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苏联教父-第3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年多的时间里,粮食贸易给土耳其黑手党带来了大量的利润,却越让土耳其黑手党掉入了谢廖沙精心布置的债务陷阱。粮食贸易的最大买家是苏联外经贸部,最大的卖家其实是站在美国农场主协会背后的嘉能可公司。这笔生意的两端都捏在谢廖沙的手中,中间的这些组织和公司只是谢廖沙粮食贸易链条上可有可无的小角色而已。土耳其黑手党看到的只是今年的利润,却忘了谢廖沙还是他们的大债主。土耳其人只是谢廖沙摆在黑海入海口的障眼法,他们在不知不觉之中已经慢慢的离不开高尔基兄弟会的资金支持了。
高尔基兄弟会的贷款让土耳其黑手党在短时间内扩大了生意的规模,他们已经品尝了贷款带给他们的美妙感觉,同时也放心的将自己的收入交给高尔基兄弟会来打理。看起来两者像是互惠互利,但是谢廖沙只要改改土耳其黑手党在瑞士银行户头上的数字,就足以让他们去做任何事情,包括袭击联合国在索马里的救济组织。
鲍里斯在飞机上和谢廖沙探讨过这件事情,谢廖沙已经向克格勃的同志们打听过索马里现在的局势了,所以他脑海里有一个还算是成熟的想法。根据克格勃的介绍,索马里原本是苏联的铁杆盟友之一,但是在差不多十年之前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之间的欧加登战争时期两国彻底的闹翻了。苏联转而支持了埃塞俄比亚打败了索马里的军队。而这一场长达两年的东非大饥荒受灾最严重的就是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两国,埃塞俄比亚是个内陆国家,而索马里则掌握着非洲之角的出海口。所以大部分的慈善组织都把物资囤积在索马里,并从这里运输到大饥荒的核心区域埃塞俄比亚去。
问题就出在了这里,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的关系可不怎么好,欧加登战争中死伤的索马里人不计其数,索马里人却要看着这些国际组织从自己的土地上把粮食和救援物资送给自己的敌人。从国际组织的眼中看待这件事情觉得是再正常不过了,埃塞俄比亚受灾更加严重,索马里的情况要比埃塞俄比亚好不少。可是索马里人的看法却是,我们这里还再天天饿死人,却眼睁睁的看着粮食飞到了埃塞俄比亚人的眼中。
联合国的救济署和在摩加迪沙云集的慈善机构一心扑在拯救埃塞俄比亚人的是伟大事业上,忽略了索马里人的感受。他们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在索马里人眼中叫做资敌。鲍里斯让凯特利派出了几个会说阿拉伯语的手下以慈善组织工作人员的身份前往摩加迪沙。这些人带着来自高尔基兄弟会准备的一笔资金。就在美国国会代表团还在意大利对地中海航运进行前期调查的时候,土耳其黑手党的这些成员们操着阿拉伯语已经收买了索马里本地的一些部族长老。
这些土耳其人需要帮助鲍里斯干的事情并不多,只需要在摩加迪沙四处散布一些消息就可以得到一百万美元的报酬。这些消息虽然具体的说法各不相同,但是大致上只有一个意思,那就是美国派了调查人员来摩加迪沙,他们要调查索马里人贪污埃塞俄比亚援助粮的事情。
只要出去说几句话就可以得到一大笔钱,土耳其人对这些事干的格外的卖力,而那些当地的部族长老得到的好处也不少,谣言很快就开始慢慢的扩散开来。
就在美国调查组的专机离开了那不勒斯的同一时间,在那不勒斯的一处思然机场里,一架豪华的商务飞机也同时起飞了。已经很久没有执行过任务的鲁比克和他的手下们正在检查着枪支和装备。不过他们今天身上穿的衣服却有点不同,一身军用迷彩让他们看起来像是真正的军人,而头上的蓝色贝雷帽则让人觉得有些肃然起敬。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八十九章 摩加迪沙暴乱(一)
恋上你看书网 630bookla ,最快更新苏联教父最新章节!
国会调查组在意大利停留了将近一周的时间,本来按照计划调查小组在那不勒斯的日程只有一天,可是美国著名科技巨头伊娃的到来,让调查小组的负责人,马萨诸塞州议员柯尔文不得不多停留了一些日子。
虽然美国的大选已经结束了,但是美国的中期选举还有一年多的事件就要举行了。柯尔文希望能够竞选马萨诸塞州的州长。a通讯的女富豪伊娃和柯尔文同为哈佛校友,所以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柯尔文选择利用这次机会在意大利争取伊娃对自己的支持,因此他故意拖慢了整个调查组的行程,佐伊只是一个小记者,对此虽然不满,但是他却毫无办法。
《纽约时报》的随行记者都觉得就算多给友爱非洲基金会一个礼拜的时间,他们也不可能让摩加迪沙的仓库里堆满粮食,事实上也的确是如此。这段时间,友爱非洲基金会并没有疯狂的往摩加迪沙联合国救济署的储运仓库里运送粮食,相反的,他们还把一个又一个印着联合国、红十字、还有鲜艳的美国星条旗的麻袋装满了卡车,一车车的运往了埃塞俄比亚受灾最严重的省份——欧加登。不过这些麻袋里装的可不是粮食,而是沙子。
是的,友爱非洲基金会在疯狂的往埃塞俄比亚运不能吃的沙子。而这一切都被摩加迪沙的索马里人看在眼里。而那个最近一直流传在摩加迪沙的传言也让索马里人觉得应该是真的。
“美国人想让更多的索马里人饿死,只因为他们是安拉的子民,美国人只想让埃塞俄比亚人活下来。(埃塞俄比亚的主流宗教是埃塞俄比亚正教,类似于俄罗斯东正教,但是在意大利人的殖民下却承认教皇的权威。索马里则是伊斯兰教一家独大。)”秉持这种想法的索马里人感到了愤怒,而代表着和平和有爱的红十字(运往埃塞俄比亚,所以不是红新月)标志现在在索马里人眼里看起来是那么的刺眼。
于是不满和愤怒开始弥漫在摩加迪沙的大街小巷,每当友爱非洲的运粮车队经过摩加迪沙的街头的时候,马路两边的索马里人都狠狠的瞪着卡车上一袋又一袋鼓鼓囊囊的粮食,眼睛都要喷出火来了。
鲍里斯在土耳其那边遥控指挥着索马里高尔基兄弟会的下属们。切比雪夫等人连夜包机返回了摩加迪沙之后,一直都没有停止着工作,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要把仓库中的沙土千里迢迢的运到埃塞俄比亚的欧加登省去倒掉,只知道这是上边的意思。可是光凭着切比雪夫等人是无法完成这么浩大的工程的。他们几乎租用了摩加迪沙所有的卡车往埃塞俄比亚运送沙土。为了做到保密,鲍里斯不允许切比雪夫他们雇佣当地人,而是从土耳其加派了人手赶往摩加迪沙。
就在摩加迪沙关于美国调查组的留言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刻,佐伊和柯尔文所率领的国会调查团终于到达了摩加迪沙。
索马里总统穆罕默德·西亚德·巴雷对美国人的到来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在几年前因为欧加登战争期间苏联空军的糟糕表现,巴雷一气之下将苏联派到索马里的一千多名飞行员全部赶出了索马里,这也直接导致苏联倒向了索马里的对手埃塞俄比亚一方。在当今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除非宣布中立,否则一定要在美国和苏联之间选边战队,索马里虽然现在是社会主义国家,但是他们已经回不到苏联的阵营了,美国是索马里唯一的依靠了。
柯尔文此行的目的虽然是调查友爱非洲基金会的粮食储备情况,但是一个有野心的政客是不会放弃在外交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机会的。所以柯尔文没有立刻就投入对友爱非洲的调查工作,反而是先和巴雷政府,以及联合国的官员们打起了交际牌。就算把友爱非洲彻底的毁掉也不能带给柯尔文半点好处,还不如黑国外的政客们搞好关系,同行的人员之中可是有不少的记者,他们只要把柯尔文在索马里表现出来的外交才能传回到国内去,它的竞争对手就会被拉下一大截。
佐伊和柯尔文都住在摩加迪沙市中心的国际酒店里,佐伊在这里又和吉米相遇了。吉米把这段时间里发现的情况全都告诉了佐伊,佐伊听完之后露出了迷茫的神情。她问道:“友爱非洲怎么又开始往埃塞俄比亚运粮食了?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我也不知道,只知道他们的车队每天都浩浩荡荡从摩加迪沙出发,前往欧加登省!不过车队里都是他们的人,我没法打听更多的内幕!”吉米回答道。
“没关系,现在他们才想起来去救济那些灾民已经晚了,我就不信他们还能把那700万吨粮食再凭空变出来不成!”佐伊不以为意的说道。
在摩加迪沙,外国人和国际组织居住的地方和本地人几乎没有交集,大概是因为安全问题,像吉米这样的记者也是居住在联合国划定的安全区内。所以摩加迪沙城里的情况这些外国人并不清楚。
佐伊由于是跟着调查组一同而来的,他的行动在法律上还要受到调查组的批准。因此佐伊不能擅自离开这里。可是这个柯尔文似乎已经把来到摩加迪沙的正经事给忘的一干二净了。
被雅科夫拍到摩加迪沙的鲁比克等人也躲进了摩加迪沙外国人居住的安全区,他们这一次的任务比较复杂,不过干掉佐伊是他们的任务之一。在接受新的命令之前,鲁比克等人冒充联合国的工作人员住进了国际饭店,监视着代表团的一举一动。与此同时,他们也在准备着另外一项任务。
……
几天之后,摩加迪沙本地最大的报纸发表了一篇消息,标题就是《粮食要被美国人运走了!》
看清爽的小说就到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九十章 摩加迪沙暴乱(二)
恋上你看书网 630bookla ,最快更新苏联教父最新章节!
报纸上的消息让索马里人既感到不满又感到无奈,但是索马里人也是有要求的。从消息爆出之后不久,陆续有一些索马里人聚集到了联合国安全区的大门外,希望美国调查组的人员出来和他们解释一下为什么在救济粮的发放上要厚此薄彼,但是由于来访者情绪激动,再加上门口的守卫不懂阿拉伯语,所以双方的沟通出现了一些摩擦。
在场的索马里人看到此情此景,慢慢的都聚拢了过来,随着围观的人越来越多。联合国安全区的维和部队官兵开始有些紧张了起来。一名现场负责的军官开始电话联系上级,要求派一名翻译过来。
“好的,我会派一名翻译过去的,但是友爱非洲基金会的车队堵在了我们通向外界的大路上,你们最好让门外的那些索马里人让开一条路,要不然今天所有的车辆都别想出去了!”安全区指挥部的官员回答道。
“南边不是还有一个出口吗?”为什么不让友爱非洲基金会的车队换个方向,从那边出去?”现场指挥官反问道。
“这帮白痴雇佣了至少上百辆卡车,连个出口都堵得严严实实的!”指挥部回答道。
“好的我知道了,我现在就疏散他们的车队!”现场指挥官说完,就离开了岗哨,走向外边招呼自己的手下为车队开路。
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士兵们开始示意现场的索马里人让开,他们打开了大门和门口的路障,让安全区内等候多时的卡车开始一点一点的往外放行。看到运粮的车队又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