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穷鬼的上下两千年-第2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院中烧着药的炉火将旁边人的脸庞照得半亮。

    诸葛亮看向身边,放着那束被顾楠从发间摘下来的花。

    伸手取了过来,除了花香之外,似乎还有一种其他的香味。

    随手把玩着花束,少年沉默了一下问道。

    “那先生,可是有心系的人吗?”

    玲绮站在药炉边守着,她也学过一些药理,知道药什么时候会好。

    突然听到檐下诸葛亮的问题,也悄悄侧过了耳朵。

    “心系的人?”

    顾楠先是疑惑了一下,接着了然一笑。

    她说为何平日里无事不会开口的诸葛亮,今晚为什么话变多了许多。

    盖是人到了少年时,想了哪家的姑娘了。

    少年人都会有这么一个时候,她这个前辈给一些经验也是好的。

    心系的人,顾楠看着炉火,认真回想了一下,最后浅笑着点了点头。

    “是有的。”

    顾楠的话让诸葛亮和铃绮都有一些失神。

    他们第一次见到顾楠似乎有些动情的样子,却又像是点到为止,没有再进一步。

    顾楠回过神来,抬起头看向两个人,坦然地给炉火中添了一根柴火。

    “那算是很多年前的事了,已经是故去的人了。”

    她自认为,这时她应该在这方面做出一个长辈的模样,所以也没有隐瞒。

    她也不是什么无欲无求的人,怎么可能数百年来都没有过什么心侧之时。

    一个人曾经教她弹琴的时候她心侧过,一个人曾经坐在她身边喋喋不休的时候她也心侧过,一个人曾经给她喂药的时候她同样心侧过。

    很多次,只是她从来都没有对她们说过罢了。

    她是个什么样的人她也知道,多的时候只能装傻充愣,当做就没有过一样。

    至于是多少年前,她没有细说,不然就有些吓人了。

    是有吗?

    诸葛亮怅然了一阵,笑着缓缓地说道。

    “能叫先生心系的人,是个什么样子?”

    药炉边的铃绮的表情有些空落落的。

    那样的人会是什么样子。

    虽然已经故去,想来应该也是世外一般的人吧。

    两人的心里想着顾楠和那个人可能的模样,可能是青梅竹马,也可能是一见钟情。

    如果让顾楠知道他们想着的东西,也不知道脸色会是怎么样的。

    “什么样子?”

    顾楠回想了一下,摇着头苦笑着说道:“我是说不清楚了。”

    “是吗······”

    “呵呵,不说我的事了。”堂前有些沉默,她摆了一下手,将手放在了诸葛亮的肩上,语重心长地说道。

    “小亮你也到了年纪,如果有心属的人,切要把握,莫要错过了,嗯?”

    诸葛亮此时无心听进去,只是看着顾楠。

    能叫这样的人心系,那人着实叫人羡慕。

    点头应到。

    “嗯,我记着了。”

    无奈地将手中的把玩地花束放下。

    就这样,少年第一次试探女子的心思,就受到了重大的打击。

    可惜他应该永远不能知道,让他深受打击的是什么样的人。当然,如果知道的话,或许会是更深重的结果。

    关于诸葛亮是不是愿意相助曹操的事情,顾楠没有急着催问,让他仔细想一番也好。

    “先生药烧好了。”玲绮在打开药罐看了看,对着顾楠说道,此时她的心思也有一些乱。

    “那就先把火灭了吧。”

    顾楠放下了扇子,走到了炉边,将炉口封上,里面的火焰渐渐灭去。

    先凉上一会儿,等到晚饭时应该正好温热。

    “小亮。”顾楠提着药壶放在案上,随口对诸葛亮问道:“上次的书你看完了吗?”

    诸葛亮像是在想什么事情,听到顾楠的声音转醒过来。

    说起上一次的书,这才想起是还有许多问题要问。

    “先生,亮愚钝,到如今是还没有读完,尚有许多不解。”

    一边说着,一边从自己的怀中去了一本小册出来,低头递给了顾楠。

    “还请先生解惑。”

    看着在诸葛亮手中的小册子,顾楠有些汗颜,这也许就是好学生和她这种学渣之间的区别吧,自己就记了一本问题集,她当年在上学的时候······

    算了,不想也罢。

    “这书中确实有很多难处,小亮也不用自轻。”

    顾楠说的不是安慰的话,毕竟这些东西她当年学的也是一塌糊涂。

    将题测翻开,顾楠看着这上面的字迹,这些字都是在诸葛亮随手记下的,自然不可能好看到哪里去,有些字甚至都看不清楚。

    嘴角抽了一下:“小亮,你的字是该练练的。”

    人如其字,诸葛亮虽说淡薄随性,字也确实有些太随性了。

    “先生,先生的故人字迹如何?”诸葛亮像是不经意地问道。

    “嗯?写的还不错吧。”

    “亮知道了。”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第三百六十七章:累了就应该休息一下

    山脚下的小溪,溪水潺潺流过石缝间,清澈见底,水底的卵石光滑,水流中还能见到鱼虾游动。

    “叔兄,那里,那里有鱼,快抓住它。”

    诸葛英的声音传来,此时的她正卷着裤腿和衣袖站在小溪里挥着手,她的病才刚好,就已经在屋里坐不住了。

    玲绮也被她拉着下了水,这日的天色暖,溪水也不算冷,走在其中反而是一种清凉的感觉,水流从脚间流过还有一些微痒。

    诸葛均拿着一个削尖的木枝站在溪水间,听到诸葛英地声音,见她和玲绮都下了水,笑着提醒道。

    “你们小心摔着了。”

    诸葛亮和顾楠坐在岸边,顾楠早已经过了玩闹的年纪。

    而诸葛亮想来只是懒得动弹而已,更何况昨夜顾楠将他的题册解说了一遍,此时他还需要再看一看。

    如今的时候没有什么消遣,读书就可以说是最好的消遣之一了。同后世不同,此时还没有科举,读书只是想才就读而已。

    不得不承认科举制度对于教育革制的推进,但是终归难免让读书这一事变得功利了些。

    “世上要是皆这般光景,还有何求?”

    顾楠坐在草间,笑着问道。

    怎么样的光景,大概就是像此时这样,或是在溪中玩闹,或是闲来读书,或是在河边小憩。

    近处溪水潺潺,远处山林鸟语,天光正好,照得人暖意慵懒。

    没有浮躁杂乱的心思,没有等着你要匆匆去做的事,就连时间都像是过得很慢,等着你去一点点的看过了每一个细节才缓缓流逝。

    一片田野乡间,闲散农耕,所有的生活就都在了此处,简单无他。

    诸葛亮听到了她的话,视线从手中的书册中移开,看向溪水里。

    半响,又将视线收回,落回了书上。

    “若是都是这般的光景,就该没有那些纷乱才是。”

    确实,如果是这样的光景,世上应该是会很简单。

    可惜人为万物之灵长,人心是复杂的,也简单不下来,喜怒哀乐贪嗔痴,试问世上还有什么有这般复杂的心思?

    是以纷争不止,但人世也因此一次次的变革进步,是福是祸似乎又是说不清楚了。

    只对于顾楠来说,她想活的简单一些,最好她的一辈子只需要做一件事。

    “小亮,你可知庄子秋水?”顾楠从草地间拔下了一根草叶,拿在手中。

    “庄子,先生说的可是南华经?”

    诸葛亮先是想了一片刻,这本书他当年在叔父的书房见过抄本,秋水一篇他倒是也是知道的。

    “亮算是有幸读过一些。”

    庄子在汉后又被称为南华真人,而他的书也被叫做了南华经。

    “那小亮可知道文意?”

    “文意。”诸葛亮低下头,该是回想着文章,过了一会儿,才说道。

    “秋水的文意当是认知外物,以河伯北海之比之人之闻道,以让人自省,不可自满。”

    其实说白了就是人外有人,山外有山的意思,黄河河伯自以为大,简直北海海神才知己小。

    是很浅白的道理,即使出自圣人之书,也难免让人觉得有老生常谈的感觉。

    但是秋水这一文有一段又很有意思。

    “你可读过这一段。”顾楠拿着手中的草叶说道。

    “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人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

    这一段话像是把人外有人的意思又重复了一遍,但是仔细读却有一种别样的感觉,说的像是人与天地之间的关联。

    “小亮,你说人比之天地之间如何渺小,五帝所连,三王所争,仁人所忧,任士所劳,对于天地之间来说都不过是弹指一瞬,毫末之间的事情。”

    “那人又何必有所求,有所争呢?”

    诸葛亮呆了呆,思索着,渐渐像是走进了什么死胡同,脸色变得苍白了起来。

    也确实正常,这样的话,简直就像是直接否定了人本身的存在一样,人做的所有事对于浩大来说都是无意义的,那有何必去做?

    “啪。”

    看到诸葛亮的样子,顾楠伸手拍了一下他的额头,将他拍醒了过来。

    “不用想了,圣人之言也不一定都是要听进去的,有些事你该有自己的坚持。我也只是抱怨一下而已。”

    既然人力本就毫渺,那人的所有伟业岂不是都是豪渺,叫人怎么甘心?

    诸葛亮摸了摸额头,方才若不是顾楠将他拍醒,他也不知道要何时才能醒过来了。

    但接着他又想,如果是他,该给出什么样的答案?

    没有结果,他有些恍惚地拿着手中的书。

    ······

    “小亮,上次我和你说的事你想的怎么样了?”

    顾楠轻声问道,她该回去的时间也快到了,在那之前,她想听听诸葛亮的答复。

    诸葛亮将手中的书放了下来,沉吟了一会儿。

    “先生,此时我还不想出山,曹将军此时也非是我想要相助之人。”

    他回过头来看向顾楠,眼中带着一些歉意。

    “所以,只能先谢绝先生的好意了。”

    诸葛亮是接受或是拒绝其实顾楠都有预料过,无论如何她都不会强求他,有些事情也不是强求就可以改变的。

    她只是轻叹了一声说道。

    “这样也好。”

    诸葛亮想了一下,看着顾楠一笑:“或许日后亮会改变主意。”

    “那就等你改变主意了,再来找我便是。”

    顾楠躺在了地上,右手枕着脑袋,有些出神地说道。

    “我倒是希望你,永远不要出山。”

    到了山外,和这隆中就不再是一个样子了。

    似乎是错觉,诸葛亮在顾楠的身上看到了沉沉的疲倦,甚至比之一个老人还要迟暮。

    他不知道明明和他差不多年纪的人,为什么会让他有这样的感觉。

    只是觉得这样的倦意不应该出现在她的身上。

    “先生。”

    诸葛亮说道,顾楠的视线看向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