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鬼话大明-第2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农家馒头中加了少许粗粮,朱家兄弟吃不惯了,他们在宫中吃惯了精细粮食,咬着馒头愁眉苦脸。再吃鸡肉,觉得肉质老而韧。吃青菜,清淡无味,总之,这顿饭是他们离开京师以后,吃得最难以下咽的一顿。辛明冷笑,趁着主人离席的时候,对两个公子哥道:“我猜他的婆娘和小孩,应该在后院吃饭呢!只怕吃的饭菜远远不如咱们。”
朱由校不信,到后院去看,果然见到一个女人领着三个小孩在吃饭,吃得是窝头和咸萝卜,见到朱由校过来,都很尴尬。朱由校掰了一点窝头,硬的跟石头一样,吃到口中十分粗糙,只觉得世上再没比这更难吃的食物了。再看这些女人小孩,都瘦骨伶仃,面有菜色,身上穿着的衣服破旧,全是补丁。
朱由校回来,再没什么怨言了,一声不响的吃饭。晚上睡得是农家的硬炕,房子破旧,四面露风,被褥都很薄,朱家兄弟冻的直哆嗦,此时二人才对贫穷有了切身体会,这是住在金碧辉煌的紫禁城中,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来的。
第二天一早,辛明就把四名弟子叫起来练拳,虽然在外游历,功课却不能荒疏。吃完早饭之后,辛明对弟子道:“今天去男主人家帮忙春耕,明天再出发。”
于是,辛明又带领四名弟子跟着男主人到了村外田地。此时,已经到了春耕的时候,田地中好多农民正在松土,北方天气刚刚转暖,土地还没解冻,又干又硬。有牛的人家还好些,没牛的人家就只能靠双手一点点的把土地刨开。
朱家兄弟此生还是第一次干农活,拿着镐和铁锨都觉得新奇,干活也很卖力,但二人的热情只保持了一会儿,就腰酸背痛,叫苦不迭了。多尔衮和多铎也差不多样子,他们两个是女真贵族,也没干过农活。
挨到中午,一起和农民们吃饭,依然是粗糙的窝头咸菜。朱由校握着窝头叹气,道:“弟子以前听老夫子讲悯农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听了并没有什么感觉,此时此刻,才体会到农民耕种有多么辛苦,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
辛明微笑点头,这种感触正是他想要的游历效果。
第二天,六人到了延庆州,辛明找到州府中的一名同知,奉上管家王诚写的一封书信。
同知大模大样的坐在太师椅上,打开书信看了,微微点头,道:“原来是王总管的家人,失礼了!请坐,上茶。”
等辛明坐下,才问:“王总管近来可好啊?听说他又换了新主人了?”
辛明微笑着把王诚近况说了。
这同知大惊小怪,“你说他现在伺候的是辛大人,那可是皇帝身边的红人呢!本官十分倾慕,可惜官职低微,无缘拜见,深为叹惋!”说完连连叹气,却不晓得,他最崇拜的人就在眼前呢!
随后,他又开始诉苦,说辛明要谋取的“文书”职位虽然是个小吏,但油水很足,好多人都在谋取。他已经拒绝了两个县令的请托云云。
辛明微笑,又奉上五十两银子,这同知才高兴起来,让辛明明天就到州府上任。
从州府出来,朱由校脸色阴沉,大明朝已经腐败到这样子了吗?小官小吏都可以买卖,一个京师豪门中的奴仆比县令的面子都大!
第二天,辛明带着四名弟子到州府上任。文书虽是小吏,但接触的州府资料却很广泛,州府中所有的收支记载都可以查阅。包括土地、税收,财政等等。辛明调出来州府的土地图册,就是鼎鼎有名的鱼鳞册。然后又把四名弟子派出去,按着他教的法子,测量州府四周村子实际的土地。
十多天之后,四人完成任务,辛明用他们测量的结果和鱼鳞册比较,结果很让人吃惊,周围村子的实际土地都比鱼鳞册上多许多,最少也多出三成,最多的多了一倍。
辛明叹道:“这回你们可知道张居正丈量天下土地的必要性了吧!”
朱由校沉思道:“这么多隐瞒的土地,定然是州府内豪强权贵所为。”
“嗯!”辛明赞许的点头,朱由校是很聪明的,隐瞒土地必须得和官府串通,普通百姓是弄不了的。
辛明又把鱼鳞册给他们看,道:“你们算算这册中拥有土地的人都是谁?”
几名弟子一番计算,拥有土地最多的是藩王,山西最大的两个藩王,周王和瑞王都拥有接近一半的田地,而且都是上等的肥田。剩下的土地,豪强和权贵占了三成,因为接近京师,所以京师中好多权贵都在这里置业,连辛明的义兄王安也有数百倾土地。最后才是百姓自耕的田地。如果算上隐瞒的黑地,百姓自耕的田地只有十分之一的数量。
辛明道:“你们再算算州中税收。”
四名弟子再一番计算,结果让人大吃一惊,州中税收大部分都是这些自耕农民交上来的,约占六成,也就是说,拥有一成土地的农民百姓,却担负了超过一半的税收。
朱由检很少说话,但他对大明朝的税收制度很熟悉,不禁喃喃道:“这是怎么做到的,就算藩王和权贵有免税的特权,但也是有一定限度的,他们怎么把自己的土地都变成免税土地呢?”
第287章 天灾人祸
辛明微笑道:“法子有很多,比较出名的有诡寄、飞洒,影射等等。全本小说网;HTTPS://щww。m;诡寄是这些豪强贵族想办法为自己族中的年轻人弄到功名,明朝规定有功名的读书人,有爵位的官员都能免去一定数量的税,于是他们就钻了这个空子。飞洒则是把土地化整为零,变成许多小块土地算在百姓的头上,以此逃税。”
朱由校怒道:“这么多猫腻,州县的官都不管么?”
辛明笑了,“他们都是一丘之貉,蛇鼠一窝,权贵们掌管权力,自然有办法用权力为自己博取利益,而无权无势的小民百姓只能是最终的受害者。最后,他们交不起税,只能把自己的土地卖给权贵,这样子,富的越富,穷的更穷,这就是土地兼并的来源。。x81z
又道:“蜀中号称天府之国,可是这几年根本收不上多少税,而且频频爆发饥荒,流民为患。究其原因,蜀王占据了成都平原最肥沃土地的七成,军屯占了两成,而百姓只占一成。河南开封的周王,几乎占有了河南土地的一半,有诗云‘中州地半入藩府’‘惟余芳草王孙路,不入朱门弟子家’。总之全国的赋税,除了江浙之外,大部分都进入各地藩王手中。所以我说藩王是明朝的第一大毒瘤。”
朱家兄弟都慢慢点头,深以为然。
辛明又道“我让你们调查的几处地方都去了么?”
朱由校先愤愤不平的道:“河边我去了,哪有什么堤坝,都是烂泥。”
朱由检道:“我去的地方根本没有路,是一片沼泽地。”
原来,辛明让他们调查州里上报朝廷,花费州府银两建设的一些工程,全是虚报。
辛明拿出一本账本,道:“明朝律例除了地税要上缴中央之外,其他税都归地方,除了给地方官僚开销外,还有各种地方开支,朝廷并不拨款。地方税收主要就是人头税和火耗钱。”
“人头税平均到所有人之上,但实际情况是地方豪强乡绅不但自己不交人头税,还想法子免除家人、仆从、甚至佃农的人头税。这样,最后只能均摊到穷苦农民身上。火耗钱,是指在运送粮税之中的损失,这损失大小全凭地方官员一句话。这些银钱归地方支配,实际上最后都落到地方官员的口袋中,就如同刚才调查的一般,欺瞒朝廷,银钱落袋。”
朱由校问:“老师,那么这些种种弊端可有解决的办法?”
辛明点头,“首先,要实行官绅一体纳粮,取消官绅和有功名的读书人不纳粮交税的制度。其次针对人头税,改成摊丁入亩,按着田地多少收税。再次火耗归公,火耗钱和人头税不论多少全部归中央朝廷,地方建设则从中央拨款。”
“这三个建议只是第一步,后面更重要的是要取消藩王和卫所的特权。对朱家子孙实行封爵赏钱的制度,土地全归国家,不可以继承土地。卫所全部取消,改成募兵制度。”
朱家兄弟都默然不语,老师的法子是真知灼见,但是一听就觉得惊心动魄,这得得罪多少人啊!自己在紫禁城中,逍遥快活,多么惬意,干嘛为了一些不相干的小民百姓去得罪权贵藩王,留下骂名呢!
辛明微笑不语,他已经把改革的种子植入土地,就看能否生根发芽了,必须想办法触动他们的内心。
辛明道:“今天州府到附近村子收税,咱们正好去看一看。”
于是,几人出发到了收税的村子,还没进村子,就听到村里一片哀号求告的声音。只见村口的大树上绑着十几名男子,赤着上身,瘦骨伶仃,被打的血淋淋的,这都是交不上税的村民。
走进村子,只见收税官带着几名小吏站在一家村民的院子里,这家村民男女老少都哭丧着脸跪在地上。原来收税官说他家欠税,让他把地卖给附近的李员外来还债,这家人很不情愿。
收税官冷笑起来,“你不愿意卖地,我只问你,今年春天你拿什么耕种,连种子你都买不起,还要地干什么!”
这家男主人跪在地上低头不语,这是他家祖传的土地,怎舍得卖给别人。
收税官冷笑:“这样吧!今年的种子还有一些口粮先贷给你,今年你要是丰收了,可以还钱,如果没钱,土地就得给李员外。”
这男人也急需口粮种子,明知道是还不起的,一旦按下手印,地就成了别人的了,但还是狠心按了下去。按完手印,他跪地掩面抽泣,“爹啊!你在天之灵看到了吧!儿子是被逼的没法子,才出卖咱家祖上传下的土地。”
看这男子哭的撕心裂肺,辛明几人不禁恻然,辛明在辽东分过土地,知道土地对农民意味着什么,不是被逼到绝境,没有农民会出卖土地的。
跟着收税官挨家走过,真可谓是“追呼敲朴,惨绝人寰”。这些村民其实已经是家徒四壁,可收税官还要把他们仅有的一点口粮抢走。更甚者,一点也交不上的人,直接用刑,棍棒皮鞭交替而用,打的村民们一片惨叫,鲜血飞溅,家家户户都是如此。
忽然到了一处人家,只听一个女孩撕心裂肺的大叫,“我不去,放开我。”
又听收税官怒道:“好不识抬举,你在家也是饿死,哪如给李员外做丫环吃的好。”
原来这家交不上税,李员外看中了他家女儿,便用女儿来抵账。
只见这女孩只有十三四岁的模样,十分瘦弱,满脸鼻涕眼泪,大声哭喊,看起来十分可怜的样子。
看到这一幕,辛明再难忍耐,大吼一声,“住手。”
这几名恶仆一愣,上下打量辛明,有人认出辛明是新来的州府文书。几名恶仆顿时冷笑起来,一名小小的文书,也敢管李员外的事情,难道不知道,李员外是知州大人的岳父么!
几名恶仆不理睬辛明,继续拖拽少女。朱由校、多尔衮四人早就跃跃欲试,此时再难忍耐,大吼一声,冲了过去。他们四个虽然是少年,但跟随辛明练习了几个月的功夫,其中又有多尔衮这狠人。只见乒乒乓乓一阵拳脚,他们四个少年把四个成年男子打得狼狈而逃。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