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穷鬼的上下两千年-第1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且,读书人的事情怎么能算是偷呢,这些书没人去学,难不成是让它们就在那箱中烂掉?学问就是让人学的。”

    顾楠说着,伸手在少年的肩上拍了拍,说着从他的身旁走过,走向那个书箱。

    “心向所学就好。”

 第二百七十九章:暂离南阳,还要走上一两年才是

    ”

    诸葛英结结巴巴地看向诸葛亮,手指着顾楠,样子有一些惊慌。

    “人,人从画里跑出来了。”

    也无怪乎女孩这般模样,眼前的人确实是太像那画上的朔方女了。

    当年那朔方女成于长安,画师凭借着一个少年的只言片语画了这幅画,一幅画就画了数年。

    每一笔都改了无数次,为了将画上女子勾勒而出,甚至自己修改了古来的女图画法,使得女子的形貌如真,同在纸上活了过来,随时都会回眸看向画外人一样。

    这才叫所见过的人都不能忘去,有的人甚至会呆望半日,只为了等那女子回头一眼。

    固有人称:美有所缺,未见朔女回眸。

    而这幅画用尽了画师其全部的心血,日后他就在没有做过画,又可能,他觉得再也画不出更好的作品了。

    也不知道是巧合还是如何,那朔方女画中的人真的和顾楠有八九分相像,气质都一般无二。

    此时的顾楠坐在他们面前,穿着一身白裳。斗笠取下,长发松散地绑着,几缕垂在脸侧,就如是从画中走出的人一般。

    诸葛亮呆涩地看着眼前人,过了一会儿才回过神来,他有一种真的见到了朔方女的感觉。

    当年他第一次看见朔方女的画时,也曾是因为那画中的女子只顾把酒,不曾回头而有几分怅失之感。

    此时倒是消去了,他似乎是明白他的画上少了些什么。

    “咔嚓。”

    顾楠夹了一块干菜在嘴里嚼着,却突然发现诸葛兄妹三个的状态都有一些异常,疑惑地抬起了头来。

    “你们,看着我干什么?”

    “呵。”诸葛亮笑了一下,他的心情不错,他应该是可以将那幅朔方女画完了。

    “没什么,只是先生长得像是我一位画中的故人而已。”

    他也没想到这顾先生是一个女子,自己这般盯着看是很无礼的。

    将自己的目光收回,不自觉地轻声说道:“是真的很像。”

    “画中的故人?”顾楠有些不能理解。

    “是,可惜我认得她,她不认得我。”

    诸葛亮难得开了一个玩笑,看向一旁还在出神的诸葛均和诸葛英。

    轻拍了一下桌子:“你们两个莫要一直看着了,不觉得失了礼数?”

    两人在这才反应了过来,诸葛均咳嗽了一声埋头吃饭。

    诸葛英则是缩着头,脸上一红,对着顾楠说道:“抱歉。”

    “无事。”顾楠笑了一下:“英小妹想看便看便是。”

    早食就在这么几声闲谈和轻笑之间过去。

    吃完饭,顾楠握着无格,站在门前看着小雨轻摇,细风吹着入怀,有几分浅凉。

    偶尔有那么一两滴雨水被风吹着落在她的脸上,是一阵清冷。

    诸葛亮站在顾楠的身侧,犹豫了一下对着顾楠行礼说道。

    “亮厚颜,书文之中有许多不明之处,想请先生多留几日,可以请教。”

    顾楠侧过头看向诸葛亮,微微点了点头,她也有些累,在此处留几日也好,便当是休息了。

    受诸葛亮之邀,顾楠在此多停留了几日。

    开春的时间总是小雨断续,之后的几日也是如此,一段时间放晴一段时间小雨。空气里总是微湿,地上也总是蓄着积水。

    诸葛均有些发愁,他说这几日的雨下的是有一些多了,但是索性下了三两场之后就也没有再多下了。

    每日顾楠通常都是坐在堂上和诸葛亮说学,诸葛亮是一个很好的学生,做学之时很是用心,逢明则解,逢疑则问。

    对于诸葛亮来说越是将顾楠的书箱往下看就越是惊讶,他真的很难相信这是一个人能够规整出来。

    其中的学说和书著都可以自称一脉,甚至有一些足以颠覆古来之学。

    他有一次问顾楠,这些书她整合了多久。

    顾楠一时不觉,实话实说的说,两百年。

    当时诸葛亮看顾楠的眼神,有一瞬间真的就像是在看仙家一样。

    索性顾楠又及时绕了回来,说这书箱是她这一脉的百年所传,而她是从她的师傅那里传来的。

    教于她,是想要将百家之说规整,传于世人。

    诸葛亮对于顾楠额师承肃然起敬,说当是一代伟学之士才是。

    而对于顾楠,诸葛亮常是抱着自愧不如的心态。

    虽然对方是一个女子,模样也不过比自己稍大一些而已,但是她的胸中所学远非自己可比,每有疑问不解之处,向她问起总能得到解答。

    从前他都自认为是同年之中的佼者,如今看来,是他在自己不见高山尔。

    不与诸葛亮做学的时间,顾楠时常陪着诸葛小妹出门去玩耍。

    去田间抓一些青蛙蝌蚪,弄得一身泥巴。采几片花草又去追上了蜓蝶。在田边一靠睡上半天。

    小孩的活力总是许多,诸葛英也难得有了一个玩伴,这些天总是拉着顾楠要出门去。

    诸葛亮也只得无奈的叹气,顾楠是把这丫头带得更野了。

    她们在院子中种了一棵树苗,听闻长成时是会开花的,至于是什么花,顾楠也不知道。

    ······

    外面的天空放晴了,鸟语清脆,在屋外的树梢上响着。

    云层悠闲地飘在天侧,飘得缓慢让人觉得有几分慵懒。

    院中的一棵小树上还沾着露水,阳光照在露间,带着点光。

    小屋的堂前安静,诸葛亮正坐在房中读着一本书,即使是诸葛英也不会在她仲兄在读书的时候吵闹。

    这些天他读了书箱之中的十余本书,已经是他学的很快了。

    但是即使是如此也未能学去书箱之中十一。

    堂上只有书页轻轻翻动的一两声声音,和风吹着半垂着的草帘微微摇晃,使得地上的影子也跟着轻晃。

    顾楠抱着无格靠坐在堂前看着堂外的屋檐发呆。

    诸葛亮的眼睛从书间抬了起来,看向那个坐在屋前背对着他的人。

    午间安静的让人的心情也不自觉的安静了起来。

    诸葛亮浅淡地一笑,他是已经习惯了在自己读书的时候身边坐着一个人发呆,他也不知道为什么顾楠总是喜欢对着一处发呆。

    可能是在想什么吧。

    顾楠似乎是感觉到了有人看着她回过头来,正好对上了诸葛亮的目光。

    “小亮你可是有何处不解?”

    “哦。”诸葛亮移开了视线,低头看书,他也不知道自己突然有一些慌。

    “没什么······”

    顾楠点了一下头,重新看着房檐一会儿,忽然说道。

    “午间,我就该走了。”

    诸葛亮坐在桌前,半响,了然地点头:“这般。”

    他抬起头来看向顾楠,笑着问道:“先生可还会回来看看故友吗?”

    “呵。”顾楠轻笑了一下:“也许过几年,我会找一个地方落脚,然后做个教书生,我觉得南阳就不错。”

    “南阳是不错。”诸葛亮点头应是,随后又叹了口气。

    “你这走了,小妹恐怕又要胡闹了。”

 第二百八十章:所以迷信是不可以的

    午间,诸葛兄妹三人送别了顾楠。

    顾楠送了诸葛亮一本书,叫做奇门遁甲。

    诸葛英的眼睛是有一些红,她抱怨是仲兄态度不好才让顾楠这么早就要走了。

    顾楠笑着刮了一下她的鼻子,说等那院中的花树开了,她就回来了。

    挥手告别,那人穿着一身白裳,背着书箱,戴着斗笠向东而去。

    诸葛亮回到自己的房中,院间是清冷了几分,他站在房间中抬头看着挂在墙上的一幅画,那画上的女子很像是朔方女,但是画的却不是朔方女的景色。

    而是一片田间,那女子正在和另一个女孩嬉闹的模样。两旁是远山之景,一个人耕于田间笑着两人。近处是田家小院,一个人坐在院中读书,笑看着屋外。

    倒是一副祥和之景。

    诸葛亮看着那画中的景色,笑了一下,拍了拍手中的书,回身走出了屋子,浅唱道。

    “我本是隆中一闲人······”

    ······

    汉家的末年,百姓的日子不好过,道路上也不太平。

    平常无事的时候很少有人愿意出远门,原因也很简单,出趟远门少不得要走山道小路。

    而那山道小路上少不得的就是那山贼匪寇。

    被抢了钱财都还是轻的,黄巾之乱之后,黄巾乱兵流落山间成为了黄巾贼,要是遇上了,说不定还要丢了性命。

    董卓入京,朝中动荡,下面人的日子本来就难过,还要受人祸害,就叫民声更哀了。

    山林之间林荫遮蔽使得人看不清山林之中有什么东西。

    只是偶尔有林木微晃,让人觉得好像是有什么路过。

    林木中,反起两道明晃晃地刀光,两个山贼模样打扮的人正蹲在一颗树的后面看着林外的山道。

    此处是一个高低,从这里能看到整条山道上的是不是有什么过路人。

    “哎,这都半天了,一个人都没有,我们休息会儿吧。”

    其中一个人擦了一下额头上的汗,山林里有几分闷,两人还挤在一起,说实在有一些难受。

    “能有什么人,这道上半个月都不见得有半个影子路过。我们被抽来查看的就是倒霉而已。”

    另一个壮硕些的汉子骂了一句,将自己手里的刀扔在了地上,走到一旁靠在一棵树边说道。

    “我是不想看着了,看了这么久,眼睛都涩的慌。”

    “哎,休息会儿。”微瘦的山贼点了点头,也坐到了一边,沉默了一下抱怨了一句。

    “这年头做个山贼都不容易。”

    “说什么山贼呢。”壮硕的汉子横了他一眼:“记着了,我们叫黄巾军,不是山贼。”

    说着,叹了口气:“要是三位将军还在,我等何至于沦落至此?”

    可惜,那三位将军都已经不在了。

    汉子无力地躺了下来,小声地说道:“明明是这汉室不道,我等才起事的,顺应天意,怎么就成了这样了呢······”

    黄巾军,当年黄巾起义所遗留下来的残军,如今四散在各地也难以成势了。

    说起黄巾,此事可能也与顾楠有几分关系。

    当年顾楠路过一座小城,正好想要喝上一壶酒。

    买酒之时却发现自己的手里没有酒钱。

    一个年轻人帮她结了账,拿了几坛酒,同顾楠就坐在街边喝了个痛快。

    两旁的人看着那一个斗笠人和一个年轻人满身酒气的模样都是绕着走的。

    年轻人喝了一个大醉,醉话里才知道,那年轻人手里也已经没有什么钱财了,只是生活困苦,心中抑郁,来买一个大醉。

    恰逢遇到了顾楠,就说和顾楠一同喝便是。

    年轻人的酒量并不好,没有喝多少就醉去了。

    他之隐约间记得,他请来喝酒的人拿出了一个箱子,叫他挑一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