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李大炮的抗战岁月-第4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长官过奖了,”罗干事赔笑着,“贵部有‘中条山铁柱子’的美誉,下官也是仰慕已久了。”

    两人正在客气着,一个面目憨厚的中年军官便大步流星地迎了过来,“啪”地一个敬礼,“欢迎各位长官莅临独立团。”

    “啪……”

    众人连忙回礼。

    “老王,”罗干事有些意外地望着那中年军官,“你们团长呢?”

    老王赧然地笑了笑,“团长在训练场忙……”

    “这个张疯子,”罗干事颇为无奈地骂了一句,连忙给陈参谋赔罪,“长官,张团长他平素就……”

    “都是自家兄弟,罗干事客气了,”陈参谋笑着摇了摇头,“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正好赶上了贵部训练,那我们就过去学习学习吧?”

    “好,”罗干事连忙点头,和老王在前面带路,一行人进了营地,不多时便来到了训练场。

    训练场很大,三个方阵依次排开,每个方阵都有一个营的规模,训练搞得如火如荼,高昂的士气扑面而来。

    第一个方阵,四五百人队列整齐,人手一柄大刀,劈刺间呼喝有声。

    第二个方阵,四五百人都端着长枪,格挡挑刺,一招一式都有板有眼,呼喝声中杀意盎然。

    第三个方阵,四五百人却是站得笔挺,长枪擎在胸前,纹丝不动。

    考察团一行缓缓走去,方阵里的将士们旁若无人,依旧练得有板有眼,看得考察团一行连连点头。

    “罗干事,”走到第二个方正前面时,一个身材敦实,面目憨厚的军官迎了过来,带着一丝讪讪的笑意,“你要来也不提前说一声……”

    “张团长,”罗干事无奈地笑了笑,指着考察团一行介绍起来。

    张团长和众人客套一番,脸上一直堆着憨厚的笑意,只有目光掠过廖黑牛面上时面上才闪过了一丝讶异之色。

    李四维在人群中冷眼旁观,看得清楚,心中不禁有些疑惑。

    说是来观摩学习的,但一路走来,也就这么三个普通的训练科目,众将都没看出个所以然来。

    观摩结束,张团长将众人迎进团部闲聊一番,学习也就算是完成了,至于学到了啥……那就看各人了!

    李四维本就是来走个过场的,到了这里也就不想再待下去了,陈参谋也有了去意。

    罗干事也看出来了,便起身告辞,带着考察团一行就要离去,张团长却望向了廖黑牛,脸上依旧挂着笑意,“廖兄以前在川军干过?”

    廖黑牛已然起身,闻言一怔,打量了张团长一眼,笑着点了点头,“张兄有些面善,以前也到过江城?”

    “路过江城边境,”张团长的笑意更甚,语气却有些不对味了,“当日一行……小弟不敢忘!”

    “哈哈,”廖黑牛眉头微微一皱,瞬间便舒展开来,笑容满面,“江城是个好地方啊!山美水美婆娘美……李兄难以忘怀也是人之常情!”

    说着,廖黑牛紧紧地盯着张团长,笑得猥琐不堪,“待到抗战胜利,小弟做个东,请张兄再去江城盘亘数日如何?”

    众人听得满头雾水,张团长却是老脸一红,“廖兄……说笑了!”

    “人生无常,何妨笑口常开?”廖黑牛呵呵一笑,冲张团长抱拳一礼,“张兄,日寇凶残,还望多多珍重!”

    张团长一怔,连忙回了一礼,“廖兄也请珍重,待抗战胜利之日,小弟若是健在,当去江城一行!”

    众将还道他们一见如故,也没往心里去,客套一番告辞而去。

    入夜,李四维和廖黑牛盘腿坐于炕上,一番吞云吐雾,屋里烟味弥漫。

    “老子想起来了!”廖黑牛一拍大腿,望向了李四维,“大炮,你应该也见过他!”

    “呃……”李四维茫然地摇了摇头,“老子记不起来了!”

    说着,李四维将烟头一扔,拍了拍廖黑牛的肩膀,躺倒下去,意兴阑珊,“过去的事都过去了……你今天处置得不错!”

    “那是,”廖黑牛嘿嘿一笑,也扔掉了烟头,躺了下去,“有道是一笑泯恩仇嘛!大敌当前,再去翻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就小家子气了!”

    “对,”李四维点了点头,喃喃地嘟哝着,“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小鬼子才是大敌!”

    在太行山盘亘三日,就如度假一般,太行山里的见闻让考察团一行深有感触,但要说真学到了啥有用的东西……就难说了!

    对于李四维来说,此行最大的收获就是跟着黄化学了一套拳法,虽然刚刚开了个头,却足以让他满怀期待了。

    作为厮杀汉,哪个不想有一身黄化那样的本事呢?

    李四维带着黄化匆匆赶回团部驻地,明媚的阳光下,六十六团依旧还是离去时的样子。

    “啪……啪……”

    小木屋里,千生正在水盆里撒欢的千生,两女守在一旁,安安在伍若兰怀里挣扎着,一双大眼睛紧紧地盯着水盆里的千生,小脸上写满了不满。

    李四维风尘仆仆地走进屋来,见状心中顿时一热,快步走了过来,冲两女嘿嘿一笑,“你们不是不让娃儿耍水吗?”

    “回来了?”宁柔连忙起身迎了过来,找脸盆给李四维倒水,“三哥的病好些了。”

    “嗯,”李四维点了点头,却叹了口气,“刚回来的时候去看过了……团里的病号又多了些啊。”

    “天气越来越热,病倒的兄弟越来越多,”宁柔将拧好的毛巾递给了李四维,秀眉微蹙,“草药见效又太慢……”

    “莫事,”李四维接过毛巾擦了把脸,“我听师长说,后方已经筹集到了一批药品,很快就能运过来了!”

    虽然,国民政府已经发出了抗议,但英国对滇缅公路的封锁依旧没有解除,筹集到的药品自然有限,不过,这批药品还真要运到中条山,因为,一场大战已经在酝酿之中了,第十八集团军的将士们已经擦亮了枪、磨利了刀!

    三九年底至四零年春,日军开始在华北推行“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给抗日根据地实施了严密的封锁。

    为粉碎日寇对根据地的封锁,七月二十二日,八路军总部向晋察冀军区、第一二九师和第一二零师下达了《战役预备命令》,同时上报中共中央军委。

    《战役预备命令》在分析了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后规定直接参加正大线作战的总兵力应不少于二十二个团,要求晋察冀军区派出十个团,第一二九师派出八个团,第一二零师派出四至六个团,总部炮兵团大部、工兵一部也参战;在其他铁路配合作战的兵力,由各区自行安排。

    八月八日,八路军总部下达《战役行动命令》,确定了战役部署及作战地域。

    八月二十日,八路军冒雨通过山谷河流,避开日军外围据点,直接运动到正太路两侧,当晚向正太路全线突然发起攻击,被日寇称为“不可接近”的正太路沿线被一举击破。

    百团大战正式打响!

    接下来的战斗,八路军充分发挥运动战的精髓,屡出奇兵,打得小鬼子晕头转向摸不着北。

    听得八路军捷报频传,远在中条山西线的第四集团军众将士虽然斗志高昂,却也只接到了负责牵制运城日寇的任务,并没有取得多少战果。

    不过,药品终于到了,李四维的心终于定了下来。

    时间进入九月,百团大战正打得如火如荼,第四集团军却接到了一个意外的命令――调防!

    根据战区司令部的命令,第四集团军奉命调离中条山防线,开赴黄河南岸之巩县至新安一线驻防……

    团部会议室,李四维坐于桌前,望着面前的命令苦笑不已。

    龟儿的,这就要走了?

    塘里的鱼儿还没有养大,垦出来的地里还没种上秋粮,山上的礌石还没有一试威力……

    可是,时光匆匆,不知不觉间,六十六团已经入驻中条山一年有余了,千生和安安都可以喊爹了,西山上的坟堆已经成林了……

    “团长,”一旁的郑三羊见李四维发愣,轻轻地叫了一声,“既然命令下来了……”

    “嗯,”李四维回过神来,冲郑三羊勉强一笑,站起身来,好似也松了一口气,冲立于桌前的卢铁生点了点头,“铁生,通知连级以上军官来开会!”

    走了也好!

    至少,对于团里的兄弟来说是件好事吧!

    可是,面对那即将到来的惨烈一战……老子终究还是啥都改变不了啊!

    不多时,众将陆续走进了会议室,李四维环顾众将,神色凝重,“兄弟们,刚刚接到命令,我部将调防到南岸……”

    “团长,为啥调防?”

    “就是啊!俺们在这里刚有些起色……”

    “小鬼子在北边,俺们调到南岸去干啥?”

    众将士都有些急了,也有人露出了喜色,“团长,该不会是让俺们回尉氏吧?”

    尉氏,的确是个好地方。

 第三四九章抓周

    (全本小说网,HTTPS://。)

    都说军人在保家卫国,可是,在这个年代,军人的家又在哪里?

    富察莫尔根和韦一刀的家在东北,早在三二年就没了。全本小说网;HTTPS://щww。m;

    卢全友和赵德柱的家在光明集,在李四维那把火中化为了灰烬。

    伍天佑的家在平邑,被小鬼子夷为了平地。

    会议室里在坐的军官有一半以上已经没有家了,每到一处,他们就把那里当成了家,无论是战火纷飞的前线还是平静的后方,无论是城镇还是山乡,中国的土地就是他们的家乡,六十六团的驻地就是他们的家。

    可是,他们又得搬家了,刚刚在新家扎稳了脚跟,却又得搬家了。

    纵有万般不舍,但军令如山!

    军令既下,六十六团上下都行动了起来,一片忙碌景象。

    仝泽辉听到消息,带着老乡们帮起了忙,只是,神情落寞,言语间尽是不舍。

    这样好相处的军爷不多!

    仝大娘听到消息,匆匆地来了团部,抱抱千生,又抱抱安安,泪光盈盈,两个娃和她也亲近,见她这副神情,虽不明白,却都静静地任她抱着。

    李四维安排妥当回屋收拾东西,见状也有些心酸,犹豫了一下,冲仝大娘笑笑,“大娘,要不,你和我们一起走吧!等千生和安安再大点,我准备把他们送回老家去,到时候,你要是能帮着看看,我也能放心些。”

    “不了,”仝大娘摇了摇头,勉强笑笑,“俺舍不得两个娃,可也舍不得这个家……俺的根在这里呢!”

    李四维一滞,无言以对。

    这两年,李四维转战千里,走的地方多了,见的人和事多了,渐渐地也明白了许多以前并不明白的东西,比如乡亲、比如坚守、比如根!

    “大娘,”宁柔连忙劝慰,“等仗打完了,我们就送你回来……四维的老家在四川,去了那里也能安稳一些。”

    “对呢!”伍若兰也柔声地附和着,“大娘,这里不太平……俺们走了,也不放心你啊!”

    “俺晓得,你们两个闺女都是心善的人,”仝大娘的目光缓缓地扫过两女,笑容灿烂许多,“你们要是真不放心俺,等仗打完了就回来看看俺吧!”

    三个女人在一旁叙着话,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