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穷鬼的上下两千年-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行军攻阵,能偷得片刻清闲也是值得庆幸的事。

    “咕噜。”

    一个杂音突然进了顾楠的耳里,让半寐着的顾楠眉头微皱。

    瞥向了坐在一旁的赵适,脸上露出了几分怪异。

    “咕噜。”

    又是一声。

    顾楠挑起了眉头。

    赵适的脸色却是有些难看,是他的肚子发出来的声音,他今日就只吃了两餐,都是没有吃饱,着实是饿极了。谁知这肚子如此不争气。

    丢人啊。

    “赵兄弟,你,可是饿了?”顾楠犹豫了一下,问道。

    “额。”赵适的脸色苦涩:“是了,倒是让兄弟好笑了。”

    “如此。”

    顾楠摸了摸怀里,拿出了一个没吃过的干饼。

    这是她中午实在是吃不下的,也不是她饱了,而是牙口实在是受不了。

    “若是不介意,我这还有块干饼没吃过。”

    顾楠拿着干饼递了出去。

    “这···”赵适,看着干饼,半响,接了过来。

    感激地看了顾楠一眼:“多谢顾兄弟了。”

    “没什么。”顾楠的声音有些轻:“一块干饼而已。”

    赵适那没在传来回话,传来的是一阵一阵慢慢的咔嚓咔嚓的声音。

    偶尔,还会伴着一声轻咳。

    想来是那干饼着实太干了。

    “你们赵军,粮草这般不够吗?看你这装束,该是一小将,如何连饭食都吃不饱?”顾楠淡淡地问道。

    但似乎又发现在自己的立场似乎不适合问这些问题,又补充道:“若是逾越了,你便不回答就好。”

    “······”

    赵适咽下了嘴里的饼屑:“没什么好逾越的,也不是个秘密。我们赵国的粮草本就是不够,手下的士卒都吃不饱饭,我又如何能一人吃饱?”

    “这般。”

    顾楠点了点头:“那你倒是一个好官。”

    “过奖了。”赵适说着,看着手里还剩下半张的干饼,咽了咽口水,随后默默放进了自己的怀里。

    风雪里,顾楠看着那个藏着半张干饼的小将,摇了摇头。

    “连饭都吃不饱,何必来打仗?”

    赵适楞了一下,却是没想到对方会突然说这样的话。

    过了一会儿,轻笑道:“谁想打仗?保家卫国而已。”

    “长平之后便是赵都邯郸,我一家妻儿老小都在那,若是被你们秦军攻了去,某,便是家破人亡了。”

    说完赵适合上了嘴。

    顾楠解下腰间的水袋,喝了一口:“倒是我们对不起你们。”

    赵适摆着手:“哪里的话,各为其主罢了。”

    说着叹了口气。

    “若是不打仗便好了。”顾楠没由来的,一句话说了出来。

    赵适听着这天真的想法耸了一下肩膀:“有人,就不可能不打仗。”

    “为何,不能共为一国呢?”顾楠也许是闲来无事,和赵适继续说着。

    “共为一国?”赵适摇了摇头,谈论到这军国大事,他的态度认真了几分:“共为一国便要有君,有君便要相争,相争便有战乱。”

    “若无君呢?”顾楠突然想起了后世的治世手段。

    “无君?”赵适愕然,他还是第一次听到这般大逆不道的想法,这话不管是被那个诸侯王听了去,这顾楠定是难安。

    而且,无君又这怎么行?

    “无君,天下大乱矣。”

    “那,以民为本呢?”

    “以民为本?”赵适一时间居然是听不懂。

    “是啊。”顾楠想着后世的景象,淡淡地点了点头,半躺着看着下着雪的夜空。

    “以民为本,以民为政,以民治国。天下无世家,无君王。良田分倾与百姓,书文授天下共学。民举官而治世,若官无为无德,则民改而选立其人。政为民意,国为民营,天下大同。则此这般,世无君王。天下会大乱否?”

    这······

    赵适只觉的自己的脑子成了一团浆糊,一瞬间失了神。

    此般治世,却是天下再无乱世也不是不可为?不,不是,国不可一日无君···

    顾楠的这一番话,却是将他从小而来的君主观念毁了个干净。

    若是那般,这天下,是否真能大治?

    赵适想要反驳,却是想不到如何反驳。

    因为若是那般,也许这世间百姓这能安居乐业,这世间真能朗朗清平。

    赵括的眼里闪烁着精芒,但是许久,那光芒又黯淡了下去。

    说的着实容易,但是实现那般的天下,又谈何容易?

    遥遥无期矣。

    以民为本吗?

    赵适无力地靠坐着:“顾兄弟,你的想法,却是没可能实现了。这诸侯战乱,又哪里来的百姓的天下。”

    “谁知道呢?”顾楠勾着嘴巴,喃喃着:“也许有一天真能实现呢?”

    “那当是一个崭新的天下。”

    两人的话题到了这里也就是中断了,没有继续聊下去,等到黑哥吃完了草。

    顾楠便牵上了黑哥的缰绳,回头看了看那叫赵适的小将。

    随后扭过头骑上了黑哥踏雪而去。

    只留下在赵适一人独立在那。

    赵适扭过头,看着满天飞雪,若有所思。

    “我赵括此生若是能见上一眼那般世间,当是此生无憾。”

 第三十七章:火焰之中的盛世

    王龁坐在白起的面前,表情严肃:“赵军那边当还是不知道你来了,所以老白,我觉得此番应该速战速决。”

    “速战速决。”谈论到了正事,白起自然也不再和王龁笑闹,右手的食指一下一下的敲着桌子。

    突然,他勾起了一丝冷笑。

    “那赵王此时也想着速战速决吧。”

    “赵王?”王龁思考了一下:“对,想来赵国此时的国力已经摇摇欲坠了。”

    “守城之战本该稳扎稳打,但是赵王既然换掉了固守的廉颇,命赵括出征求胜,想来是已经吃不消长平上的消耗了。”

    “所以,现在着急的应该不是我们,而是赵王,不管那在赵括想不想打,赵王也一定会催着他打。因为再这样拖下去,就不只是丢个长平这么简单了,整个赵国都恐会被拖死。”

    白起不紧不慢地说着。

    “我们只等那赵王去催那赵括便是,等到赵括无粮无援,自然就只能出来和我军决一死战。骑军入山,我等一围,没有粮草,最多不过十日,不攻自破。”

    王龁听着白起的话深深地点了点头,敬佩地看向自己的老友。

    自己还在想着如何攻阵,而白起却已经做好了以逸待劳的对策了。

    “这几日,每日便派三千轻骑去赵军阵前叫阵,等他们的赵王催他们出来便是。”

    “另外,出三万后军,随时准备借着在山林绕道赵国营垒之后,一旦开战,等到到赵军主力一出来,就把赵国最后的粮道也给断了。”

    “赵军此战,已经是打也得打,不打也得打了。”

    王龁点头,站起身躬身说道:“末将领命。”

    ——————————————————————

    夜半,赵括牵着自己的马回到了营垒,营地门口的士兵看到是赵括,连忙开门。

    “将军。”

    赵括对着士兵点了点头,看着士兵脸上的疲色,笑了一下:“你等这几日夜里守营若是累了休息片刻也无什么,莫真睡着了就好。”

    “将军。”士兵的眼底露出了一丝感激但是摇了摇头:“若是秦军夜袭那怎办,我等自会收好营门,将军放心且是。”

    “放心吧。”

    秦军,赵括叹了口气,脸上的笑意似乎有些苦涩:“这几日秦军不会攻营的,他们在等我们出去。”

    士兵听不懂赵括的话,但是他知道这小将军是真心待他们好,不像廉颇将军那般严厉,非常体恤他们。

    将军做到了这份上,士兵若在偷懒耍滑,却是自己不拿自己的命当一回事了。

    守营门在战时,可是要人命的事情。

    “将军,你便去吧,我等也不累。”

    赵括看着士兵的样子,摇了摇头,牵着马离开了。

    士兵则是唤来了队中的其他人,慢慢的关上了营垒的大门。

    赵括将自己的马绑在了营帐前的马桩上,掀开了营帐的帘字走了进去。

    却发现自己的营帐中,自己的亲兵正站在里面等着自己。

    看到赵括走了进来,亲兵那着手中的竹简连忙递了上去。

    “将军,赵王派使者送来的文书。”

    赵括眉头一皱,此时的文书,却绝不可能带来什么好消息。

    翻开手中的竹简,只是简单的扫了几眼,脸上就露出了一个苦笑。

    赵王等不及了,赵国撑不住了,要他尽快决战,速战速决。

    决战······

    他知道从孝文王发来这张传书的时候,就已经很难赢了。

    古时攻城,攻城之兵当倍数于守城之兵才能力敌。

    赵军若是守城不出还有几月可守,但此番若是赵王非要他们主动出击,攻守互换,秦军六十万,赵军四十五万,何来的胜算可言?

    长平位于上党属于上党的战略要地,可以说攻占了长平就等于攻占了上党。

    若是上党拿下,秦国只需要绕过太行山,就能直接攻打赵国的都城邯郸。

    而要是上党在赵国手中,赵国就可以攻打上党西侧的安邑,安邑被取,过秦岭,渡黄河就能直击秦国国都咸阳。

    秦有灭赵之心,赵有亡秦之志。

    那么上党就必须是不得不拿下的地方。

    如此一来才造成了在上党地区的百万士兵的攻防战。

    但是很显然,自胡服骑射以来赵军武力大盛,可是论及国力却还不如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

    从一开始,赵国的算盘就是打错了,再加上长平攻守前期的错误布局,没有考虑长期作战的准备,这才导致了战况每日具下。

    赵括站在营中良久,手中拿着那份竹简。

    长平必败,他其实心里已经有了八分打算。

    但是长平绝不能就只这么简单的丢了,一旦长平失陷,秦军北上,越过太行山就是都城邯郸。

    邯郸若破,赵国亡矣,而他的家人又如何自处?

    便是如何说,也要全力一搏,要那秦军无力北上。

    “将军。”亲兵见赵括一直呆立在那,一句话也不说,担心的问道:“如何了?”

    赵括感觉自己的双手冰冷,放下了竹简,走到了一旁的火盆边,将手放在火焰的上面暖着。

    说出了一句连他自己都觉得胆寒的话。

    “五日之内,决一死战。”

    帅甲四十万,攻阵六十万秦军。

    这又是怎般疯狂。

    但是对于已经败了一半的长平之战,也就只能如此一搏,或有生机。

    如若世无战事······

    赵括似乎又想起了之前的山丘上,那个姓顾的秦兵说的话。

    火盆里跳动的火焰中,他似乎看到了那般景象。

    赵括的视线模糊。

    当真是一个太平盛世。

    ——————————————————————————————

    这里说一下哈,上一张的赵适是赵括报的假名字而已,真名是叫赵括的,我没写清楚,抱歉哈哈。

 第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