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1617-第1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每年都要开挖河段,清理淤泥,这对地方上毫无能力的明政府来说是一件很为难的事情。每隔一段时间,中枢的工部和地方就要打官司,经常有一些重要工程陷在扯皮之中,缺乏资金和人力,也缺乏有能力的地方官员主持。

    在隆庆年间,前大学士首辅高拱试图改河漕为海漕,当时已经有了动议,要大量修建海船,从长江口出海,沿海北上,这其实是十分正确的方案,但在张居正驱走高拱后尽废高拱之政,海运之事也就做罢了。

    在北方,大量的车马都十分简陋粗糙,民间用大量的独轮小车进行短途运输,少量的两轮或四轮大车来做长途运输,成本极高,时间极高,效率也是极低。

    在张瀚整合骡马行之前,各地的脚行混杂不堪,缺乏规矩,特别是长途运输十分混乱,不仅运输能力低下,安全性也十分堪忧。

    现在和裕升的骡马行已经名声在外,张瀚借着运铁的机会主动出击,开辟北直隶到京师的线路,也是十分合宜。

    李国宾道:“京师大商家也有很多议论和裕升,他们有一些往辽东和河南的货物,运输起来十分困难,多半是各地的商人自己设法,若是能有和裕升这样的大骡马行进入,恐怕大家的生意就要好做的多。”

    张瀚道:“暂且还不能往河南腹地。”

    李国宾会意道:“河南内境亲藩众多,关卡多若牛毛,如果张东主没有切实的关系,暂时还是不去为好。”

    张瀚微笑,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省心省力。

    李国宾又道:“灵丘出铁,光是和裕升现在就有数百万斤,京师主要是要方毛铁,未知一年供给的方毛铁,有没有确实的数额?”

    张瀚和李大用马化先两人对视一眼,转头向李国宾道:“两千万斤以上到两千五百万斤,亦有可能更多。”

    张瀚接着道:“明后年可以更多。”

    李国宾吃惊道:“灵丘一地,竟可供给这么多方毛铁?”

    方毛铁是初步熔炼的精铁,也是熟铁的一种,也正是和裕升用双室法熔炼出来的熟铁,这种铁不比生铁,既然是熟铁,就需要提取掉一定的杂质,需要初步的熔炼,所需要的炉房和工人数量也是天文数字。

    李国宾道:“京师那边当然是多多益善,不过这么高的数字,在下担心那些大商行急切之间未必能全部出脱。毕竟闽铁还有相当大的份额,挤占市场,尚需时间。”

    李国宾说的也是张瀚担忧的,他现在其实非常缺现银,扩大生产需要,李庄那边也需要,和裕升与范永斗代表的范家的商战现在已经进入刺刀见红的阶段,张瀚软一下,立刻就会崩盘,和裕升商战的失败肯定是灾难性的,首先是主店的走私业务彻底黄菜,然后就是帐局生意会大受影响,接着周转失灵,李庄那里维持不下,然后就是铁场这里得缩小规模,追求更大的利润而不是先扩大规模来发展。

    可能不大受影响的是骡马行,但骡马行也就没有办法开辟新的路线。

    整个商战是一个大型的连环,缺一环都可能使整个战线失利,张瀚这几年的苦功完全白费。

    张瀚需要现银,大量的现银!

    李国宾眼神十分毒辣,张瀚沉默了一小会儿,他便略带紧张的道:“其实张东主可以设法与朝廷打打交道。”

    张瀚面露思索之色,马化先说道:“李先生的意思是不是卖铁给工部?”

    李国宾道:“正是,现在我知道因为辽事,兵部和工部都要铸打大量的铠甲和兵器,要紧的是鸟铳等火器,特别是火炮,用铁料银甚多,每月均要买进大量铁料。现在工部主要是买福建的方毛铁为主,若是张东主能说动工部官员,采买晋铁,恐怕每年百万精铁一下子就能出脱不少。”

    张瀚道:“李先生果然好算计,这也算给我们点了一条明路,在下等人谢过。”

    其实不仅是李国宾所说,这一阵子灵丘商会的几个重要的理事也在担忧产量过剩的问题。民间当然大量缺铁,不过利润最高精铁在民间需求量并不如普通的生铁大,精铁质量很好,但用它的定是中产或富户,晋铁如果慢慢抢占市场,这一块迟早能抢过来,但对张瀚来说有些过于缓慢了。

    “另外还有一条路子……”李国宾有些犹豫,但还是接着说道:“现在颇有一些商家暗中备办海船,在天津或是江南一带出海,有人往南洋,北方船多半往倭国去。江南的船,多以瓷器,生丝料,绢绸和茶叶为主,往倭国去的,有各种皮货,也有大量的铁器。一船货去,获利最少一倍到两倍,再带回倭人或红毛番人的货物,比如自鸣钟,毛料,倭扇,刀,俵物等货物,获利亦是不小,一来一返,获利颇丰。铁料一块,如果以现在灵丘精铁的价格,制成各种铁器,船到日本后,获利最少在两倍。”

    张瀚闻言,倒是真的眼前一亮!

    对日本的贸易在崇祯中期才被郑芝龙垄断,现在应该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南洋海面是以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为主,荷兰人的东印度公司则是后来居上,荷兰人的海军实力已经远超那些老牌帝国,以共和国为核心的荷兰其实也是一个超大的公司,基本上都是由商人组成的商会势力构成,和欧洲的银行业行会一样,荷兰人的海上公司也是彼此制约,尽可能的把利益最大化。

    短短时间,荷兰就拥有几万艘商船,其实也就是几万艘随时可以武装的舰艇,战舰的数量也在欧洲称冠。

    后来制霸海洋,殖民地遍及全球的英国刚刚摆脱了西班牙人的制约,开始后来居上的奋起直追。

 第二百二十八章 试水

    在亚洲,荷兰人拥有后来的印尼全部国土的荷属东印度殖民地,有锡兰,荷属印度等等,在几年后荷兰人占据台湾,几十年后曾经占据马六甲,控制南中国海的海面,那时候这个号称海上马车夫的国家盛极一时。

    它还有荷属西印度,荷属新几内亚等多片殖民地。

    荷兰的衰落是因为英荷海上战争的一系列失败,不过这场大规模的遍及全球的海战还需几十年的时间才尘埃落定,并且对荷兰的亚洲力量没有太大的影响。

    西班牙人拥有后世的菲律宾,葡萄牙人则是马六甲和澳门等小块殖民地,西班牙在亚洲也拥有较强的海上力量,并且有相当的陆军和殖民者在菲律宾。

    英国才刚刚进入亚洲,在这时英国人对印度的兴趣更大,几十年后他们多次试图抢占澳门,都遭遇了失败。

    在南洋,西班牙人不停的把中国货物运往欧洲,把南美货物运来亚洲,一艘艘的西班牙船满载黄金,与英国的战争中,不少货船深入海中,几百年后这些堆满财富的沉船还能引动人的贪念。

    日本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贸易市场,荷兰人和葡萄牙人和中国海商各占半边天下。

    中国海商以李旦为主,这是一个和颜思齐齐名的大海商,当然也是力量极强的大海盗。

    后来控制了南中国海的以郑芝龙为主的“十八芝”,多半出于李旦的门下。

    张瀚对具体的细节当然不知道,他可能看过一些相关的东西,但兴趣不是很大,明末清初时中国的国门外已经来了很多恶客,比如葡萄牙人借澳门暂住,一住几百年,西班牙人多次在吕宋屠杀华人,主要原因就是对大明的忌惮,他们害怕吕宋华人成为大明的内应,同时也是叫华人为自己在吕宋的殖民统治买单,转嫁矛盾,荷兰人一度占据了台湾和澎湖……各种力量纷至沓来,加上李旦和颜思齐还有郑芝龙,刘香等中国海商兼海盗的纵横捭阖,想掌握这一段历史,非得下很大一番功夫,而且还是冷门,想和人“吹水”都不大找得着卖点,张瀚关注的也是和普通人一样,对郑家的发迹和衰落有些了解,感兴趣的就是郑成功为主,另外拜某位小说大神所赐,张瀚对郑克爽也很熟悉……当然印象肯定不好。

    张瀚也知道崇祯年间郑芝龙受了招安,并且在海上发了大财,成为明末中国海上最强的力量。

    郑芝龙多次击败过荷兰人,郑家和荷兰人其实在郑成功之前就和荷兰人打了很多次了,郑家用跳帮战术加上纵火船,打的荷兰人毫无办法,福建和两广沿海的那些中国海盗,论起剽悍勇敢来一点不逊色于那些欧洲佬,多次击败荷兰人后,郑家在台湾抢占了不小的地盘,接管了颜思齐的屯田,并且掌控了对日本的贸易,同时郑芝龙还用暴力的形式在海上征收商船,过往的船只不论中国人还是欧洲人的一律强征税赋,大明朝廷不曾征收过的海税都叫郑芝龙收了去,郑芝龙和荷兰人也是有打有和,东印度公司曾一次与郑芝龙签订大笔订单,光生丝就订了几十万石,那是巨额财富,利润大的惊人。

    张瀚意识到眼前的这个李国宾是个关键人物……他对南洋和日本的情形几乎是两眼一抹黑,郑成功他倒是了解,可郑成功现在应该还没有出生,别的事他几乎就不知道了。

    “李先生,”张瀚很郑重的道:“这一件事,一定要好好的请教一下。”

    李国宾有一些不安,也有一些得意,他正色道:“在下也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往日本的货,最大宗的是什么?”

    “最大宗的,当然还是生丝,茶叶。”

    俗话说中华贸易三样宝,生丝瓷器茶叶好。在明末到清末,几百年间中国人利用这三个贸易神器大赚特赚,那些欧洲佬打生打死,在海上颠簸万里,打下大片的殖民地,用尽手段和办法掠夺了大量的财富,除了大量的黄金涌入欧洲外,最少有三亿两左右的白银涌入中国,除了少量白银是因为套汇进入中国外,大量的白银就是因为贸易顺差因着这贸易三宝而来。

    日本人也需要大量的生丝,也要茶叶和瓷器,当然他们也要别的货物,只是需求量没有这三样大。

    “张东主若做这海贸,先要得人。”李国宾确实内行,他喝口茶,继续说道:“海贸利润是一等的丰厚,但风险也是一等的大。首先要有好水手,走惯往倭国路线,知道洋流时间和走向,可以事半功倍,跟着洋流走,船只不易倾覆,时间也快。海贸你比人多走一趟,就是多一倍的利润,风险也要小的多,一艘海船要好几万两,连货物最少十万,一旦沉没就是一两银子也回不来,是以好的船主和水手十分要紧。另外,水手要剽悍一些,最好是走惯了的老手,海上不仅是风浪险恶,亦得小心多如牛毛的那些海匪,一旦遇着,轻则货物被抢走不少,重则连船一起被抢走,也是十分险恶。最后,还得在倭国那边打通关系,最好得到大海商的允准,不然的话,也很难长久。”

    张瀚皱眉道:“运一船几万两的铁器过去?这似乎不太可能。”

    李国宾笑道:“这当然不可能,东主还是应该采买一些生丝绸缎之类的货物,然后再带大量的铁器过去,毕竟铁器是灵丘自产,利益比备办比的货物要高的多。”

    “具体怎说?”

    “一柄精铁制成的铁锹最少两钱银子一柄,一根缝纫用的精铁针,八分银子一根。”李国宾含笑道:“这就是近年的价格,应该没有太大的出入。”

    “我……”

    张瀚好悬把粗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