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镇山河-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上又取笑臣妾了,绮罗苑能有如今这番景色都是因为有皇上呢!”璎嫔媚眼偷笑着回答。

    “哈哈,不愧是云晟府里出来的人,朕喜欢!”梁帝对着璎嫔的脸就想亲,璎嫔一个闪躲,娇羞着说道:“皇上。。。。。。。有人在。”

    梁帝回头一看,只见所有人都乖乖地低着头,心领神会,“好,就听你的,我们进屋。”

    绮罗院前院是个仅能容纳几人的小花圃,整座院落仅有两进,前庭营造的古色古香,松木为樑、楠木做柱、翠竹铺地、浅灯几盏、帷幔环绕、檀香袅袅,与院中的那些树木花草相得益彰。

    梁帝一进屋就在软榻上躺下,璎嫔点上了香薰,双手端上了一个玉瓷壶,她手背肌肤本就瓷白如玉,和这玉瓷壶两相呼应,竟是看不出哪个更白一些。

    璎嫔盈盈跪倒,将手中的玉瓷壶里的水倒在了梁帝面前的一盏茶碗里,淡绿色的茶汤汩汩流出,同时荡漾而起的还有氤氲的清香,霎时间就让人心肺为之舒畅。

    “你的茶汤还没喝,朕就已经醉了!”梁帝不由得闭上了眼睛,面容很是放松,“只有在你这里朕才能放下千斤重担。”

    “能让皇上放松是臣妾的本分。”

    “云晟和你一样,总是这么让朕舒坦。再过十几日就该是京试会考的日子了,朕在考官之中安排了云晟的人,也安排了云睿的人,还有朕的老师傅老夫子坐镇,想来应该能够平衡了。可是。。。。。。。朕没有安排太子的人,文瑾,可是会怪朕呢。。。。。。。”梁帝自言自语说着张开了眼睛,呆呆地看向了窗外,眼里流露出了一种难以察觉的愧疚。

    “皇上!”璎嫔打断了梁帝的回想,“茶汤就要凉了,不如喝一口润润嗓子吧。”说着就端着茶盏递到了梁帝的嘴边。

    梁帝顺势吸吮一口,“嗯,你的手艺果然不俗,温润可口,入嗓清凉。”

    “皇上若是喜欢,只要皇上需要,臣妾一定及时奉上!”璎嫔放下茶盏,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眨了眨,“朝堂之事,臣妾不懂,臣妾只想好好服侍皇上。”

    梁帝笑了笑,一把将璎嫔搂在了怀里。

 第二十八章 京试会考

    当梁帝在绮罗苑风花雪月的时候,贡院里已经是一派忙碌场景了。全本小说网,HTTPS://。m;京城共设有两个贡院,分别在皇城的北面和南面,距离皇城约有数里,称为北贡院和南贡院。这里白墙灰瓦、隔间重重、绵延几进、甚为肃穆,每到京试会考之日,官兵把守森严,凌冽庄严的感觉更胜从前。这里是天下学子向往之地,能走进贡院应试就意味着仕途的开启;这里也是天下学子畏惧之地,梁国有过两次严厉惩治科举腐败,每次都有数十人或是人头落地或是发配戍边、永生不得叙用。

    此时所有的考官都在南贡院的会试堂内,傅炳手里拿着一个锦盒,锦盒四面蜡封,上面附有六爪金龙钢印。

    “本次京试会试的考题是由圣上亲自选定,就在老夫手里,待会考那日当着所有学子的面会打开,今日请各位前来是安排两个贡院的应试事宜。”嗓音沧桑嘶哑,傅炳已是极老了,清瘦而又有些伛偻的身子骨,凭着手杖勉强站立着,须发皆白,满脸的褶皱是岁月留下的痕迹,一生经历三朝,身为当今天子的老师更是坐镇成均馆二十年。

    “傅老夫子,您还是坐下吧,身子要紧!”柳毅一副很是关心的表情,他才三十五岁,却已经是吏部侍郎了,不明就里的人会以为他是年少有为,但实际上理政能力的确是有,但是讨好陵王的本事更为高明,如今朝堂上无人不知他是陵王的心腹。

    柳毅处得左右逢源,坐在他旁边的成博彬也不甘示弱,“柳大人说的极是,夫子啊,您就是坐镇贡院,其他事儿就交给我们吧。”成博彬之父乃是前任礼部尚书,家教甚严,他本人文采出众,是十年前的京试会考头名,他向来瞧不上靠溜须拍马上位的柳毅。

    傅炳也确实站不住了,闻言就势坐了下来,“承蒙皇上信赖、各位抬爱,老夫做了这主考的位置。既如此,那老夫就稍作安排了:柳大人、胡大人、陈大人,北贡院就有劳你们了;成大人、钟大人就陪老夫在南贡院吧。”

    傅炳发言,众人皆允。

    此时的南贡院外正有一人立在放榜处,京试会考未开始,自然也是无榜可放,贡院外人烟稀少,所以这人就显得格外扎眼。

    “陋室昏灯如豆,不屑几番功名

    心怀家国天下,纠缠十年人生”

    此人正是江维桢,独自一人,倾泻心境,却也只是说给自己听。

    “‘不屑功名、心怀家国’,还能有你这胸怀的只怕是不多了!”一声喝彩在江维桢背后响起,惊得他赶忙回头,只见一个如他相仿的书生模样的人正负手而立,笑对着他。江维桢迅速打量了此人一番,发现他身着一领灰布衫,手袖处还有补丁,一双黑色布鞋也是都磨出了毛边,想来也是如自己一般的寒门学子了。

    “兄台过奖了,在下只是一抒心中所想而已。不知兄台是否也是进京会考之人?”

    “是啊,十年一次的京试会考,牵动了天下学子啊,我也是不例外的!”

    江维桢在判定对方的身份后,觉得亲近了不少,拱手道:“敢问兄台名姓?”

    那人双手抱拳作揖道:“在下姓安,名里音,明州人氏。”

    江维桢也赶紧回礼,“在下江维桢,水工为江、维国之桢,堰州白水郡人氏。”

    “哦?你就是江维桢?我的家乡是南阳郡就与白水郡相邻啊!我早听过兄台的大名,十四岁参加乡试就取得头名,两年后的会试又是头名,但是因为不愿屈从于巴结权贵,毅然放弃了当年的京试会考!没想到今日竟然能得见真人!”安里音显然很是激动,连声音都有些颤抖了。

    江维桢也是没想到时过境迁,竟然还有人记得自己的事儿,一时间也是颇为感慨,“许久之前的事了,不提也罢,如今我不是还是来到了这贡院了么?”

    “此事与名节无关,听兄台之前的言语就知道兄台胸有报国之心,如我们这般的寒门学子唯有赌上这十年一次的机会,成,方能实现心中所愿!”

    这一番话显然是说到江维桢心坎上了,一时间血气上涌,“你我都是寒窗苦读一心报国之人,今日遇见也是缘分,在下年已二十,兄台呢?”

    “痴长两岁,我便称呼贤弟了。”

    “好说好说!敢问兄长住在哪儿?”

    安里音被这一问,稍稍低了低头,有些为难的说:“城东一家客栈。”

    江维桢顿时就明白了,想当初他还不是无处可去,幸得遇见宣韶宁又被豫王收留,同为寒门学子,遭遇困境更是有强烈共鸣。

    “我也是机缘巧合地得贵人相助住进了豫王府,若是有困难不妨来找愚弟,愚弟看来豫王也是爱才惜才之人。”

    “好,那我先行谢过了!”说完安里音又是深深一躬,江维桢急忙扶住,“我们之间何须这般礼节,这是看不起我江维桢了!”

    “好好,是在下过分拘谨了,日后定不会了!”

    “哈哈,好,相请不如偶遇,一起喝杯酒如何?”

    “甚好!”

    距离京试会考还有四天,贡院里的所有人等都是脚不沾地地做各项准备事宜,然而襄王和陵王却是毫无动静,许久未有消息,这让太子心中老大的不痛快;杜少吟、木清远忙着参加会考,言柯冉在宫中执勤的时间也是延长,就连肖默言也是久未露面;漠北那边暂时也是风平浪静。因京试会考近在眼前了,宣韶宁决意待会考之后再结伴一同前往青山书院去看看白石夫子。这样一来,反而闲了下来。

    “宣兄!”

    “哦?是江兄啊,又要出门?”

    “是啊,前往城东客栈会友。”

    就连江维桢也是整日难见一面,听说是机缘认识了一个学子,两人很是投机,于是日日饮酒畅聊,好不爽快。

    看着江维桢出门,宣韶宁脑子里竟然浮现了那个明眸善睐、一身鹅黄的女子的模样,犹记得她慌张的表情、俏皮中又不失聪慧的笑容。。。。。

    啪!宣韶宁赶紧给了自己一巴掌,“人家是公主,和你简直是云泥之别,简直是痴心妄想!”整了整思绪,宣韶宁还是决定出去走走,总好过自个儿待着胡思乱想。

    京城繁华依旧,若说有什么不同,那就是街上时不时能见到官兵巡视,毕竟是京试会考就在眼前了。宣韶宁漫无目的地走着,突然有一人撞了他一下。

    “真是抱歉!”那人赶忙道歉。

    “不打紧”宣韶宁看了对方一眼,这人虽然也是梁朝人的打扮,可五官却分明有着下唐人的特色。

    那人点头示意后,转身离开,宣韶宁却总觉得有些问题,可怎么也想不出究竟是哪里有问题,“哎,今天究竟是怎么了,老是胡思乱想!”

    就在距离京试会考仅仅两天的时候,一个惊天消息传了出来:傅炳老夫子病重!

    太子、襄王、陵王、豫王全在第一时间就赶往了贡院探望,梁帝急急命太医院的御医前往医治。此消息一时间也让进京赴考的学子揪起了心,有的担心傅老夫子的身体,毕竟他是天子之师,前任成均馆祭酒,是天下学子心中的圣人;也有的担心,若是主考官病倒是否会影响京试会考如期举行,毕竟多延期一日就多一些变数。

    宣韶宁作为豫王的临时贴身护卫,此时也在贡院内,但是因为身份,并不能进入内院,只能在外院候着。一天一夜,只见御医、侍婢们进进出出,任谁也不敢多说一句话,整个贡院气氛很是压抑,宣韶宁也是绷紧了神经。宫内的崔公公作为梁帝的特使,也前来探望,却始终未见梁帝亲自前来。

    梁历29年四月二十一深夜,贡院之中传出了一个噩耗:傅炳,这个梁帝的老师、前任成均馆祭酒病逝!接着传出了另外一个消息:京试会考仍将如期举行,主考官的位置空缺以纪念傅老夫子,北贡院考官不变,南贡院由成博彬坐镇。

    明日就是京试会考的大日子了,偏偏傅老夫子在今夜离开了,是命运捉弄么?宣韶宁和傅炳并无往来,所以替他感到遗憾却没有什么伤感。

    “走吧”豫王从内堂走出来,对宣韶宁说了一句。

    “是!”

    就在宣韶宁跟着豫王走出贡院大门时候,无意间听见了两个侍婢的交头接耳。

    “傅老夫子前两天身子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没了呢?”

    “是啊,前日我还给老夫子送去午膳,看夫子胃口挺好呢!”

    “真是怪事了!”

    “好啦,我们做下人的,别再议论了。”

    可这些话却传进了宣韶宁的耳朵里,他皱了皱眉跟着豫王离开了。

    梁历29年四月二十二,黄道吉日,十年一次的京试会考的大日子。江维桢很早就起床了,将一应物品收拾得当就准备出门。

    “江兄!”

    “哦,是宣贤弟啊,我这就要去贡院报道了!”

    “今天可是江兄的大日子,我等着江兄好消息!”

    “哈哈,不管如何,还是很感激豫王殿下和宣贤弟的收留之恩!”

    “那江兄就用金榜题名来报答吧!”

    江维桢出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