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东汉末年-第2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阶段的黄巾起义,并非如张角时那么声势浩大,也并非以推翻汉朝廷为根本目标,而是小股的人马分散各地,占山为王。说是黄巾起义,许多人不过假托了这么个名字罢了。

    这样分散而零星的起义,虽非何人有意为之,也不是原太平道人相互串联沟通所致,而纯粹是星散于中原大地上的太平道人和江湖人士为了混口饭吃,而不得不揭竿而起,占山为王。然而,正是这种极分散的战争方式,愈发使得东汉朝廷焦头烂额。

    看到这样遍地都是刘辟所部一样散兵游勇般小股部队的状况,郭斌愈发感觉到,东汉朝廷在黄巾之乱后,原本集中在中央政府的权力逐渐下放,是大势所趋。其中,朝廷任命自己为破鲜卑中郎将,并给了自己开帐设府的权力,便是这一政治大势下的产物。

    这种遍地开花的战争形式,使得东汉原本集中在一起的政府军无法进行征讨。你想想,天下这么多山寨,若是都要派遣正规军前往征讨,先不说以现在腐 朽的官僚体制能否成功,单是大军征发的成本便不是如今内忧外患,再加上财政危机的东汉朝廷所能承受的。

    因此,既然有了当初黄巾之乱时征发乡间豪绅部曲的先例,那盘踞在各地的贼寇,便都交给他们吧,反正这些山贼都是困守一地的小股力量,虽可扰乱地方,却绝没有进攻中央政府的能力。就这样,郡、县一级的地方政府的权力便大大增强了,郡县长官非但享有一地的经济和政治权力,连军事权力也开始松动了。如今,朝中更是有了增强刺史权力的呼声,中央权力下放,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维持社会稳定的必然选择。而从郭斌的权力被放大的例子便可看出,天子刘宏对于个选择,似乎是颇赞同的,至少已经在开始进行试点了,郭斌便是试点之一。

    虽然如今天下是如此动荡不安的局势,可阳翟县乃至整个颍川郡的根本是工商业,而工商业的根本,则是快速而安全的物流系统。郭斌有责任,也有需要,保证与颍川郡保持业务往来的商旅的安全,更有必要保证几条重要贸易路线的安全。至少,颍川连接京师洛阳…太原…塞外三城,再穿过冀州回到颍川郡的这个大循环,必须要保证安全,这是中原连接塞外的重要线路,是中原商人北上的重要线路,也是塞外三城的立城之根本,更是颍川物资流通的大动脉。

    为此,郭斌与刘辟进行了一场促膝长谈,关羽、张飞、董杏儿都在一边旁听,而刘辟手下,则仅有黄邵一人与会。

    郭斌道:“刘大当家的,难道贵部便一直过这种颠沛流离、朝不保夕的生活?”

    刘辟叹一口气,道:“在下何尝想要如此啊!当年浪荡江湖,何等轻松写意,可如今肩上多了寨中上下千余口老幼的身家性命,如何是可以肆意得的?”

    郭斌赞同道:“大当家的为手下着想,郭某极是佩服。只是是否曾想过,这寨中上下千余口人的前程?”

    刘辟听了,心中一动,与黄邵对视一眼,道:“在下虽也只读过几天私塾,也最是尊崇书读得好的人。郭使君大才,谋略过人,还请看在故去的大贤良师的份儿上,为我等指点迷津,则我全寨上下,感恩不尽!”

    对于刘辟的识时务,郭斌很是满意,当下他也不藏着掖着,道:“承蒙大当家的看得起,郭某人便勉力为大当家的打算一番。”刘辟与黄邵听了,同是雀跃不已,郭斌身份贵重,“善财童子”的名声如今更是天下皆知。塞外三城中原来的太平道人传回来消息,郭斌在塞外做得好大的买卖,近五十万黄巾降卒被他安置得妥妥当当,这就是如今天下各路黄巾余孽对郭斌如此敬重的根本原因。如今,郭斌既肯出手相助,那刘辟手下一千多号人的后半生便算是有保障了。

    只听郭斌道:“刘大当家的可有什么手艺?”

    刘辟摇摇头,道:“在下自小家中便贫困,后来遇到大贤良师,得其青眼,拜为师傅。在下浑身上下除了这一身的武艺,便别无长物了,就是种地,怕也做不来啊!”

    郭斌点点头,道:“那么做买卖,大当家的成吗?”

    刘辟道:“虽粗识得几个字,可记账算术,却是头疼得紧。”

    郭斌道:“既然如此,那郭某不才,便为大当家的指一条路。大当家的既无养家糊口的手艺,又不会做买卖赚钱,则只有靠着一身的武艺了。”

    刘辟想了想,觉得这是郭斌想要招揽自己呢,何曼不就是例子?可是自己的身份。。。

    当下,刘辟按捺住激动,道:“在下虽想为郭使君牵马坠蹬,奈何身份低微,又是黄巾余孽的身份,怕是会给使君招来麻烦。”

    郭斌笑笑,这个刘辟倒是懂事,知道是萍水相逢,他又是太平道出身,颍川郡不可能堂而皇之地接收他整整一个山寨的人在手下。若是只有三两个人,郭斌便是将其安排在身边作个护卫,那是稳稳当当,一点儿问题也没有的。可这山寨里共千余人,郭斌将其招安了,放在治下做个良民还好,若是都安排到了军中,那可是勾结太平道的罪名了,虽伤不了筋骨,可大大小小总是麻烦。

    “我与刘兄一见如故,大贤良师于在下又有半师之谊,因此,你我二人论起来还是师兄弟。大贤良师便是已然仙去,我又怎么能役使刘兄如御牛马呢?”顿了顿,郭斌续道:“刘兄可知道,我颍川是以工商业为本?”

    一句“刘兄”,叫得刘辟那叫一个舒爽啊!面前这个青年可不是一般人,光是朝廷里的名头便是稀里哗啦一大溜儿。在一般的江湖人看来,郡守大概就是天上的人物了,更何况郭斌声名震于海内,江湖上的好汉子听了都要竖大拇哥的!就是这么一个人物,叫自己刘兄!这是多大的面子?

    当下,刘辟涨红着脸道:“在下早有耳闻,阳翟县富甲天下,谁人不知?”

    郭斌一笑,道:“工商业发展,流通便是根本。只是如今天下纷乱,各地冒着黄巾军的名头,立山头,拉人入伙,说是劫富济贫,干得还不都是打家劫舍,劫富济贫的勾当?”没有理会张口欲言的刘辟,郭斌继续道:“我想要借着刘兄的名头,保我各条商路的平安,刘兄以为如何?”

    刘辟思索了片刻,亦未曾想出来自己哪里来的偌大名头可以保全郭斌的各条商路,只得开口问道:“故所愿也,只是在下人微言轻,在江湖上虽也有些面子,一次两次尚可,若是想要常保平安,便是断了众山寨的财路,怕是各路好汉卖不得这面子啊!”

    郭斌点点头,暗暗赞赏。这个刘辟脑子尚算转得快,一眼就将其中的关键瞧了出来,是个苗子。当下他俯身向前,道:“自然不能让刘兄空口白牙去作说客,郭某的意思是,每趟有货物要转运了,刘兄便跟着同往,路上凡是遇到的好汉,便尽力结交。咱们每年给他们提供粮食,充作买路的费用,这样既保证了货物安全,各个山寨也有个保全寨中老幼的法子,刘兄以为如何?”

 第二百八十七章 镖局(下)

    听了郭斌的话,刘辟当时心中便是一动,俯身道:“这确是个好主意,只是若真的有人不开眼,却又如何是好?”

    郭斌拉住正要发怒的张飞,淡淡地道:“若真有如此不开眼的,我郭斌手下尚有精兵猛将,说不得这斩过鲜卑大单于和连的快刀,便又要见血了!”

    这一番话虽是郭斌笑着说出来,却愈发让人觉出森寒的杀气。//全本小说网,HTTPS://。)//郭斌心肠好,肯为老百姓打算,也爱惜人命,这是举世皆知的;而郭斌手下的军兵,敢打敢拼,战斗力惊人,也是天下闻名。这威名,都是六百骑兵勇闯二十万黄巾联营、独身赴广宗、匈奴王庭怒斩羌人使者、阵斩鲜卑大单于和连,这一桩桩一件件传遍天下的经典战役中冲杀出来的。这威名,较之朝廷所封的什么爵位和官职,要深入人心得多了。

    张飞的恼怒他知道,郭斌如今身份地位绝不一般,能够如此和声细语地与刘辟商谈,那是好大的脸面。可刘辟竟喋喋不休,还不痛快儿地答应了,问东问西的,的确让急性子的张翼德恼恨。不过郭斌也有自己的打算,这是长久的买卖,郭斌日后也还有用到他们的地方。因此,事情越是说得明白了,各种利益关系越是掰扯清楚了,买卖方可越发做得长久。若但是凭借身份威压,勉强了刘辟,日后怕是还有不可预知的麻烦。

    当年,太平道在江湖上那是好大的名声,张角为了起事,一举推翻东汉朝廷,广招人手,江湖上各地的小帮会、地头蛇,不管是否心甘情愿,许多都入了太平道的。当其时,恨不得整个江湖太半都是太平道的天下。

    刘辟是张角八大弟子之一,深得张角的信任和器重,自是不必说的,其武功之高,也是直逼波才、马元义之流,较之褚燕这个善于奔走,轻功高绝的小师弟,尚要高出一线,这都是经过这几天的切磋所得。当初张角将手下的八大弟子和五百徒弟放出去,往天下各地传播太平道,招揽人手,这些人借着背后的威势,自也成就了偌大的名声。

    刘辟因多在淮水、长江一带活动,水性又极好的,便得了个混江龙的绰号。便是如今,混江龙刘辟的绰号抬出来,在江湖上也是好大的面子。

    郭斌的打算是,让刘辟带着他手下的弟兄去阳翟县安家落户,然后成立一个类似于后世镖局一样的组织。

    镖局虽是个收人钱财,凭借武力专门为人保护财物或保障人身安全的组织,却绝非完全依靠武力行事。干镖局这一行,除了武功高强,靠得还是面子大、手面广、会做人。若真是如唐僧去西天取经一般一路杀过去,只人员的伤亡率便会让镖头们望而却步,更不要说人员伤亡所产生的巨额安家费用了。

    而刘辟多年混迹江湖,背景深,人头熟,面子大,武功也高,若是借着他的名头将这沿线的商路一一打通了,虽每年要给这些绿林好汉一点儿粮食,可颍川郡运送物资的费用所省下来的可海了去了。

    这笔账是极好算的,若是每次运送货物都要大批的护卫跟随,那么长此以往,这些护卫自然是要职业化的了。这些职业化的武师,光是养着他们,所耗费的就不可计数。更何况,要养武师,自也不是郭斌来养。颍川各大豪族,各家有各家的家丁护院,各家有各家的买卖,各家的买卖出发运送的时间自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只有各家各户自己出钱豢养武师护卫商队。

    这虽然在短期内降低了颍川郡养兵的费用,却无疑会使得各大豪族手下都有了专业化的私兵,有了私兵说话便更加硬气,便容易不听郭斌的招呼。这与中央与地方的分权是一样的,各大豪族权力足了,郭斌的权力自然是要被削弱的,那他在颍川郡内说一不二的局面便会逐渐消失。在这乱世之中,权力被削,尤其是军事权力被削,丧失了对手下的绝对控制力,无疑是每一个领头人的政治灾难。

    而郭斌若是成立镖局这么一个从所未闻的组织,利用其半官方、半民间的身份,拉拢各地的江湖好汉,付出一点点粮食而换来商路的平安,这简直是再好做不过的买卖。况且,成立这么一个组织还要打着利国利民的旗帜,只要各商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