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将相-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邵安显然没有料到他这般突如其来的指控,抬头望向前方的高巍,捏了捏手中的笏板。
满朝一片死寂,无论是相党枢党,都陷入一片沉思中。高巍这次弹劾,没有和任何人商量过,没有和任何人透漏过,孤掷一注,放手一搏,如千军之中斩将夺帅,直取邵安首级。
高巍不等众人反应过来,从袖中掏出连夜赶写的弹劾奏折和一封信,继续说道:“邵安在战时,曾与西瓯王多次通信,泄漏我方军事机密。臣已截获邵相与对方的信件,请陛下阅览。
邵安了然,他不用看高巍手中的信,也知道是自己的亲笔信。甚至连是第几封信,写了什么,也一清二楚了。
此时,朝堂中沉寂的朝臣,因高巍的证物而更加惊愕,随即哗然。他们本不信高巍的话,可现在却变得将信将疑。邵安沉默的站在第一排,能感受到身后射来无数道灼热的视线,那些视线中,有猜忌,有怀疑,有愤恨,也有幸灾乐祸。
而那么多视线中,也包含了李洪义的。他惊诧又疑惑的看着邵安,又看向高巍。他不相信邵安会通敌,更不相信高巍会作假。他想不明白,为什么他最敬爱的高帅,要和邵相斗个你死我活,不死不休。可无论今日是谁落败,谁成功,他都注定将失去其中之一,这是他最不愿看到的结局。
皇帝端坐高位之上,犀利的目光从高巍身上缓缓扫到邵安低垂的脸孔,而后示意陈公公,取来证物。
随着皇帝慢慢打开信封,抽出里面的信,朝堂再次陷入沉默中。那一刻,大殿之上冷如冰窖,像是被顷刻间冰冻了所有的声音。众人的目光,全都不自觉的向上抬,盯住皇帝手中的信件。
皇帝细细辨认,信上一笔一划,一撇一捺,风骨峻挺,灵秀飞扬,这正是他在奏疏中,在票拟中时常见到的——邵安的笔迹。
可现在再看到这字迹,却没有以前的赏心悦目之感。因为用这精致优美的笔迹写出的内容,却是高巍的行军路线。
通敌已是不言而喻。
皇帝嘴角泛起一丝冷笑,望向在他眼皮下看着长大的孩子,却忽然发现看不懂他了。皇帝忽然明白,长长的御阶已将他与邵安隔开。而严谨苛刻的君臣之道,更是将安王府旧年的温情渐渐磨灭,消耗殆尽。君臣、权力、帝相之间的纷争,这些横在两人面前的阻碍,似乎已经无法避免了。
皇帝收敛起心中泛起的万千纷绪,平静的让陈公公将信件交于邵安。邵安也甚为坦然的接过,打开一看,果然和他所料不差,这正是他的第二封信。亲笔所书,所言非虚。
————————————————————
1《南华经》:本名《庄子》,是道家经文,战国早期庄子及其门徒所著,唐玄宗于天宝元年(724),便尊之为《南华经》,且封庄子为南华真人。
2出自:汉代霍去病。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084步步谋珺义巧言辩,招招败子重黯归乡
(全本小说网,。)
近几日来,一场大雪降临在大草原上,放眼望去四周白皑皑一片。可这对于西瓯的牧民而言,却不是个好消息。尤其是当一场惨败过后,西瓯面临着缺衣少粮的危急,欧阳振宇暂无办法,只能带王庭向西迁移。
然而在西瓯王自顾不暇之时,他依旧牢牢的盯住中原局势。前几日亲卫回报,已将第二封信偷偷塞到高巍府上。估计此刻,高巍正拿着通敌罪证,和丞相对簿公堂。
欧阳振宇听后,内心充满了报复的快感。要不是因为有邵安的第二封亲笔信,可以作为把柄,西瓯王又怎会如此轻易相信他。然而他没想到邵安的胆子如此大,竟然真敢冒险欺骗,致使西瓯大败。既然如此,你不仁我不义,这么好的把柄,不用白不用了。
欧阳振宇预料的不错,这第二封信果然令高巍勃然大怒,激得他丧失了理智,轻易的相信了邵安通敌,并连夜写奏章参劾。
※※※※※
此刻朝堂之上,邵安拿着薄薄的一纸书信,慢慢的研究了半天,而后义正言辞道:“圣上明鉴,此信乃居心叵测之人离间将相关系,不可当真。”
高巍闻言,真想对着邵安破口大骂,心想这世上怎么能有这么无耻的人,居然能脸不红心不跳的撒着弥天大谎?
立马有相党之人附和道:“这必是西瓯伪造的。他们被我朝打败,便想使用离间计,挑拨是非,诬陷丞相。”
“你们说是假的,就是假的了?”高巍反驳道,“西瓯如何知道邵安的笔迹?”
“要想知道一个人的笔迹,方法太多了。况且邵相曾写有与过西瓯的国书,他们便可以照此作伪。”
“那也不可能如此相似。”高巍是十分熟悉邵安笔迹的,他字迹飘逸独特,别人很难模仿,故而他打开信后仅看过一眼,便能确认是谁人所书。
大理寺卿裴绍钧,见双方各执一词,争执不下,便提议说:“陛下,丞相的字迹满朝皆知,不如让大家都来辨认辨认,是真是假,一看便知。”
裴绍钧作为中立党,提出的意见自然公允。相党枢党都无话可说,于是皇上赞同,“诸位爱卿都是饱读诗书之人,在书法方面造诣非凡。你们来辨认辨认,这信上的字迹。董爱卿,你乃礼部尚书,书法大家,就从你开始吧。”
高巍见皇上叫的是中立党的名字,十分得意。他相信以董大人毒辣的眼光,必能看出真伪。
陈公公从邵安手中取过信,递交给董祈明。后者将那一页信纸翻来覆去看了几遍,终于得出了结论,“回圣上,此信上的字,与丞相的字相比,虽然形似,可惜神非。”
“你胡说。”高巍怎么也不可能相信,那是伪造的。
“高将军,下官近日时感视线模糊,还是再让其他大人认一认为好。”董祈明回道。他如今早已不是当年那个老与丞相对着干的人了,通过与突厥谈判一事,他已放下对丞相的误解,如今已在不知不觉中向相党靠拢了。
董祈明将信传给孙敕,孙敕阅完后又将信向后传递给彭源平、倪泓羽等六部尚书,众人看毕,都称不是丞相笔迹。高巍听后只想冷笑,如今六部皆归丞相统领,如此辩法,有何意义可言。
军方终于有人看不下去了,宋綦老将军仗着自己资历老,率先开口道:“既然丞相没有通敌,那为何在金城危急之时,不令张凌将军派兵回援,反而掉转马头,出兵草原?”
此前,早已有很多人怒斥邵安不顾高巍,后方不予支持。而邵安和皇帝,为了李洪义能赢,不惜一切代价。如今旧事重提,在此关键时刻将邵安一军。
李洪义并不知道,张凌能够和他会师,还经历过如此风波。方才他旁观两党辩论、诸位大人书法点评,听得稀里糊涂的。现在终于讲到和他有关的话题了,是故李洪义瞪大眼睛,争取能够跟上诸位大人的思路。
“张将军是去与李将军会师,是为了集中兵力。”吏部尚书彭源平道,“况且此事是经过皇上同意的,宋老将军此时提出,是对皇上的决策有何不满吗?”
随即孙敕出列,道:“高将军此次未曾加官进爵,如今又在朝堂之上诋毁重臣,是否心有怨怼?”
“你胡说!”高巍转头向皇帝表忠心,“臣一片赤诚,万不敢对圣上有所怨言。”
皇帝未置可否,高深莫测的看了高巍一眼,而后对下面所有人道:“论政不诛心。”
朝堂上静了一刻,邵安终于出列,言道:“高将军,若西瓯得知行军路线,必会在将军行军的路上伏击,何以调转马头,攻打金城?可见此信为假。”
“这……”高巍一愣,竟无言以对。
邵安不给对方思考的机会,继续道:“若真是密信,必会珍之藏之,绝不示人。臣有一问,请教将军,信从何来?”
“……乃是有人截获。”说这话时,高巍的语气虚弱,眼神飘忽,可见此言是假。毕竟高巍总不能说,是昨晚有人莫名其妙将信塞在他卧室门缝中吧。
“如今战事已了,此刻再传信,岂不晚矣?”
“你……”高巍被邵安问得哑口无言。他这才发觉,自己准备欠妥,光凭一封信,是很难扳倒宠命优渥的帝国宰相。
攻讦至此,双方都已撕破脸,绝无回寰余地,于是和稀泥的中立党该上场了。裴绍钧道:“相者文德昭,将者武功烈。1将相向来关乎大局。将相和,国家宁;君臣信,天下安。无论此信是真是假,西瓯离间之心昭昭,万不可入其圈套。”
“高将军在前线浴血奋战,可后方却有人通敌陷害,裴大人居然想将此页掀过不提?” 宋綦老将军呵斥道,“朝中内奸不除,将军即使能打赢这次,但功绩不会长久,迟早会毁在党祸之中。”
“老将军此言何意?”立刻有文官跳出来反驳,“难道将军认为,百无一用是书生么?在将军眼中,我们这些文臣,只会在后方添乱?”
“宋老将军没这个意思。”稍微有些理智的官员赶紧站出来劝架,于是话题又从丞相是否通敌,转移到了文武之争。
正当双方你一言我一语辩的不可开交之时,李洪义一句话打断了大家的言论。
只听他道:“这封信,就是邵相写的。”
此言一出,如同一把利刃,撕开了所有的谎言。
话说在双方辩论正酣之时,那封信也正由六部传到御史台,再经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最后终于又传向前面,回到了枢府这里。
恰巧此时李洪义对文武双方引经据典的辩论,听的是毫无头绪,百无聊赖中便顺手接过了那封信。然而就在他接过信的那一瞬间,一种熟悉的感觉迎面扑来,他第一眼就认出了上面的字迹,那句话也就脱口而出。
李洪义话音刚落,裴绍钧、董祈明、彭源平、倪泓羽等人齐刷刷转头,像看傻子一样看着李洪义,心说你一个武将,见过几回丞相的字,哪来的自信出言指认?而孙敕、皇帝和高巍,所有知道内情的人则是紧张地看着李洪义,生怕他想什么。
毕竟邵安与李洪义,二人年少时形影不离。他日日看着邵安写字,深深了解邵安的字体形态、运笔走势。要说谁最熟悉邵安的字迹,不是皇上,不是张三,而是李洪义。
董祈明作为书法大家,居然被一个不通文墨的粗人反驳,一时不忿,率先开口道:“李将军如何认出这是邵相的笔迹,可否具体指点一二?”
“这个……”李洪义看着手中的信,急地直挠头。虽然他很熟悉邵安的字,但要具体说明字的特点,还真是难倒了他。
众人了然一笑,有人不屑道:“连个所以然都说不出,可见将军所言不实。”
“我没撒谎,这就是邵相的字。”李洪义愤然道。他低头仔细寻找着蛛丝马迹,没想到真被他找出了一处。李洪义兴奋地指着信纸,“看,他这笔捺,用点代替。还有这、这里的撇也是。”
董祈明一看的确如此,不熟悉邵安字迹的人,还真发现不了这点小规律。不过他更奇怪的是,李洪义如何得知邵安这些小习惯的。
“以点代捺,以撇代点,不过是为了笔画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