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农圣-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摊上这么个不求上进的丈夫,虞秀儿只得捏着鼻子认了,要说天天待在望江楼的她没有看出什么端倪那是不可能的,就算她没看出来,虞家还有个对世事洞若观火的虞世南在呢!

    这事要是摊在长安任何一个勋贵头上,他们肯定都会借机向李世民表忠心,参与进去,事后分上一笔功劳,提提爵位,捞点食邑封地的好处,可孙享福却是避之不及,他只是个想安心种地的农民,而且贪生怕死。

    庐江王和王君廓先后造反,明眼人都看的出来和朝中有所牵连,而朝廷能煽动藩王和总镇一州的大都督的能有谁?非太上皇李渊莫属,联想到李渊最近总是寻着由头出宫,就不难猜测出他有发动政变的意图。

    那么这个政变怎么发动?从何地发动?其实一点也不难猜。

    望江楼不足百米就是曲江池码头,曲江池通运河,一旦上了船,就如同之前煽动突厥乱兵的幕后主使一样,再想找到他就难了,毕竟,这个时代不像后世,有卫星,有监控,有强大的地面部队,可以地毯式的搜索,在这个中枢传个令到地方都需要几天时间的时代,一个有周密计划和接应的潜逃是很有可能成功的。

    虽然历史上的李渊是死在了宫中,但是,望江楼本身就是一个历史上没有的东西,蝴蝶效应可不是说着玩的,孙享福固然知道一切都在李世民的算计之中,可是没有人会做自己觉得没有把握的事情,裴寂的谋划,未必就是不可能实现的。

    当然,不管是谁胜谁负,都避免不了会有一场冲突,而李渊,却是一个不败者,即便是裴寂的谋算失败了,他也不会比现在的情况差到哪里去,到时候他一定会无比痛恨在这件事上对他落井下石的人,而孙享福,不想做这样的人。

    清晨,曲江池码头上热闹的很,孙享福一家以及核心研发工匠,加上大部分家丁都登上了前往幸福村的大船,足有三四百人,还有一部分建筑工匠和家仆会由德叔掌管,负责府中的翻修工作,至于那些艺人和酒楼服务员,他们会在孙府拆迁完毕之前,搬到望江楼新盖起来的员工宿舍楼里。

    当留下来的那些工匠们看到德叔手上的图纸的时候,顿时有些发蒙,光地基就要下到三四十米深,地下室都会有好几层,加上一些精巧的通道设计,仅仅是地下建筑的工程量居然都不小于望江楼。

    建好之后,外层的三层骑楼会环绕整个主楼,从骑楼有通往主楼的通道,主楼是一栋五层的尖顶楼,开有四面窗,可以环视四周。

    若算整个建筑的房间,足有近千间,却再没有了什么前院,中院,后院的分别,因为整个建筑都是连在一起的,看上去更像是欧洲近现代的城堡建筑,反正孙享福有钱,这种欧式城堡住起来拉风,防御力又较强,只要大门关闭,就算是军队,一时半刻也很难攻的进来。

    毫无疑问,这样的城堡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是没有什么美感的,孙享福也并不是喜好这种东西,

    只是因为安全,实用,才打算将其弄出来,如果可以的话,他其实更愿意一倍子待在幸福村住自己的田景房。

    “咱这楼恐怕要修个一年半载的,回头让望江楼的管事给我们留个套间,春耕过后我们排戏的时候就住酒楼的房间吧!”船头上,孙享福最后跟德叔交待道。

    “嗯,少爷放心,就算酒楼没地,秦府咱们随时还可以去住不是。”德叔朝孙享福拱了拱手,操船的船夫便将船驶离了码头。

    幸福村今日可算是热闹了,播完种的雇工们才走,孙府的一大票人马又来了,抓住幼苗成长期的空挡,除了捕捞手需要出去捕鱼之外,其余的人都被发动起来盖房子,原先的那个土山包已然是不能安顿下护卫队陆续接过来的家眷,所以,孙享福让孙大力组织人手,沿着拓宽的小河修一条通往小河集的水泥路,而新建的房子,都会沿着这条水泥路建。

    对于给自家盖房子的事情,护卫队以及他们的家眷当然是有多少力卖多少力,由于人力充沛,仅仅一个多月,小河沿岸就多了几十套砖瓦小院,等护卫队的三百户家眷全部安顿下来,幸福村的常住人口就将达到两千多人了,其中青壮劳力都有七八百人。

    清晨,孙享福被护卫队起床的哨子声吵醒,习惯的掀开被子,坐了起来,快速洗漱完毕,穿上一身短衣短裤,便往屋外跑去,锻炼身体很重要,这一个月的农忙,让他感觉自己的体力比后世差远了。

    所以,他现在几乎每天都跟着赵龙训练,还将后世大学时候军训的一些项目拿出来跟赵龙讨论,很多赵龙觉得可取的地方,都编入了护卫队的训练大纲,所以,清晨,这支在环村公路上奔跑的护卫队脚步十分整齐,队形也没有因为奔跑而散乱。

    四月的天其实已经有点热了,跑完步,打完拳的孙享福回家之后就洗了个冷水澡,随意的吃了点早餐,便带着自己的一些工具往大棚的方向去了,孙二力和一干幸福村的孩子们已经在这里等候,学子种植技术,便是这些已经有文化基础的孩子们的早课。

    “打开本子记录,一号试验体小白菜,种植时间,四十二天,与二号试验体莼菜花粉杂交,未有变异出苗迹象,与三号试验体马齿菜花粉杂交,未有变异出苗迹象,与四号试验体大头菜花粉杂交,出变异新苗三十棵,属性待观察······”

    孙享福去年夏天的时候就试种过十几种这个时代的蔬菜,那个时候,只是为了搞清楚这些植物的基本属性,今年,则是可以进一步研究,将所有能够种植的蔬菜进行复杂的排序,看能不能杂交出高产并且适合食用的新蔬菜。

    大致知道这些蔬菜进化历史的孙享福当然是有的放矢,不过,为了让所有的孩子们知道这些农作物是可以研究的,是可以杂交出新的,所以,要让孩子们看到整个新作物的诞生过程,如无意外,今年,大唐将会出现大白菜,包心菜,雪里蕻等适合在冬日里种植的蔬菜,对于这种十字花科系蔬菜的简单变种,孙享福是最有把握的。

    至于汉朝就传入中土的洋葱,和西魏时期就传入中土的莴笋等被这个时代的人们忽略的蔬菜,孙享福则是会大面积种植,不至于因为这个时期的烹调方法不善,而让这些美味而又营养价值较高的蔬菜被埋没。

    “村长?为什么这些不同菜的花粉杂交在一起会长出一种新的菜?”孙二力看着大棚里,那些新长出来的嫩芽问道。

    “呃,这个,就像你父母在一起结合了,就有了你的道理差不多。”孙享福随便找了个理由解释道。

    “可我父母都是人啊!我也是人,这菜,却是完全不一样的。”孙二力继续问道。

    孙享福闻言,想了想才解释道,“这些菜虽然外表看上去不一样,但花系是一样的,就像人一样,突厥人,黑乎乎的昆仑奴,虽然跟咱们汉人长的不一样,但都是人,他们跟汉人结合起来,也可以生孩子,而且,生出来的孩子,会有两个种族的人的特征,这些新生长出来的蔬菜,就像混血儿一样,带有原来人种的一些特征,却又有很大的不同。”

 第一百零四章 避不开

    孙享福跟孩子们讲的知识量很大,从授粉育种,到嫁接移植之类的,几乎这个时代能够做到的种植技术,他都会讲,甚至让孩子们自家动手做试验,所以,现在幸福村数百口鳝鱼泥鳅池旁都被孩子们用嫁接移植法种植了一颗葡萄树,而几十个大棚,也都被这些孩子们分管,孙享福分给他们一定程度的青壮劳力帮忙打理就成。

    四月的第一个休浴日,大湾村的村民们拉着一车车金花菜到了幸福村的渔场,他们是今年第一批收获这种新作物的农民,对于幸福村是否会履行承诺,他们心中还有不少忐忑。

    “大力,让人过称,张宏,准备好铜钱,按照他们送过来的数量,一文不少的结账,另外,咱村专门负责生产饲料的作坊要扩大了,从护卫家属中招募一百人吧!除了搬运,全部用女工。”

    幸福村各种养殖饲料的来源有不少,望江楼每天能提供一船馊水,膳监司每天能有过千石的豆渣拉过来,再有就是幸福村自产一些的鱼草,猪菜,馊水之类的,加上周边好几个村落送过来的金花菜,综合起来,一天出个三千石饲料是没有问题,而幸福村目前养殖的鸡,猪,鱼数量,完全消耗不掉这么多的饲料,所以,扩大规模,也是近在眼前。

    郝村长和一干大湾村的村民们拿到了铜钱的事情很快就传到了十里八乡,于是,大家都开始往幸福村送鱼草饲料了,对于幸福村日新月异的变化,大家也都习惯了,直到四月中旬的一天,马周和长孙冲一起来到幸福村的时候,都有点不敢相信这是大唐的一个村落了。

    “怎么地别处的作物才刚刚出苗,这里的庄稼都快长成了,你们看到那些田地里的瓜物没有,寒瓜都长到脑袋大了,居然还有黄皮的胡瓜,这东西不是西域才产么。”马周惊叹道,现在他才知道,临行前为什么石大郎会告诉他,去到幸福村,万事莫惊讶了。

    “谁说不是呢!西域的胡瓜弄到长安可不容易,通常一个都会卖到一两贯钱,而且还有价无市,需要提前订货,我也就在皇宫能够吃上一些御贡的,今年,怕是可以敞开吃了。”

    胡瓜里有一个品种就是后世的哈密瓜,喜欢昼夜温差较大的生长环境,是以,开年就种植的夏瓜,根本不需要在大棚里种植,长孙冲和马周只需要在船上,就能看到岸边的田里里,一个个金黄色皮的胡瓜。

    “原来孙下牧最大的本事是种地,看来下官无事,还是要多向孙下牧请益才好。”

    两人聊着,不一会,船便到了幸福村的码头,二人在赵龙的带领下,来到了正在公舍办公的孙享福这里。

    “你俩没事别出声,先等孙正明上完这堂课。”

    才进了院子,二人就被一身道袍装扮的李淳风拦住了,原来这货在是站在窗外听讲,原因是这家伙上课时候老是提问,打断孙享福的讲话。

    “之前,我们讲了天气环境对农作物的影响,那么,接下来,我们再讲讲土壤性质对于农作物的影响,比如盐碱地,大家都知道不能种植农作物,其实则不然,有一些农作物在盐碱地上也是可以种植的,只是咱们大唐现在还没有引进那些农作物而已,那么,咱大唐的土地,是不是只有盐碱地不能种植呢?

    当然不是,每一种土壤属性,都会对不同品种的农作物造成影响,比如在酸性较重的土地上,就只能种植茶树,和一些碱性植物······”

    孙享福讲着讲着,还拿出几块泥巴来供学生们辨认,什么酸碱盐之类的东西,听的马周和长孙冲是云里雾里,最后,孙享福大致举了十几种例子,告诉大家,什么性质的土壤适合种植什么性质的农作物,怎么施肥改善土壤性质等等,这堂课才算完。

    “那个,李道长,孙正明平时就在这幸福村教孩子们玩泥巴?”长孙冲忍了好久才向李淳风问道。

    “这可是大学问,以前贫道愚昧,不知道天地万物都是有属性的,学习了孙正明的辨土之法,往后炼丹的时候,贫道应该能更加的得心应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