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穷鬼的上下两千年-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白裳人回过了头来,似乎没想到对方会和自己搭话,毕竟她本来就只是来借个酒地的。
周瑜,周公瑾。
她先是一怔,随后摇了摇头。
这巧,未免太巧了一些。
“在下顾楠,未有字。”
“未有字?”周瑜的声音里有一些疑惑。
似乎是听出了周瑜的诧异,顾楠看向他,沉默了一下,才轻和地解释道。
“还未有取字,家中长辈就先早故去了。”
“如此。”
周瑜的眼中带着几分歉意,随后一笑,举起了酒杯,颇为豪迈地说道。
“余自罚一杯。”
说着将杯中的酒水一饮而尽。
两人之间再无旁话,盖是说本来两人也不太熟悉。
周瑜重新开始奏琴,顾楠独自喝酒。
琴音悠悠,让那温酒带上了几分余意,该是多了一些酒醺,让人更想醉去。
等到一曲尽时,周瑜的双手轻按住微颤的琴弦,叹了一声。
这一曲他终是弹不好,方才又是错了一个音。
坐在一旁的顾楠轻摇着酒壶,她是已经快要喝完了。
听到周瑜的叹气,微醺地说道。
“何必叹息,此曲就本就难成曲调,只是错了一个音已是很好了。”
周瑜微微一惊,抬了起头来。
“阁下亦懂琴律?”
或许不该说是懂,能听出那一音,当是在琴律一道颇有建树才是。
“略懂一些。”
顾楠将酒壶中的最后一口酒饮尽,将酒壶挂在腰间,酒喝完了她也该走了。
周瑜的眼中却似乎是来了什么兴致。
“阁下是爱喝这梨花酿?”
“嗯?”不明白周瑜为何突然这么问,顾楠疑惑地回头看向他,又看了看腰间的酒壶笑了一下。
“这酒倒是别有几分味道。”
“那不若余再给阁下买一壶来,阁下为余弹上一曲如何?”
周瑜笑着说道,人都只能闻到他的琴声,难得遇到一个能听出他琴中所误的人,他很感兴趣。
顾楠坐在那思索了一下,一曲琴换一壶酒,倒也是值,说来她的手中也无有多少钱财了。
当下点了点头:“也好。”
“阁下稍等。”周瑜笑着起身,便买酒去了。
顾楠坐在亭子中,目光落在了放在那的长琴上。
这琴用的是杉木,杉木做琴,木性稳定,音柔且润,而且随着使用时间越久,音色会越好。
她也算是懂一些琴,还记得是当年的故人教的,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人。
当年她教她琴曲之时,用的琴也是杉木琴。
顾楠看着琴呆了一会儿。
直到周瑜买了酒回来。
浅饮了一口酒水,将那长琴放于膝上,顾楠出神地将手放在了琴弦上。
是很久都没有弹了,也不知道手生了没。
“当。”
琴弦被指尖拨动,在阵颤出声,似是空谷之中山泉作响。
她会的曲子不多,不过其中有一个曲子她记得倒是从来没有弹过。
那是故人去后,她曾经的一个琴师故友常给她弹的曲子,那故友叫旷修,那曲子好像是叫做,高山流水。
“当。”
第二声之后,琴声扬起。
只是初奏,却已经让周瑜怔然,他好像是看到了一卷宏图正在他的面前展开。
随着琴音而动,那宏图渐渐显露,目前的是一股浩荡烟云。
于那高山之巅处,于那江河之极尽。
似是将那万里山河锦绣,尽收于目中。
若是曾经的顾楠或许可以弹得了入阵之曲,但是弹不了高山流水。
但是如今,她也偶得了几分其中之意了。
琴不再奏,余音不止。
顾楠将长琴放下,拿起酒壶仰着头喝了一口。
周瑜出神了一会儿,最后直到那余音再听不见,才做出了他的评价。
“浩然壮气。”他转醒过来,又是回味了一番。
“呵呵。”拿起身旁的酒杯酌酒畅饮了一杯,轻笑了一阵。
抬起头来,认真地上下打量了顾楠一眼,认真地说道。
“阁下当非池中之物。”
“过赞了。”顾楠摇头说道:“我不过就是一个方士而已。”
“余从不言过。”
周瑜浅笑着说道,摆了一下自己的手:“今日能闻君一曲,当可一醉矣。”
对于他来说,今日当真是一个喜日。
先是听闻了那个的消息,后又是得逢如此妙人,还需何求?
周瑜带着笑意扭头看向江中。
今早听闻曹操欲要号召诸侯共讨董卓,他知道这个江东将要变了。
这个汉室亦要变了。
他突然兴起,看向身旁的人,温笑着问道。
“依阁下看,这世道如何?”
第二百八十三章:酒量不好就不要多喝
“世道如何?”顾楠嘴间的浊酒咽下,酒香在唇齿之间溢散。
“啪。”亭下的江流浪涛拍在了江畔的石上,发出了一阵阵拍击的声音,碎水飞溅。
“呵。”顾楠笑了一下,看向身旁的佳人模样的郎君,将酒壶放在身旁的地上。
“我不过就是一个游方的客士,这世道如何,周郎何必问我?”
周瑜将琴置于一旁,拿起了酒壶和酒杯自酌了一些。
嘴角带着些笑意,随意地说道。
“阁下且说便是,瑜自当恭听。”
其实他也就是一时兴起,随口一问,他也想看看能弹出如此浩然之曲的人,对这世间有如何自视。
见周瑜确实要问,顾楠抬了一下眉毛,靠着坐在小亭的凭栏前。
没有再喝酒,而是听着那涛声,叹了一声。
侧目,尽于那江中。
“世道将乱,汉室将倾。”
她的声音有一些无奈,汉家的百姓活得算不得是如何好,但是起码这数百年之间少有乱事,百姓虽然依旧困苦,但是起码不必手战乱折磨,还能得活。
比之于战国秦末,大部分的时候,已经是好了太多。
是所以,虽然说是汉室灭了秦国,就心而言,她是对汉室抱有怨意的。
但是这怨意过了百年当年,灭秦之人都已经不在了,她抱着这份怨意又有何用?
她反而不希望汉室倾颓,若是汉室常固,起码还能留这世人一个不战的世道。
这也是她为什么从未抱有什么偏激的想法,比如起乱的原因。
战国百年,秦末世人十去六七,汉时王莽,天下受灾,这世人根本经不起这般的动荡了。
她如今已经将百家之言多有集收。
其中用于农利之处,用于教说之处,用于工商之处,用于革制之处,都已有进展。
工农之中可行便利机巧之策,改于农工器具,使事半功倍,墨学之中多有所传。
革制之中儒、法、道,三道齐行,可用于各世。
传学之中有活字齐印之术,格物算学,自当可使书文传于天下。
若是天下安定,明君于世,她自可将此些交于朝堂之上,江湖之中,由其中传用于世。
当是时,当可使世间愈安,当可使国中长定。
这也是她自己的用于追求那盛平的办法,无需用战事解决的方法。
可惜如今只差几步之时,却已经至于东汉之末了。
这天下,又要见了那烽火之色了。
······
世道将乱,汉室将倾。
周瑜听到了在这八个字,眼中抬了起来看向顾楠,眼中微亮。
但是面上依旧不动神色。
浅笑着握着酒杯喝着。
“阁下说笑了,说着这种话可是大逆不道的。”
“是吗?”
顾楠横了周瑜一眼,涛声在侧。
浪潮声中,顾楠笑了一下问道。
“难道,周郎不是这般想的?”
周瑜深深地看着顾楠,嘴角的笑意依旧。
“如今朝中,奸妄已去,外戚也无能干政。献帝继位,还有董太师领二十万西凉铁骑在侧支持,朝中大局得稳。在外黄巾之乱受平,遗部难成大势。”
“内外得安,阁下又如何说是,世道将乱呢?”
他说着将倒入杯中的酒水对着顾楠虚敬了一下,放到在嘴边饮去。
这周瑜······
顾楠摇了一下头:“献帝年少无基,不能再掌政,董卓行权,强横无道,曾闻其荒淫专暴。臣强君则逆,二十万西凉军说是卫汉,不若说是挟汉。朝堂之上何来安定之说?”
“在外四夷欲进,各地诸侯割据,有公孙、袁、孙、刘、张、马之氏。汉室分崩,十室九空,又何来的外安之说?”
“是周郎莫要与我说笑才是。”
“啪。”又是一声涛声将在顾楠的话音落下之后响起。
这世事纷乱,但是能看尽其中,看清楚的又有几人?
周瑜自认为他是看清楚了的那一个,但是他很少能见到同他一般都看得清楚的人。
而眼前的人虽然说的简单,可却已经将汉室的颓像道出。
脸上的笑意愈加明显,手中的酒壶轻磕在酒杯上倒着酒。
他还想问一句,他现在想看的,是眼前的这人气器量如何。
“那阁下以为,这日后会是如何?”
酒杯倒满,他举着酒杯对着顾楠。
顾楠拿起了梨花酿举了一下。
“诸侯并起,群雄逐鹿。”
停下光影微斜。
“哈哈哈。”周瑜笑出了声,笑声里带着快意。
他径直将酒杯一举,碰了一下顾楠的酒壶,发出一声轻响。
“此句当饮!”
仰起头来,将杯中之物长饮而去,才低下头,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瑜遇顾君,当真如是伯牙遇子期,相知恨晚矣。”
虽然这周郎生得一副偏秀的面容,但是相知之后,其人倒是多有几分豪爽之意。
这次是周瑜不让顾楠走了,扯着顾楠就是说谈各事。
推杯换盏之间喝了小半日的酒。
“嗝。”周瑜面色微红地打了一个酒嗝,半醉不醉地靠坐在亭子边,抬着手里的空酒杯说道。
“顾君,为难逢知己,你我再尽一杯如何?”
他今日是长谈尽兴了,两人谈论了各路诸侯的,朝外四夷,分说局势。他还是第一次遇到能与他谈得这般明晰之人。
饮酒坐论天下英雄,世上还有什么更叫人畅快之事?
顾楠无奈地看了一眼周瑜。
这人酒量不行,还非喜欢尽杯,才喝了没几壶就醉成这样。
要知道三国时期的酒度数都不高,基本就是和酒精饮料一个度数。
“你快醉了,还是莫再喝了。”
“呵呵。”周瑜摸了摸鼻子笑了一下:“我是没有顾君这般好的酒量。”
面色醉红地依靠在亭中,周瑜侧过头看着江水长流,突然说道。
“顾君,你我论及诸侯,不知顾君信不信?”
清风而过,吹散了亭中的酒意,余下那半醉之人。
几片柳絮落于江面,几扁轻舟横江而过。
“信什么?”顾楠盘坐在那。
看着大江涛去,周瑜自信地笑了一下,伴杂着醉意说道。
“这江东之中将有一个雄主而起。”
第二百八十四章:不在于一朝一世
顾楠的眼睛轻轻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