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梁山终结者-第2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韐等人又拜道:“殿下,尊位空悬,国家无……”

    等等,哪里不对?

    刘韐仔细一想,方天定反套路了。

    众臣劝进,为了表示谦虚,方天定应该装模作样的的推辞一次,众臣再劝,方天定再推辞,众臣三劝,方天定勉为其难接受。

    如此,套路走完,即显得臣民忠心,又显得皇帝谦逊,皆大欢喜。

    却不想,太子一下子就答应了,一点矜持都不讲,简直是……

    反正节奏有点快,直接打乱了大家的思路,让众人一时没跟得上,还按照之前预演的来,险些出丑。

    方天定却不在乎那么多。

    他承接皇位,顺理成章,没什么好推辞的。

    与其磨磨叽叽,不如干脆搞定。

    而且,方腊尸骨未寒,他也没心情玩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

    好在刘韐也是见过大风大浪的,立刻改口道:“太子即将登临大宝,宣读先帝遗诏。”

    蒲文英立刻捧着方腊的遗诏出列,召开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轮回起始,天时已至,朕驾崩,乃寿终,愉悦至。

    齐王,太子方天定,人品出众,勇冠天下,谋略无双……着方天定即刻继承帝位。

    天下未平,征战未休,丧事从简从速,勿得铺张浪费。

    ……陪葬不过九件,禁止殉葬,停灵不过三日,诸王侯守制不过七日,百官各守其职,百姓不禁嫁娶,民间不禁欢宴……

    若有官员借此为难百姓,缉拿查问,绝不姑息!

    布告内外,咸使闻之!”

    两刻钟还多,蒲文英读的口干舌燥,才把圣旨读完了。

    实在是方腊夸奖方天定的内容太多,直直用了一千五百多字来夸奖,只把遗诏写成了晒儿书,实在是秀的不得了。

    讲真,若非圣旨篇幅有限,方腊肯定把遗诏写成育儿大全。

    从方天定睁眼即说话吹起,一直吹到三十岁鼎定天下。

    这么优秀的遗诏,等过个百八十年,怕是有人怀疑这是方天定自己伪造的。

    然而并不是,这是方腊口述,蒲文英执笔,刘民生等人见证,宰相府、枢密院、宗人府联合签名画押的。

    方天定领了诏书,众臣三磕九拜,道:“臣拜见皇帝陛下,伏惟陛下作威作福。”

    “诸卿平身。”

    “谢陛下!”

    至此,方天定已经继位,不过登基大典还得等上一等。

    方天定下了第一道圣旨,道:“传旨,遣飞骑遍往天下,通传先帝驾崩,朕登基之消息。”

    “谨奉陛下圣谕!”刘韐立刻安排人去办。

    这就相当于报丧,通知全国上下,告知方腊驾崩的消息。

    方天定又道:“先帝遗诏,停灵不过三日,谥号、庙号、寝陵可曾准备完毕?”

    谥号,是对一个人的盖棺定论,马虎不得。

    庙号是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

    并不是所有君王都有庙号,非得有大功者不可。

    寝陵更不必说,不止是驾崩皇帝归属,还是新继位皇帝的门面,同时还关系国运,十分重要。

    因此,方天定特别关注。

    而且,把这三个问题解决了,才好继续方腊的丧事。

    刘民生上前,道:“臣等商议,先帝起于细微,创基立业,始受天命,应上尊号曰太祖。

    先帝靖民则法、德象天地、仁义所往、立志及众、执应八方、扬善赋简曰圣、照临四方、慈惠爱民、绥柔士民、安民立政、安乐抚民、布德执义,昭德有劳,应为神圣明文德成康昭皇帝。”

    庙号太祖,谥号九个字,可简称明文帝。

    便如庙号太宗的李世民,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简称唐文帝。

    其实方天定对方腊的谥号不甚满意,因为作为开国君王,谥号文不如武。

    不过,赵宋未灭,天下分裂,称武皇帝确实不妥。

    再则,方腊称武帝,方天定死后肿么办?

    一味拔高方腊的地位,怕是后人要以为方明建立,都是方腊的功劳。

    方天定?肯定是坐享其成的皇二代咯。

    事实确是,方腊基本躺着就把皇帝当了,没出多少力气。

    不过,方腊运作摩尼教,确实为起义并建国奠定了十分良好的基础,称为文帝也是合适。

    所以,方天定便应允了下来。

    至于寝陵,那就简单了。

    方腊并未建设祖先坟墓,因此他的墓称之为祖陵。

    三项基本原则确定,便是吊唁。

    吊唁,总结起来就一个字——都给我哭。

    哭的声音不大,大不敬,眼泪不多,大不敬,表情不痛苦,大不敬……

    着实需要不俗的演技。

    所以说,当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梁山终结者

    zj190128g

 二百九十五 方腊入土

    “谨奉太祖遗诏,吉时至,起驾~”

    礼官高唱中,抬棺力士同时发力,抬着方腊向宫外走去。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

    前方,有道士和尚举幡唱经,侧方,九百骑士各自排开,以为护卫,后方,又有卫士随行。

    队伍绵长,整齐肃然。

    按照遗诏,方腊只在奉天殿停了两天,供群臣吊唁。

    第三天,即九月二十二,便出殡。

    殿外,方天定为首,各文武百官全部披麻戴孝,依次跪在道路两侧。

    “恭送陛下~”

    方腊灵枢经过,众臣三磕九拜后,依次起身,跟在棺椁之后。

    不一刻,队伍排出了三四里。

    出了宫,御道两侧有武士一字排开,都是白盔白甲。

    武士之后,无数百姓翘首以盼。

    “陛下出宫,官民避让~”

    武士呼喝,号令百姓避让,为方腊清理道路。

    “陛下~”

    见方腊灵枢,百姓齐齐跪下痛哭。

    哭声震天,哀恸难挡。

    作为首都,方腊可是用了很多心思在这里。

    减税、平冤、扶孤、慰老、劝学,各种能刷存在感的地方,方腊从不错过。

    因此,应天百姓十分爱戴他。

    短短半年,方腊的威望,已经深入人心。

    百姓得知方腊驾崩,真的比死了父母一样伤心,

    此时应天城里十室九空,百姓都集中在此,为方腊送行。

    方天定小声道:“如此多百姓自发前来送行,想必爹可以含笑九泉了。”

    邵氏微微颌首,道:“军事有你,政事有刘韐并诸多臣公,你爹事情不多,常常微服出宫,三两个月下来,百姓尽皆知晓陛下模样,谁人不爱?”

    方天定道:“如此,爹倒是给我们做了好榜样。”

    邵氏道:“君如舟,民如水,只有把百姓放看在眼里,放在心里,才坐的稳皇位。”

    队伍中,只有方天定与邵氏说话,其余都是哭声。

    他母子一个皇帝,一个太后,说话没人敢管。

    余者敢说废话,定然被弹劾到死。

    不知不觉间,队伍到了应天城外。

    武校学员,应天守军,正在集训的新军,都已经在道路两侧列阵完毕。

    十八个方阵,一万八千余人,十分威严。

    “陛下驾到,跪!”

    轰~众将士手持兵刃,齐齐单膝跪下。

    “拜~”

    空手着地,头颅低下,齐声喝道:“陛下文成武德,功盖千秋,扫宋立明,永垂不朽。”

    呼声整齐,惊天动地。

    这是方腊第二次阅兵,也是最后一次。

    跟在送葬队伍之后的赵宋耳目,各国使节见状,无不心惊。

    短短三天,所有将士表现如同一人,可见其精锐程度。

    赵宋耳目只是心惊,并无其它想法。

    因为赵宋刚刚打败,元气尚未恢复,只能固守,难以进取。

    各国使节却各有想法。

    辽国合计着是不是双方可以联手,敲赵宋一笔。

    金国则想是否可以与方明联盟,以防宋辽联盟。

    位处南方的大理、李朝,则不免忧心忡忡,生怕明国一言不合就开干。

    所以,他们不得不考虑,等方天定登基大典时,该送甚么礼物,表达甚么立场。

    送葬队伍从北门中华门入,南门安靖门出,再折向钟山。

    不一刻,队伍到了英灵殿前。

    方天定接过方腊的神主牌,捧着走进大殿内。

    香火缭绕,犹如幻境。

    负责香火祭祀的礼官喝道:“陛下殡天,神主归位,众将士迎接!”

    话音一落,众道士和尚立刻敲钹打鼓,咿呀唱经。

    方天定捧着方腊神主牌,放置在正中间最高处。

    数万将士的灵牌环绕方腊左右,犹如大军护持,十分威严。

    若真的地下有灵,怕是阎王爷会大感头疼。

    拜了三拜,方天定起身,邵氏、方亳等皇族并大小官员,依次进来奉香跪拜。

    能够在方天定目视下祭拜的,要么如刘韐、胡铨这样国家重臣,要么如刘民生胡安国般德高望重之事。

    地位不够的,抱歉,方天定没时间等在这里。

    出了英灵殿,礼官喝道:“陛下镇压龙脉,鸣炮~”

    轰~轰~轰~

    九九归一,共计八十一响。

    从炮响,到声止,方腊正好到了寝陵前。

    “龙脉开~”礼官喝道。

    轰隆隆~

    早就准备好的工匠们,立刻打开寝陵铁闸。

    邵氏催泪道:“陛下,待臣妾百年之后,再来作伴。”

    方天定等人再此三磕九拜,做最后的告别。

    此一别,为永别,再相见,只能在九泉。

    “辞别毕,陛下入龙脉!”礼官喝道。

    “送陛下~”

    众人齐呼中,另一波十六个力士托住棺椁,抬向寝陵里去。

    目送方腊进入甬道内,杜进臣出列,拜道:“臣代表全军将士,谨以九州山河堪舆图献于先帝,以昭示军功赫赫。”

    “准!”方天定颌首应允。

    四个军士抬着硕大的沙盘,随着方腊进入甬道。

    沙盘上,亚欧非美四大洲,赫然在列,无数岛屿,星罗棋布。

    两侧刻词“日月所照,中华之土”,正中两个字——“天下”。

    其中蕴含的雄心与野心,昭然若揭。

    当然,可能到死,方天定也看不到大明的旗帜插遍地球,然而氛围已经起来,不会那么容易停歇。

    刘民生出列,道:“臣等苦心孤诣,编撰得注音字典一本,敬献于先帝,以示国朝文治之昌盛。”

    “准!”方天定应允。

    有老者出列,拜道:“小民谨代表天下百姓,敬献陛下五谷各一斗,以表孝心,也求陛下保佑我等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方天定扶起老者,道:“朕替父皇,多谢各位乡老敬爱,此情此心,朕定当铭记于心,不敢或忘。”

    又有小吏献上陶制六畜一套,工匠献上轨道马车模型一套,水手献上海船模型一套。

    武功、文治、民生、经济、科技、工业、海贸,此乃国家行业之代表。

    随后,方亳又送入枪炮各十套,并配有相应陶俑,以助方腊征战阴间之用。

    这是方亳的孝心,也是代表的未来。

    随后,邵氏令人送入亲自缝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