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苏联教父-第3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百七十五章 护航行动
墨西哥,华雷斯,国际风险咨询公司总部所在地。伊万科夫在不久之前接到了谢廖沙的新命令,谢廖沙要求他选派一些精兵强将,曾经参加过关塔那摩之战的特战队员前往红海,为地中海贸易公司的油轮护航。
几个月之前结束了蜜月之旅的尤里和自己的妻子捷尓金娜也来到了华雷斯,作为伊万科夫的老搭档,他们之间的合作一直都很默契。而且尤里和伊万科夫与拉丁美洲的毒贩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有了尤里的坐镇两个人就可以分工共同搞好阿兹泰克银行和国际风险咨询公司的业务。
谢廖沙对国际风险咨询公司尤其的重视,因为和毒贩打交道,手里没有一只可以压阵的武装力量,那在拉美地区绝对是无法立足的。不过谢廖沙对国际风险咨询公司的定位并非是一只保护自身安全的武装力量,现在伊万科夫和尤里拥有着美国政府认可的合法身份,他们是美国政府大力扶植的波兰反对派的高级干部,尤里和伊万科夫可以借助美国扶植波兰反对派的武装分子的政策下为高尔基兄弟会建立一支雇佣兵公司。谢廖沙对国际风险咨询公司的定位就是向后世大名鼎鼎的黑水公司一样,专门处理一些国际安全的棘手问题。
现在摆在谢廖沙面前最棘手的就是地中海贸易公司的油轮遇袭事件。两伊战争已经进入了第八个年头了,现在双方甚至动用了化学武器。在这种情况之下,伊拉克发动的袭船战就没什么不能理解的了。在两伊战争之中,无论是苏联还是美国,气势都偏向于伊拉克一方,可是因为伊朗手中的美国人质等问题,美苏都没有直接介入这场战争。在这种情况下,行驶在红海的油轮就直接暴露在了风险之下。
政府不便出手,那就只能以公司的方式来处理这件事情了。作为美国政府支持的项目,国际风险咨询公司从三角洲特种部队专程聘请了退役军官作为日常的训练教官,而士兵的来源除了从阿富汗叛逃的苏联士兵,波兰移民之外,还吸收了一部分墨西哥人。而武器也大部分采购自美国的军火公司,在短短几个也月的时间里,这只队伍现在已经初具规模,有了一定的战斗力。
为了这次的护航任务,伊万科夫从国际风险咨询公司选派了大约100名经验丰富的老队员。租用了一架专机将他们运送到了意大利。他们将会在意大利登船参与油轮的护航工作。
就在不久之前,全世界最长的油轮诺克·耐维斯号刚刚被伊拉克空军用一枚飞鱼导弹击沉,这让很多通过苏伊士运河的油轮都心存阴影。国际风险咨询公司为了完成护航任务,只能花费大价钱从美国购买先进的防空武器。不过能对付飞鱼导弹的武器通常都是成套的反导系统,这种东西美国是不可能出售给国际风险咨询公司的,所以国际风险咨询公司受伤的防空导弹主要是用来对付伊拉克空军的飞机,力求将危险消弭在萌芽阶段。
当国际风险咨询公司的雇员抵达意大利之后,他们很快就被安排到了地中海航运的巴拿马级远洋油轮上承担护卫任务。每艘油轮会分配五名护卫人员,他们会携带一套防空武器随船度过苏伊士运河和红海,当油轮离开危险区之后,国际风险咨询公司就会派直升机接走他们的雇员,然后返回意大利进行下一次的护航任务。
谢廖沙知道国际风险咨询公司现在的实力对付伊拉克空军实在是有些不够看,但是他却不能忍受自己的油轮被炸沉之后连反击的能力都没有。至于国际风险咨询公司的护航能够保障多少安全,现在还不好说。嘉能可公司的现货石油生意从根本上决定着就算红海是龙潭虎穴,嘉能可公司也得冒险从这里通过。
……
马克·里奇的副手格林在得知萨莫特洛尔油田公开出售的消息之后,迫不及待的向苏联驻瑞士大使馆提出了申请,在苏联官方的批准之下,格林顺利的来到了莫斯科。为了避嫌,格林没有主动去拜见谢廖沙,不过谢廖沙还是帮了格林一个大忙,他从切尔诺梅尔金那里搞到了萨莫特洛尔油田详尽的评估报告,这份报告上的所有数据基本上都是真实的,现在萨莫特洛尔油田的日产量大约在一百五十万桶左右,这个产量虽然在全世界范围依旧数得上号,可是距离萨莫特洛尔油田巅峰时期日产量三百万桶原油的记录已经跌去了一半。而且最要命的是,萨莫特洛尔油田含水率还在不断的上升,现在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也就是说打上来的地下液体只有三成是石油。
格林在拿到了这份报告之后,立刻通过稳妥的渠道送到了嘉能可总部进行评估,根据这份报告,嘉能可公司的石油勘探专家给出的意见还不算特别的悲观,萨莫特洛尔油田依旧有救,只不过需要再投入五十亿美元解决油田含水率过高的问题,而在这期间,萨莫特洛尔油田的产量只能维持到三十万桶的水平。
格林和马克·里奇一致认为这笔交易不算亏,如果不是因为苏联政府的财政状况捉襟见肘,在加上还有开发的更为完善巴库,第二巴库作为备选。苏联政府是不会放弃这块油田的。而现货石油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实在是太大了,有了萨莫特洛尔油田,嘉能可公司未来就有了可持续的石油供应,这样的话,高尔基金融集团甚至可以收购炼油厂进军石油冶炼行业。
综合了各种意见之后,谢廖沙已经下定拿下萨莫特洛尔油田的决心。不过在招标正式启动之前,谢廖沙还要找几家毫无实力的石油公司来和嘉能可公司一起参加招标会,只有这样才会让这场招标会看起来像是一场公开、公正、公平的商业竞争。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百七十六章 围剿西方石油公司
当苏联政府对外宣布有意出售苏联产量最大,储量最丰富的萨莫特洛尔油田的时候,全世界的石油巨头都被这个消息弄的心痒难耐。不过当他们看到苏联政府苛刻的招标条件的时候,不由得又感到懊恼不已。条件里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要求参与这次招标的企业在过去两年内跟苏联的贸易超过五亿美元,这对于大部分的企业来说都是不达标的。
不过还是有美国企业参与了这次的招标活动,那就是苏联的老朋友亚蒙·哈默所领导的西方石油公司。而他们也是谢廖沙的嘉能可公司最大的竞争对手。亚蒙·哈默现在年事已高,自然不可能大老远的跑到莫斯科来,不过西方石油公司还是派出了自己的副总裁来亲自参与这次的招标活动。像西方石油公司这样的工业联合体,仓促之间拿出七十亿美元还是有些费劲的,因为这次的投资标地位于神秘的苏联,很多美国的金融机构害怕苏联的政治风险,所以西方石油公司的募资过程十分的艰难,不过在报名截止日期之前,西方石油公司还是筹措到了这笔资金。
谢廖沙和哈默同志还是有点交情的,这位睿智的老人和谢廖沙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当初哈默刚刚来到苏联的时候,原本打算在这里当一名医生,不过后来他发现苏联其实更缺乏粮食,于是哈默就尝试从美国进口粮食送到苏联,然后再从苏联出口木材到美国,这一来一往的生意既帮助苏联解决了一定的问题,还让哈默发了大财。因为哈默对苏维埃的贡献巨大,他成为了列宁的座上宾,并且还垄断了苏联的石棉和铅笔的出口生意。
随着哈默在苏联的生意越来越大,他俨然成为了实际上美国驻苏联的贸易代表,巅峰时刻,哈默成立的专门进出口机构同时成为了38家美国一流大公司在苏联的代表。已经八十多岁的哈默现在依旧拥有敏感的商业嗅觉,在几年之前他已经成功的打进了中国的市场。对于这样的一个对手,谢廖沙怎么会不忌惮呢!
为了阻止西方石油公司和嘉能可争抢萨莫特洛尔油田,谢廖沙不得已动用了一点盘外招。由于西方石油公司要上交给苏联政府七十亿美元的抵押金,这家公司的流动资金几乎已经被抽掉的差不多了。现在正是西方石油公司资金链紧绷的时候,同时也是收购西方石油公司的好机会,谢廖沙怎么能不好好的和哈默同志会一会呢?
就在西方石油公司的副总裁将七十亿美元打入了苏联外贸银行账户的同时,仅仅过了二十四个小时,杠杆天王kkr就联合美国金融市场的新晋贵族哥伦比亚银行向西方石油公司悄悄的发起了进攻。不过这一突然并没有让哈默通知感到有什么问题,因为西方石油公司明显在竞购萨莫特洛尔油田的招标会上明显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所以股价的上升并没有让哈默感到危险,他理所应当的认为这是投资者看好西方石油公司未来的前景而作出的选择。
随着西方石油公司股价的节节升高,在kkr和哥伦比亚银行不计成本的收购之下,西方石油公司的大量流通股落入了谢廖沙的手中,现在美国市场还没有从去年的股灾当中恢复过来,像西方石油公司这样的大蓝筹估值并不高,而且考虑到西方石油公司良好的经营状况和稳定的现金收益这场收购绝对是物有所值的。
也正因为亚蒙·哈默的疏忽,这次的收购让谢廖沙觉得异常的顺利,在初期的手之后,谢廖沙看着西方石油公司的经营业务和组织架构,觉得这家公司简直就是专门为高尔基兄弟会而设立的,因为这家公司和高尔基兄弟会现有的业务有着太多的互补性。
西方石油公司是美国排名前二十的大型工业企业,业务广泛地分布在石油、天然气、煤炭、化工产品、农业等诸多领域。这些都是谢廖沙感兴趣的商业领域。比如西方石油公司的农药产业可以加强孟山都化学部门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西方石油公司在德克萨斯州,加州,秘鲁,委内瑞拉,利比亚,英国北海等地都拥有储量丰富的油田,,他们的勘探部门可以很好的解决萨莫特洛尔油田的含水率问题。除此之外西方石油公司还拥有美国东部地区的天然气管道业务,而且西方石油公司还是一家大型的肉牛饲养企业,可以更好的消耗嘉能可公司的粮食。这么好的一家公司,谢廖沙没有理由不把他收入自己的囊中。
西方石油公司的总资产不超过两百亿美元,如果是控股这家公司的话,基本上用不了一百亿美元,这点钱对于谢廖沙算不上什么,但是收购的困难之处在于谢廖沙必须要让自己的朋友们分散持股,比如哥伦比亚银行如果和kkr的步调太过一致,就会被视为是kkr的一致行动人,哥伦比亚银行和kkr的总体持股比例就不能超过西方石油公司总股本的百分之十三,而且如果让老谋深算的哈默看透了哥伦比亚银行的意图,那就只能和哈默斗个你死我活了。
为了尽量分散监管机关的注意力,同时也为了迷惑老哈默。谢廖沙的三个女人也参与到了对西方石油公司的围剿之中。伊娃通过名下的投资基金开始大手笔的买入西方石油公司的流通股,卡利姆则控制着孟山都公司做着同样的事情,就连远在欧洲的冬妮娅也在委托哥伦比亚银行搜刮西方石油公司的股票。
从表面上看,每一位投资人手上的股票都没有超过百分之十,哈默觉得这一定是苏联的那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