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梁山终结者-第2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好啦,主将死啦……”
“跑啊~”
“大王饶命……”
惊慌中,宋兵立刻乱成一团。
有那机灵的,立刻转身逃跑,迟钝些的,跪地投降。
只是数万人马,纷纷杂杂,跪地的被踩死了许多。
不一刻,无数宋兵拥挤到关门前。
城头的守军已经惊呆了。
出关前信心满满,不可一世,只觉得平推方天定轻而易举。
不过半个时辰,全军溃败。
呆了片刻,城头守军发声喊,各自逃命去了。
孙傅对他们确实不错,然而树倒猢狲散,此时也只能个人顾个人,保得性命再说。
好在城门未栓,宋兵挤开,纷纷向里逃去。
为防阵型被冲垮,明军并不冒进,只驱赶尾随大部溃兵进关。
大局已定,方天定把注意力从战场上收回来,看向孙傅。
只见他呆呆傻傻,嘴里不断念叨着:“不可能,神兵怎么会败呢?不可能……”
进士出身,妥妥的文化人无疑。
然而,这家伙偏偏信了一个道士,不,准确地说,还不是道士,而是一个骗子。
“孙傅!”方天定叫道。
孙傅听若不闻,根本没反应。
叶贵见状,哗地把一壶水从他头上浇了下去。
孙傅回过神来,喝道:“贼子,要杀便杀,何故折辱于人!”
雄起了一把,孙傅重新委顿下去,喃喃道:“臣有愧圣上重托,罪该万死啊!”
看他万念俱灰的模样,倒也有几分可怜。
然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他身负重任,不思图强奋起,只把希望寄托在一帮骗子身上,他不完蛋,谁完蛋?
不止孙傅自己完蛋,整个河东也完蛋了。
如同洛阳一样,一关失守,余者再无意义,明军自可一路开到太原府。
当然,据城而守也是可以的,然而什么城能比得上天险关隘?
再则,天险的意义,还是振奋人心。
人心散了,还想带队守城?
方天定问道:“尔等所谓神兵,不过一帮骗子,至多是游方术士,你也是智慧之士,何故轻信?”
孙傅垂首不答。
鬼迷心窍,哪有那么多理由!
这时,张卫国押着一人过来,道:“陛下,检点战场,此贼未死。”
正是那姓郭的金甲将。
确实是金甲,然而只是金色纸片缝制,看着尚可,全无一丝作用。
因为吃了一枪,他的胳膊齐肘而断,鲜血尤自滴答个不停。
尚未到了近前,这将径自跪下,以头戗地,叫道:“圣上饶命,我对国朝有大功啊!”
功劳确实挺大的。
若非他带人跳大神,鼓动孙傅出关野战,怕是要费许多功夫,才能拿下天井关。
方天定问道:“你乃何人?”
这将道:“小人郭京,原为禁军小卒,因见孙傅崇信道法,便伪造书籍诱其寻访,进而成为其座上宾。
孙傅出知泽州,小人随行,故意以法术惑其心智,待龙驾到来,即行出关搦战,好助国朝全取河东。
圣上明察,小人确实心向国朝,是以委曲求全,隐于敌营。”
信了他的邪!
方天定当然不会相信他说的。
不过,他也想起来这两货是何方神圣来了。
靖康之耻时,孙傅权知枢密院,同样的迷信郭京,并引荐给赵桓,也就是宋钦宗。
放着李纲、种师道等贤臣良将不用,赵桓偏偏相信了郭京的说辞。
待金军兵临开封,郭京带着赵桓的无限希望,领神兵出战,其言不但要击败金兵,更要反推到阴山之下。
结果嘛……呵呵!
这边厢,听到郭京的话,孙傅炸了。
“奸贼!”
怒喝中,孙傅锵地抽出宝剑,猛地向郭京扑来。
郭京急要闪躲,奈何身负重伤,行动不便,未曾让开。
噗嗤,一剑洞胸。
孙傅尤不满足,一剑接一剑刺下,直把郭京刺的稀巴烂才住手。
众人并未阻止,只看他发泄。
反正这个文弱书生,也构不成危险。
顾不得满脸满身的鲜血,孙傅仰头望天,叫道:“陛下,臣无能,错信奸贼,丧师误国至此,唯有一死以谢罪。”
“由他去。”方天定阻止了众人阻拦的打算。
孙傅已经倒持宝剑,哧啦划过脖子。
鲜血喷溅,宝剑落地,孙傅倒地,抽了一阵,再无声息。
“可惜段恺,死的冤屈!送回应天厚葬。”方天定叹道
“这人如何对待?”叶贵问道。
自杀死节,也算是可贵,因此叶贵请示。
方天定淡淡地说道:“不问苍天问鬼神,实乃咎由自取,与宋军战殁者同葬。”
孙傅人品还是可以的。
当初,赵桓奔金营,他为太子太傅,东京留守,一力保存太子,事不能成,便随行北上,死于北方。
然而,这点操守,相对于误国之罪责,不值一提,确实是死有余辜。梁山终结者
zj190128g
四百零七 李师师
太原,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全本小说网,https://。)
立城起,太原便是大城重镇。
前唐李朝起于太原,使其愈加繁华,现今虽有衰败,亦为太原府首府,河东路治所。
当初,田虎造反,此城被占。
宋江征讨田虎,为破贼军,混江龙李俊献计水灌太原,十余万人死于大水,太原遭受重创。
随着各地百姓迁徙入城,如今也恢复了元气,虽不如从前,却也同样繁华。
叶贵走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左右观望着。
两侧商铺已经开门营业,行人络绎不绝,粮米铺前亦无人聚集,显示人心已经稳定。
“不战而降,善后确实容易了许多。”方天定叹道。
叶贵笑道:“全赖陛下运筹帷幄之妙,方有我国如今盛景。”
这红果果的马屁,方天定果断笑纳。
拿下天井关,太行陉畅通无阻,大军直抵晋城之下。
晋城上下,出城三十里迎接,不战而降。
随后,便是一场轻松愉快的武装游行。
不是没有死忠,其余四路宋军统帅,或突围,或负隅顽抗,尽被一网打尽。
目下,晋中盆地里,只有壶关还在坚守。
不过被明军团团包围,最多坚持十天半个月,定然不支。
走了片刻,看到一家糕点店前排了许多人,方天定便也走到了后面。
巡视街面,查看民生,的确是他的目的,然而能寻找些特色吃食,方天定也不会错过。
前面有三二十人,他也不显露身份,只是耐心等待。
河北各地文书流水价送来,方天定早不耐烦了,索性休假一天,因此有的是时间。
若是听到一两件趣事,正好解闷。
“掌柜的,动作麻利些,李大家可要开唱了。”
“是啊是啊,李大家一旬一唱,因天军进城断了三天,今日复唱,决不能错过。”
一时间,有一半人催促起来。
“各位,还有一个时辰,莫要着急哈。”掌柜的拱手致歉。
方天定拍了拍前面一文士的肩膀,道:“兄台,李大家何方神圣?”
大家,乃是对人的尊称,指某样技艺极其出色的人。
进城三天,叶贵倒是举荐过太原城有什么出色人物,因此发问。
文士回头打量了方天定一番,道:“兄台可是初到太原?”
方天定道:“正是,还请兄台不吝赐教。”
“好说!”这人略带矜持地说道:“想必兄台也听过,这李大家,正是赵宋官家的姘头,原开封城第一伎——李师师!”
看到方天定恍然的模样,文士心满意足地继续说道:“大约半年前,李大家定居太原,并未重操旧业,只是每十日放歌一时辰,挣些盘缠罢了。”
难怪打下开封后,多方查探未找到其下落,原来是跑到太原来了,方天定想到。
原来,方天定把赵元奴收了,叶贵自然也想把李师师给他送去,只是未能寻到,不得不作罢。
此时听到踪迹,当然要去看看。
从心底里,方天定对这个女子还是颇有好奇心的。
打听了确切地址,方天定吩咐其他随从继续搜寻美食,自己带着叶贵先去。
到了地头,只见朱红宅门前有株垂柳,柳条的枝叶正对垂着珠箔的门帘,隔着围墙有一株绿竹掩映在碧纱窗上,竹枝伸出围墙,似乎在欢迎来客。
再看其所在,乃是三间两层小楼,红砖青瓦,倒也雅致。
门口熙熙攘攘,五十余人翘首以盼,若非有小厮阻拦,这群人怕不得破门而入。
耐心等待片刻,一老鸨出来,道:“各位客官,照旧,一楼入门费一两银子,二楼十两银子。”
这价格,挺贵了。
方天定估计,这一楼也只能听个声儿,二楼才能见到真人。
各人纷纷掏出银子递出,依次进门。
轮到方天定时,他问道:“敢问妈妈,明朝出的钱票可收?”
老鸨笑容不变,道:“那感情好,正好用来交税,却不省了许多钱。”
新占地区,钞票尚未推广,各项减税免赋已经公布,然而商税并不免。
老鸨接受钞票,固然有税收优惠的打算,大约也看出了方天定来历不寻常。
毕竟是皇帝,举手投足自有气度。
这老鸨能把李师师捧成东京第一,眼力、手腕当然是极其出色的,察觉些许也是正常。
果然,上了二楼,方天定被引到了正中间,距离琴台最近的地方。
这地方不但听的清楚,还能仔细观看李师师的模样。
随着时间的流逝,二楼人越发多了起来。
粗略估计,不下三十。
一次三百两收入,未曾计算事后打赏,一个月也有千两,着实不少。
耐心等待中,李师师出来。
容貌出色,气质更佳。
张先有诗曰:香钿宝珥,拂菱花如水,学妆皆道称时宜,粉色有、天然春意。蜀彩衣长胜未起。纵乱云垂地。
都城池苑夸桃李,问东风何似,不须回扇障清歌,唇一点、小于珠子,正是残英和月坠,寄此情千里。”
晏几道亦作《生查子》一首,道: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妆罢立春风,一笑千金少。归去凤城时,说与青楼道:遍看颖川花,不似师师好。
盈盈做了个万福,也不搭话,李师师坐到琴前,素手微摆琴弦,唱到:“柳荫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一曲毕,众人皆摇头晃脑,闭目回味。
方天定是不懂他唱的啥玩意,却也能听出来唱的的确不错,起码比赵元奴强了一些。
曲毕,李师师有做了个万福,退了回去。
老鸨出来,笑道:“各位,师师姑娘更衣后即回,且请稍待片刻。”
“李大家自去无妨,只求莫让我等久等。”有人叫道。
老鸨笑道:“自不会等待太久,且请用茶便是。”
这片刻,有两刻钟的时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