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梁山终结者-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明军来的太快,夏粮未来得及收,便导致了城中缺粮。

    至于说城中使诈,实无必要。

    任何行为,特别是军事行为,都会有特定目的。

    如此诈计,只有让敌军采取围困断粮之策时才会用。

    然而,双方都知道宋庭大军不日即到,所以明军轰炸日夜不绝,一直在准备强攻。

    如此情况下,任何手段都拖延不了明军进攻。

    方天定环视左右,问道:“各位,宋军已经露出了破绽,可有良策?”

    邵俊道:“诱其出城劫粮,或伪装送粮混进城去。”

    卫忠道:“城中谨慎,诱其出城恐怕不行,若是打草惊蛇,想伪装混入也难。”

    “报!”一探马闯进来,道:“城北三十里处,马军截获一只运粮船队,缴获粮草五万石,船一百五十余!”

    真是瞌睡来了送枕头,众人大喜。

    机会来了!梁山终结者

    zj190128g

 八十四 全取楚州

    城北运河中,一条小船没命般向着水门划来。(全本小说网,HTTPS://。)

    两岸明军骑兵往来呼喝,不断射出箭矢。

    此刻,船上已经变成了刺猬,插满了羽箭。

    靠近一看,船上烟熏火燎的痕迹十分显眼,船上还倒伏着几具尸体,也被射成了刺猬。

    可见能闯过来,这船也是历经了万般艰险。

    眼看明军骑兵将至城下,守将连忙喝令放箭。

    因为城头阻拦,两岸百十骑兵只得悻悻勒马,重归来路。

    小船径直停在水门前,有一人站在船首,叫道:“青州送粮船队被阻,速速支援。”

    守门官闻言一惊,喝道:“开水门,放进来说话。”

    只有一条小船,撑死十个八个人,放进来也不打紧。

    现在最重要的是,弄清楚运粮船队怎么回事。

    不一刻,姚天急急赶到。

    这人拜道:“小人蒲敏,青州都虞侯,奉知州相公令押解粮米而来。”

    送上公文书信、官印等物,蒲敏继续说道:“五万石粮米,分乘一百五十条船沿水路而来,行至城北二十里处时,岸边突然撞出一彪军马,只以火箭乱射。

    因为头尾粮船被焚毁,航道堵塞,我等进不能进,退不能退,只得原地抵抗,以求疏浚河道。

    还请相公速发援兵,接应船队入城。”

    姚天问道:“果真如此,你如何突入城来?”

    蒲敏道:“小人见势不妙,划了条小船先来城中求援。”

    正说话间,只听守门官叫道:“相公,看到船队了,着火者甚多。”

    姚天向外看去,只见百余条船死命向着城下驶来。

    沿岸两侧,数千骑兵翻来往复,不断以火箭射过去。

    船上也不抵抗,只顾埋头摇船。

    偶尔有那火大的粮船,被划到河边,船上水手船夫跳进水里。

    速度快的游到别的船上,速度慢的都被射死在了水里。

    蒲敏磕头,叫道:“相公,速发援兵啊。”

    姚天不再犹豫,喝道:“梁峰,领五千兵出城接应。”

    梁峰是楚州兵马都监,精通文墨,武艺纯熟,颇有韬略,十分受姚天信重,其在姚天心中的地位,远在栾廷玉之上。

    明军到达后,梁峰一直统领中军镇压城内,同时作为预备队。

    梁峰还有一个孩儿梁青龙,也是勇猛,使的一手泼风刀,百十人不能敌。

    得了命令,梁峰并梁青龙各持大刀,跨上烈马,领了五千军兵出城。

    大军刚出了城,便有人飞奔而来,报道:“东西两面,有贼军绕城杀来。”

    姚天心中一惊,喝道:“传令梁峰,速速击破贼军,接应船队入城,务保粮草不失!”

    自有传令兵去通传。

    城外,宋军已经排列整齐。

    前排重甲巨盾环成一圈,又架起长枪形成拒马枪阵,严阵以待。

    中间弓弩手着轻甲,挎腰刀,持劲弓重弩,蓄势待发。

    这样的阵型,虽然失之灵活,行动缓慢,防御力却不比城墙差多少。

    若是栾廷玉出战时带的这样兵,哪怕打不过明军,也不会惨到近乎全军覆没。

    见宋军梁峰长刀一指,喝道:“众军出击。”

    “喝!”

    宋军齐齐出步,缓缓向前。

    高可立见宋军逼来,喝道:“靠上去,绕圈射箭攻击。”

    轰隆隆的马蹄声中,骑兵同时向前,接近圆阵时,齐齐调转马头,绕着外围狂奔。

    宋军原地站立,不为所动。

    高可立一咬牙,又喝道:“放箭。”

    骑兵向里靠了靠,拉弓搭箭。

    嗡~无数羽箭飞向宋阵内。

    叮叮当当一阵响,就没倒下几个宋兵。

    梁峰长刀一举,喝道:“还击!”

    嗡~无数羽箭从圆阵内飞出,直直撞进骑兵群里。

    人仰马翻!

    明军士卒都有胸甲,然而总有要害不能遮掩,箭矢量多,总有受害者。

    再则,马匹中箭吃痛,胡蹦乱跳,也能把骑手掀下马来。

    狂奔之中落马,非死即残。

    看着箭雨中损失了三二百骑兵,高可立愤懑不已,却也不敢头铁,连忙喝令撤退。

    不要说尚显稚嫩的明军骑兵,便是辽国精锐的皮室军来了,对这样的刺猬阵也是无可奈何。

    毕竟,正是依靠这样的阵型,赵宋才能在辽夏的轮流摩擦下进行反击。

    看到明军撤退,宋军发出一阵欢呼,陡然加快了速度。

    只是相对四条腿得骑兵,两条腿的步卒的移动速度非常捉急。

    当然,梁峰也没想过全歼明军骑兵。

    不要说他,纵观历次边境野战,赵宋能够全歼辽夏军队的战役少之又少。

    根源在于缺马。

    都怪儿皇帝石敬瑭割了幽燕之地,让赵宋没了产马地。

    好在,梁峰主要的任务是接应船队入城。

    没了骑兵袭扰,运粮船队速度陡然加快。

    片刻便到了水门前。

    明军大队步卒已经到达,却在城头床弩等利器威慑下不敢靠前,只得眼睁睁地看着宋军退回城内。

    城头上,姚天看着许多船只冒火,无数粮米从破洞中漏到水下,河面上还有许多浮尸,如何还会怀疑有问题,立刻喝令打开水门。

    水门提起,六十多只粮船依次进入。

    姚天下了城,远远便笑道:“诸位劳苦功高,实解了楚州危难。”

    城中缺粮,比方天定等人估计的还要严重。

    这两三万石粮米,可真是解了山阳城的燃眉之急。

    船上人却不应答,只是舀水灭火。

    待到近前,姚天突然发现,船上都是精壮悍勇之辈。

    “不好,有诈……”

    话音未落,便见一大汉抽出腰刀,跳上岸来,当头剁下。

    姚天急要躲闪,却是身软体酥,那的半点力气。

    一刀斩了姚天,方天定喝道:“明军入城,降者免死。”

    船舱内,涌出无数带兵甲士,齐齐跳上河岸,开始大杀特杀。

    “方杰,领一部救袁朗三人!卫亨,随我控制城头!”

    命令下完,方天定带头向着城墙上冲去。

    变故突起,宋军都吓的呆若木鸡,等到反应过来,知州被杀,个个惊慌。

    方天定又是凶猛难挡,全无一合之敌,不一刻,宋军或死或逃。

    沿着城墙杀到北门城楼,城门一开,城外早就跃跃欲试的大军立刻冲了进来,犹如洪水一样开始在城内蔓延开来。

    “城破了~”

    “明军入城,各自归家。”

    听到城内鼓噪,方天定放眼看去,只见州衙火起,袁朗、栾廷玉、扈成三人领着二三十个汉子,也在大杀特杀。

    原来,城头骚动起,潜伏的细作杀了牢狱守卒,救出袁朗三人,并就地放火聒噪,以为内应。

    看到钟楼、城隍庙、府库、府衙、县衙等地一一落入手中,方天定放下心来。

    淮安城下,楚州入手。

    州治乃是一州精华,钱粮、兵员全部集中在此,其它各县,即使不会闻风而降,也不会有太多抵抗之力。

    “报!”一骑来到近前,道:“城西校场内有军据守,请太子示下。”

    方天定略略沉吟,道:“劝降,现在投降免死,若是弩炮进来之前不降,全歼!”

    “是!”传令兵急急往回赶。

    校场那矮围墙,可没有城墙这样难搞,随便两下便能撞破。

    更何况还有弩炮,不值一提啊。

    不多久,校场内申明投降,宋军扔掉兵器,依次走出。

    随着梁峰率部投降,淮安城内,再无抵抗。

    正在安排城内事宜,有探马快马加鞭赶到,道:“报太子,淮阳军全面收缩,泗阳已空!”

    方天定大喜,下令道:“袁朗,带兵一万,会同水军,立刻抢占泗阳县城!”

    能在淮河以北抢占一个桥头堡,正是方天定梦寐以求的。

    毕竟,淮河这么长,不搞一个凸出部,如何吸引宋军注意力?

    此刻机会出现,当然不容错过。梁山终结者

    zj190128g

 八十五 喜讯连连

    应天城外,雨花台和秦淮河中间的空地上,占地千亩的皇宫已经初具规模。(全本小说网,HTTPS://。)

    虽然整体还未齐备,但太和、中和、保和三殿已成,方腊和邵氏寝宫也已经建好。

    只需要晾干,便可以投入使用。

    幸亏方腊就邵氏这一个原配,也没有纳妃,不然想在登基前建成,怕是够呛。

    看着红砖金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方腊美滋滋地说道:“多亏听了大郎的,不然那得如此壮美。”

    此时,方腊穿着金黄帝服,身后又有遮阳华盖,端的气派十足。

    方垕笑道:“太子高瞻远瞩,差点被我等坏了大事。”

    方腊笑道:“皇叔除了摩尼教事物,我方家族谱也要尽早完备。”

    方垕应下。

    寻宗认祖,是每一个称帝者都要干的事情。

    找一个响当当的祖宗,倍有面子。

    比如李唐认老子为祖,是真是假,无伤大雅,不用细究。

    看了一阵,邵氏说道:“皇宫建在城外,又无宫墙,怕是难以应对不测。”

    方腊说道:“我觉得大郎说的对,山河险峻,城墙耸立,皆不如人心所向。

    只要我国民心不失,赵宋如何打得过来,应天府自然可保无恙。”

    邵氏颌首,道:“大郎说的,终归有理。”

    顿了顿,邵氏又道:“眼看建国在即,这太子妃却还没有着落,如何是好。”

    方垕接道:“皇后莫急,臣打听的明白,秦淮河边有一户人家,生的好女儿,年方十八,才不下李易安,貌不输李师师,人称小洛神,正想请皇后召见考察。”

    邵氏闻言心动,道:“立刻召见,若是合适,便让大郎回来完婚。”

    “胡闹!”方腊打断,道:“楚州战事正酣,大郎如何轻离……”

    话未说完,只见冯喜急步走来,道:“报陛下,吕将军已下同安、池州两地。”

    方天定接过战报,略略一看,赞道:“端的好手段。”

    原来,吕师囊出了芜湖后,铜陵守军惊惧,不敢抵挡,全部撤往了池州,铜陵不战而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