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8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莉啊,这个时代的北方是人们口中的苦寒之地,人口基数本来就不怎么多。三十万?真算起来,我们基本上是把北平一带的州郡都给搬空了啊!这里我给你算一笔帐,或许你就能够明白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卷三 第四十二回 分析局势
“……可是雪莉啊,这个时代的北方是人们口中的苦寒之地,人口基数本来就不怎么多。三十万?真算起来,我们基本上是把北平一带的州郡都给搬空了啊!这里我给你算一笔帐,或许你就能够明白了。”
说着陆仁取过了一张白纸,跟雪莉算起了帐。
两汉顶峰时期的人口约为四千万左右,但是随着东汉的衰败,这个人口基数一直在不断的减少。再从东汉桓灵时代算起,天灾瘟疫不断,人祸也一样的没个完。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割据的混战,都直接导致了人口的大规模减少。
再如曹操,本身也是个出了名的屠夫,时不时的就会对敌人的州郡来个屠城,官渡之战时还一口气就杀了袁绍的七、八万士卒……这个事并没有因为陆仁的出现就改变。不是说陆仁不想去改变,而是当时的陆仁知道自己改变不了。老曹那是要清扫掉袁绍的家底以免除后患,在这种事上又哪里会手软?
多了也不说,这七、八万的青壮男丁是什么概念?曹操在占据冀州之后校验户籍,说冀州可得兵三十万。以此诂算整个冀州当时的人口应该是在一百五十万左右。可是崔琰提醒曹操,冀州在袁绍的治理下乱成一团,再加上打了这么久的仗,户籍数字不怎么可靠,由此不难看出当时冀州的实际人口可能最多也就是在七十万左右,而且缺少青壮劳力……都打仗打没了的说。
而冀州是当时天下最富庶繁荣的州,连冀州都只有个七十万人口的话,比较苦寒的并、幽两州又能多到哪里去?如果按司马昭代魏时的户籍统计,魏蜀吴三方几十年间只有局部性的战事,核心地区的人口损耗并不多,可是到司马昭代魏时,魏境总人口也才不过五至六百万之间,而且多数都集中在司隶、青、徐、河内、河中这些相对繁华的地区,北境人口能有个一百万左右就很不错了。同一时期的蜀只有九十四万,吴则只有二百三十万。
有点扯远了,就此打住。总之北境在相对安稳的几十年后,人口才不过在百来万左右的话,那么在原有的历史上,建安二十年前后的时候,人口总数应该是不到一百万的样子。而其中的大部份,应该是处在冀州、河中这些地方,并、幽两州的人口绝不会太多。不过这些人口集聚在一起并形成自发性的乡村武装的话,对抗一下小规模的五胡骚扰劫掠还是没问题的。
现在问题就来了。陆仁假设老曹在与袁绍的三个儿子,还有之后的对乌丸征讨时期,北境人口约在七十万左右的话,那么这六年来最多也就是增长到八十万左右。而夷州拉走了这当中的三十万,北境就只剩下了五十来万的样子。
最主要的是大家都想过安宁的日子,迁居之事又由夷州带起了头,北方的居民在心态上,又会有多少人愿意继续呆在会被五胡游牧侵扰不断,日子都过不安稳的地方?而天下间,也不是只有夷州可去。就近一些的冀州、青州、徐州是老曹的直属地头,军兵防务充实,五胡游牧不敢过去,不是要比并、幽这些地方好得多吗?
再以此而论,现在北境的百姓能有个三、四十万就很不错了。而人口数量已经少成这样,百姓们又居住得比较分散,自发性的武装防备力量自然就弱得可以,五胡游牧一过来,又哪里能够抵达得住。再于人口越走越少、而越少又越容易被抢之下……
“所以说我的分析都是正确的话,那我们这都是做了些什么?”
陆仁在一声长叹之后,手掌就重重的拍到了桌案之上。
雪莉黯然摇头道:“小蝴蝶振一振翅膀,会引起一场大规模的风暴……师兄,我本来以为我们与孙权之间暴发的那场战斗会是我们这俩穿越者引发出的蝴蝶效应的一个暴发点,可是现在看来,我们留下的暴发点很可能不止这一个。如果北方人口继续这样锐减,使北方失去了原本应该拥有的自我防备力量,我担心历史上五胡乱华的事真的可能会提前发生。”
陆仁沉吟了一会儿,摇摇头道:“这种事,老曹应该不会坐视不理。现在北方的问题主要是出在辽西和右北平,暂时来说还威胁不到老曹的河北地区。只是老曹虽然不会坐视不理,不过把刘备与乌丸放到老曹的面前……雪莉认为老曹会优先对付哪一个?”
雪莉道:“当然是刘备……要是不出意外的话,老曹晚些时候还要和刘备争夺汉中。”
李雪道:“我算了一下,原本的代郡乌丸反叛应该是在建安二十三年,然后由曹彰率兵出击去摆平。而现在只是建安十八年,乌丸游牧部族的活动已经这么频繁,的确应该有我们所引发的负面效应在里面作怪。不过依老曹的处事方针也很可能会提前把曹彰给派出去……但是说实话,我担心的还不止是这个。”
雪莉奇道:“怎么?”
李雪道:“如果只是乌丸与南北匈奴,以他们的实力,事情可能不会闹得太大,但现在的问题是我担心鲜卑部族也会插一脚进来?史料上说鲜卑的大人……这个大人有部落盟主的意思,那个鲜卑部落盟主是轲比能,他在建安二十三年带了几万游骑南下,正好碰上了曹彰的部队,看过曹彰的作战之后就直接请了降。
“而我是这么想的,鲜卑有所举动,应该是受到了乌丸反叛的影响,想跟风捞好处。但是现在乌丸没有正式的反叛,只是活动频率了许多,但鲜卑部族也肯定会跟风而动。那个轲比能,很可能就是在这一时期成了些气候,所以才能集结起几万的部队。
“当然,目前鲜卑的动静还不大,只是来了一些游骑打打劫,但我们可以认为鲜卑这是在进行试探。如果发觉北境的防备力量已经弱成了这个样子,那鲜卑接下来会怎样?轲比能的势力又会不会比原有的历史增长得多上许多?
“如果换作是我,我会趁机大举南下。不管老曹接下来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也先把好处捞足了再说。而且由于轲比能的实力比原有的历史要强盛上了许多,万一没有再如原有的历史上那样碰上曹彰并且向曹彰请降,并、幽这些北方州郡不就乱了套了吗?”
雪莉默然点头。
陆仁又接着道:“这些是我担心的事。此外我还有一个很担心的地方。”
“什么地方?”
陆仁道:“鲜卑在没有好的机会的前题下,应该不会轻易南下,可是现在,我怀疑有人在暗中大玩手脚,想趁着老曹与刘备、孙权在内陆争衡,中原兵力比较空虚的时候捞足好处。”
雪莉奇道:“谁?孙权?他离了那么远,怎么弄也弄不到那里去吧?”
陆仁摇头道:“不太可能是孙权。不过雪莉,我们一直都忽略了一个人,一个呆在北方多年而且很有些野心的人。最重要的是他的属境与鲜卑基本接壤,完全有能力与鲜卑、乌丸、南北匈奴取得联系。”
雪莉猛然醒悟:“师兄你是指辽东公孙氏?”
陆仁点头道:“从公孙度这一代起,公孙氏的人就没几个像话的。公孙度曾被老曹封为武威将军、永宁乡候,可公孙度说‘我王辽东,何永宁也’,然后就把印绶给扔到库里去了;公孙康稍好一点,但也在辽东拥兵数万,老曹兵至柳城的时候,他送去了二袁的两颗人头,没与老曹发生什么战事。
“这事看上去好像是挺和平的,但实际上公孙康保留下了辽东的完整战力;后来公孙康病死,现在是没什么用的公孙恭继位。公孙恭是没什么用,可是他身边的公孙渊却是个野心勃勃的人物,后来还夺了公孙恭的位。所以据我推测,如果公孙氏真的勾结了乌丸、鲜卑的话,那就肯定是公孙渊在里面搞鬼,一方面扩大公孙氏的地盘与实力,另一方面公孙渊这是在设法夺得军权,然后好把公孙恭给……”
话到这里陆仁没再多说,只是伸指在颈间轻划了一下。
雪莉见状略一沉吟,马上就建议道:“我马上去安排一下,派细作去辽东方面打探一下消息。我们的商队与辽东方面也有些往来,弄几个细作过去打探消息应该不难的。”
陆仁望望雪莉,轻轻的点了点头,然后补充道:“所以把慕容紫英和拓跋玉派去辽西一带进行活动的事不能再拖了。现在的局面有利于发展,所以我想尽快的让慕容紫英和拓跋玉整合起许多的鲜卑部族,这样就可以遏制住轲比能部的发展势头。另外慕容紫英和拓跋玉是亲汉派,有他们在,我们可以省去许多的麻烦……”
陆仁望望雪莉,轻轻的点了点头,然后补充道:“所以把慕容紫英和拓跋玉派去辽西一带进行活动的事不能再拖了。现在的局面有利于发展,所以我想尽快的让慕容紫英和拓跋玉整合起许多的鲜卑部族,这样就可以遏制住轲比能部的发展势头。另外慕容紫英和拓跋玉是亲汉派,有他们在,我们可以省去许多的麻烦……”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卷三 第四十三回 大为意外
正如同陆仁所说的那样,扶持慕容紫英和拓跋玉去辽西,本身就是陆仁定下的一步棋。
这么说吧,慕容紫英和拓跋玉如果能在辽西一带弄出点名堂,陆仁就等于在辽西地区有了自己的盟友,甚至可以说是下属的势力集团。而且有拓跋玉的“根红苗正”,并借此整合了辽西地区的鲜卑部族之后,就势必会减弱像轲比能那样的人物的实力。说简单点,就是可以把一些原本会投奔到轲比能那里的鲜卑部族给整合到拓跋玉的麾下来。
而且陆仁是怎么形容拓跋玉和慕容紫英的?是“亲汉派”,也就是说陆仁对拓跋玉和慕容紫英有着足够的影响力,那么在他们整出些名堂来之后,陆仁就可以设法加大汉民与鲜卑部族之间的交流互通,主动的把鲜卑部族给整合到汉文化的体系里来。
事实上在后世早就没有鲜卑族了,因为鲜卑族已经彻底的被汉文化给融合掉了。只是在陆仁看来,那种融合是被动的融合,有着太多太多的血与泪。现在自己既然有相应的条件,那又为何不可以变被动为主动,让原本的血与泪多出一些和平与欢笑?
好吧,扯这些都太尼玛自命清高了点,说点实在的,陆仁是想在北方取得立足点才是目的。而且鲜卑部族如果被整合了,陆仁不也可以因此而得到不少的人力与兵力吗?陆仁想把东北地区给收入囊中,但辽东那边的公孙氏在当时有七十几万的人口基数和数万的兵力,陆仁如果不想办法多弄点兵力,这到时候用什么去拿下辽东公孙氏?
只是想达成这些,陆仁眼下还有一个不知道算不算是问题的问题得去解决……
————————————————————
此时的时节方入二月中旬,虽然在中原内陆还带着几分冰寒,在北方地区甚至还有着刺骨的冷风白雪,可是在夷州这种南国却已经是在温暖之余还带着些许的炎热。
基隆海岸的某处,拓跋玉正呆呆的坐在那里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