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东汉末年-第2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与朱公伟起了冲突。”公伟是朱儁的表字,戏志才所说,便是当日郭斌率军围了朱儁帅帐的事情。这种事情,平日里是提不得的,否则徒惹事端,只是如今没有外人在场,戏志才说话便也少了许多顾虑。
张飞道:“这个俺自然晓得,可这庄园,与当初剿灭黄巾军有什么关系了?”
戏志才道:“这还是主公的吩咐,当初二十万黄巾俘虏在长社城外滞留,生死不知,前途未卜。若是任由其赋闲,恐其又生祸端,主公便嘱咐荀文若,让这些黄巾俘虏在此地建设一处庄园。主公有命,众人自然是竭力向前,因此有阳翟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员带队,派了几百个施工的老师傅,带着这些黄巾俘虏进行建设。因为人力充足,只用了不到两个月便建成了。”
张飞恍然道:“原来如此,想来那时我等早便在广宗城外了。”
一边说着,众人已然策马到了庄园门口处。门口处一个伙计打扮的半大小子见了郭斌等人,飞奔上来,攀住郭斌战马的缰绳,大叫道:“主公!终于等到你了!”
却原来是郭斌一路行来,均有沿途设置的小型鸽站,往颍川与塞外三城传递消息。因此,郭斌南下的消息早已传到了颍川,而长社城作为颍川郡北上的门户,自然是早早地便得了消息。此处有荀彧主持大局,更有何曼这个前黄巾军首领辅翼,再加上颍川各地豪族的支持,故虽置身于黄巾之乱蜂起的中原地区,南北交通之要冲,却是稳如泰山,甚至安安稳稳地建起了这么一处庄园。
荀彧并非长社县令,故其虽在郭斌阵营中地位极高,又有颍川荀家作为支撑,为了避嫌,却依然在此处庄园中处理政务。这种极谨慎低调的态度,极得郭斌认同,虚名有时候确有震慑宵小的作用,可更多的却还是麻烦。因此,对于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之人,郭斌是极欣赏的。
想来是荀彧自得了郭斌南下的消息,便着人在庄门处等着,这个半大小子,便是伏龙山庄的人,故此认得郭斌。众人在那半大小子的带领下进入庄园,却见庄中沿街的地方皆为各种商铺、酒楼、茶馆所占领,丝毫没有此时市坊隔离的半点规矩。
这番景象,看在众人眼中,恍惚间竟有到了洛阳城的错觉。可即便是在洛阳,为了便于管理,也为了维护城内治安,用于交易的市和用于居住的坊也是截然分开的。只是洛阳城中汇聚了天下的商旅,人员辐辏,熙熙攘攘,市门关闭的时间虽晚了很多,却依然是有宵禁的。
而如今这处庄园既是郭斌私人所有,是否设立宵禁,便全是依照郭斌的需求来定了。
指点着商铺后面高大的砖石建筑,郭斌边行边对张飞道:“翼德你仔细看看,可瞧得出来这些建筑都是干什么用的?”
张飞一脸懵逼样,只是摇头。
郭斌道:“这些都是仓库,是与塞外三城极类似的大型仓储区。这处庄园,是作为大型商品集散地而建的,与一般的农庄确是不同。庄中常住居民不过六七千人,有许多还是里面酒楼、客栈、茶馆等设施中的伙计,另外便是负责搬运物资的力夫了。”
张飞不解道:“塞外三城,自然是因为有汉人和鲜卑人商队运送物资前往,方有建设大型仓储的必要,可这长社城中能有什么?怎么会有如此多的人前来经商呢?”
郭斌哈哈笑道:“难得翼德也肯动脑子了。这长社城中虽没什么特色出产,却是北临京师,南接荆扬二州,又是从东面徐州往京师的要地,西面更是紧靠阳翟县,正是通衢之所,乃天下货物集散转运之重要节点。况且,我伏龙山庄所产物资极为丰富,无论是香皂、美酒、还是文具,都是行销天下的货品,阳翟服饰所产,更是要经过长社转运各方。故此,这长社城作为我颍川郡物资转运之所,正是便宜。”
以如今阳翟县的工业产能,甚至可及得上一个并不甚富裕的州。因此,无论是原材料运进来,还是货物要运出去,其吞吐量都是庞大得惊人的。而阳翟县地理位置并不甚好,因其处于颍川腹地,交通不甚便利,若想进京,还要取道长社。因此,郭斌便干脆按照塞外三城的例子,在长社城外设立了一个大型的物资转运中心,作为阳翟县货物及原材料的集散地。这样既方便了阳翟县,又可收集天下信息,更是极大地加强了颍川郡内各县之间的联系,可谓一举多得。
第二百六十八章 农业
郭斌率领七百部曲,往庄园内行去。//全本小说网,HTTPS://。)//尚未行到庄中心处的衙署,便见一个身材颀长,面目隽秀,儒雅却又极干练的青年男子快步迎上来,却原来竟是荀彧。他后面跟着一个铁塔般的黑汉子,手脚粗壮,虎背熊腰,正是黄巾降将何曼。
见了郭斌,荀彧立即退到路旁,双手拢于袖中,深施一礼,道:“荀彧拜见主公!”
何曼见了郭斌、张飞等人,心中亦是激动,径直跪倒在路边,却是说不出话来。
原来城门处接到了郭斌,便有人径直往衙署中报信,两人这是得了消息,便急匆匆地迎了出来。
郭斌见状,忙跳下战马,一把将缰绳甩给郭二,快步向前,将二人一手一个扶了起来。待二人起身,郭斌道:“两位辛苦了。”,又深深看了荀彧一眼,道:“文若,工作固然重要,还要保重身体啊!我还要同你一起建功立业,振兴华夏呢!”
一句话,将因许久不见而造成的一点疏离感抛得干干净净。
荀彧听了,宽大的袍袖下瘦可见骨的双手登时便是一抖,按捺住心中的激越,淡淡地应了一句:“潜龙腾渊,乳虎啸谷,彧岂敢偷懒?”
言罢,两人相视大笑。
荀彧与何曼二人,又依次与戏志才、郭嘉、关羽、张飞等人见过,方领着众人回到衙署。
衙署议事厅中,郭斌坐在主位,待诸人依次坐定,方开口对荀彧道:“文若,我离开颍川近一年光景,如今颍川境内如何了?”
郭斌远行归来,自会有这个问题,荀彧早有准备,忙起身道:“徐元直原本才高,后得志才兄教导,如今于阳翟县中为政,井井有条,县政清明。最难得其萧规曹随,将主公与志才兄的一干政策,施行得极为彻底,阳翟县能有如今之发展,徐元直居功至伟。”
郭斌点点头,没有说话。
荀彧继续道:“如今主公虽因功晋封为阳翟县侯,颍川太守,可颍川郡中大小城市十几个,能掌握在我方手中的,不过半数,而若说真正完全受到我们掌控的,怕便只有阳翟与长社二城。”
郭斌边听边点头,他刚刚升任颍川郡守不久,于颍川郡中崛起时日又太短,对郡中的掌控力不够,亦是极寻常的事儿。况且,便是许多长期担任一地长官的人,想要掌控地方,便要结交豪族,通过豪族来推行政治,这才是此时的官员惯常用的手段。因为豪族本便是盘踞地方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庞大势力,其影响力遍布境内各处。一个地方官员,若想要做得长久,若想要政令通行,便只有结交豪族,并通过地方豪族来推行政令,收取赋税,甚至统计户籍人口都要经过豪族的手。
就拿阳翟县来说,以郭斌在阳翟的影响力,由赵云担任阳翟县令,掌控县中自然是极容易的。而若是由朝廷指派个县令过来,如果没有郭斌的支持而又想要掌控县中的话,可说难上加难。
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与盘踞地方的豪族相比,朝廷任命的官员,其地位反而是处于劣势的。况且如今朝中买 官 卖 官如此猖獗,却在客观上促进了官员的流动性。因此,官员们便是有心,却也很少有人可以在极短的任期内,形成与地方豪族盘根错节的人际关系相抗衡的强大实力。
如今郭斌尚未上任,便在郡中有了如此影响力,实属不易。
郭斌道:“长社我已经看到了,文若大才,将这贸易城经营得风生水起,甚合我意,那阳翟县中如今又是如何呢?”不怪郭斌这么问,荀彧不在阳翟,算是旁观,反倒能看得通透。况且他为人正直,眼光又极敏锐,看问题往往能一针见血,切中时弊。听听荀彧的意见,往往能有意外的收获。
荀彧道:“子龙为人正直,处事公平,爱民如子,兢兢业业,由他掌控县中大局,正是恰当。徐元直谨慎睿智,才高当世,本非一州一县所能拘束得了的,用在阳翟一县,自是游刃有余。司马德操醉心教育,其手下研究室中人才济济,马钧之流所研究各项技术,虽终非儒门大道,却总是利国利民之术,单单一项滑轮组的应用,便着实起了大作用。”
郭斌听得连连点头,对于荀彧的评价,郭斌心中很是安慰。不是说他不相信赵云、徐庶等人的忠心和才干,既然他将自己的根本交给这二人,自然便是全心全意地信任他们。郭斌心中极感熨帖的,是荀彧对于司马德操研究室和马钧所进行的研究的评价。
在此时士人们的心中,工商业始终都是末技,是极上不得台面的。贾谊在《论贵粟疏》中说:“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於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这非但是朝廷自古以来的政策需求,更是由此时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
因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生存永远是居于首位的,人类对于摄取能量的需求,与动物并没有本质区别,这是维持生命存续的最根本条件。其次才是保暖,诸如衣物、躲避风寒与曝晒的住所等。至于尊严、荣辱,乃至礼法,这些都是在基本生存需求被满足后的产物了。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当一个人穷到必须依靠要饭来维持基本生存需求时,尊严是极微不足道的。所以,对于所谓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之类的歪理,郭斌是不信的,除非这个乞丐当真是个月入过万的专业人士。
正是因为在这个时代,生产力极为低下,农作物亩产极低,甚至连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都极困难。为了避免发生饥荒,从而形成威胁政权存续的大动乱,足够的粮食便成为每一个政权所必需的战略储备物资。
然而,由于农作物亩产极低,为了踅取每亩农田中极为有限的剩余价值,动员更多的人从事农业生产,便成了最为简单便利的手段。有人会说了,既然亩产不足,那么多开发点农田不就行了?反正此时这么多田地闲着,放火烧荒不就行了?
这就需要算一笔账了,以如今种植农作物的方式,烧荒固然不难,可是总要播种吧?种子哪里来?对于后世的普通人来说,一袋子小麦或者小米用来做种子,或许是颇不瞧在眼中的,可对于此时的大多数农民来说,种田用的种子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这么一袋子粮食,可能便够一家人一个月的嚼谷了。
另外,既然要播种,总要挖个坑埋点儿土吧?如今铁质农具已经基本普及了,可是普通老百姓所用的,多还是木制的耒耜,所谓的铁质农具,不过是在农具的尖头上包一层铁皮罢了,哪里有如今这种全是镔铁所制的全铁农具?这种品质优良的镔铁,用来打制刀剑都嫌奢侈,更不用说用在农具上了。
工具的落后,便会导致工作效率的下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