复心情。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这是宇文温先前念给她听的一首诗,之所以让杨广写下来,是为了留给她一个念想,如今杨家家破人亡,杨丽华悲伤不已,却不知该恨谁。

    恨父亲夺权篡位么?可当时杨家势同骑兽,已经没有选择了,辅政的宇文宗室,很可能会成为第二个宇文护,清洗一切可能的威胁,首当其冲就是外戚杨家。

    恨周军攻破长安么?国仇家恨,宇文家所作所为天经地义。

    到底该恨谁?不知道。

    杨丽华想到这里,泪水溢出眼角,被起身而来的宇文温轻轻拦在怀里:“说好不再哭的,丽华食言了。”

    。。。。。。

    安陆城一隅,某座戒备森严的院落里,杨瓒坐在凉亭内的榻上,静静看着几个儿子读书,夫人宇文氏坐在一旁,一家人享受着幸福时光。

    隋国覆灭在即,春秋正盛的隋国宗室杨瓒,性命大约是保不住了,按照先例,他的儿子大多也保不住性命,只有妻子宇文氏能活下来,家人在一起的时光已经不多了。

    时光流逝,当年的杨家三郎,青春年少意气风发,是长安城里有名的“杨三郎”,尚当朝顺阳公主宇文氏为妻,进封邵国公,深得妻兄宇文邕器重。

    当年,周国大军进攻齐国,皇帝宇文邕御驾亲征,诸位宗室藩王均领兵出征,留守长安的,是宇文邕的心腹之一:妹夫杨瓒。

    那一役,杨家大郎杨坚、二郎杨整亦领兵出征,杨整战死沙场为国捐躯,杨家父子两代人,本可以作为大周忠臣传为佳话,奈何,奈何!

    一心要做大周忠臣的杨瓒,未曾料自己兄长竟然做出了夺权篡位之举,他无颜面对夫人宇文氏,无颜面对已故妻兄宇文邕。

    虽然知道当时杨家势同骑兽,兄长是不得已为之,但心中恨意挥之不去,为此甚至不惜策划行刺杨坚,策划一次失败一次,心知肚明的杨坚都当做不知道,杨瓒憋着劲继续策划,又继续失败。

    他们兄弟俩虽然是一母同胞,但平日里关系就不怎么样,连带着各自夫人独孤氏和宇文氏之间关系都很差,杨瓒此时所作所为更是火上浇油。

    无数次从梦中醒来,杨瓒梦到周国收复长安,可是到时杨家怎么办?他不知道。

    这个问题始终挥之不去,也不敢面对,待得周军果然攻破长安之后,杨瓒再不想面对都不行了,兄长做出如此恶行,他这个亲弟弟因此被株连也无话可说,只是连累了无辜的儿子。

    那年,周国平齐之后即将一统天下,杨瓒同兄长杨坚再不和,兄弟俩也能做大周的忠臣,可为何会闹到这种地步?

    武帝英年早逝,即位的太子宇文赟胡搞瞎搞,是该恨妻兄立这孽子为太子,还是该恨妻兄为何走得如此之早?还是恨这不太平的世道?

    “三郎,你没事吧?”

    宇文氏关切的问道,用手绢帮杨瓒擦去额上冒出的汗,六年多来,是杨瓒不顾一切护着她,如今该她不顾一切护着对方了,两人的手随后紧紧握在一起。

    院门打开,一名吏员走近凉亭,对杨瓒说外面有故人求见。

    “故人?是谁?”

    杨瓒当然有很多故人,即便如今落魄至此,那些当年周国的同僚、朋友也算得上故人,只是这个时候还有人会来看他?

    这个时候来探望一个敌国宗室,就不怕被人说成是别有用心,或者是杨隋余党么?

    片刻后,一人在吏员的引领下走了进来,杨瓒远远看去,只觉得此人有些面熟,但怎么想都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狐疑的迎上前去,却见那人行了一礼。

    “邵公,别来无恙?”

    “不知尊驾是?”

    杨瓒看着对方,愈发觉得是自己认识之人,但就是想不起来姓甚名谁。

    “邵公忘了?可曾记得府邸为何人所建?”

    听到这里,杨瓒用不可思议的目光看向对方:“你。。。你是强练?!”

    “强练之名,不过世人误会,某,沂州杨济,与邵公于长安一别六年有余了。”

 第一百七十二章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一把精心锻造的宿铁刀摆在案上,宇文温轻轻拿起仔细看着刀身上的花纹,这花纹如同行云流水般看上去赏心悦目,是大冶监工匠琢磨出来的锻造花样。全本小说网;HTTPS://。.COm;

    纯粹的装饰纹路,和真正的大马士革刀有本质区别,宇文温本身不在乎这个,无论是什么名匠打出来的宝刀,只要上阵砍人迟早都得玩完。

    一场仗下来,猛将砍坏十几把钢刀都是稀松平常的事,那种吹毛断发的宝刀只能供起来在家中把玩,大规模作战还得靠矛、枪、槊和箭矢。

    这个时代军队的被甲率不低,一场恶战下来,能连斩铠甲二十领的宿铁刀也吃不消,战场之上,不可能存在百人斩的宝刀。

    宇文温手上拿的这把刀只是在花纹上做了表面功夫,其品质和军中将士用刀没什么区别,乱军之中砍坏一把换一把,浑身沾满鲜血,如同嗜血修罗。

    所有刀都砍坏后,面对蜂拥而上的敌人,再掏出两把连珠手铳,砰砰砰放无双,杀人数十然后弹丸打尽,被人乱箭射死。

    大概脑补了一下自己被射成刺猬的惨状,宇文温揉了揉太阳穴,这种情况决不能发生,那么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单纯军事意义上的陷入重围,可以通过各种战术尽量避免,但更广泛意义上的“重围”,该怎么避免呢?

    楚汉相争,西楚霸王项羽很能打,手下直属的军队也很强,彭城一战把汉军打得落花流水,然而即便战术上连战连胜,战略上却越来越窘迫,最后落得个四面楚歌自刎乌江的下场,问题出在哪里?

    出在政治层面,汉王刘邦拉拢了一切可以拉拢的力量,项羽一人再能打,却只能无奈的四处征战疲于奔命,他坐镇某处时无人能当面抗衡,可一旦离开后,留守的部下肯本不顶用。

    项羽不停的打胜仗,但战略态势却越来越差,正所谓孤虎难敌群狼,政治上众叛亲离,军事上能打又有何用?

    换到如今的局势,宇文温不敢和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相媲美,但道理是一样的:光能打,不过是条猛虎,想要避免被群狼围攻,得避免出现势单力孤的情况。

    宇文温现在势单力孤么?

    杞国公宇文亮,掌握山南之地,如今又收复关中,是周国宗室的擎天柱,作为他的侄子(次子),宇文温当然是宇文亮集团中的一份子,和堂兄(兄长)宇文明一起,成为宇文亮的左膀右臂。

    手里有能打的虎林军,又发明出各种奇思妙想的军械,宇文温如今可以称得上是宇文亮集团里的急先锋,不敢说排第一但也能排第二,按照后世的说法,就是社团的双花红棍。

    大树底下好乘凉,宇文亮的势力越大,那么宇文明、宇文温的地位就愈发水涨船高,各方势力就愈发不敢轻举妄动。

    这样就能高枕无忧了?好像是的,但宇文温不这么认为。

    因为宇文亮集团的继承人,排在第一顺位的是宇文明。

    除掉宇文明,让自己成为宇文亮唯一继承人?

    不说如今局势下这样做是自寻死路,宇文温的担忧是基于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往后各方势力明争暗斗互相拆台时,为了杀鸡吓猴,有人选择拿他做突破口那该怎么办?

    杞国公世子宇文明,要是动他就是和宇文亮直接撕破脸,若是动宇文亮的“侄子”宇文温,只要火候和力度控制好,那么既能让宇文亮失去一只“胳膊”,又能避免他翻脸,何乐而不为?

    所谓的“动”,不是说人身消灭,可以有很多花样,譬如调入京师高官厚禄养起来,明面上看起来风光,实际上就是作为人质被软禁。

    外官进京,潜规则是可以带部曲的,那么宇文温的虎林军要不要跟着一起来?

    来了,就是猛虎入牢笼,跟着宇文温一起任人宰割;不来,留在山南的虎林军,要么被别人拿去“用”,要么无所事事,天长日久离心离德。

    无形之中,杞国公宇文亮的一只胳膊就被卸掉了。

    没了能打的军队,邾国公宇文温就是个没牙的老虎,困在长安做寓公,对方真要动手他就是手到擒来,届时就算有连珠手铳又能如何?

    几个小吏就能弄死他,更别说全家上下被一锅端,未成年的儿子阉了送进宫里做宦官,尉迟炽繁被逼改嫁,侧室被当做奖赏分发给老男人们各种爽。

    不是宇文温疑神疑鬼,这种事情出现的概率不低,灭了杨隋之后,如日中天的尉迟氏,迟早会和宇文氏发生冲突。

    根本不需要阴谋,可以用堂堂正正的阳谋:老丞相想念外孙女尉迟炽繁,想念曾外孙宇文维城和宇文维乾,让尉迟炽繁带着两个小郎君进京一见,去是不去?

    不去,情理上说不过去;去了,他的夫人和嫡子就被一锅端,说不定就长留京城变成人质。

    邾国公宇文温,击败隋国卫王杨爽,火烧广通仓,说降独孤楷断隋军后路解长安之围,设伏俘虏晋王杨广,立下如此大功,又擅长断案,拜大司寇,即刻入京赴任,去还是不去?

    或者说皇帝思念宗亲,命邾国公宇文温长住京城入宫陪驾,去还是不去?

    这种阳谋根本不是宇文温能够推脱的,躲得过一次、两次,躲不过第三次,父亲也不可能为了他,无限制消耗自己的政治资源。

    现如今尉迟丞相顾全大局,没有对山南做小动作,但不代表着以后不会,周国收复故土后,内部矛盾迟早会激化。

    太祖宇文泰的外甥尉迟迥,是要做霍光扶持皇帝,结果死后家族覆灭,还是做曹操、司马懿,让家族再上一个台阶?这全在尉迟迥一念之间。

    无论局势发展如何,一旦尉迟氏和宇文氏之间有龃龉,第一个倒霉的极大可能就是他宇文温。

    一如当年入京作人质,搞不好他又得“重操旧业”,为了缓和双方关系,或者增进双方互信,带着全家进京“小住”一段时间。

    一段时间是多久?一年?两年?五年?十年?在京城里借酒浇愁长肚腩,那他的雄心壮志该怎么办?

    尉迟氏和宇文氏斗而不破,还可以说有惊无险,如果双方翻脸,那么宇文温会被拖出去砍了祭旗。

    日后宇文氏若逆转成功,宇文温会被追封某某王,牌位供在宗庙里,逢年过节有冷猪肉吃;若是尉迟王朝出现,那他就是乱葬岗里一具被野狗啃的遗骸。

    这种日子他不想过,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眼见着周国即将灭隋,得早做打算了。

 第一百七十三章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续)

    傍晚,宇文温和萧九娘吃晚饭,女儿牧娘也在身边,遵循着这个时代的饮食习惯,两个大人吃着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