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东汉末年-第2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视帕嫉娘偬美创蛑频督6枷由莩蓿挥盟涤迷谂┚呱狭恕
工具的落后,便会导致工作效率的下降。在这个生产劳动多依靠人力的时代,既要赶上农时,又需尽可能多地开垦农田,还要量力而为,以免过多开垦而造成青黄不接,一个人的生产能力便总是会受到极大限制的。
因此,在人口数量一定的情况下,扩大农地规模虽确实是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而将手工业和商业人口尽可能的转移到农业上来,便成了古代政府缓急之间所能采取的最可见到成效,也是最简单的措施。
这种自原始社会时期,人类社会最初形成时便固有的社会矛盾,便深深地烙印在人们的脑海之中。而这种重农抑商的思想,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便会形成全体国民对于农业的重视和对手工业和商业的轻忽。
所以说,像郭斌这种极端重视并努力扶持工商业发展的态度,在这个时代是极为不可思议的,甚至称其为叛逆都不为过。而像荀彧这种极正统的文人,能够以如此公正公平的态度对待工商业,对待在手工业和技术上的研究和发明,在此时也是极少见的。单从这一点便可看出,荀彧确是一个极重实际效果,而不会夸夸其谈的所谓纵横家之流。
当然,荀彧的这个态度,也是逐渐形成的,其转变也是有原因的。
因为阳翟县的生产力,便是在整个大汉王朝辖下,亦是远远超出同侪的。在郭斌的授意下,司马徽的研究室中除了滑轮组和缝纫机的研究外,重点便都放到了新式农具的研究上了。
不负众望,最先有突破的是耧车。
在前世,郭斌自小便生长在农村,每当农忙时节帮着父母拉耧耕田便成了伴随他整个童年的活动。郭斌家里的耧车是用铁管焊接起来的,前后各有两个控制平衡并有把握方向作用的把手,上方有一个盛放种子的斗,斗的后下方有个可以调节大小的漏洞,使得种子可以漏到耧车中空的脚背上。
耧脚使用类似于三角形犁铧的铁制劐,这种劐类似三角犁铧,但较小些,中间有一高脊,约10厘米长,8厘米宽。入地8厘米深,而种子经过耧脚撒落下来,因此能在土中种得很深,并使产量大为提高。用这种耧车耕种之后,地块松软,就好像以小型的犁翻过地一般,省却了犁地(亦即松土)的环节,极大地提高了耕种效率。
当然,这种耧车并非阳翟县独创,早在西汉武帝时期,赵过便发明了三脚耧车,亦即耧脚共有三只的耧车。这种耧车的好处是在耕种时可以同时种下三排种子,并可以保证农作物的行间距始终保持统一,极为方便和实用;而其弊端,则是较为笨重,若非用畜力,则需多人共同工作。
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笨重而极费人力的耧车渐渐被束之高阁。
还是随着郭斌与塞外加强交流,阳翟县中牛马数量极速增加,有了充足的畜力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障的条件下,这种三脚耧车方被再次研发了出来。而不必过分依赖人力,单位亩产量便能获得极大提升的成果,才是荀彧逐渐改变对对工商业态度的根本原因。
第二百六十九章 消息
在长社城外的庄园中休息了一夜,郭斌便带领大军往阳翟县行去。全本小说网;HTTPS://。.COm;
阳翟县是郭斌的根本,如今也成了整个颍川郡的行政中心,因为伏龙山庄和阳翟县中各种企业的迅速崛起,这里也以极快的速度成长为颍川郡的经济中心。郭斌一走便是一年,阳翟县如今亦是大变样了。
一路上最为显眼的,便是一条直通长社的硬化路面了。这条马路采用阳翟县特有的公路规格,中间是一条复式的轨道,两边则是硬化的水泥路面,这种配有轨道的公路,已经成为阳翟县的特色公路。
公路两旁,每隔十米便种植一株树木,因地域的不同,所植树木种类也各自不同。沿着这条公路急速前行,只用了不到半日的功夫,便抵达了阳翟县外。在城东北跨过颍水的石桥畔,十几个人立在路旁,焦急而期待地盯着路的尽头。
渐渐行近,只见打头的赫然便是赵云,而紧紧跟在赵云身后的,便是徐庶、司马徽、陈到、管亥等人。郭斌兴奋地在极远处便跃下战马,展开身法疾奔过去,伸手拉住想要下拜的赵云和司马徽的胳膊道:“终于回家了!”
众人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在城外一番纷纷扰扰后,众人终于回到了阳翟县衙之中。
待众人坐定,郭斌看着下面,文有戏志才、郭嘉、荀彧、司马徽、徐庶,武有赵云、关羽、张飞、陈到、管亥,还有镇守在长社庄园中的何曼,可谓是人才济济了。若真是在几年后,董卓进京,祸乱天下时,以自己的这一番家业,就算称王称霸难度不小,可自保应是有余了。
而唯一的缺点,就是颍川颇尴尬的地理位置了。它处于豫州的最西面,西北便是司州,靠近京师洛阳;西南紧挨着荆州,东北面是兖州,正东面是徐州,东南接扬州。可谓四通八达,交通中原的枢纽之地。在太平年月,这里自然是豪富仅次于几个像洛阳、临淄这样的极大规模城市,可在战争年月,这样的四战之地,却是极不好守御的。谁都知道富庶之地财富聚集,在没有朝廷压制的时代,谁不想来咬上一口?
只是如今是灵帝中平二年,亦即公元185年,距离中平六年,公元189年,还有近四年的时间。如今想这个问题,怕是还有点早。尤其是对于郭斌这个拖延症晚期的患者来说,事情若非到了火烧眉毛的关键时刻,他是绝不会着急的。因此,这个事情他也只是想了想,却也无法与人说知。与其如今自己为难,倒不如留待日后再说。
郭斌正出神间,却见徐庶起身,对众人道:“主公,刚收到来自京师的飞鸽传书。”
众人听了,俱是精神一振,郭斌身体前倾道:“哦?京师有什么消息?”
徐庶道:“郭全传来消息,朝中对于策封蒲头为鲜卑大单于一事,几乎没有异议,想来这几日之内,朝中便会派遣大臣,前往塞外宣旨。”
郭斌听了,点点头却没有说话。朝中一直有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之类的说法,挑唆起鲜卑族中的内部纷争,正是朝中诸公的愿望,只是不得其便罢了。如今,郭斌将这么好的机会拱手送给他们,他们哪里会有不同意的?
对于朝中的众位大臣来说,这是郭斌拱手送上来的功劳。想当初,延熹九年,也就是公元166年六月,鲜卑大单于檀石槐联合乌桓、南匈奴等数万骑入塞攻略缘边郡国,汉廷命匈奴中郎将张奂督幽州三州军兵及度辽将军、护乌桓校尉等营兵进讨,鲜卑方退回塞外。
经此一事,汉桓帝深感鲜卑势强难制,便派遣使者欲策封檀石槐为王,并欲与其和亲。岂知,檀石槐竟不肯接受,反而抄掠汉地更甚。这件事,鲜卑部中自然津津乐道,成为檀石槐神话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桓帝却一直耿耿于怀,引为平生的奇耻大辱。
如今,就是这样一件连先帝都未曾办成的大事,却给当朝诸公给办成了,这非但是显示当今天子超过先帝的证据,是当今天子皇帝位合法性的重要佐证,更是当朝诸公能力强于先帝朝的证据。如今众人虽心知肚明事情的来龙去脉,可十年之后,五十年之后,乃至百年之后呢?
况且,若是蒲头竟真的能接受朝廷策封其为鲜卑大单于的安排,那么就相当于向天下之人昭示,汉家朝廷乃是鲜卑人的宗主国,没看到鲜卑一族大单于的册立,都需要大汉朝廷的策封吗?因此,这件事在政治上的象征意义之大,无异于一场酣畅淋漓的外交胜利。只这一项功劳,便足够当朝诸公吃一辈子的了。
郭斌何尝不晓得此事的重要意义?可是他固然极得天子刘宏的信重,如今却毕竟年纪尚轻,以弱冠之龄而为一郡父母,这是古往今来都极少见的情况。若是自己不知道好歹,想要独吞这天大的功劳,那只有被当朝诸公厌恶的份儿。
所幸郭斌够聪明,他将这事情的决定权交到朝廷手中,等若将功劳交到了当朝诸公的手中。那么自己虽未曾进京,却也在当朝主公的心中留下了极好的印象,谦虚谨慎,敬老尊长的年轻人,总是会得到前辈们的好感的嘛!
况且郭斌在京中也不是没有人,无论是大将军何进,还是帝师杨赐,又或者卢植、蔡邕等人,在朝中都是极有影响力的。这个功劳留着,等到日后有机会,这里再提一提郭斌的名字,升官发财那还跑得了?
不过在明面上,郭斌也不是没有功劳,破了鲜卑南征的十五万大军,并且将鲜卑大单于和连斩杀,这样的功劳又哪里是能掩盖得了的?只是这本便是战阵上的功劳,当朝诸公既然吞下了郭斌送上的大礼,于此事上便只有为他说好话的。
只听徐庶道:“主公在塞外大破鲜卑铁骑十五万,阵斩鲜卑大单于和连,并献上神驹乌骓马,劳苦功高。朝廷拟将主公擢为破鲜卑中郎将,增食邑千户,卫队加至两千人,可开帐设府,依旧留在颍川郡守位上。而云长因斩杀和连有功,拟封为汉寿亭侯,仍留在军前效命。其余将领军士,俱各有封赏。”
郭斌听了,心中了然,这个破鲜卑中郎将只是个名号,是用来显示天子恩荣的。至于增加食邑,增加卫队人数,都是虚的,天下人都知道,郭斌富甲天下,哪里会在乎那千户的食邑?所谓的增加卫队人数,更是个笑话,如今各地豪强,哪一个不养私兵?只要能养得起,只要你不谋反,你要养多少都没人管你。
而关羽因为斩杀和连而获得的封赏,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却绝对是极高的恩遇了。斩杀和连的功劳确实够得上一个亭侯了,可若是你背后没有人,不要说亭侯了,怕是一文钱都拿不到。所以说,关羽这个汉寿亭侯,竟能留在郭斌帐前听用,确然是对郭斌的安抚了,一定程度上说,也是对他的补偿。毕竟郭斌立了这么大的功劳,若真是一点儿实质性的好处都不给他,如何能服众?
除此之外,郭斌那可以开帐设府的权力,却是扎扎实实的天子隆恩了。所谓的开帐设府,从字面意义上将,指的是打开帐幕,设置官府,而用在此时此景,则是允许郭斌设立幕府,并且自行任命属官。
就好像当初卢植、皇甫嵩、朱儁等人一样,他们当初受命讨伐黄巾之时,官位也是中郎将。当时黄巾之乱骤起,朝廷疲于应对,所谓事急从权,朝廷也给了他们三人开帐设府的权力。意思是给他们放权,让他们组建自己的团队,以应对即将发生的剿灭太平道的战争。
朝廷给了他们这个权力,他们便可以自行招募属官,而这属官无疑是受到朝廷承认的。最为知名的,便是吴郡富春的孙坚。朱儁是会稽上虞人,而孙坚是吴郡富春人,二人虽然并非同一郡的,相距却是极近。如今,若是想从孙坚的老家去上虞拜会朱儁,开车大概需要一小时四十分钟,总里程连一百二十公里都到不了。
朱儁和孙坚,都是当地豪族,相距又如此之近,哪里可能会没有联系?而朱儁征召孙武后人孙坚为佐军司马,孙坚便算是出仕了,作为回报,也是实际的需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