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1617-第10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嘿嘿,拭目以待。”秃头罕见的没有反击,而是调转马头,往着来路折返,经过马蹄来回的踩踏,一路上的积雪都被踩成了凌乱的马蹄印,相当的显眼。

    “哼,这厮转性了?”没有得到想象中的嘲讽回答,毛有俊反而有些不适应,他抓了一把下巴上乱糟糟的胡须,没有多想就抛开了此事。

    身为前锋将领,他要考虑的就是把自己的份内事做好,哨探瞭望敌情,确定女真人前哨的位置和距离,当然还有人数,试探性的进攻,看女真人的抵抗程度是否激烈,然后在大军到来之前他就要率部先由宽甸到董鄂部的旧道出发,一路往牛毛寨等地扫荡前行,多派哨骑确定安全范围,以免落入陷井和包围之中。

    更多的大战略不在前锋将领的考虑范围之内,就算现在毛文龙死了,也是陈继盛等人中挑一个出来就任总兵,轮不着毛有俊。

    更多的骑兵开始从山谷上方往下方涌下去,大队的骑兵威风凛凛的行走在谷道和山颠,到处是雪覆盖的松林和雪白的山谷,明军红色的军袄和披风加上赤帜都相当的显眼,千多人的队伍拉开很长,象是一条红色的蟒蛇行走在山峦之中,如火如荼,鲜明亮眼。

    秃头和赵立德等人矗立在另外的一座山谷上方,眼睁睁的看着这支一千多人的精锐队伍消失在眼前,只有断后部队拉散开来,在后头慢腾腾的走着。

    “有点羡慕。”秃头砸吧着嘴说道:“真想一起干。”

    “你也知道注定没结果的。”赵立德道:“刚刚咱俩说的,要是带几千象眼前这样的精锐骑兵突袭,没准能把赫图阿拉拿下来,还能威胁沈阳一下。十万大军,战兵最多两万,集结都得花个把月,还得几万辅兵跟着,一路上粮食消耗太大,到了女真人的地头就得打粮,哪有多少精力打仗,光是走路就累了个半死,对将领的考验也大,我看毛文龙未必有这个能力把军队提调好……”

    毛文龙在东江开镇之前只是个游击将军,还是在战场上提拔的,萨尔浒之战的时候毛文龙只是个军堡守备,麾下内丁不过几十人而已。

    到他带二百人前往敌后时,毛文龙也只是个普通的将领,也是朝廷开拓敌后战场中诸多棋子中的一员,只是毛文龙运气最好,在镇江的陈、良策联络另外一个将领,最终占领镇江的却是毛文龙,最终收复镇江成就了毛的赫赫威名,但公平的说,一直到东江开镇至今,毛文龙还没有指挥过一场万人规模的战争,更不要说获取胜利了。

    秃头和赵立德,包括温忠发在内对东江镇的战兵实力并不看好,两三万人的东江战兵应该不是一万人以上的女真人的对手,如果对方集中兵力和披甲,这仗未必有多好打。

    至于拿棍子的辅兵,还是不要计算在军队人数里比较好。

    “我们就看热闹吧。”看着一阵北风吹掠过,漫天的风雪中红旗漫卷,骑兵缓缓而坚定的向前方而去,秃头不无沮丧。

    “迟早会有我们向赫图阿拉进军的那一天。”赵立德眼中露出罕见的激动光芒,这个时候才能看的出这个情报军官的真实情感。

    不管如何,女真人,蒙古人,这些异族人在大明的土地上肆虐时,赵立德这样的锦衣卫世家出身的官员,天良尚存,不可能全无愤恨。

    只是他把这种情感隐藏的很好,平时也从来不说大义一类的话,叫人觉得他就是一个跑到和记来避难和谋求富贵的特务世家出身的情报官员,他叫人畏惧也叫人感觉亲近,因为赵立德对每个人都很亲切,并没有军情人员的阴沉和内敛的性格。

    到现在为止,秃头才看的出这个伙伴内心隐藏的深切情感,这种情感如没有喷发的火山一样潜藏着,当机会到来的时候才会迸发,在这种时候,也避免不了的喷出了几颗耀眼的火星。

    秃头没有说什么,只是用力拍了拍赵立德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

    当新年的钟声敲响之后,宫中的鸡人按照惯例开始大声的高叫起来报时。

    这是一个传统,尽管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了。

    皇帝在天将亮未亮的时候醒了过来,天启皇帝的作息习惯很好,总是在晚上九点左右上床睡觉,早晨五点多和六点之前醒来。

    这是皇家保持多年的习惯,哪怕万历皇帝四十多年的皇帝生涯中不曾召见过几次大臣,更不要说摆开全副仪卫来举进规模庞大的早朝,早起的习惯还是被保持了下来。

    在悠长的报时声中,天启皇帝张开两眼,看了看墙角的大自鸣钟。

    时钟指在差一刻到六点的位置上。

    在冬季,这个时候外头还是一团漆黑,如果是夏天的话,应该已经是满屋亮光了。

    几个太监抱着铜拂尘盘膝坐在东暖阁的一角,他们也是已经醒了,在没有确定皇帝醒没醒的前提下,他们也不敢妄动。

    能在乾清宫东暖阁值夜的都是皇帝最信任的太监,他们也是皇帝见外臣时的最后一道防线,都是身高力壮,怀抱铜制的拂尘,一旦有警,可以拿来当武器,并不是纯粹的装饰。

    当天启皇帝发出轻微咳声之后,整个东暖阁才突然活了过来一样。

    太监们并不负责伺候皇帝,他们只是在请安问好后就暂时退了出去。

    一队都人带着洗漱用具走了进来,帮着皇帝涮牙洗脸,换上常服龙袍,梳理长发,戴上一顶元青色的翼善冠,皇冠朴实无华,颜色乌黑,只有正中一颗硕大的东珠鄣显着主人的无上身份。

    在这个过程中,天启皇帝一直在咳喘着,他才二十出头的年纪,但向来缺乏运动。少年时光宗皇帝为皇太子时,由于一向不为神宗皇帝所喜,多次面临废立风波,宫中的人不象外朝,外朝的文官以忠义之心拥戴光宗皇帝,而内廷则只以神宗皇帝的喜恶来决心行事的准则。

    当然还有郑氏皇贵妃的喜好。

    神宗和贵妃都不喜欢皇太子,这导致太子宫中的用度极为不足,虽不至于到饿肚子的地步,但朱由校和朱由检都曾经长期营养不良,天启皇帝的画像就是瘦弱苍白的青年模样,和他的身份地位完全的不相符。

    从去年入冬之后,皇帝多了一样咳喘的毛病,太医院毫无办法,只能开出汤剂来缓解,天启喝了几服之后,感觉药苦又没有什么用,后来改为丸制,喘的厉害时吃上一丸,倒是能稍微缓解一下。

    屋子里生着铜火盆,用的炭火带着香料,其实空气反而更不好了,在穿衣折腾的过程中,皇帝不断的咳喘着,后来衣袍穿的差不多了,天启就赶紧摆摆手,叫人把铜火盆端出去了。

    “得空叫人装那个和记的炉子吧。”天启道:“吾知道宫中有不少人都装了,反而吾这个天子没有。”

    (本章完)

 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冰上

    乾清宫的掌事太监闻言一凛,赶紧躬身道:“是,皇爷,回头就叫人进来装。”

    “嗯。”

    天启并没有太放在心上,他知道底下的人不敢装是因为怕犯忌讳,和记越来越壮大,已经使朝廷上下深为忌惮。

    这是一个相当不叫人喜欢的话题,天启皇帝都不太愿多想。

    生为帝王,外有东虏为患,内有和记坐大,大明天子并不感觉自己是天底下最强有力的人物了,最少有两个人,一个努儿哈赤,一个张瀚,他都奈何不了。

    不是不想动和记,一则是动了之后有损于朝廷的形象,二来是要面临不可测的后果。

    和记在草原上大杀四方,这股精兵强将的力量是用在了外敌身上,如果大明悍然动手,这些强兵不打蒙古人,反过来骚扰大明的边境……

    面对现在财政上捉襟见肘的情形,天启也没有信心能摆平底下的大麻烦。

    还好张瀚似乎真是有忠良之心,在年前传来最新的消息,开年之后,和记的商团军要去攻打套部。

    兵部和内阁都认为套部力量很强,火落赤的经验也足,套部也不象土默特部那样内斗,商团军不一定失败,不过估计会在套部那边消耗大量的金钱和人力,可能陷在那边一两年都脱不开身。

    天启感觉不一定如朝臣们分析的那样,这事儿他也没交给六科和普通的朝官讨论。

    第一是担心和记的人到处收买朝官,无法保密。

    第二就是感觉丢脸,朝廷拿一群商人没有办法,而且商人们组建的军队在做复套的事……这是天启皇帝祖父的祖父嘉靖皇帝也没有做成的事,不仅没做成还弄的相当丢脸,现在一群商人挥刀向套部杀过去了,皇帝是希望这事能办成还是不能办成?

    起身之后,再用早膳,天启感觉心情和身体都舒服了很多。

    此时东方才升起太阳,红色的阳光照耀着大地,将红黄两色为主的宫殿群照映的金碧辉煌,殿阁顶端都是未化尽的残雪,大队的太监已经从殿阁各处往乾清宫这边来汇集,宫门也是刚刚打开不久,到处都是推动沉重宫门的响动声,隔着乾清门外,大队的大汉将军和府军前卫的皇城禁军正在换防,将领们的喝斥声和士兵们足靴踩踏地面的声响响成一片……

    一切都一如故往,二百多年来没有丝毫的变化。

    天启站在乾清宫的平台上算是高处,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宫中的这些变化,也可以看到东华门和西华门那边的景像。

    六科廊里的值夜官员随着下值的禁军往外走,上值的内阁和六科官员也正在从会极门那边进来,禁军们在一个个的验看牙牌。

    几个阁老可以获得免验的特权,天启看到顾秉谦摇摇晃晃慢腾腾的走进来,离的远,看不大真切,不过几个穿红袍的阁老之中带头走第一个的,当然肯定是首辅顾秉谦。

    天启微微皱眉,他对内阁并不满意,对顾秉谦更不满意。阁老要依附司礼并无太大问题,内阁几人现在全部是魏忠贤的夹袋人物,遇事几无自己的主张,倒是文渊阁大学士礼部尚书冯铨行事敢为,政务票拟都有些朝气,很对天启的脾胃。

    最近冯铨提出要编写三朝要典,将过往几十的政争盖棺定论。

    编书在大明是头等大事,一般来说只能是内阁大学士主持,冯铨的地位提出来并不突兀,也算是阉党的一次总体的政治宣言。

    天启已经同意此事,但他还是有些犹豫,他对冯铨的能力还是信任的,但对他的人品相当的不信任。

    内阁诸阁老中,以贪污受贿闻名的就是冯铨。

    原本阁臣的名声也传不到皇帝耳朵里,除非有言官弹劾,天启知道是因为崔呈秀的禀报,锦衣卫使以密疏形式上奏冯铨想借编写三朝要典的机会揽权和贪污,所以在其义愤填膺替父报仇的面孔之下,无非也就是银光闪烁而已。

    天启一阵郁闷和心烦,他知道东林党人在操行品性上也未必白璧无瑕,但冯铨等阉党高官有时候也未免弄的太过份了一些。

    乾清宫太监这时过来奏道:“皇爷,是听司礼监过来说昨日奏折批红,还是见内宫诸监决断宫中事?”

    天启犹豫片刻,挥手道:“刚过元宵没有几天,无甚大事,司礼直接批红便罢,吾不看了。内宫之事,多奏给皇后知道处断。”

    “是,皇爷。”

    乾清宫太监毕恭毕敬的答应下来,他知道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