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鬼话大明-第1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他把这些才智用在怎么打压武将,怎么搂取钱财上了。他根本没把国家当成他自己的江山,也没想为国为民之类的,他和那些腐败朝臣一样,只想着从这块肥肉上狠狠的咬上一口。

    沮丧的走出紫禁城,辛明心中茫然,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走到街上,酒楼店铺林立,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十分热闹,不愧是天子脚下,京师的繁华远非地方可比。看到街上一张张无忧无虑的面孔笑容,辛明就心情沉痛,二十年之后,这里将遭到一次次的浩劫,堂堂的中华文明在二百多年之后,又一次被野蛮攻陷。

    正在叹息感慨中,一个青衣仆人走上前,做了一揖,道:“请问,是辛守备么?”

    在得到辛明认可之后,伸手向身后一指,道:“我家主人有请辛大人。”

    问他家主人是谁,这仆人只是笑而不语。辛明心怀疑窦的和他走入酒楼的一个雅间,只见里面已经摆好了一桌丰盛酒席,一人站起来朗声笑道:“辛守备,终于见到你了!真是久仰大名了!”

    “熊御史!”辛明又惊又喜,原来请他吃饭的竟然是熊廷弼。

    辛明行礼完毕,酒桌前还有一个年轻人也站起来行礼,向辛明道了一声“久仰!”

    熊廷弼笑道:“你的久仰是客套,我的久仰才是真的,早就想和辛守备把酒言欢了!”

    那年轻人拙于言辞,被熊廷弼一说,便呐呐的说不出什么来了!

    熊廷弼指着这年轻人对辛明笑道:“你别小看他,他年纪虽轻却拜了名师,精通数算之法,他叫孙元化。”

    “你是上海的孙元化?”辛明十分惊讶,上下打量这年轻人,只见他白白净净,个子不高,刚才说话口音软绵,确是淞沪一代的口音。

    “在下正是上海孙元化!”他也十分惊讶。明朝上海可不是现在的大都市,而是一个无名县城,知道的人不多。至于他的官职只是一个工部佥事,品级同辛明差不多,也是无名之辈。辛明一口说出他的名字和家乡很让人奇怪的。

    辛明心中感慨,孙元化名气很大的,在崇祯朝的时候,他曾拜当时西学东渐的领袖徐光启为师,被传为衣钵,学会了火器和数学。入朝做官,一直主张制造大炮,建立现代火器部队,用西法练兵等等。后来,他担任登莱巡抚,网罗东西人才,甚至招募葡萄牙人,组建了一个二十七人的外籍军团,使当时的登州成了“东陲之西学堡垒。”

    当时孙元化用西法练出来的兵非常厉害,如果一直坚持下去,皇太极不可能那么顺利入关,也许大明朝的历史会出现改变。可惜,这样一个人才,被崇祯皇帝轻易就给杀了。起因是孙元化接收了皮岛叛将孔有德、耿仲明等人,二人后来因为缺饷造反,擒住了孙元化,孙元化自杀不成,宁死不屈。孔有德便把他放回朝廷,这成了朝中人士攻击他口实,而崇祯皇帝又器量狭窄,不能容忍臣子有一点污迹,便叛了他一个死刑。

    后世史学家评论,“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崇祯目光短浅,器量狭窄,杀害英才,自毁长城,让人扼腕叹息。

    最可悲的是孔有德和耿仲明后来投降了满清,并且带去了最先进的制造火炮的技术,这是从徐光启到孙元化,无数明朝精英积累研究的成果。从此之后,满清才有了火炮,才有了强攻大明坚城的能力,最后一步步埋葬了大明朝。徐光启、孙元化一辈子的梦想——建立强大的火炮部队,最后被一群蛮夷给实现了,真是很讥讽啊!

    “久仰大名啊!”辛明收回思绪,也向孙元化还礼,他的这个久仰也不是客套,而是真心实意的。

    三人落座,熊廷弼叹道:“去年知道你‘破家千户’的事情之后,我就十分钦佩,后来又读到你给皇上的进策,只觉得你对辽东情况的分析十分英明,与我心中所想十分吻合。不对,你的用辽人守辽土的法子来解决兵员军饷,十分厉害,比我想的更高明。”熊廷弼连用了几个“十分”来形容,连连赞叹。

    辛明谦逊了两句,心中好笑,其实他的辽东策略就是抄袭熊廷弼的一半,另一半则是日后袁崇焕的,包括了以后十几年辽东的发展趋势,可谓料事如神。

    三人干了一杯,又说起今天廷议的情形,熊廷弼依然怒气不止,骂骂咧咧,他口无遮拦,除了皇上,上到方从哲,下到言官,没一个不骂的。

    辛明听了一会儿,拱手道:“熊大人,弟心有一言相劝,可否直言无忌?”

    熊廷弼嗨了一声道:“我最喜欢直来直去的说话了,碰到那些说话爱绕弯子,拽文咬字,半天说不出道理的朝臣,不论是谁,我都要破口大骂的。”

    辛明正色道:“我劝兄改改这骂人的脾气,那些朝臣口蜜腹剑,心地狭窄。熊大人骂了他们,他们表面不说什么,暗地里害人,防不胜防。”

    熊廷弼摇头道:“我从小就这脾气,一激动就喜欢当面指责争辩,碰到那些龌龊小人,就忍不住骂人,唉!这毛病是改不了啊!”

    辛明苦笑,知道自己的毛病,还改不了,道:“熊大人是朝廷栋梁之才,一人之安危关系天下。即便熊大人不为自己着想,难道不为自己家人着想么!”

    熊廷弼闻言,登时若有所思。他不知道五年之后,自己被下了大狱,严刑拷打不说。他的家人也受到牵连,魏忠贤诬陷他贪污,矫诏严加追赃,结果把他家抄的一干二净,没收全部资财不说,还拷打他的家人,逼死他的长子。他母亲喊冤,就把他母亲的两个贴身丫环扒掉衣服,当众打板子,只要听说这件事的人无不叹息,愤恨。

    熊廷弼点点头道:“辛兄弟说的也有道理,我以后改着点骂人的脾气!”

    这时候,忽然刚才那个青衣仆从又进来,送来一张朝廷最新的邸报,熊廷弼一看邸报,登时气的怒发冲冠,猛地一拍桌子。桌上的杯盘一阵乱跳,然后破口大骂,“这群贪官腐儒害人不浅,他奶奶的,这些王八蛋……”他刚刚说过要改正骂人的脾气,转眼就忘记了。

    辛明拿过邸报一看,原来是万历皇帝刚刚颁布的圣旨,让袁应泰出任辽东经略,替代赵梦麟。

    辛明一声叹息,心中很无奈,改变历史是如此之难,历史固执的回到自己原来的轨迹。辽东如此复杂凶险,派袁应泰这书呆子去了,还能有好?

    三人一时无言,只听熊廷弼喃喃咒骂个不停。过了一会儿,孙元化实在忍不住了,拱手道:“世伯,我能请教辛守备了吗?”

    熊廷弼愣了一下,一拍大腿道:“唉!一说起朝廷的事,就把你的事情给忘了。”

    说完对辛明道:“今天请你来的其实是孙世侄,我只不过是受他请托而已。唉!咱们不提朝廷中那些腌臜人肮脏事,且听孙世侄有何说的。”

    孙元化拱手对辛明道:“我尊师听汤若望先生说,辛守备很懂数学,所以让我来请教一番。”

    辛明这才明白,为什么孙元化会找上门来。那天,万历让汤若望出来验证自己说的真假,自己就用英语随口和汤若望聊了几句,其中说了两句数学方面的问题,都是有关航海的。虽然只说两句,但真正的专家,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只需略略一说,就知道对方大致的学术水平。就跟武林高手过招似的,只要比划一下,就能知道功力深浅。

    辛明点头道:“什么问题,尽说无妨。”

    孙元化微微皱眉,他说请教只是谦辞,没想到辛明一点也不谦虚。正常明朝士绅聊天,就算自己十分明白,也要谦逊几句,可辛明压根就没这习惯。

    孙元化忍不住问:“请问辛守备多大年纪?”

    “十八”

    孙元化又皱眉,自己从十多岁就爱好数学,后来屡次拜名家为师,现在三十岁,也只能说初窥奥妙,还不能算登堂入室呢!他一个十八岁的少年能学几年?

    便又问:“请问你学数学几年,师从何人?”

    “只学了一两年,师从一个无名老者。”辛明随口敷衍,他就是把大学老师的名字告诉他,他也是没听说过。

    孙元化这下失望了,学一两年数学,能有什么高明本事,看来这次汤若望先生是走眼了。

    熊廷弼是急脾气,忍不住对孙元化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他行不行,你出两道题一试便知。”

    孙元化被熊廷弼说中心思,脸上微微一红,道:“辛守备,那在下就鲁莽了。”说完拿起桌上笔纸,很快写好了三道题目,递给辛明看。

    辛明一看就笑了,这题在古代是难题,但在现代也就是初中生难度。这三道题难度依次加大,最难的第三题居然是鸡兔同笼,这可是小学奥数的常见题啊!

 第190章 徐光启的壮志

    见到辛明笑了。(全本小说网,https://。)孙元化也微笑,他以为辛明是苦笑,答不出这三道问题呢!便笑道:“辛守备如果不会也没关系,咱们大明朝的官员都不学这些偏门小技的……”

    还没说完,只见辛明已经落笔如飞,一眨眼就把这三道题给解决了,干净利落,正确无误。

    孙元化对辛明解题的速度微微吃惊,这也太快了,拱手道:“辛守备没有让人失望,果然是数学高手。”

    孙元化又拿起笔在纸上画起来图形,这次他出了一道几何题,几何不同于代数,代数在中国发源很早,研究也深。但几何确实不行,中国古代在西方几何传入之前,甚至不能画出一个完美的五边形。直到明末,孙元化的师父徐光启和教士利玛窦翻译了西方的几何原本,中国才开始学习几何学。所以孙元化出的这道几何题,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是当时中国的最高水平,专家级别的题目了。

    辛明拿起题目还是微微一笑,这也太简单了,还是初中几何嘛!辛明随便做了一条辅助线,就求出来题目的答案。

    “这么简单!”孙元化大惊,这道题他足足学了一年几何才会做的。

    再看辛明的做法,更是惊讶不已,辛明的做法比老师教会他的方法更简练,难道辛明比老师还强?

    孙元化站起身,恭恭敬敬的做了一揖,道:“在下有眼不识泰山,多有得罪,原来辛守备是真正的数学大家。”

    一边的熊廷弼哈哈大笑,道:“我说辛守备不会骗人的嘛!”

    孙元化道:“既然如此,能不能请辛守备即刻到我老师那里,老师正为一道难题困惑不解呢!”

    辛明一笑道:“好说,咱们现在就去。”他的心理满足感从来没有如此之强。以前在学校时候他数学一般,所以走了文科道路,活了几十岁也没听过一个人赞他数学如何强项。没想到,来到古代,自己竟然变成数学家了。

    二人都是实干的脾气,说走就走,立刻就向熊廷弼告辞。熊廷弼也是这样的脾气,便也不以为忤。

    辛明跟着孙元化步行,二人穿街走巷,不一会儿就到了一处高大的尖顶建筑之前,是一座教堂。来到中国的这些外国人,当然不是为了发展中国教育事业的,他们是来传教。从利玛窦到汤若望都是这个目的。他们固然也是有文化的知识分子,但传教是首位的,想和他们学习知识前提便是加入教会。

    进入教堂,高大的落地窗斜射入冬季的暖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