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鬼话大明-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小的藩王,坐拥如此财富,却不用纳税,不用付出一点钱财,就能过上花天酒地的生活,这些寄生虫给国家造成多大负担!越到明朝后期这样的负担越沉重,越明显。

    明太祖爱儿子,爱子孙,是个好父亲,但藩王制度害苦后世千千万万的百姓,这不是一个好皇帝的作为。在明末,这两处地方涉及许多既得利益者,想要改革几乎是不可能的。张居正不是神,在不进行暴力革命的前提下,他也只能努力调和,因势利导,想要彻底消除卫所和藩王是不可能的。

    “第五……”辛明没注意到张居正的脸色已经很难看了,“大人改革的最大失误之处,就是没有开放海禁,海禁是一扇门,一扇通往富强之路的大门,只有打开海禁,让沿海国际之间的贸易活起来,中华才能真正富强,商业才能真正繁荣,资本的社会才能真正到来……”

    “放肆!”张居正一声断喝,打断了辛明的侃侃而谈。

    辛明愕然抬头,只见张居正气的脸色铁青,对他怒目道:“小子狂妄,海禁制度是大明朝国策,是太祖建国时亲自制定的,你也敢置喙,真是狂妄。”

    李成梁见张居正发怒,连连给辛明使眼色,辛明却不服气,道:“太祖制定的规则又怎样?你进行的改革不也是改变了祖宗之法么!况且隆庆开关也实行过开放海禁,不是卓有成效吗!只是受到保守官僚的反对,实行几年就放弃了,实在可惜。”

    只见张居正一甩袖子,一阵阴风扫过,鬼魂忽然不见。李成梁急忙叫了几声“大人”但却没有一点回音。李成梁回头忍不住埋怨辛明道:“你是来求助大人的,本来说的挺讨大人欢心,怎地后来又说了那么些惹怒大人的话,这下子,大人生气了,看你怎么办?”

    辛明心中也有些沮丧,这些改革治世的法子他思考许久了,一时痛快脱口而出,却忘了自己是来求人的。于是只好垂头丧气的往外走,刚走出宅子,忽然李成梁神色一动道:“大人相招,我去去就来。”

    片刻功夫,李成梁回来了,脸上带着惊喜之意,道:“大人招你回去。”

    回到祠堂,只见张居正站在祠堂中间,表情端严似乎在思索什么。

    辛明做揖道:“小子无礼,说错了话,请大人不要见怪。”

    张居正摇了摇头,道:“你没有错,刚才我思索了你的话,虽然不是尽善尽美,但大部分都有道理。”说着叹了口气道:“我一直以我变法为傲,以为只要按着我的法子走下去,国家就会变得越来越富强。却没想到还有这么多缺陷。”

    说着对辛明一拱手道:“你虽然年轻,但能有如此见识,堪称天才,在下佩服。”

    辛明急忙回礼谦逊,心中对张居正大生好感,不愧是政治家,当代伟人,看人家这胸怀器量就不同凡响。“实事求是”这四个字说的轻松,有几个人能做到,尤其涉及到自己面子的时候。

    其实自己又有个屁见识了,这些言论都是在网上看网友说的,谁让自己是几百年后的现代人呢!几百年来那么多历史学家研究的成果能不高明么!要是让自己处在张居正的位置,张居正的那些功劳能做成一件就不错了,说永远比做简单的多。

 第182章 面圣(上)

    看到张居正的表情有些落寞,辛明安慰道:“大人不必灰心,像大人这样的变法家从古到今有几个成功的?王安石那么厉害,不也失败了吗!如果万历皇帝在大人去世后,能坚持大人的变法,估计大明朝再安定一百年都没问题,哪能像现在这样内忧外患。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

    张居正听辛明这样说,才稍微高兴一点,点点头道:“可惜了,万历这孩子如此不堪,亏得我当日那么教导他了!”说完连连摇头。他既然变成了鬼,那么,后来万历皇帝如何对待他们张家,如何治理国家,当然也全部知晓了。

    “万历其实是个很聪明的孩子……”张居正说着似乎陷入回忆当中,他对万历亦臣亦师亦父,感情很复杂,但不管怎样,万历把国家治理成这样,是让他深深的失望了。

    过了一会儿,张居正才收回回忆,问辛明:“你是怎么得罪万历小皇帝的?”

    万历其实已经快六十岁了,但在张居正的心目中,他还是那个聪明伶俐的小皇帝。

    辛明把自己一怒之下和京营火并的事情说了。

    张居正脸上露出惊奇神色,“你这么厉害!几千人能打败几万人的京营兵士?”

    辛明点头,心想,我还打败了几十万人的农民起义军呢!战争的胜负和人数多寡没有直接关系,张居正是政治家,但不是军事家。

    李成梁在一旁解释道:“现在京营堕落的不成样子,已经没有大人在时那种锐气了。”

    其实在张居正时代,京营也没什么锐气,只是戚继光、李成梁等人才辈出,在北方呼啸纵横,没用上京营去打仗而已。

    “这群不成器的家伙!”张居正叹气,京营靠着京师,兵丁里面有太多裙带关系,最难管理。在整个大明朝,京营的武备最精良,但战斗力往往最弱,这在崇祯朝清剿农民军和抵御外侮时充分暴露了。

    辛明又把自己接到王安示警的情况说了。

    张居正捋着胡须慢慢道:“你与京营火并是武将跋扈,但你也清剿农民军了,功过相抵,万历那么聪明怎会不知!我认为他心意不在此处,他可能是贪图你在山东的布匹买卖……”

    “怎么可能?”张居正还没说完,辛明先惊叫起来,万历毕竟是皇帝啊!一国之主,富有四海,会贪图一个草民的买卖生意?

    “怎么不可能?”张居正冷笑反问。

    辛明霍的一惊,万历当年抄张居正的家,仅仅是因为他生前擅权吗?不是信了有人举报张居正家富可敌国么!可抄家之后呢!偌大家族总共只有十万两银子,万历还不信,以为藏起来了,对张居正的儿孙严刑拷打,最后逼死了张居正的长子。

    明朝的皇帝每一个都很有个性,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万历,就是“贪”。

    辛明心如乱麻,感觉情况严峻了。他来京师之前,心中抱有希望,自己去过辽东,抗击女真人,立过功劳,现在虽然和京营火拼,但也清剿了闻香教,功过相抵,皇帝念及这些不会把自己怎样。可现在看来自己真的有性命之忧啊!

    李成梁忍不住道:“我看你还是去辽东吧!”他念念不忘的还是找努尔哈赤报仇。

    辛明苦笑,现在只怕去辽东也不成了,只会连累自己辽东的两位义兄,因为现在得罪的是皇帝。四海之内,莫非王土,除非自己逃到海外才行。

    “还请大人援手,救命之恩,永世不忘。”辛明深深的给张居正跪拜下去。

    张居正伸手虚扶,让辛明起身,叹道:“我一个死了几十年的鬼魂,又能有什么法子,只是,你年纪轻轻,又有如此才干,堪称国家栋梁,我尽力帮助你。”

    说完,拿出一串珠子,恋恋不舍的在手中摩挲片刻,递给辛明,说道:“这串佛珠,是当年万历皇帝母亲李太后随身物品,你给万历看,他也许念着母亲的情份,能放你一条生路,唉!”张居正长叹一声,转身不见了踪影。

    辛明拿着佛珠心想:“李太后的东西,你干嘛这么不舍得,难不成……”

    在野史当中,张居正和李太后是有很亲密的关系的,一个正当虎狼之年的美貌寡妇,一个英俊帅气的中年大叔,发生点什么暧昧很正常的。

    回到驿馆,辛明审视佛珠,这手串是由十八颗粉色碧玺珠穿成,间有翠质结珠两个,俗称“佛头”。碧玺颜色柔和清澈,两个翠质结珠翠绿通透,十分纯净,是最顶级的翡翠。这串佛珠价值连城,定然是皇家饰品无疑。

    这时,忽然驿馆外面传来纷乱的马蹄声音,只听一名太监扯着公鸭嗓叫道:“辛明出来接旨!”

    辛明连忙走出驿馆,只见一名太监背着诏书站在驿馆门前,还有十几个锦衣卫环绕左右。

    辛明跪下接旨,只听太监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兖州府守备辛明,狂妄悖逆,意图谋反……”只听这一句,辛明的心就狂跳起来,张居正鬼魂分析的真是对的,根本没有什么面圣,万历皇帝就是想要自己的性命,抢夺自己家产。但又害怕自己造反,所以先把自己骗到京城再收拾。

    圣旨一念完,呼啦一声,十几名锦衣卫冲过来按住辛明。辛明身后的李落梅眉头一皱,就要出手。却听辛明喝道:“小梅退下!”李落梅犹豫片刻,缓缓退开,任凭这群锦衣卫给辛明戴上枷锁镣铐。

    辛明并不反抗,在锦衣卫给他戴镣铐的时候,他把这串佛珠递给宣圣旨的公公,道:“这是圣慈皇太后曾经的随身事物,请公公转交给皇上。”

    这名公公冷笑:“胡说,你才多大,能有太后的遗物。”

    辛明也冷笑,道:“公公不信也就罢了,这佛珠公公自己留下吧。”

    这名太监脸色一变,这大庭广众之下,这么多人都听到看到自己收下太后的东西,如果真的私自留下,可是要有杀身之祸的。

    辛明被锦衣卫关入了大名鼎鼎的诏狱当中。诏狱又名镇抚司,是皇帝下诏关押犯人的地方,一般都是有点身份的官僚,如九卿之类的。诏狱的另外一个名字就比较有名了,可谓人尽皆知——东厂。

    虽然是给高级官僚使用的监狱,但其肮脏血腥,暗无天日比普通监狱有过之而无不及。辛明抱着膝盖坐在一块血迹斑斑的草垫子之上,昏暗的监牢中不时的传来被拷打囚犯的呻吟声,一股恶臭扑鼻。

    “该死的大明朝!”

    “万历这狗皇帝!”

    每过一会儿,辛明在心底痛骂一句,皇帝都这么坏,下面的官僚就可想而知了,朱家子孙被闯王灭掉真是罪有应得,只是连累了天下百姓,都被异族奴役。算算时间,差不多一天一夜了,连水饭也没人送来,真心煎熬啊!

    忽然铿铿的脚步声传来,几名穿着皮靴的锦衣卫到了辛明面前,哗啦一声打开牢门,夹着辛明走出牢房。很快,被带到一间满是刑具的房间当中。

    一名五十上下,头发花白,穿着飞鱼服的锦衣卫男子坐在一张桌子前,上下打量辛明。

    半晌才开口问:“那串佛珠,你是从哪里得来的?”

    辛明缓缓道:“这是太后的遗物,太后生前有一句话要持这佛珠之人对圣上亲口述说。”

    “什么话?”

    辛明冷笑不语。

    那中年锦衣卫笑了,“你想面圣?一个小小守备么!真不知天高地厚,你知道就是当朝的首辅想见皇帝一面该有多难?”

    辛明微笑道:“这句话怕是皇上很想听到,能不能面圣要看圣上的心意。”

    中年锦衣卫站起来,用手上一根鞭子慢慢拨弄墙上悬挂的一排奇形怪状的铁质刑具,上面都凝固着暗红的血渍,缓缓道:“认识这些刑具吗?他们的用处是拶指、剥皮、割舌、断脊、刺心……”

    辛明又笑了,道:“这句话很关键,如果我神志不清,记错了一个字,只怕当今圣上会很不高兴的。”

    这中年锦衣卫脸色凝重起来,盯着辛明看了一会儿,冷哼一声,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