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穷鬼的上下两千年-第1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楠将筷子放在了桌上,似乎是不准备再吃了。
面铺之中的气氛有一些低沉。
玲绮抬起头来,看了一下顾楠碗中没有吃完的面条。
抿了一下嘴巴,在一旁小心地提醒道。
“师傅,还是不要浪费粮食的好吧。”
“咳。”顾楠呛了一口,汗颜地看向玲绮,摸了一下她的头说道:“为师过会儿会吃完的。”
“嗯。”玲绮的脸一红,继续低头吃面。
坐在对面的曹操也转醒了过来,看着坐在桌前的玲绮,微微一笑:“先生的学生倒是可爱。”
一边说着一边拍了拍身旁的夏侯惇和夏侯渊示意他们不必如此,才笑着对着顾楠问道。
“不知先生是从哪听来的这句话?”
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是许邵当年与他的评语,因为是他威逼所得,许邵并未公开,知道这句话的应当只有几个人才对。
“道听途说而已。”
顾楠挑了一下眉头,又从筷篓里抽出了一双筷子准备将面吃完。
曹操的眉头低下了一些,没有在继续说这件事,而是转而问道。
“那先生方才说的五千人太少了些是何意思?”
五千人算不得多,但是也算不得少。
而且曹操在意的是,顾楠是不是知道他这五千人是用来做什么的。
“想要败长安之军,五千人自然是太少了一些。”
顾楠夹起了一口面送进了自己的嘴里吃着,理所应当地说道。
······
“先生怎么知道操要进长安之军?”
“道听途说而已。”顾楠依旧是如此回答道。
曹操的眼神第一次露出了几分慎重。
如今诸侯未起,联合讨伐董卓之事只在相关诸侯之间秘传,只等一举而起。顾楠这个方士又是怎么知道的,他可不信真是什么道听途说。
不过表面上,曹操的神色依旧平静,淡笑着说道:“要败长安之军,自然不可能是操一军······”
第二百九十一章:做想做的事就好了
“勃海太守袁绍、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之众共一十八路。”
顾楠将嘴里的面条咽下,擦了一下自己的嘴巴,平淡地说道。
每说一个名字曹操的眼神就不定一分,脸上的淡笑也有一些僵住了。
这一十八路诸侯,无有所失,全部被顾楠说了出来。
“可举十万余之众,是声势浩大。然离心离合,各怀异心。战时不聚之众,不从指派,难以调动。除非你能一军击溃其人,否则,其人不会败。”
这其人自然就是那洛阳董卓。
顾楠的话音轻淡就像是在谈着日常琐事一般轻巧,一边将碗中剩下的面夹起,吹了吹吃进了嘴里。
她故意说了很多,甚至将联军的人数和名单都说了出来。
她只是想看看曹操的反应,若是寻常人恐怕此时就该拔剑而起,逼问她消息的来路了。
曹操坐在桌案前,眼睛轻眯了起来,眉头微微地皱起,脸上的笑意终是沉了下去。
如果各诸侯联军之中真如顾楠所说,讨伐董卓,难道真是事不可为?
半饷之后,曹操站起了身,对着顾楠躬身拜下。
既然顾楠来见他,又对他说了这些,那么顾楠定是有所定夺的。
她在曹操眼中已经被标上了一个奇人的字眼,不论其他,只说她能一语道出联军之弊就足以让曹操侧目了。
“还请先生教我,五千人该如何而为。”
“孟德···”
身后的夏侯惇和夏侯渊见曹操行如此大礼,都惊讶地出声说道,却被曹操轻轻抬手止住。
面吃完了,顾楠放下碗筷,看向曹操,此人果然不负其名。
“五千人,你可以在这乱世谋求一个立足之地。”
曹操低下头思索了起来,眉头皱的更深。
顾楠则是看向玲绮。
“绮儿,吃完了吗?”
玲绮添了一下自己的嘴巴,碗里却是已经空了,见顾楠问,点头应道。
“嗯。”
“好吃吗?”顾楠随意地问道。
看到她嘴角粘着一小片菜叶,笑了一下,伸手将她嘴角的抹了下来。
玲绮的脸色微红,微缩了一下脖子:“好吃。”
“确实不错,那我们下次再来。”
顾楠站起了身,对着曹操回了一礼。
“曹将军,告辞,就不必多留了。”
玲绮也连忙起身,将一旁的竹箱两手提了起来,跟在顾楠的身后。
说完伸手取过了玲绮手中的竹箱背在了身后准备离开。
曹操回过神来,眼中露出了些遗憾,他还未想明白顾楠话中的意思,五千人如何立足。
但是见到顾楠已经要离开,说了不必多留,他也就不好再开口挽留了。
否则若是逾越,恐对方不悦。
只能拱手说道。
“先生告辞,操之居所就在此街头处的小府,若先生有闲暇,操还望可一叙。”
顾楠点了点头算是应下了。
曹操的脸色一喜:“如此,操等先生。”
转过身,正要临走之际,顾楠突然回过头对着曹操说道。
“曹将军,这天后日恐怕是要下雨了,不知将军可信?”
“不过无事,下不了多久就会停了。”
说着,牵着玲绮的手离开了,她准备在这陈留留上几日,倒是要先去找一个住所。
至于后日下雨,其实只是顾楠的推测而已,该是很有可能,她随口这么一说罢了。
她的感知不同于常人,甚至能够闻出空气里的湿度,再观之天象,这几日常见顽云,这才说后日该是要下雨了。
而下不了多久就会停,是因为夏日的阵雨都是这般,来得快去得也快。
目送着顾楠离开,夏侯惇在曹操地身边说道。
“孟德,不必听那人胡言乱语,哪有人能知道日后阴晴之事的,难不成还真是仙家不成?”
说着干瞥了一下嘴巴,面上不屑。
曹操则是不然,他却是颇有些兴趣地仰头看了一眼那天色,天色晴朗,不像是要下雨的样子。
这世间莫不是真有可观风雨的奇人?
立足之地,低下头,又暗想了一番,曹操看向身旁的两人说道。
“元让,妙才,后日你们留心一些,后日一旦下雨了便叫我。”
“孟德,你还真信了?”夏侯渊抓着脸说道。
“呵呵。”曹操笑着重新入座说道。
“不说了,来,我们喝酒。”
······
街道上,玲绮跟在顾楠的身后,疑惑地回头看了看那面铺,又抬头看向顾楠。
“师傅,刚才那人是谁?”
顾楠向前走着,听到玲绮的问题,笑了一下,伸手放在了她的头上。
“饭票。”
饭票?
玲绮微皱着眉头想到,这世上还有姓饭的人吗?
······
夏天的夜里即使是在城中也是虫鸣声不绝,多是蝉鸣,嗡嗡的在耳畔扰人。
每每到春末夏初的时候,空气里都总是带着些特别的味道,该是浅湿夹杂着草叶的气味。
算不得好闻,但是总让人心怡。
夜里比午间的闷热已经要好上了许多,和风徐徐带着让人舒服的凉意。
逆旅之中的一间房前,玲绮正捧着一本通兵论苦读,她最爱看的便是兵法,师傅的书箱她可以随便翻,总会将里面的兵法找出来读。
不过此时她却是有些读不进去。
“沙。”
书被合了起来,书页被风微微吹动。
玲绮低头看着地上的影子,难免的她有一些想家。
她不知道自己的父亲在哪,也不知道父亲如何了。
她也从来不和顾楠提起她的父亲和自己的姓氏,她怕给师傅惹来麻烦。
毕竟就是因为这个,她的母亲才死的。
后面的房间里窗纱微亮,是火光摇晃,房间里的一个人影坐在桌前,影子投映在窗纱上。
又过了一会儿,窗户被人影推开,顾楠坐在房间里对着房前的玲绮叫到。
“绮儿,该休息了,已经很晚了。”
“嗯。”玲绮回头看向顾楠,起身拿着手里的书。
“我知道了。”
师傅待她真的很好,所以更不应该因为自己给师傅惹来祸事了。
推门走进了房间,顾楠坐在桌边,手里写着书文,回头看了一眼玲绮笑着问道。
“那墨家之学学的如何,可有不懂的?”
玲绮的脸色一红,低着头说不出话来。
顾楠一眼就看出了缘由。
“是不是又偷偷地看兵书了?”
“是。”玲绮小声地回答道,声音轻的几乎听不见,小心地抬头看了一眼顾楠,是生怕师傅生气。
顾楠叹了一口气,无奈地摆了摆手:“罢了,天色也晚了你先休息吧。”
兵家终归不是仁义之学,她本想教玲绮的学问是想让她能过安定的生活。
但是玲绮似乎对兵法和武学有极大的兴趣,和当年的她几乎就是两个模样。
兵者,学了此道就是死活之间事情。
她本不想多教玲绮这些,但这若是玲绮的选择,她也不会阻止。
夜色里房间中的灯灭去,屋外,虫鸣阵阵。
第二百九十二章:其实只是随口这么一说的来着
其余的烛火都已经被灭去了,唯独还留着床前的一只烛火还在在摇晃着。
烛火映射着一张面孔,微黄的火光映射在一旁人的眼睛中,在眼中跳动。
四周都是漆黑,只有那火光和人面能让人看清。
坐在床前的人便是那曹操。
这夜他不想睡,就像那日他受了那批语的当晚一般。
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他本已经快忘了这句话,如今再被提起来,才发现自己从未忘去。
奸贼,英雄。
火光里,曹操的眼睛轻合,年少之时他曾因为是宦官之后叫人诟病。
那时他曾想为一太守,善治一郡,以立德行,好叫世人都看清他曹操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后来他受命都尉,又调任典军校尉,那时的他之所想,是替汉室峥嵘,讨贼建功,得以封后立业。
好在死后,能在墓碑上刻上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这几个字。
可如今汉室倾颓,天下风雨飘摇,这志向已无去处。
“奸,雄。”曹操念了一遍这两个字,最后眼中定在那火光里。
伸出手,用两根手指捏灭灯芯。
房间彻底暗了下来,感受着指尖上未去的灼痛,曹操躺下。
是奸是雄都在他曹操之为,而不在世人之说。
他只做他应做之事,不负这七尺之身。
旁的便叫世人说去又何妨?
······
之后的两日,曹操吩咐了守在门边的士兵,若是看到有一个白袍先生带着一个小女孩上门,就立刻让两人进来好生招待,再来通知自己。
堂前的空气闷热,这几日的天气是越来越热了,曹操将坐在堂上喝着凉茶,一边等着消息。
如今诸侯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