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农圣-第5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人看了看那大鸭腿,答话道,“应该有人买,这可差不多是半斤肉呢!只卖五文,太划算了。”

    “对头,那么差不多占据整只鸭一半以上的重量一对鸭腿,就可以卖十文钱。那咱再来算算,一个鸭翅,卖两文钱,也应该有人愿意买来啃的吧!”

    那提问的汉子闻言,又点了点头,鸭翅,虽然没有鸡翅那么多的肉,但也是有些肉的,四文钱就能买一对,比一只鸭腿还便宜一文,应该是有人买的。

    孙享福又道,“这就是十四文了,然后,咱们再说说这鸭掌,一文钱一对,应该不少人买吧!”

    这次,不光是这个提问的汉子,所有百姓都点了点头,因为就是他们自己,也乐意花一文钱买一对卤鸭掌啃啃。

    “这就是十五文了,那么,这最美味的鸭脖,六文钱一条,应该也有人买吧!”

    卤味鸭脖子,现在是大家公认的,鸭身上最好吃的部位,别说六文,长安那边卖八文十文,也多的是人买,酒楼饭店的售价更高,所以,大家也都点了点头。

    然后,孙享福又道,“这鸭头啃起来,也是很有滋味的,一文钱一个,应该有人买吧!”

    大家伙还是点头。

    孙享福又道,“这卤鸭肝的个头不小,味道也不差,而且是补血良品,卖一文钱一个,不贵吧!”

    孙享福说到这里的时候,大家已经反应过来了,就算除去鸭舌,鸭肫,和鸭绒,鸭血,这些被切割分散的鸭肉,也还可以卖到二十文以上。

    “还有这个鸭肠,其实不必卖卤味的,因为,用铁板烧,将其炸脆了,味道更佳,用竹签穿好,一文钱一串,一点也不显贵吧!而且,一只鸭子的鸭肠有一两米,就算穿的稍微多些,至少也可以穿三串。”

    铁板鸭肠,这可是后世上过舌尖的民间美食之一,孙享福可好这一口了,讲完之后,他故意提问道,“那么,大家算一算,一只鸭子,经过我们这么一杀,做出来,可以卖多少钱?”

    很快,大家就开始掰着手指头算起来,很快,有人就得出了答案。

    “二十六文,是二十六文······”

    孙享福给那个最先算出来的年轻人一个鼓励的眼神道,“没错,是二十六文,而且,是以咱们这一带本土的售价,不计算鸭舌,鸭肫,鸭血,和鸭绒的售价的前提下,现在,你们懂我为什么要你们照着罗师傅的样子,杀鸭子了吧!”

    百姓们纷纷点头,对孙享福的话,更多了几分信服。

    “那么,既然讲到这,我就再给你们讲讲,咱们为什么把这些东西集中在一起,修建厂房作坊来处理的好处。”

    今天的课时,明显有些长了,但孙享福还想多讲点,让九垸县的商业尽快的发展起来,反正看大家的样子,都学的很有兴趣,不着急着回去做饭,便又道,“我就拿这位何大娘做比喻,她要在江陵的码头开摊子,卖鱼粉。她又要打米粉,又要弄各种鱼,杀各种鱼,又要每天撑船去江陵,还有诸多的配料需要他准备,她们一家人,忙的过来吗?”

    大家伙闻言,摇了摇头。

    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光是她自己一家撑船往百里外的江陵城撑一个来回,一天就差不多过完了,还有其它那么多事情要做,她就根本没有时间在码头上开摊卖东西了。

    毕竟,粉是得一份份煮出来的,客人也是要一碗碗吃的,摊子是要时间慢慢守,才能挣到钱的。

    孙享福这时候又道,“那么,我们把出摊所需要的所有东西全部帮她准备好,并且每天定点的帮她送到码头去,她是不是一整天都可以在码头上卖粉?”

    大家闻言,点了点头,顿时明白了将所有事情集中在一起做的好处。

    这样做,在码头上负责销售的人,可以整天开着店铺,而村子里,则是只需要帮他们准备好固定的原材料就行,这里面,可不只是解决了何大娘一家运转不过来的问题,其整体效率也会提高。

    因为,一个整天杀鸭的人,终有一天会练出像罗师傅那样快速杀鸭的功夫的,而负责其它工序的人也一样,熟能生巧,由专职的人来做,制作出来的东西,质量上也更加能够得到保障,让大多数人在村里,就能把活干了,他们还能顺道,照看一下孩子,田地,喂养一下家里的家禽,牲畜什么的。

    “那么,咱们的摊位要开起来,咱们村里负责后勤的机构,也全部都要搭建起来,最好细到掰大蒜,洗生姜,都是做好了的,等这一整套为摊子服务的人手,和工作场所,工作工具,全部到齐了,咱们,就可以正式开始出摊赚钱了。”

    “哦~出摊赚钱咯······”

    百姓们的快乐来的就是那么简单,一个良好的盈利预期,足够叫他们手舞足蹈,孙享福之所以抓紧时间教会他们做这些低端的餐饮小吃,是因为他瞄准了江陵未来几年的巨大市场。

    这可是一个要投入百万人搞大建设的都会级大城,其往来运输,以及各个工地上做工的工人,就是这些底端餐饮的消费者,甚至,以就九垸县的规模,根本支撑不起这么大的消费市场,因为,不仅是修建江陵城的,赶过来参加筑垸工程的外地青壮,也可能达到一两百万人,他们每个月有两贯钱以上的收入,平时花个五文十文的,买点鸭脖,鱼粉吃,在他们的承受范围以内,即便把九垸县所有能抽调出来的劳动力,都派上,也供应不起一个几百万人的市场。

    所以,他需要更多的人加入,就目前的这个小吃行业,在山南道本地,至少就可以带动几个县的发展,如果面向全国走出去,那就不好计算了,上万家店铺,十几二十万人从事经营,数万人从事原材料加工,这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这至少能带动几个州的经济。

    当然,孙享福绝对不是要用百姓的产出,简单的帮他们完成致富而已,他要做的,是整套政治民生体系的建设,所以,当十月下旬,长孙无忌在关中,洛阳等地,筹调了大批物资,乘船来荆州赴任的时候,九垸县的一百多个摊位在江陵城的经营,已经打开了局面,市场需求与供给非常切合,所以,九垸县的百姓们开始大赚特赚,而九垸县新的民生保障政策,也宣布全面实施了。

    而且,由于各产业实际盈利非常高,民生保障政策的力度,也与原计划不同,当孙大力向全县百姓宣布,今后所有持有九垸县户籍的百姓,都将享有免费医疗政策,免费九年义务教育政策,孤寡老人,丧失劳动力的人,全部由公费赡养的政策的时候,整个县的百姓,全部都敲锣打鼓,上街起舞,庆祝了一整天。

 第590章 长孙无忌上任

    九垸县的动静闹的不小,让被长孙无忌派过来打前站的长孙淳几乎整天盯着这边,最初,他以为是孙享福故意向民间散财,拿自己的钱财来帮补当地百姓,可当他与九垸县里的密卫接上头之后,他知道,自己错了。

    现在,十四位王爷身边,可是跟着二十八个密卫呢!孙享福在九垸县做的一切,都是他们眼皮子底下进行,孙享福只是简单的给百姓提供了知识,引进了望江楼早就已经研究出来的一些烹调手法,在恰当的时机,将它们推出而已。

    为什么说恰当的时机呢!因为,此前,九垸县治的其它几块垸田还没有建设好,当地并没有那么多人手,另外,那个时候,最初建好的一,二,三号大垸的养殖,还没有像现在这样形成规模,像一号垸,虽然只有一千五百户,但是,这个垸今年已经开始向其它垸,输出两岁口的水牛了,鸡鸭规模,更是达到几十万只,不仅每户私养了鸡鸭,各五十只以上,垸里的六个村子,都在江滩上,有一个养殖规模达到数万只的鸭棚。

    别看数万只鸭子好像很多,其实照顾起来并不麻烦,因为是放养,几个小少年,扛着绑着红缨的竹篙,一声吆喝,鸭子大军,就能在他们的带领下出去觅食,到了下午,还能跟着他么回来上笼,后世这一地区,很多种田的百姓,一家就养上千只鸭子的,也正是因为养鸭子省事,这里的养鸭规模,才能做到这么大。

    三年的累积,不仅让他们拥有了较成熟的养鸭技术,还让他们能够快速将这些技术,传播推广到其它各垸,从今年夏天其它各大垸的百姓入住之后,鸭苗,少量的鸡苗,很快就分发到了所有新户的手中,并且,直接帮他们建立起了规模更大的鸭棚,毕竟,像五,六,七号这样,一个垸就有二十万亩地,住了六千多户的大垸,人手更加充足一些。

    现在,新入住大垸的百姓,通过了半年的过渡期之后,整个九垸县,至少有两三百万只成鸭开始产蛋了,而且,他们引进了幸福村的恒温孵化技术,让新生的鸭子,不断的补充向外出售,消耗掉的鸭子,所以,即便是十月到十一月中旬的一个多月期间,九垸县对外卖出了至少三十万只鸭子,他们的成鸭规模,也并未见到减少。

    冬季枯水,大船拉重货,走的难免慢了些,直到十一月下旬,长孙无忌的座船才抵达江陵码头,当然,他从洛阳往江陵走,差不多走了一个月,肯定不是因为船走的慢,是因为他要在长江沿岸,联系诸多地方,给江陵城的建设,提供人手,以及建材资源等各方面的支持,他筹集的那些物质,早就先他一步,陆续抵达了江陵城。

    码头上,长孙淳一早就备好了车,在船舱里休息了一夜的长孙无忌才一上岸,就被一股扑鼻的食物香气,吸引了注意力,这大清早的,可正是吃早饭的时候。

    没有急着上马车,长孙无忌放眼往码头两边看了过去,原来,在码头主干道的两侧,摆了长长两大条小食摊,折叠的桌子,可以叠在一摞不占地方的小凳子,与长安青龙坊的沿江夜市小摊,一个模样。

    不过,这里根本没有像青龙坊小贩那样的吆喝声,因为,店家,都非常的忙,而且,他们不是靠声音吸引人,除了浓浓的食物香味之外,视觉上,他们也很吸引人。

    几乎每一个摊位前,就插着一个长条红旗,旗子上竖着写着‘九垸鱼丸粉’‘九垸鸭脖子’之类的字眼,别看摊位小,人家可是有品牌的。

    在摊位的走鬼车前沿,他们还将自己售卖的产品,全部明码标价,写的清清楚楚,就连在摊位上守摊的人,也戴着红袖笼,白帽子,穿着整齐的着装,硬是把一个路边摊,做出了一种高大上的档次。

    “这就是正明在九垸县搞出来的产业?”长孙无忌指了指那两排摊位道。

    “是的,码头这边只有一百多个摊,城里,几个人多的工地汇聚处,还有垸田那边的工地上都有,现在,光在江陵城周边,就有八百多个摊位。”长孙淳看了看这些最多只有五六张小桌子的摊位,朝长孙无忌点了点头道。

    “八百多个摊位?还真不少,正好,老夫刚下船,还没有吃早饭,就到这些摊位上吃点吧!正明弄出来的,肯定是差不了的。”长孙无忌笑了笑,率先朝摊位的方向走去。

    长孙淳一边跟上,一边道,“那里是不差,简直,嗨,我也说不清楚,您去吃过就知道了,在这江陵码头下船的客人,就没有不好这一口的。”

    从长孙淳用‘好这一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