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建设盛唐-第2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麦皮飞洒,烟雾弥漫,人们用毛巾把嘴巴鼻子围起来。

    留下的麦杆不会被浪费,可以用作牲口的食料、沤肥。

    最后,人们要将打好的麦粒运走,到比较安全的地方找到平地上晾晒一周左右方可进仓。

    ……

    上午时分将尽,工作暂停,麦客老贾用毛巾擦了一把汗,径直到田头饭摊准备吃饭。

    他是一个精壮老农,四十岁不到,便头发已经全白,额上皱纹如山川起。

    烧沸的大锅上肉气浓郁,老贾咽了一口口水,拿起托盘,与大家排队,依次打餐。

    米粥、馒头、咸菜、木耳炒蛋,香气四溢!

    “今天没有胡饼?”老贾问掌勺的,他喜欢吃胡饼,通湟县做的胡饼,喜欢用羊油,老贾特别爱吃。

    “没,今天吃汉堡包!”掌勺的回答道。

    “汉堡包?”老贾一呆问,听都没听说过。

    很快他就知道什么是汉堡包了:油锅炸出一个个圆圆的肉饼,加上一些蔬菜野菜,再有奶酪及一些调料,两片圆饼一合,即成!

    简单,快捷,口感有,营养保证!

    一人二个!

    头一回吃的老贾飞快吃完,觉得滋味不错,忍不住问旁边一个相识的通湟县老农老贝道:“为什么叫汉堡包?”

    老贝的回答理所当然:“将军说是汉堡包就是汉堡包!”

    看老贾意犹未尽的样子,老贝就手将他的一个汉堡包塞到老贾的手里,老贾推辞道:“怎么好意思捏?”

    “行了,你回去可能就吃不到了,只有这里还有两京才可能,我只要想吃,县里就有专门卖汉堡包的‘麦当劳’!”

    “麦当劳?”这回老贾不问为什么了,否则回答必是将军说是麦当劳就是麦当劳。

    在通湟县,冯小宝是土皇帝,说什么就是什么。

    “对!”

    无论是老贾还是老贝,都不会想到这是另一个世界的来物,冯小宝让它们出现,只是让他有个念想,不要慢慢地忘记了那一个世界!(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三一五节 丰收引人来

    (全本小说网,。)

    “你们今年收成很好啊!”老贾边嚼着汉堡包问道。

    说到收成,正中老贝痒处,老贝喜上眉睫地道:“今年有望达二百斤!”

    “二百斤!”老贾吃惊道。

    这数字多还是少?高,非常高!古代许多农田亩产百斤,一些瘦田甚至八九十斤。

    “你们怎么做到的?”老贾感兴趣地问道。

    老贝倒不隐瞒他道:“庄稼想丰富,尽靠肥料当家,这是将军说的!”

    “我们用麦杆沤肥,还有粪便沤肥,县里人多、牲畜多,什么粪便都不可浪费,用作沼气池里引气烧火,然后沤肥,肥料堆到田里,充足!”

    “你看我们的农田水利,将军以军法行事,水利克日完成,不成则打屁股,所以。。。”

    老贾看水渠、水池分布广泛,取用方便,水肥管够是庄稼丰收的保证。

    “再有,你知道夜猫子吗?”

    “知道!”(就是猫头鹰)

    “将军说这是益鸟,专食老鼠,不许我们打它们!”

    农村对于猫头鹰的感官不好,因为它们叫声渗人,人们认为不吉利。

    “还有黄鼠狼!也是吃老鼠的,将军下达军令,说要保护它们,违令者打!甚至于狼也不许我们轻打,也是吃老鼠的,只是驱赶,当然杀人狼和杀羊狼除。”

    “难怪!”老贾一拍大腿,他看到刚才黄鼠狼跑来人堆中啃吃肉骨头,人类无动于衷,要知道黄鼠狼皮打来还能赚点小钱。

    “除了它们之外,还有鸟类也不许轻打,说是吃害虫的。”老贝有点遗憾,现在通湟县飞鸟走兽都是将军的,不能打将军家的东西是大家的共识,也就少了一些帮补,好在收成好收获多,他在通湟县做农民还是蛮愉快的。

    “你们将军什么都懂啊?”老贾随口问道。

    老贝却正色答道:“普通将军当然不懂,但我们将军是天上星宿下凡,当然什么都懂!”

    他低声道:“将军很快就要做天子的女婿啦!”

    “驸马爷?”老贾讶道。

    对于当时农村,天子、驸马爷、天上星宿都是高高在上的大人物,极受崇敬,尤其在国朝平静时。

    冯小宝也从不会去破除迷信,搞什么人人平等个个自由,呸,自找自麻烦,劳资一统天下,多好!

    他出入都是骑兵铁甲锵锵,威仪十足,上下马匹都是踩着马奴背上,没人说他不好!

    国人最容易满足,只要给他们一条活路,况且是不错的活路,整个通湟县的百姓都已归心,他政令通畅,后世的有用经验一一落实,方有今天大丰收局面。

    “你们平时都吃这些吗?”老贾将汤汤水水吃尽喝干,问了一个问题。

    “差不多吧!”老贝说通湟县的伙食丰富,毕竟粮多肉多鱼也多(大通河、湟水产大鱼),而且大家的收入比较高,吃肉不是难事!

    “而且,唐主母善心!”老贝说将军身边大妻唐氏善良无比(听得冯小宝部下面面相觑,唐甜善心?!)她收集了城里的肉骨头用煤来熬汤煮粥,分发给贫民家庭,成为惯例!”

    肉骨头也能熬出三两油,况且唐甜再送出牲畜宰割后的“下水”,有油水进肚,贫民不致于面有菜色,整个县民的气色之好甚至连江南鱼米之乡也盖得过。

    唐甜没有正式受聘嫁给冯小宝,现在不会,将来也不会,但她在通湟县据正室无人不服,地位相当稳固,只要她与洛阳的那个超级白富美是王不见王,在外那是唐甜的天下。

    “重耳在外则生”,唐甜虽是个半胡女不识高深知识却也受教于家中行此等策略,军中她威望不低,城里行善事收拾人心,除去送汤施粥,冬日送煤米油,还请来戏班免费演戏给城里百姓观看等等。

    其势已成,又识本份,哪怕是超级白富美的父母也不想轻动她,是为长远之策也。

    老贝说通湟县事如数家珍,这里的收入高、饮食好、路好、酒好,民众本份,社会安定!

    他拿出一壶锡制酒壶来,满满地呷上一口,递给老贾。

    嗅到酒香,可怜的老贾还是头一回喝到这么烈的酒,不禁咳嗽起来,老贝则贼笑不停。

    他继续讲通湟县事,听得老贾津津有味,忍不住问道:“你们通湟县还收人不?”

    “收,怎么不收呢!”老贝精神了,鼓起三寸不烂之舌,劝老贾到通湟县入籍。

    这老贾他是知道的,积年老农,一流麦客,割麦速度可入这次来的麦客两掌之数内,他若举家到得通湟县入籍,可算得上是“人才引进”,县里赏钱一贯,而普通人家则是三百钱,精英则有三贯之多。

    白得之钱,为会不拿。

    说起老贾入籍之事,那是挺有优惠的,以他的水平,有更高的安家费,可得一百五十亩地去耕种,县里还送耕牛!

    当然,老规矩,收成得加,而且牛要到五年后才真正属于私有。

    “耕牛!”听得老贾精神大振啊。

    牛是农家宝,古代没有机械,农家里有头耕牛,能派上大用场。

    不得不说这条优惠政策让老贾动心了!

    多难得的一头牛,许多农民攒了一辈子的钱也买不起一头牛。

    在通湟县,若不是冯小宝有大量的牛马,天然优势,也不可能给得起。

    老贾不止是为了一头牛而投靠,关键是这里是种地的天堂!

    给将军增加收入,为将军大业添砖加瓦的百姓,将军保护他们,不许官府对他们敲诈勒索,维持社会治安,是以在通湟县能做一番事业。

    “将军赋予我们百姓有‘投诉权’,专管官府不法官吏!”老贾说道。

    原来在县城驻军营地前设立了一个箱子,叫做“意见箱”(好亲切的名字啊),老百姓可以到此投书,哦,不识字?

    县里识字的人越来越多,官府成立了扫盲队,利用农闲时或者夜间进行免费识字,这算是正式入籍者的“福利”之一。

    当然不会教很精深的东西,但写份简单的意见书还是可以的。

    背后能告状,官府不法官吏做起坏事来自然束手缚脚,如此可以压制部分的不法行为。

    ……

    听过了老贝的话,老贾的心里一片火热,下定决心,割过麦子,立即返家,举家迁徙!

    他算是自由人,因为之前家乡饥荒而逃荒到异地,没有户籍,迁移方便。

    正说着,只听得有人敲锣飞快而来道:“吐蕃人进来了,大家小心!”

    紧跟着,大队唐骑呼啸而过,老贾看着他们,半晌道:“好象是狠见到肉一般地眼里冒光!”(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三一六节 过六郎和他的土兵

    (全本小说网,。)

    通湟县尉过六郎是个退役老兵,就是冯小宝的部属来者。

    冯小宝是县令,县里的文职县丞、主簿他可以不争,但县尉非得在他手上。

    过六郎体格短粗,横肉绽起,凶悍得紧,带着县里上百土兵不参与割麦,只在四处巡视。

    他的土兵,名义上是不脱离生产的本地兵,实际上就是正规军!

    冯小宝的钱多,尽往军队上去投,土兵们脱离生产,专职训练,需要交的税赋则由冯小宝代交。

    这么做很有养兵自重的嫌疑,然而,据来自保皇派的县丞再三察探,冯小宝从无这等行为!

    他在军中县里都是忠君卫国的教育,《精忠报国》的歌曲属于军队保留必唱歌曲,这样的教育,这样的氛围,冯小宝不给他评个忠君爱国的先进分子称呼都说不过去了。

    消息报到洛阳那些保皇党中坚分子里,让他们的怀疑更是浓重!

    他们就是认定冯小宝要谋朝篡位,但是他们做梦也不会想到冯小宝的成皇之路,因为未免太匪夷所思了,完全超越了他们的想象。

    ……

    “当当当!吐蕃人来了!”一名更夫边敲响锣边大喊大叫道,他所在的位置是田地和山地交界,看到吐蕃骑兵在山那边冒出了头。

    顿时附近割得热闹的民众象炸了营般地逃散开来。

    手无寸铁,逃跑并不可耻。

    冯小宝的民众教育还是相当特别,教导民众一遇到吐蕃人,必须抵抗,抵抗到底,不抵抗者斩!二是抵抗要讲究策略,要聚众而战,据险而战,不作无谓牺牲。

    过六郎没逃,他骑着马,在马上一扬手,上百兵丁即时立定,显示了良好的训练。

    望着冲来的吐蕃人,数着数,大概百人,过六郎冷笑一声!

    虽说冯小宝搞的是忠君爱国教育,一字不提他自个儿,但他的部下早就归心,那过六郎将此地当成自己的家,岂容吐蕃人猖獗。

    他举手示意,土兵们立即排成三横队,面向吐蕃人。

    过六郎策马,在排好的队伍面前驶过。

    他亲切地望着他一手训练出来的棒小伙子们,个个膀大腰圆,手臂强壮!

    农家弟子的底子,艰苦的训练,良好的饮食,得出了面前的小伙子们,他们有点紧张,但无人后退。

    他们受县令银子、饮食养着,家里尽有荣誉,当以忠诚回报,死战不退!

    “柱枪!取弓!抽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