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东汉末年-第1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目前的情况来说,郭斌集团从塞外三城向中原地区运送物资,分为东、西两条线。东线是从幽州南下,横穿冀州,经过兖州,继而进入颍川郡中;西线是从幽州的雁门郡进入汉境,向南穿过整个并州,再从并州进入京师洛阳。除此之外,从阳翟县到京师洛阳之间的商路,只有比这两条线路流量更大。

    这三条商路,是目前以郭斌为首的颍川利益集团最重要的三条黄金商业线,堪称颍川郡连通塞外与京师的三条大动脉。这三条贸易路线在地图上画出了一个并不太规则的三角形,是塞外的战马和牛羊皮毛、奶制品、等重要战略物资进入中原的高速通道。

    然而,随着黄巾之乱的爆发,冀州与兖州所受伤害最大,两地境内百姓流离失所,甚至沦为盗贼。在东线商路上占据山头的盗匪,便对来往货物的运输产生了极大的威胁。因此,相对来说受到黄巾之乱影响较小的并州,虽然道路崎岖难行,因为其境内相对安全,运送物资的成本反而比华北平原一线要低得多。

    而匈奴王庭,距离太原城很近,太原城到京师洛阳又有官道可行,再加上并州境内相对安全的治安环境,使得运输成本大幅度降低,甚至连西线运送物资成本的三分之一都不到,这就使得与匈奴部的合作变得更加重要。

    洛阳作为东汉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其消费水平之高,交通环境之便利,居于整个帝国的首位。毫不夸张地说,单单英雄血的销量,京师洛阳便占了全国销量的一半。除此之外,京师洛阳对于流行和品牌的引导效应,也十分有利于阳翟县的各种产品树立品牌,继而在整个帝国形成极好的口碑和品牌知名度,从而又确保了阳翟工业产品的销量。

    因此,郭斌将许多工业生产车间都设置在了洛阳,其中包括阳翟服饰的生产车间、铅笔和纸张的生产车间等。目前,为了修建南宫,郭斌甚至趁机在洛阳郊外建立起了烧制水泥的工厂。这毫无疑问会极大地降低这些原材料乃至工业制成品的运输成本,更会在南宫建成之后,在京师豪门大户修建宅院的工程中继续发挥出极大作用。

    洛阳不同于阳翟,她是整个帝国的心脏,你在这里能找到天下所有具有商业价值的产品。临淄的绢帛,蜀地的锦绣和文杯,鲜卑的骏马,西域的香料,甚至极西的安息国、贵霜帝国乃至罗马帝国的商品也可以在这里看到。因此,洛阳天然地便作为颍川商贸集团的物资集散基地,从蜀地运送来的茶叶和丝绸、从临淄运送来的绢帛,都在洛阳汇集,然后北上运往塞外,甚至有很多贩运往塞外的物资都是直接从洛阳城中的商贾手里收购的。

    因此,洛阳在郭斌对于全国商贸的整体布局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其物资集散的能力甚至在作为生产基地的阳翟县之上。而与南匈奴结成贸易合作伙伴,毫无以问将会为丰富洛阳市场发挥极大的作用。另外,为匈奴部落发掘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将黄油和奶酪加入贸易产品的名单,无疑更增加了郭斌在匈奴单于羌渠心中的地位。因为这种需求,范围是极小的,目前只有颍川郡中有需求,可是对于匈奴部中的经济情况却是有极大帮助的。

    况且,商业合作不仅仅是经济行为,更是加大双方理解和信赖的极好的工具。通过与羌渠的贸易往来,原本匈奴人对中原商人的不信任感便会逐渐消融瓦解,当然这种消融只是针对郭斌手下的商贸集团。从此以后,若不出现极大的意外变故,南匈奴部的贸易对象只可能是郭斌。

    因此,在郭斌与戏志才等人的谋算中,与南匈奴部落的贸易合作,是真正的双赢。

    在回营之后,帅帐之中,满脸不解的关羽便向郭斌发问了:“主公,这里距离太原城极近,货物进入京师极为便利,那么塞外三城的建立,是否便没有那么重要了?”

    看着满脸同意的张飞,郭斌耐心解释道:“正是因为与匈奴的合作重要,我们方更要加强与塞外三城的联系。因为若是任由匈奴人垄断了我们对外的贸易通道,那么战马等战略物资的获取便完全操纵在他们手中了。与其到时受制于人,不如此时早做准备。”

    见关张二人恍然大悟的神色,郭斌继续道:“非但如此,匈奴内附,虽是光武皇帝的恩德,却也使得匈奴人离草原越来越远。时至今日,匈奴人半耕半牧,已绝非纯正的游牧民族。这虽增强了其部中民众生活的稳定性,增强了其经济能力,却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实力。如今的黄河西面,很大的土地已经被羌胡占据,而黄河北面,则成为鲜卑人的牧场。因此,匈奴人对于中原大量需要的牛、羊、马匹,乃至毛毡、奶制品的生产能力,无疑是大大地降低了。”

    董杏儿接口道:“斌哥哥的意思是,匈奴人目前的生产能力,不足以供应中原地区庞大的市场吗?”

    郭斌摸了摸她的脑袋,宠溺地道:“没错,就是这个意思。”

    董杏儿皱了皱眉可爱的小鼻子,道:“那黄油和奶酪呢?为什么还要对这些东西进行贸易?黄油还挺好吃的,可奶酪我是吃不习惯。”

    郭斌听了,面色一肃,缓缓地道:“黄油为贵重奢侈品,尚可放在一旁,可这个奶酪,却绝对是极为重要的战略物资。”

    关羽卧蚕眉一扬,道:“哦?此话怎讲?”

    郭斌道:“这个黄油的制作工序虽算不得太难,可是费时费力,产量很低。况且这种东西用作调味尚可,用来充饥却不太合适了。”黄油营养极为丰富,是奶食品之冠,因为五、六十斤酸奶才可提取二斤左右的黄油,足见其珍贵。而且其制作,需要从奶皮子或者是鲜奶凝结出的油皮中提取,费时费力,产量也是极低。

    “相比于黄油的贵重,奶酪便平民化多了。这种食品热量大,价格低,又可以长时间保存,很适合作为部队的储备粮食。”郭斌道。

    张飞瞪着一双大大的驴眼,道:“这个,热量大是个啥?”

    郭斌满头黑线,他总是不自觉地冒出几个后世的词汇,将手下的一众文武搞得满头雾水。不过,话说回来,词汇量不就是智商的体现吗?郭斌不无得意地想道。

    当下,他只得以较为蹩脚的方式,将热量的含义对众人解释了一遍。虽然看着众人云里雾里的样子显然是没有完全明白,可郭斌却不管这些。他继续解释奶酪的重要作用,道:“奶酪可以做成极干硬的,在吃的时候只需要热一下即可。这种干硬的奶酪,极为轻便,更可以储存一到两年的时间。”

    关羽听了,满心的震惊。虽然军粮最大的作用是要士兵吃饱,可其携带的方便性也是对其进行考量的重要依据。从没有听说过以肉汤作为军粮的吧?因为肉汤需要放进密封极好的容器(如瓦罐)之中,在行军的时候随时带着个瓦罐,该是一种多么腚疼的体验啊!

    可以说,肉汤这种极端的例子,正解释了最不适合作为军粮的几大要素。这种食物,本身质量极重,由于其是液态的,又不便于携带,其保质期也极短,最多不过两三日。而若换成奶酪,则好得多了。

    奶酪非但可以作为主食供应军中,它质量轻,携带极为方便,随便放进一个布包中便可以。另外保质期还长,比用面粉制作的饼子不知道要长多少倍了。若是条件允许,在出征之前带足一个月的分量都不用担心其变馊。因此,只要是平时储备充足,便可以极大地缩短临战前军粮的准备时间,可以提高军队集结和作战的速度,更极大地降低军粮运送的成本,同时,也大大地降低了战争本身的成本。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战争所比拼的,非但是前线士兵的战斗力,更是军粮、器械的运输能力和后勤的组织能力。因此,在郭斌的预计之中,奶酪这种可以极大缓解后勤压力的战略物资的储备,在战争中也是极为重要的。

    以关羽敏锐的战争嗅觉,甚至可以预料到,在阳翟县将奶酪作为士兵口粮之后,这种极不起眼的小东西定然会改变未来的战争行事,加快战争节奏。

    自然,在进行这一番恳谈之时,王越与吕布并不在军帐之中。

    次日,郭斌率领众军士辞别了匈奴单于羌渠,往太原城行去,随行的是二王子呼厨泉和他的一众随从。呼厨泉此行,是作为羌渠单于的代表,前来向太原城中的官老爷们送礼的。匈奴部中并不富裕,所谓的礼物也不过是牛羊马匹之类。郭斌虽然会与丁原等人打好招呼,可若要在太原左近搞双边贸易的榷场,必要的打点自然是不可或缺的。

    除此之外,中原王朝既然派遣郭斌往匈奴部中送来了丝帛、粮食等许多物资,匈奴部中自然要派人前来感谢上朝的恩德。当然,顺便与并州刺史丁原搞好关系,那也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百零九章 手段

    呼厨泉经常来往太原,故对太原城中的一众大小官员尚算熟悉。全本小说网;HTTPS://。m;便由郭斌陪同,前往太原郡太守与并州刺史丁原处拜访,剩下的官员,则由他自己带着一干手下逐一造访。而待他出了并州刺史府,丁原便拉着郭斌到了书房。

    书房中并非空无一人,王允、戏志才、郭嘉,甚至张杨也在。戏志才与郭嘉在王越的护卫下率先带着前去的一干民夫返回太原,途中因有王越的护卫,再加上并州民风剽悍,便是民夫对付起一般的山贼来,那也是毫无惧色。况且没有惊动匈奴人,故他们的返程之路尚算得上平稳。

    待众人坐定,丁原便迫不及待地追问起此去匈奴营中的一干后续事情。遭遇羌人使节团的事情,自然是早就由戏志才向他作了报告。北宫伯玉的使者出现在匈奴的王庭,这是一个极重要的信号,说明羌人有意联络匈奴部落。

    匈奴人目前的实力虽大不如前,可其几百年来作为大汉王朝北边最强大的敌人的传统声威却仍然不容小觑。因此,并州的军事布局势必要进行调整,朝廷对并州事务的各项拨款,肯定也要有所倾斜。

    虽然联络匈奴人的计划并未成功,可他们既然能联络匈奴人,自然也会联络鲜卑人。

    而北宫伯玉一旦联络到了鲜卑人,事情可就不简单了。鲜卑族是继匈奴之后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古代游牧民族,兴起于大兴安岭。关于鲜卑族的起源,最为广泛的说法,是起源于东胡。《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和《十六国春秋》均说鲜卑就是东胡的余部。《史记索隐》引东汉胡广云:“鲜卑,东胡别种”,更证明鲜卑来源于东胡。

    秦汉之际,东胡被匈奴冒顿单于打败,分为两部。公元四十五年鲜卑跟随匈奴侵扰边境,鲜卑才作为民族实体被中原王朝所知。公元九十一年,受到东汉和南匈奴打击的北匈奴被迫迁往中亚,从此退出东亚战场,因此在广袤的蒙古草原上形成了极大的势力真空,鲜卑族便趁机占据了蒙古草原。

    公元二世纪中叶,檀石槐率部统一鲜卑各部,在高柳北弹汗山建立王庭,向南劫掠沿边各郡,北边抗拒丁零,东方击退夫余,西方进击乌孙,完全占据匈奴的故土,东西达一万四千余里,南北达七千余里。

    然而,四年前,檀石槐单于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