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农圣-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按照上面写的大致方法,找几个工匠试试,看能不能制作出纸张来。”

    “呃,草木,桔梗,树皮也能造纸?”

    见二人一脸质疑的眼神,孙享福懒得跟他们解释,道,“叫你们去办你们就去办,忘了咱们府上的那些精妙事物是怎么弄出来的了吗?反复试验,不要担心钱的问题。”

    于是,两人拿着单子走了。

    当然,孙享福只让他们研究纸的制作方法,却不去研究笔,墨,砚,也是有原因的。

    谁说非要毛笔才能写字?鸡毛笔,鹅毛笔也是可以写字的啊!

    谁说写字非要用墨?其它有色颜料也可以啊!

    不用墨写字,自然也就不用砚台了嘛!反正孙享福的目的,只是降低平民认字读书的成本。

    孙享福正在思考一些代替物品的时候,席君买晃着越发粗壮的膀子走了进来。

    “村里护卫队的人手我已经给你招齐了,这些天我就去村上训练他们,上元节前回来。”

    “嗯,我在幸福村的房子暂时就归你住了,记住,伙食,俸禄,装备,咱都不亏他们的,给我使劲练。”孙享福点了点头道。

    “就等你这句话呢!他们底子都很好,苦练它三五个月的,绝对不弱于大内侍卫。”

    相对于做看家护院的活,席君买明显更喜欢军伍一些,是以,孙享福提出让他训练一支三百人的护卫队的时候,他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去吧去吧!这两天我也不打算出门了,把府里的事情规整规整,然后排排上元节的节目。”

    孙享福朝席君买摆了摆手,等他出了书房,便又开始提笔写起了字。

    一个从六品下的小家臣,要训练一支三百人的私人武装,你不写一封陈情报告给李世民,就等着挨刀子吧!

    另外,过了上元节,其实就可以开始准备春耕了,对于皇家农庄的一些规划,他也需提前做好,最最重要的是,他要挖世家的根基,不光只从笔墨纸砚上面着手,更简单便捷的教育方式是不是也该拿出来了?

    于是,汉语拼音这种孙享福已经丢了二十几年的东西还须得再捡起来。

    难得在府上清静了两日,大年初五的时候,李世民的旨意到了孙府。

    丽政殿,肚子越发大的长孙皇后盘坐在暖炕上为李世民研磨,李世民则是照着孙享福之前递给长孙皇后的折子,在书写着什么。

    “微臣拜见陛下,娘娘。”孙享福弯腰行了一礼道。

    “孙正明你好大的胆子,竟敢未得朕允许,便私自招募三百武士,而且,这些人还都是出自府军,你有何话说?”李世民见孙享福来了,佯装发怒道。

    他这脾气发的太假,孙享福一眼就瞧出来了,为什么呢?折子上不是写的很清楚么。

    “启禀陛下,事出有因尔,幸福村诸多产业关乎着明年整个关中的生产,微臣不得不慎重对待。”孙享福弯腰拱手解释道。

    “关乎整个关中的生产?你且细细道来。”果然,李世民有了台阶就下,顺势道。

    “幸福村的各项产业,陛下当知道,各大水库修建好之后,还要套用幸福村的模式发展壮大,是以,微臣打算将幸福村打造成整个关中的育种育苗基地,如果发源地出了问题,那么,关中其它各地新建的渔场,或马上要建的鸡场,猪场和新作物农田,都将受到影响。”孙享福立直了身体道。

    “育种育苗基地?你给朕说说这其中的门道。”李世民问到点上道。

    “呃,打个比较简单的比方吧!幸福村的鸡场养了数万只鸡,其中大部份鸡,三四天才产一个蛋,但是,有那么几百只鸡,却是能够做到两三天便产一个蛋,臣已经做过试验,用这些产蛋高的鸡产出来的蛋孵化出来的小鸡,产蛋同样的高。

    那么,如果将来即将建成的鸡场,全部养殖这种高产鸡苗,产出的鸡蛋肯定会有所提高,而且,不排除这些高产鸡里面,会出现天赋异禀的,咱们再将其挑出来,孵化出产蛋更高的鸡,向整个关中推广,又会再度提高所有鸡的产蛋量,这就是专业育种的好处了。”孙享福解释道。

    李世民闻言眼冒精光,原来,一个养殖,里面居然还有这样的门道,于是又开口道,“猪也是一样吗?”

    “大致如此,以体型最大,最强健的公猪配以产崽最多的母猪,产出的猪崽会更多,猪崽也更肯长个,幸福猪场村今年就有一头母猪,一胎产了十二个猪崽,而且一个月后,那些猪崽就比同时期生产的普通猪崽的体型大了一圈,这就是良种的好处。”孙享福再度解释道。

    “你,你这些本事是从那学来的?”李世民闻言一愣道。

    “呃,微臣没事就爱瞎琢磨,琢磨之后,就找人试验,于是,得出了这些结果。”孙享福打了个梗道。

    “嗯,若是照你所说,这幸福村的产业却是至关重要了,朕会拟一道旨意,禁止外来人员随意出入幸福村方圆十里之地,另外,你招募的人,就暂时让他们驻守在哪里吧!”李世民点了点头道,也只有瞎琢磨三个字能解释孙享福为何研究的这些东西了。

    “陛下,孙正明刚才说了育种,可还没说育苗呢!”长孙无忧提醒道。

    “对,你且说来,若是同样能够提高农作物产量,朕定重赏于你。”

    好了,这次可是你亲口说的重赏的,哥可是当真了。

    孙享福如是想着,清了清嗓子道,“这育苗跟育种其实差不多,挑个大饱满的种子做种播种,成苗之后长出来的果实自然是比普通种子要高一些。”

    “就这啊!既然是一个道理,那朕就不赏你了。”李世民有些失望的道。

    孙享福此刻很想跟他竖个中指,但又怕自己说的不尽不实,到时候李世民心里有梗,于是再度拱手道,“这只是一方面,臣目前已经找到了一种提前育苗,缩短农作物生长期的方法。”

    “什么方法?”李世民闻言精神大振道。

    “暖棚育苗,等天气转暖,再移植成苗到田间,蔬菜瓜物之类的都可以做到,而且,成活率会比直接种植更高,结出来的果实也可能更大,上元节后微臣就会开始育苗,三四月份的时候,陛下应该就能吃到黄瓜,寒瓜,西域香瓜之类的瓜果了。”

    “当真?”

    还不待孙享福说完,李世民便打断道。

    “如无意外,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当然,盖暖棚和维护暖棚温度的花销不小,但这种培植再移植的方法,可以缩短作物差不多一到两个月的占地生长时间,如果此法得已推行,那么,许多生长周期短一些的蔬菜瓜果,便可以做到一年种两季了,到时,大唐的百姓餐桌上的蔬菜瓜果就可以从三四月份一直食用到深秋,甚至寒冬。”孙享福又接话道。

    两季,又是两季这种伟大的农业创新,可惜,李世民还不能完全懂孙享福说的这些,并且成功曲解了他的意思,只把话题的重心放在了盖暖棚供暖花销不小这个事情上,后宫的钱现在都被他用在了离别的地方,可没钱再往外掏了。

    而且在他看来,关中,乃至整个大唐待耕种的荒地多的是,何必花费巨资弄这些东西?孙享福搞出来的这些微反季节的蔬菜瓜果,肯定又是只供给富人享受的高价产品,最近找他哭穷的大臣不少,朝廷官员的贪污受贿情况开始增加,还不是因为这些当官的开销都大了,继续让孙享福这么捞钱的话,对于朝廷的管理没有多大好处。

    他却没想过,种出这些蔬菜瓜果的肯定是农民,富人享受花了钱,被农民挣去了,受惠的,是最底层的农民阶级,而缩小贫富差距对于国家的稳定有多大的好处,他没有反思过。

 第九十八章 放灯

    古人有一套很奇怪的理论,那就是少劳动就是一种幸福,君主劳费民力,是一种大罪过。

    这套理论在阿三国一直延续到了现代社会,勤劳的华夏人们不能理解他们为什么挣够一天的饭钱就会选择收工睡大觉,但孙享福现在理解了,说不定还是华夏的古人把他们带坏的呢!

    李世民把孙享福提前育种一年两季的农业改革的构想批的一无是处,说这是浪费民力取悦富人的无用之举,在他看来,有这个精力去弄这些农作物,还不如去多开垦几亩荒地划算,所以,孙享福的赏赐又没有了。

    目前孙享福无法用李世民听的懂的语言告诉他,土地养分是有具体数值的,没有等同的肥力提升土壤质量,关中的田地会越种越贫瘠,而过分的开垦会导致水土流失严重,从而影响整个关中的生态环境。

    他更加无法扭转李世民以及所有古人,田地多就是财富多的思想,所以,这次的奏对,前半部分是成功的,因为育种有看的见的好处,后半部分却失败了,因为李世民觉得完全可以用育苗的功夫去开垦荒地,开垦出来的田地是可以祖祖辈辈传下去的固定资产。

    所以,幸福村可以作为育种基地,给皇家即将开设的鸡场,猪场,渔场提供种苗,但皇家农庄的田地,依旧会像以前一样耕种,顶多分一部分土地拿出来种植金花菜之类的鱼草。

    好在还是有一些人对孙享福是一如既往的信任的,比如秦琼,他就决定开春之后让食邑的庄户去幸福村学习育种,种植孙享福鼓捣出来的农作物,另外,还有虞家,在虞秀儿的大力说服下,决定将家里一万亩田地交给孙享福管理,那么加加埋埋,孙享福开春之后可以种植的田地将近十万亩。

    这里面秦琼占大头,他的八百户实食邑可就是有六万多亩永业田,加上他本人左卫大将军的职田和私田也有一万多亩,孙享福两口子才七千亩,加上虞家的一万亩,还不到秦琼的四分之一。

    “嗯,十万亩,差不多能够满足需求了。”

    孙享福在书房里做完统计,大大的舒了一口气,既然不能让皇家农庄起表率作用,那就退而求其次,用自家的田地给大家做样子。

    “夫君为何如此热衷农耕之事?”

    虞秀儿这几天也是窝在家里整理台本,编撰后面的剧情,看着孙享福张口田,闭口田的,有些好奇的问道。

    “说白了,咱们大唐是以农耕为本的社会,只要田地里的产出多,老百姓都有饭吃,有衣穿,这天下就会国泰民安,天下国泰民安了,咱们才能活的舒心,大家,也才更有闲工夫来看我们的艺术表演。”

    孙享福没办法跟虞秀儿说的太深,思想太过超前的人,往往会被人看作是疯子,目前,他只能按照以前的节奏,先做力所能及的事,等大家看到了成果,再来争相模仿也不迟,就像横空出世的幸福村一样,现在有了成果,谁看着不眼馋。

    雪水化去之后,天气日日晴好,孙享福则是过上了早出晚归的日子,上午去东宫教琴,下午骑马去各处田地里勘察情况,什么地适合种植什么农作物,没有人比孙享福更清楚,晚上回到府里再排练一两个时辰的节目,午夜前睡觉,转眼八九日就过去了,上元节就要到了。

    “少爷,研究造纸的小院传来消息,说是他们成功了。”德叔在孙享福的马进门之后,接过缰绳道。

    “快带我去看看。”

    说着,德叔忙将马缰交给马夫刘三,领着孙享福便往中院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