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梁山终结者-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他带来的随从,都已经嗨翻天了。

    只要不当值,每天不是赌坊便是青楼,个个花天酒地,快活无边。

    他们听到看到的,都是义军想给他们看到听到的,如何能有一句真话。

    挥手让虞侯退下,宿元景怡然自乐地捡起一本书翻了起来。

    招安将成,为朝廷和官家去了一个大忧,不知道心里有多快活呢。

    看了一阵,宿元景听到院子外有人叫道:“太尉可在,方天定求见。”

    宿元景连忙迎出院子,笑道:“天定何故来迟,朝廷的册封圣旨不日即到,万万不能耽误了。”

    方天定笑道:“有劳太尉久等,实在是打下江宁费了了些时日。”

    闻言,宿元景笑容僵住了,喃喃问道:“即已决定招安,何故又打江宁?”

    打江宁,必然是拒绝招安,想要建国称帝。

    他心里已经知道了答案,却不敢相信,也不愿意相信,非得方天定亲口说出不可。

    方天定笑道:“不瞒太尉,假意答应招安,只是为了争取些时间。”

    宿元景指着方天定,气的浑身发抖,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良久,宿元景骂道:“竖子,欺人太甚!”

    方天定也不生气,说道:“太尉莫气,当今朝廷奸臣当道,我等便是招安,也难有好下场,即如此,何不搏一搏呢。”

    宿元景怒道:“高居王爵,各得其官,皆是朝廷封赏,谁敢违逆加害。”

    方天定冷笑道:“柴家子孙有丹书铁劵,还不是被陷害入狱,若非梁山好汉搭救,差点便死了。

    我一个有名无实的郡王,还不是任人宰割。”

    宿元景双目无神,一屁股瘫坐在地,讷讷无言。

    方天定扶着宿元景进屋的时候,他的随从都被集中到了一起。

    看着很多烂醉的,叶贵喝道:“来啊,泼醒他们。”

    哗啦啦冷水浇到脸上,尽都醒了。

    一个虞侯不顾左右刀枪环绕,喝道:“大胆,我等乃是朝廷天使,尔等如此无礼,是想造反嘛?”

    叶贵一笑,道:“拖下去,斩了。”

    士卒领命,把那虞侯拖了下去,不一刻,血淋淋的人头送来。

    叶贵一脚把人头踢到人群前,道:“我等需要天使仪驾诈破高邮,需要三五十个熟面孔带路,其余的,喏……”

    指了指地上的人头,叶贵继续说道:“这是唯一一条活路,只需要三五十个,谁来?”

    听到要投贼,众人不禁犹豫了起来。

    叶贵笑道:“很好,我最喜欢忠义志士,来啊,全推下去斩了。”

    “大王饶命,小的愿降。”

    “小的愿做带路党,只求活命。”

    叶贵嘴角弯起,直如恶魔,令人拿上纸笔,让投效的写反书。

    州衙内,宿元景心伤若死,道:“我是太尉,一颗人头足以鼓舞人心,其余人等,还望放归。”

    方天定笑道:“太尉何故如此,且请安心住下,只是借你仪仗一用罢了,待到破了高邮,定然礼送出境。”

    看到宿元景呆怔不语,方天定又戳了一刀,道:“太尉也不是第一遭,应该早就习惯了才是。”

    宿元景的确不是第一次被借用御赐之物。

    上次奉旨西岳华山上香,恰逢宋江攻打华阴县救史进,他被劫持了。

    梁山等人假冒钦差,破了华阴县。

    方天定的作为,不过故技重施罢了。

    只是宋江等人态度端正,对宿元景恭敬有加,方天定的做法,却很简单粗暴,让宿元景觉得很受伤。梁山终结者

    zj190128g

 七十五 破高邮

    作为南北枢纽,大运河上一直船来船往。全本小说网;HTTPS://。.COm;

    哪怕义军兴起,也没有阻断河上的喧嚣和热闹。

    无数船只中,有十艘大船特别引人瞩目。

    为首的船上,插着一面黄旗,上写“钦奉圣旨招安东南大使太尉宿元景”。

    旗后,站着四个带刀虞侯,船舷两侧,两排衙兵都是紫衫银带,各自执着旌节、旗幡、仪仗、名牌。

    便是熟悉朝廷规制的,也不敢怀疑这钦差座驾有假。

    大船缓缓而去,早有两个亲兵沿着陆路前去高邮送信去了。

    短途奔驰,还是骑马的快,只是辛苦。

    然而,太尉路过,你不去通传地方官员迎接,怎么摆排场呢?

    再则,钦差代表的是皇帝的脸面,沿途大小官员,哪个敢不来见?

    城外三里,高邮军节度使、防御使、宣抚使、知县等大小官员翘首向南,等着宿元景出现。

    “能够招安方腊,太尉真是劳苦功高啊。”

    “是啊,自从方位占了扬州,我等可没睡过一个好觉,生恐一觉醒来,贼军已经到了城下。”

    “嘿嘿,想那方腊此次随船北上,也不知道有多少孝敬。”

    “送走这瘟神便是大喜,还要甚么孝敬。”

    站在阳光下,众官员不禁议论纷纷。

    此刻,他们的心情就像这天气,晴朗无比,万里无云。

    方腊造反如燎原之火,瞬间烧遍了东南半壁,可是吓尿了不少人。

    高邮距离扬州不过一百五十余里,大军两日可至,大小官员都是战战兢兢。

    有节操的,想着城破便殉国,没节操的,多派兵丁警戒,随时准备跑路。

    宿元景来招安,可让他们欢欣鼓舞。

    东南不战而平,即免了他们灾祸临头,又免了大军过境滋扰地方的烦恼。

    美滋滋啊。

    前几日,宿元景派去东京公干的虞侯通报,招安事情谈妥,可是喝醉了不少人。

    册封天使路过,大家都是殷勤招待。

    只因为招安真的是太好了。

    接到扬州来人通报,各官员不敢怠慢,纷纷出城来接。

    等到送走了宿元景,大家又可以歌舞升平啦。

    时近晌午,船只接近,众官员纷纷整理好衣冠,准备见礼叙话。

    却不想,船只根本不停,直直向城内开去。

    船头上,一个虞侯高声叫道:“太尉水土不服,积劳成疾,速速进城延请郎中来治。”

    从惊愕中回过神来,节度使杨树连忙喝道:“传令,立刻打开水门迎接太尉入城。”

    自有兵丁跳上马去报信。

    船头两个虞侯,大家都是见过的,确是太尉心腹无疑。

    众官员也不敢迟疑,骑马的骑马,坐轿的坐轿,一溜烟向着城内跑去。

    上官生病,可是下属嘘寒问暖,表达孝心的好机会。

    再不济,宿元景病死,也要做好推脱的打算,不能不明不白的背了锅。

    不一刻,船队穿过水门进了城,依次靠在了河岸上。

    杨树骑马而来,跑的最快,已经到了码头。

    下了马,杨树高声喝道:“太尉病情如何?”

    只听得一声大喝“很好”,咻地一声,一箭从船舱内飚射而出,正中杨树咽喉。

    杨树还未倒下,便看到无数兵丁从船舱内冲了出来,直奔城头而去。

    方天定举着大刀,吼道:“兄弟们,跟我上,控制城墙,抢占城门!”

    “杀啊!”

    呐喊中,三千余士卒提刀掣枪,蜂拥向着墙头冲去。

    变故突起,城头宋军都惊呆了,待到回过神来,急忙提着兵器去阻拦。

    只是迟了。

    方天定左砍右劈,当头剁翻了十多个人,又有方杰、縻貹、袁朗这三个凶人,宋兵如何遮拦的住。

    见势不妙,宋兵都丢了武器,顺着城墙跑了。

    乌合之众,不堪一击。

    “方杰、縻貹,沿着那边杀过去!袁朗随我来,其余人等守好水门。”

    下令完毕,方天定领着一千人,沿着城墙向着南城门杀过去。

    水门处厮杀骤起,城内也慌了。

    百姓们不知变故,个个躲在家里闭门不出,只敢从门缝向外偷看。

    那些半道上的官员捶胸顿足一阵,跑的跑溜的溜,居然没人组织抵抗。

    实在是贼军威慑太大,大小官员都没有信心能够抵抗。

    而且,城墙丢失,这些人都以为大势已去,城池必丢。

    确实大势已去。

    方天定杀到南门前,只见城头空荡荡的,一个宋兵也没有。

    士卒们也不傻,义军能征善战,实难抵挡。

    再则,义军仁义,减税免赋,百姓负担非常轻,普通士卒如何不羡慕?

    所以,一哄而散。

    远处,已经传开了轰隆隆的马蹄声。

    义军骑兵,到了。

    打开城门,三千骑兵顺着街道直扑各处,那些敢趁乱打劫的,当场格杀,一个不留。

    不一刻,城内安静下来。

    一传令兵来,道:“报告,北门外大量官员土豪逃跑,高邮城破消息,恐怕不能隐瞒。”

    方天定道:“瞒不住便瞒不住吧,传令后军加快速度,立刻向楚州进发。”

    楚州治所淮安,控制着大运河与淮河交汇口,战略地位也是及其重要。

    原来轨迹中,宋江征讨方腊,便是走的淮安。

    同时,这里也是赵宋征讨江南的必经之路。

    当今时代交通不便,长途运输粮秣辎重的损耗非常惊人,若是不走水路,虚耗掉的粮食就太多了。

    赵宋家大业大,也不能这样浪费。

    所以,必有水路。

    再则,守江必守淮。

    控制淮河地区,便获得了足够的战略空间,应天府不会直面攻击。

    同时,这里也可以作为北伐的发。

    所以,楚州必须拿下。

    忙碌间,只见包道乙领着一人走了过来。

    方天定问道:“道长不是前去淮安了么?何故折返?”

    邓元觉和包道乙这一僧一道,已经彻底迷上了潜伏,在方天定出发前,两人就提前来了高邮。

    只是义军动作太快,两人没有发挥,高邮便破了。

    所以,两人决定先去淮安,伺机而动。

    包道乙打了个稽首,道:“好教太子知晓,我在高邮遇到大贤,恐怕错过,特地回来推荐。”

    方天定看向那人,问道:“敢问阁下高姓大名?”

    “在下秦湛。”许是觉得自己籍籍无名,秦湛又道:“家父邗沟居士。”

    方天定立刻认真起来,道:“久仰大名,失敬失敬。”

    秦湛,单说这个名字,方天定真不知道,但是邗沟居士,真的大名鼎鼎。

    邗沟居士乃是秦观别称,课本上一首《鹊桥仙》,让方天定记忆深刻。

    秦观被流放后,秦湛一路相陪,父子俩于路失散,秦观病逝,秦湛便守着秦观灵枢,直到归乡。

    才能如何还不知,孝心毋庸置疑。

    包道乙道:“我在高邮,便是借住在秦家,甚是投缘,秦湛又有大才,是故特地前来推荐。”

    方天定欣然说道:“如此大才,自当重用。”

    秦湛拜道:“多谢大王赏识。”

    方天定扶起秦湛,亲自邀请吃酒,以示亲厚。

    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秦观在文坛中的人脉毋庸置疑,作为独子,秦湛自然继承了这份关系。

    收了秦湛,自然可以获得这些人的亲近,说不定还能招揽几个大名鼎鼎的。

    安排好了秦湛,包道乙告辞离开,准备前往淮安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