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扶一把大秦-第3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来大秦的战舰,以徐福出海的时候所乘坐的为最大,但是长度也不过就是接近十丈,那是大秦统一的过程之中在齐国缴获的战利品,后期又经过了一些修改和改造,就成了大秦的战舰。
战国时期的秦国,那完全是个内陆国家,对于能够在海上航行的战船的修建自然是一窍不通,只有齐国和吴越之地,因为本身国力还可以,再加上靠近着大海,所以他们都是有着数艘能够拿得出手的战船的。
就是现在这战船的修建,王离也是苦苦寻觅了不少之前吴越之地的老者,找到了一些当初修建战船的典籍,这在修建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新建造出的战舰,光是在尺寸上就完全秒杀了之前齐国和吴越之地的战船,足足从不到十丈的长度到了接近十五丈,战船的尺寸不知道足足扩大了几圈。
并且现如今因为嬴高在大秦的范围内大力的推行铁器,这些年冶铁术在张开的倡导和研究之下取得了十分巨大的进步,他们已经能够打造出硬度和耐性都十分不错的铁器了。
而这些铁器应用在战船上面,能够将之前几乎完全依靠着榫卯工艺连接在一起的船身的各个部分都用铁件加固,外面再做上一些个防止生锈的处理,战船的结实程度比之之前更是上升了不知道多少个等级。
“君上,此艘战舰正是之前我写给君上的书信中所提到的曾经在江面上实验过,并且万无一失的返航了的那一艘,另外已然完成了的三艘战舰全部都被水手开走,到远处实验去了,一旦发觉有渗水等问题,便会即刻查找缘由,相信再有不到十日他们便可以返回。”
王离见嬴高到了这战舰的底下之后,并没有说出什么,而是策马绕着战舰开始看了起来,好像并不想放过每一个露在水面之上的部分,王离的心里面紧张之余,自然也想让嬴高更加细致的了解一番他这战舰的特点,于是就跟在嬴高的后面,开始介绍起来。
嬴高的脸上虽然,并没与什么表情,但是看着眼前的庞然大物,他的心里面还是相当的激动的。
他知道,自己眼前的这个庞然大物正是自己的到来给这个世界带来的改变,要是没有自己的到来,大秦是绝对不能建造出这样大小和这样坚固程度的战船的,而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面,大就意味着稳固,坚固就意味着能够经受住更大的风浪,这些都会让以后乘坐这些战船出海的水军的生存能力有着极大的增强。
“走,上船一观!”
对于王离的介绍,嬴高并没有发表什么意见,只是微微的点头,当他在岸边把自己能观察到的都看了一遍之后,一招手,带着众人登上了这艘高耸的大船。
在江水中停靠着的战船,虽然也不时的有着江水的大浪拍打着船身,但是却并没怎么摇晃,这足以说明这艘船的重量是够用的,不会像是前世三国时期的楼船那样,在江面上一个浪都能给拍翻了。
当然,这里面也有嬴高之前在书信中对王离指导的功劳,三国时期的楼船之所以会在载着七八百人的情况下依然在江面上被江水给掀翻了,那不是三国时期技术不行,而是楼船的形状就不是稳当的形状。
所以当初嬴高在给王离传令的时候,不但对船身的长度有要求,高度也是不能超过一定规格的,再有就是宽度和船底的形状,嬴高都是仿照着后世的大船亲自画的草图。
虽然有些力学的原理你让嬴高用公式给你解释一番他也做不到,但是大体的道理他还是知道的,至少比王离他们要强上不少。
而现在经过嬴高的一番检查,在外形和尺寸这方面,王离还是做到了的,而且做的不错。
一马当先的,嬴高登上了这艘大船的甲板,在甲板上面,此时还有着一些匠人在对细节进行着小修小补,他们显然并不认识嬴高,只知道向着王离行礼,王离刚想介绍一番,但却被嬴高制止了。
“此船,可装载多少水军?”在战船的甲板上和船舱里默默的看了一圈之后,嬴高忽然之间问出了这么一句。
“若是不算掌舵之人,当可以装载两千之数!”
说出这话的时候,王离倒是自信满满,虽然在督造的时候他认为要是按照自己的方式改一改战船的形状可能还能装下更多的军士,但是思来想去他还是没有敢于这样做,但是就算是没有做出任何改动,到上一次试验的时候却依然能够装得下两千名军士,这样的成绩让王离的心里那是相当的满意。
但是王离这番得意洋洋的回答才刚刚说出口,就被嬴高接下来的又一个问题给问住了。
“你口中所说的两千军士,可曾将这两千军士的铠甲兵器以及长期航行所需要的粮草辎重也全部都算上?”嬴高听了之后,依然是没有什么表情的问出了这么一句。
第418章 大秦的警钟(第一更)
“啊?这……”
王离一说出口,嬴高就知道这个家伙肯定是在实验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这些,而是全都装的人,应该是满满登登的装了两千多个军士,这才说了两千这个数字。/全本小说网/https://。/
“想来尔等在试验这战船性能的时候也考虑到了其装载能力,只不过的忘记了这粮草辎重等一干事项,不过这也无妨,能够装载两千士卒的话,加上粮饷辎重,当能装载下一千军士。”
虽然王离的确遗漏了一些东西,但是嬴高却并没有因为这个缘由就对他横加指责,而是根据他所说的估算出了自己想要的数据。
“君上,这粮饷辎重,哪里能用得着如此多,依我之见,没就算是装载了足够多的粮饷辎重,也可以装载一千五百之数的将士!”
说出这话的是司马欣,司马欣的在大秦的将领中,素来就以敢于仗义执言闻名,他的性情跟他打仗时候的风格一样,都是直来直去的。
而且他自己知道,嬴高这一此把他给调过来,正是因为之前在始皇帝的时期,他曾经被始皇帝派遣督造过战船,当时正是徐福出海的时候所使用的战船。
所以一见到这新的战船,司马欣的心里面就想当的激动,督造过战船的他知道督造战船有多么的困难,当时那种规模的都已经是非常的费劲了,更不用说现如今这么大的,这其中的辛苦,那是可想而知。
当嬴高说出来只能装一千人的时候,司马欣认为这实在是有点大材小用了,于是才根据自己的经验说出了这么一句话。
但是嬴高接下来的回应,却是让周边的将领们忽然之间有了一股子沸腾的热血。
“若是强行装载,倒是十分的可能,但是我大秦对于出征的水军,一定是要提供最坚固的战船和最安逸的环境,故而装载一千人,让我大秦的将士们在船上舒适一些,有何不可?战船这等物件,我大秦既然能造出一艘,便能造出十艘,百艘,但每一个大秦的将士,都是独一无二的!”
这话一说出来,包括被嬴高反驳了的司马欣在内,都已经是双目红润,在韩信的带领之下直接跪拜在地,口中高呼着赞美嬴高的话,那场面一时间还是相当的宏大的。
嬴高倒是没有想到自己随意说出来的一句话就有这么好的效果,毕竟这句话他还是不掺杂水分的说出的,司马欣说的没错,的确能装下一千五百的军士,但是嬴高也的确不想那么干。
至于原因,嬴高说出来的的确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还有一些个没说出来的原因,就是在海上长时间的航行的状态下,要是太多的军士都挤在拥挤的船舱里面的话,战船上是很容易爆发出一些传染性疾病的,一旦这样的疾病爆发出来的话,那倒霉的可就是一整船的人。
所以嬴高早就想好了,自己会亲自好好设计一下战船的船舱,争取让大秦以后乘坐战船出征的水军都能够有一个相对安逸的环境,当然,这也是为了保持战斗力,说到底会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这样一句简简单单的话能够让众多的将领都跪拜在地的原因,不但是此时此地嬴高的话语,也是他一直在做的事儿,之前大秦的军士,一直过的都是苦哈哈的日子,大量的资源的财富都被贵族占据着,始皇帝治下的国库也并不是十分的充盈。
但是嬴高一登基,几年的光景,就通过几个新政和对秦律的修改把大秦贵族手里的财富抠出来像变戏法一样转移到了大秦的国库里面。
有了钱和粮食,嬴高的底气自然是十分的足,早在斩杀了冒顿之后,嬴高就以表彰大秦的将士为由,将大秦军士的俸禄足足提高了一倍有余,别人不知道,他们这些个当将领的却是知道的,在大秦的兵营里面,他们从来没有见识过军士如此的拥戴自己的皇帝,别人都没做到,但是嬴高却真的做到了。
“尔等这是何意,速速起来,看船,看船……”
面对这样让人泪目的情况,嬴高却是十分的淡定,一面自顾自的向前继续走着,一面示意跪倒一片的将领们起身,倒是让跟在嬴高身后冯清和田言两人看得十分的崇拜。
到这个时候,田言的心里面再次的肯定,自己当初的那个决定做的真的是再对不过了,这要是当时自己在舞剑的时候一剑把嬴高给结果了,大秦现在都不知道得乱成什么样子了,更不知道有多少的大秦百姓会因为嬴高的死去引发的战乱而丧生,真的要是到了那个时候,田言知道,自己就真的成为了天下的罪人了,也不可能会得到如此幸福的生活。
当然,田言更不知道的是,自己当时手里面拿着的那把剑是一把有机关的剑,一旦她真的刺向嬴高的话,除了剑尖会缩回去之外,什么事儿都不会发生。
在问完了装载力的问题之后,嬴高再没有提问过,而是自顾自的将这艘船的里里外外几乎都看了一遍,之后就大手一挥,让王离带路去了寿春城中。
经过了这段时间的跋涉,嬴高也的确是十分的疲乏了,之前还尚且能够依靠着对战船的兴趣勉强坚持着到这来,但是看过了战船之后,一股困意袭来,嬴高实在是有点坚持不住了。
王离当然也知道众人长途跋涉的事儿,当下也不迟疑,直接就把嬴高这一行人都带入到了寿春城中。
到了寿春,让嬴高有点意外的是王离竟然并没有把自己安排在他的县寺之中,而是带着自己到了距离县寺不远的一处宅院,那宅院倒是十分的新鲜。
按照王离所说,这宅院乃是县中一贵族刚刚翻新的,还没有住过,正好嬴高赶上了,王离考虑再三还是决定将其征用,而让他没想到的是,那贵族一听说是皇帝要来当做临时行宫之用,那当时就乐颠颠的答应了,甚至什么补偿都没要,只是让王离重新在寿春城中分给了他们家一处宅院,可见嬴高在大秦百姓中的人气到了一种什么样的程度。
嬴高再三确定了这的确是人家那个贵族乐意的之后,才同意了王离的这个布置,而且对于王离这个给了人家等价补偿的决定还是十分的赞同的。
按照王离的说法,在次日的午时,他会在寿春城中给嬴高举行接风宴席,到时候九江郡近处的几个县令也都会到场,而会稽郡的郡守陈婴也正在从吴县赶来,约莫着到了次日午时的时候也就到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