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东汉末年-第2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这四种花,分别是春夏秋冬四季开花,诸如蛇胆、鸡心、虎骨、龟甲这些药物,也都是取自不同时令。而这些主药在炼制的时候,却还要保证药材的新鲜程度,在这个时代某种程度上已可算得上逆天时而行了。

    所幸董奉踏遍庐山,于一处极隐蔽的山洞中发现了一个天然的冰窟。这处冰窟中长年累月布满冰雪,极是异常。董奉学究天人,对一切新鲜不解的事物都极感兴趣,经过他仔细研究,才发现原来这冰窟最深处有一块约莫一丈见方的巨大寒玉。

    这寒玉极是神奇,便是在夏季天气极热的时候,亦是浑身散发出寒气,乃是世间至阴致寒之物。董奉便将采得的药材放置在这块寒玉上,待明年取来用时,这去年采摘的鲜花虽入手冰凉,却竟依然娇艳欲滴,仿若刚刚摘下一般。

    这还不算完,因这几味主药都是借助这寒玉贮藏,上面便难免带了极阴极寒的湿气,而要抗这湿气,则需要在每年的甲子月甲子日阳气最盛之时炼制。除此之外,庐山之上处处温泉,向下掘开便多有岩浆流出,这是天下至阳至热之物。炼药之时,还需要借助这岩浆的热度,来炼化药材中的阴寒,这样制出来的药,方能在人服用之后不至于被药材中的阴寒之气所伤。

    因这药材取了杏花、百合、建兰、梅花、蛇胆、鸡心、虎骨、龟甲这八味药材和一滴泉中之水共九味主药炼制而成,具有益气续脉,延年益寿之功效,因此被称为九转太玄丹。此药炼制极为不易,贮藏亦不方便,故即使是董奉手中,亦存不了多少,而董杏儿北上寻父之时,也未曾携带。否则当初郭斌强行使用玄龙枪导致身上经脉受了损伤,董杏儿便定会拿出来给他服用了。

    直到此时,王越才知道当初董奉为了救助士燮,花费了多大的劲儿。

    正当众人出神之时,却见郭斌柔声安慰董杏儿道:“董老前辈既已北上,我们便即刻北上寻访便是,距他老人家出发只过了几日,我们一路策马,当用不了几日便可追得及的!”

    董杏儿刚要点头,却又犹豫了片刻,方道:“爹爹既是没事,我便放心了,至于是早一日还是晚一日找到他,又有什么分别呢?况且他那么大人了,武功又比我们高出那么多,哪里还要我替他操心?”咬了咬牙,继续道:“这交州的老百姓实在可怜,斌哥哥,不如咱们便在此帮他们渡过难关了,方北上寻爹爹吧!”

    一番话,说得郭斌心中暖暖地:董杏儿冰雪聪明,最是心软,也最是理解自己的心意。她知道若是依着郭斌的性子,是断不能看着这官场腐败,中国百姓受到异国欺凌而无动于衷的。郭斌方才要抛开一切带着她去寻爹爹,已经大违其本心,她心中是极满足的。况且,她虽是飞扬活泼,极跳脱的性子,内中却又是极善良随和的,她又怎能为了一己之私而置这苍生黎民于不顾?

    反正这寻父已经寻了一年多了还没有找到,庐山之中的草庐里也已给董奉留了书信,嘱咐他一旦回家,就到颍川郡去寻她。董奉此次北上,若是回了庐山,看到那封书信后当会寻去阳翟。颍川的商人行商天下,自有一套互相联络的方法,届时用不了三两日,便是郭斌身在岭南,亦可得到消息赶回去。

 第三百零九章 交州之行(十四)

    董奉既已北上,就这么追上去也是不知所踪,况且在岭南还遇上了林邑国这么档子事情,郭斌便决定此番在交州解决了林邑国的事情后方才北上。全本小说网;HTTPS://。.COm;至于董奉的下落,则只能再次传讯各处,要他们各自留意了。

    心中计议已定,郭斌便对王越道:“王兄,这个吴栾信中所言,要何时前来?”

    王越道:“书中所言是三日之后。”

    郭斌点点头,道:“既如此,我们便等他三日。”随即转头对黄忠道:“汉升兄,在下此番南下本是要寻找董老前辈下落,可如今的情况你也看到了。王兄是我好友,曾几次助我,便是不论我二人的私交,士老前辈是我大汉名震海内的江湖名宿,如今重伤未复,岂可受辱于林邑小人之手?可即便是抛开这些江湖恩怨不谈,更有十几万嗷嗷待哺的交州百姓,兄弟实在是非留下帮忙不可。可是令郎的病情。。。”

    霎时间,黄忠面色煞白,他如何没有一颗济世安民的侠义之心?他如何没有一颗报效国家的忠义之心?可黄叙是他的独子,他所以身怀极高的武艺却还是一个低级的武官,甚至混迹江湖十几年,为的还不是给这唯一的儿子治病?郭斌虽曾救过身患疟疾的黄叙的性命,交州的百姓虽也确是身处水深火热之中,可要他抛开黄叙的病情不管不问,一直呆在交州看着他的身体一步步恶化,他这个做父亲的如何能看得过眼去?

    看着这个高大威猛,英雄侠气的汉子被憋得满脸通红,握紧拳头的样子,郭斌心中颇为不忍,这个决定不好做啊。

    而正当黄忠犹豫难决之时,只见面色虽稍有好转,却仍是四肢枯瘦的黄叙伸出一双皮肉紧贴着骨头的手,握住黄忠的拳头,道:“父亲,留下吧!”

    黄忠一震,那噙满泪水的一双布满皱纹的眸子不可置信地望向瘦弱得不似青年人的黄叙,颤抖着双唇,道:“叙儿,你,你说什么?”

    黄叙用力紧握黄忠那如海碗般大的拳头,平静地道:“父亲,留下吧!”

    董杏儿心肠最软,又是传自杏林圣手的医者仁心,登时便被黄叙的一句话说得捂着口鼻嘤嘤地哭了出来。要知道,黄叙的身体本便极弱,再加上患了疟疾,上吐下泻,虽吃了郭斌给开的青蒿得以治愈,可原本便亏损了的身体更是雪上加霜。这一番元气大伤,使得黄叙的身子越发虚弱,因此这南下的一路上,众人一直为了他的身体努力着。

    杏林圣手所以闻名江湖,除了其医术高明之外,在武学上则以指法与擒拿手法最为擅长。另外,董奉精于针灸之术,下针又快又准,这更是江湖上人尽皆知的。因此,董杏儿一路上便一直以家传的手法给黄叙点穴、针灸,促进其气脉的运行。因为自己内功造诣不深,便指导着郭斌以正宗的道家气功给黄叙打通周身的穴道,然后每日里运功在其周身大穴走几个循环。再加上于庐山之时董杏儿喂他服下了九转造化丹,正是在这内外同时发力的作用下,黄叙的气色已经好了许多。

    九转造化丹储存不易,为了保证药性,必须要一直将其置于董奉以那寒玉所特制的药壶之中,否则其药性便会极速衰减。这药壶是董奉从那寒玉之上抠下来制成的,每日里戴在身上,除此之外,也只有那冰窟之中的寒玉里存了几颗。黄叙所服用的,便是从那寒玉之中取得的,而若想要在南下的路上服用,少了那寒玉特制的药壶,却是难能了。因此,黄叙也就是在庐山上服了那么一颗而已。

    要知道,黄叙终其一生身子有好转的时候也只是这南下的一路上,董杏儿用的办法虽无法根治其身上的病症,却是已经有了好转。因此可知,若是由誉满江湖的杏林圣手董奉亲自出手的话,根治的几率是极大的。众人虽不晓得董奉北上的路线,可即便是一直沿着往庐山去的方向走,也有很大的几率遇见他,然而若是留在交州,便只可由董杏儿为他续命了。而这命能续到什么时候,还极不好说,因为便是董杏儿本人,对此亦未曾抱有太高的期望。

    而就当此时,就连黄忠都未曾想到,他这个平日里讲话极少,柔柔弱弱,浑没有一丝少年人飞扬跳脱样子的儿子,竟有如此胸怀和气魄。

    就这样,郭斌同来的一行人,便留了下来。王越了解了前因后果,对于黄叙亦是极为佩服,当下便表示,黄叙疗病所需一应药物、补品,但有所用,便可吩咐人去士府库房中取,府中没有的也会尽力筹措。

    当日下午,关羽便携带着郭斌的名帖,往交州刺史朱符的门上投递去了。那门子一见关羽人高马大、威风凛凛、气度俨然的样子,哪里还敢为难于他?因此,当日夜中检看今日名帖的朱符,便瞧到了郭斌的名帖。

    朱符心中满是不可置信,这郭斌担任颍川郡守的消息已经通过朝廷的邸报传遍天下,他朱符更是早早地便在父亲的书信中得知了这个消息。在天下为官之人眼中,郭斌可谓是根正苗红的帝党,是天子面前红得发紫的人物,因此不知道从何时起,对于郭斌的任命已经成为了朝廷政策的风向标,只要是做官的,只要是想往上爬的,时刻关注郭斌的消息便成为了许多人的必修课。

    远在交州的朱符自也不例外。

    对于郭斌,朱符是久仰大名了,不是因为他曾立下了赫赫战功,而是因为他曾在长社城外率兵围了乃父朱儁的帅帐。对于这件事,朱儁虽从未提起过,朱符却知道自己的父亲引以为平生之大耻。身为一路大军的统领,却给属下率兵围了帅帐,并不得不将自己的将令收回,这对于一个带兵之人来说,是极为损伤威望的。因此,即便朱儁最后成功了,成为了朝廷中数得上的知兵之人,在皇甫嵩失了圣眷之后,他却还能担任右车骑将军,对此却依然是耿耿于怀,视为平生的一大污点。

    如今皇甫嵩虽早已不是左车骑将军,自从受到了天子贬黜之后便在京中养病,可世人仍然认为他朱儁比不上皇甫嵩,若是天下有事,天下之人上自天子,下至贩夫走卒,第一个想到的定然还是他皇甫嵩。这一切,极大程度上都是拜郭斌所赐。

    而朱符,他虽然绝不会承认,可除了深深的厌恶和好奇之心外,他心中的艳羡与不服气却是怎么抹也抹不掉。根据朱儁处传来的消息,这个郭斌简直是年轻得过分。朱符自己在三十岁左右的时候成为交州刺史,虽父亲朱儁自然是起了极大的作用,而朝廷所以将他提到交州刺史的任上,也未尝没有酬赏功臣之子的意思在里面,可这也算得上功成名就了,平日里朱符亦颇因此而感到骄傲。

    刺史一职,官秩虽低,名位却高,权力虽小,威望却重。巡查各州,检问太守,这是多高的威权啊!

    不要小看太守的权力,它可是掌握一郡政治、经济权力,掌控郡中百余万人口身家性命的土皇帝!郡县制是自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方推行天下的,为此李斯还和时任丞相的王绾进行过一场关于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激烈辩论。这场辩论极为出名,当然结果也是众所周知的,秦始皇开始在天下推行郡县制。

    相较于封建分封制度,这郡县制确实是一项好制度,可以有效地防止地方军事力量膨胀,从而防止地方割据,有利于维护帝国的统一。而且郡县两级的行政体制,较之东汉末年逐渐形成的州郡县的行政体制和元代出现的行省制度,省却了州或者是行省这一行政级别,可以降低管理成本,缩减官员编制。然而,相应的也有监察方面的难题产生出来。

    秦朝时期曾设立御史大夫,作为全国最高的监察官,其辅贰御史中丞则专掌纠察百官。又设监御史,用来监察各郡,只是西汉王朝建立以后,这监御史制度被刘邦所废除。所谓:“秦有监御史,监诸郡,汉兴省之。”

    在汉惠帝时,因为地方吏治日趋腐 败,部分地区则又恢复了御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