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扶一把大秦-第1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是够了。

    “君上,何故如此匆匆的离去?”

    走在乡野的路上,朱家的眼珠子滴溜溜乱转着,试探着问道。

    “你这厮莫要跟朕打马虎眼,那个什么叔孙通?到底是个什么来头,之前朕头脑中倒是有些印象,只不过一直不甚清晰,想来你是知道些底细了,快快从实招来,不然便罚没了你两年供奉!”

    对于朱家来说,嬴高早就知道他的命根子在哪了,这个家伙别的都好,就是交友实在是有些宽泛了,特别是游侠朋友,那还真是相当的多,之前朱家没当官的时候,也是为了给嬴高搜集情报,在大秦的地界跟不少的游侠那都是兄弟相称。

    而现在,朱家成了嬴高身边的红人,有不少的游侠可就找他来邀功来了,说起来,就跟之前战国的那几个君子所豢养的门客差不多少。

    但是朱家哪能有那么些什么战国四君子们的精力,他说白了不过是供着那些个游侠日常的吃喝用度,而这里面消耗的钱财从哪里来,当然是从他的俸禄里面来了,他又不是秦人,又不是天生的贵族,只不过是大方一些罢了。

    对于这些,嬴高虽然是都知道,但是毕竟那是朱家自己的事儿,而且那些个游侠要是没了朱家的节制就那么散落到大秦的各个地界,每天都不知道要惹出来多少麻烦呢,所以嬴高也就懒得去管这些事儿了,毕竟朱家的俸禄也是有限的,他是不可能像上面平原君了信陵君了那样,整出来的门客都快赶上一个大部队了的。

    所以嬴高一说要断了朱家的俸禄,朱家顿时就变成了一副苦瓜脸了,然后一脸的笑意看着嬴高,开了口。

    “那叔孙通,某确是有所了解,但却并非是其他缘由,而是他乃是我薛郡故地之人,并且之前曾在大秦朝堂上做了些时日的待诏博士……”

    “哦?这等人理应一直在我大秦的朝堂之上候命,起码也是应当在咸阳城中,为何却出现在了这洛阳之地讲学?”

    朱家这么一说,嬴高可就更加的有点蒙圈了,一个大秦朝堂上面的待诏博士,虽然也并不是啥大官,但是怎么说也不能到这一步吧?

    而且嬴高记得清楚,自己虽然不能说是认识每一个咸阳城里面的官吏,但是多多少少还是有点印象的,待诏博士那一栏里面,现如今好像还真就没有这个叫叔孙通的。

    “这……唉!这叔孙通也是一时糊涂,当始皇帝频频传出身死的时候,竟趁着乱私自逃回了故地薛郡,并且在那参与了项梁组织的薛郡会盟,若非是当初君上派遣我跟随在陈婴的身边监视,正巧在陈县得见了这叔孙通,家倒是也不知此事底细……”

    说完之后,朱家赶紧低下了头,心里面为这个自己的老乡叔孙通默哀了几秒钟,心说到了现在这个当口,就算是咱俩认识,又是老乡,老弟也帮助不了你了啊……

    “投靠了项梁?为何?”

    让朱家有些意外的是,预期中的暴怒并没有出现,嬴高只是眯眯着眼睛问了这么一句,情绪上还算稳定,不像是马上就要死人的架势。

    “这……当初在薛县之时,我倒是匆匆问了这厮几句,他只是言始皇帝怕是已然时日无多,大秦没了始皇帝,也便没了希望,还不如择一良主……”

    虽然这话说出来又是个砍脑袋的事儿,但是事实就是这样,朱家也不打算再瞒着了,心说你叔孙通这边反了大秦了,之后可倒好,还在这洛阳讲学,这是嬴高从来没下大力度查过参与反秦的那些个人,要不然,估摸着叔孙通早就被秦兵给抓住了。

    “这等想法,倒也算是无错……但此番能不能为自己争取到一条命,还得看他自己……”

    嬴高的这句话虽然是对着朱家说的,但是朱家怎么听怎么像是嬴高在那自言自语呢。

    “君上,按照之前的计划,我等现如今应当是赶回咸阳……”

    “无妨,明日再行赶回咸阳,先去看一看,这叔孙通的讲学到底有何玄妙之处!”

    嬴高这一发话,朱家哪里还敢反驳,更何况自己对于叔孙通这个事儿,那深究起来也算是个知情不报的罪过,也算是违反了秦律里面的好几条,够的上是大罪了,所以他可没心思跟嬴高在那磨牙,嬴高说啥,他还真就得好好的去做。

 第297章 倒霉的大儒(第二更)

    其实嬴高当然不能对自己的左膀右臂朱家做出什么事儿来,他之所以这么吓唬朱家,也不过就是想要从朱家的嘴里面知道一些那个叔孙通的情况罢了。全本小说网;HTTPS://。m;

    嬴高知道,朱家这个人,什么都好,无非就是有点太过讲义气了,那个叔孙通是他的老乡,朱家又觉得这个家伙不过就是个老实巴交的读书人,当时脑袋一热做了错事罢了,所以嬴高没有在整个大秦的范围内大肆的搜捕反秦之人的情况下,朱家也就当不知道这么回事了。

    但是朱家千算万算也没算到,这个叔孙通竟然敢在这个当口到了洛阳这个地方来讲学,虽说他并没有到洛阳城里面去讲,但是这也算是正正好好撞到了嬴高的手里面了,到了这种情况朱家心说我也保不住你了,只能自求多福了。

    但是这一次,朱家还真就是领会错了嬴高的意思了,嬴高身为一个帝皇,虽说你要是硬是说他的心胸比大海还要宽广的话稍微有那么一点点的过了,但是他绝对不会单单为了跟一个叔孙通较劲而就在洛阳多住一晚上。

    嬴高真正在意的,正是孙前的女儿孙月在无意之中说出来的一番话,像是孙月和这附近住着的这些黔首家的孩子,虽说已然算是在大秦的黔首里面过的相当的好的了,但是他们依旧是黔首的孩子,按照以往的大秦,或是退一步说其他的六国,那都是一定没有出头之日的。

    但是这个叔孙通竟然敢于在这个时候给这些黔首的孩子灌输这样的思想,更何况他还是个曾经在大秦的朝堂上立住过的人。

    他的这个思想,并不是说跟反秦有什么关系,而是他的说法,正好是嬴高心里面所想,按照嬴高的计划,他的这一条新政可不就是为了让黔首的孩子在不久的将领渐渐的取代朝堂里面的贵族们,要不然的话,你用一帮的贵族去治理黔首,那大秦能好才叫怪了。

    但是嬴高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这个想法在这个时代实在是有那么一点点的超前了,所以他只能是慢慢来,起码先让像孙月这样的黔首们的孩子认认字,然后能学学儒家的就学学儒家,能学学法家的就学学法家,能学学墨家的就学学墨家。

    要不然就算是若干年后自己把各相对来说算是公平一丁点了的科举制度给搬出来的话,你黔首们的孩子连个大字都不认识,更不用说用大秦现如今刚刚在全国的范围内铺开的小篆书写什么文章了,那不还相当于是给贵族的孩子们设置的科举吗?

    也正是因为这个缘由,嬴高虽然知道科举的诸多好处,但是他依旧是没有急赤白咧的就把这么后世了解的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制度给搬出来。

    因为不管是什么制度,那都是需要土壤的,没有土壤的科举,会让大秦的百姓感到你这个皇帝也并不是真的想要让我们公平公正的去竞争,这样一来的话,科举的意义也就没了,久而久之,大秦的希望也就没了……

    现如今嬴高在做的,其实都是在为自己以后的一些个想法创造土壤,百家争鸣,言论自由的时代在后世就是他极为看重的,如今自己有了这个能力,那当然要克服一切困难,让华夏的文明尽可能的多发散一些,不然的话不论哪一个学派最终做大了不思进取了都是没啥好处的。

    再比如说免除的月更这个事儿,那就是后两个事儿的先决条件,不然的话不用说别的了,就这繁重的徭役往你的脑袋上面一压,就算是有人天天在你家门口讲学估计你都没什么时间去听。

    家里面的大人成天在外面服役,所导致的结果就是十来岁的孩子在家里面几乎都给当成大人用了,这样的恶性循环,可不是嬴高想要在自己统治大秦的时期看到的。

    所以说,他这搞得风风火火的这个新政,其目的竟然让一个叔孙通无意之间就给说出来了,嬴高要是还不去看看这个朱家在薛郡的老乡到底有啥能耐,那可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次日一早,嬴高麾下的侍卫早就打听清楚了那叔孙通的讲学之处,嬴高依旧是一袭的黑色长袍,身后跟着朱家,缓缓的向他讲学的地方去了。

    因为参与讲学的基本都是一些个半大的孩子,所以这俩人并没有去的十分的早,而是在附近看着一个个前来参加讲学的人进了屋中,屋里面传来了一个老者的声音之后,才靠近屋内。

    这个叔孙通,显然心里面也是有点忌讳的,就从他选择的这个讲学的地方就能看出来。

    人家所为的那些个大儒讲学,压根就没人愿意到这村落的附近来讲,村落的附近有啥,除了黔首还是黔首。

    而不少的大儒内心深处,却还是想要通过这个方式取得一些个贵族的认可,万一被哪一个当地的贵族给请进门去单独给自己的孩子讲学,那报酬肯定还是十分的丰厚的。至于黔首的孩子,那对不起,你来不来人家才不关心呢。

    但是这个叔孙通却反其道而行之,在嬴高看来要不是他一心为黔首着想的话,那就是这个老家伙知道自己曾经干过啥,心里面还是十分害怕的,想要先在这偏僻的地方试试,然后再说。

    嬴高跟朱家悄然到了这个地处十分僻静的木屋门边上,只见里面一个身着长袍的老者正在讲学,嬴高回头看了一眼朱家,朱家连连点头,显然,这个老家伙正是之前朱家包庇的叔孙通无疑了。

    “尔等如今学了我儒家礼仪,日后不论是到了县寺中亦或是那大秦的朝堂之上,皆是按照我所言行事便可,父子君臣,天道人伦,无外乎如此……”

    嬴高在门边稍微听了一会,这个叔孙通讲的还是十分细致的,而且讲的还真就是儒家传统思想的那一套东西,这要是这些个孩子从小真的就学习这个的话,那以后反秦的可能性还真就是会大大的降低。

    从这方面来说,这个叔孙通对于大秦还是没什么怨恨之情的,跟那些个之前给嬴高点名在洛阳的市集上腰斩的人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

    简单听了几句,嬴高心里面就有数了,下一步咋整,也有了计较。

    叔孙通那当然是不知道外面到底是个啥情况,讲完了一会礼仪之后,还在那摇头晃脑的给这些孩子们读着一些个儒学的经典呢,忽然之间感觉后面有俩来听讲学的人咋还那么高大呢?

    门口的阳光把叔孙通的眼睛晃得也看不清这俩人到底长的都啥样,他还以为是县里面有来了暗中检查的呢。于是乎暂时收起了自己手里面的竹简,缓缓的向刚刚进来的俩人走去。

    “不知二位有何贵干?某已然在此处讲学了数月,所讲的皆是我儒家经典之作,若是不信,二位尽可以上前验看。”

    到了近处,嬴高也才看了看,这个叔孙通约莫有五十来岁的年纪,头发和胡须都是有点花白了,往那一站,还真就有个大儒的模样,看着慈眉善目的,怪不得能让底下那些个半大的孩子都专心的听他的讲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