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召唤传说-第4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主人现在共拥有召唤点278点。”
人物死亡和乱入的时候,梦儿的消息总是那么的及时。
而乐进、石达开等人在率领魏军退守定陶之后那便是驻扎在定陶,而在退守定陶半月之后乐进和石达开等人也是在定陶遇到了北上兖州的郭嘉、郭崇韬和越兮几人。郭嘉和郭崇韬在从汝南北上之后便是一路向濮阳赶去,而越兮则是在与楚军的交战之中被项羽击败,之后越兮那是趁乱逃走,之后在兖州遇上了事先就已经离开的郭嘉和郭崇韬二人,之后越兮便是和郭嘉还有郭崇韬一同北上。之后三人是在济阴听说了魏军遭遇薛仁贵的伏击,大败的消息,一番商议之后郭嘉三人是放弃了前往濮阳的打算,而是先往定陶与乐进等人会合。
不过在郭嘉三人到达定陶之后不久,那魏军便是得到了一个新的消息。燕国金鹏军将领张辽、张郃、陈宫等人是率领一万五千金鹏军北上的消息,而且已经是到达了济阴郡境内。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那郭嘉等人也是不敢轻举妄动,就是在定陶固守了起来。
当然,郭嘉等人也并未就此坐以待毙,还是派出了大量的斥候打探兖州各地的消息,尤其是那被燕国狂狮军围住的濮阳城的消息。
而张辽等人在率领一万五千金鹏军到达济阴郡之后并未立即对定陶的魏军发起攻击,而是开始与濮阳的狂狮军取得联系,商议起下一步的行动起来。
而这么一来,时间也是缓缓流逝,这一年就是这么过去了,天气由凉转冷,又是由冷转暖,天下迎来了新的一年。
第718章 马超破关
当新的一年来临之时,天下各地局势都是开始有了变化。
兖州。燕国狂狮军主将狄青率领数万大军仍旧是将魏国国都濮阳城给死死围住,不过那新魏王曹昂和众多魏国重臣那也是并未就此屈服于燕国的强威,仍旧是在濮阳城中顽抗到底。
而在兖州东郡境内的白马,唐国司马懿和徐世绩二人率领数千唐军坚守于白马,为唐国打造一个进攻兖州的桥头堡,不过燕国也是派出了赵云率数千精兵驻扎在白马县城之外。
济阴郡,魏国在外的最后一支大军在乐进、石达开、郭嘉、刘晔的统领之下坚守定陶,随时准备北上东郡解濮阳之围,不过燕军金鹏军将领张辽、张郃等人也是率领一万五千步卒在定陶城外驻扎,似乎准备和这定陶城内的魏军大战一场。
豫州,在王忠嗣和陈汤两路魏军一亡一撤走之后,豫州便是成为了燕国金鹏军和楚国大军争锋的战场。去年后半年,岳飞和项羽在豫州大战数场,互有胜负,谁也奈何不了谁。
而这金鹏军和楚军的大战之中,双方都是有着不少人的名声开始响彻天下。楚军中的宁伯标、张兴祖、陆文龙扥人,金鹏军中的裴元庆、杨再兴、岳伦、岳云等人。不过名声最响的无疑是那南楚霸王向羽和燕国第一猛将李存孝,甚至有好事者将这项羽还有李存孝二人连同唐国猛将李元霸三人一同并称天下三大猛将。甚至有人说,这项羽、李元霸、李存孝三人之中的任何一人都是唯有其余两人可以与之为敌,天下其余武将没有一个人会是这三人中的任何一人的对手。这个说法开始在天下流传之后,天下众人对此那是看法不一。但是无法质疑的是项羽和李存孝二人无疑是豫州战场之上最为显耀的两颗将星。
荆州。楚国大将军项梁是率领数万大军南下交州,与交州朱元璋交战,去年由于交州的瘴气等原因项梁的南征并未功成,不过项梁也并未退兵,而是在范增的后勤支持之下就是在交州北部与朱元璋等人僵持了下来,同时在今年开春,项梁又是派出了先锋厉天闰和司行方二人先行进入交州,似乎是打算再度发起对交州的攻势。
关中。关中有四关,西边的散关,南边的武关,东边的函谷关和北边的萧关。这四大关卡是将关中给紧紧的保护起来。在由于秦国对关中之地那是虎视眈眈,所以秦国大将蒙恬和唐国大将李孝恭那是在散关大战了数次。唐军士卒虽然说是不如秦军士卒骁勇,但是李孝恭也是一员良将,更是有着散关这样的天下雄关可以凭借,因此也是将蒙恬麾下的秦军是抵挡在了散关之外,没有让秦军是踏入关中一步。
而去年由于秦王嬴政加大了对蒙恬的支持,导致驻守散关的李孝恭是压力大增,以致于新登基为唐王的李世民是不得不将唐国的大部分资源向散关倾斜。而在李世民的如此支持之下那李孝恭面对悍勇无比的秦军将士也是咬牙坚持了下来。
益州。益州由于地理原因,和天下众多诸侯都是少有交集,而益州蜀王刘邦这几年也是少有作为,除去北上攻伐汉中,将汉中收为蜀国国土,并且将汉中王张鲁斩杀之后,刘邦再无多少亮眼的表现。
而蜀国最近唯一的大动作那便是蜀王刘邦拜了一员年青的将领为蜀国大将军,而有意思的是这名名叫韩炘的将领是很久以前的冀州牧韩馥之子,更曾经是一员魏将。而刘邦拜韩炘为蜀国大将军之后,蜀国之内都是有着不少的反对声音,但是不知道那韩炘给刘邦是灌了不少的迷魂汤,让刘邦面对国内的重重阻挠仍旧是坚持要拜韩炘为大将军。甚至说他刘梆今日得韩炘犹如四百年前高祖得淮阴侯。不过虽说刘邦对韩信是抱有如此之多的信心,但是蜀国之中仍旧是有着不少人不服这年纪轻轻便是身登高位的大将军。
当然,除去公孙续和燕国众多高层之外那是很少有人知道蜀国还曾经派出刺客对燕王公孙续展开过刺杀行为,甚至是险些就成功了。
而在开春结束之后,天下各大诸侯都是心有默契的开始了兵马调动,似乎是准备在这新的一年开始一番新的行动,打造一番新年新气象。而这最先有所动作的不是国力最强的燕国,也不是行为最让人不解的蜀国,更不是气势极高的楚国,而是一直以来似乎都没有什么太过亮眼表现的秦国。而且这秦国有着动作的甚至不是那秦国大将军蒙恬所在的散关,而是关中四关中的萧关。
此时的萧关之外,在西凉之地有着神威天将军之称的马超那是手持虎头湛金枪,身穿一身银白的白狮啸月甲,骑着即使是在西凉也是难得一见的宝马沙里飞,身后则是两万秦军精锐将士。而在马超身后那还有马岱、庞德、阎行、杨秋等秦国猛将,不过此时这些秦国猛将那在马超身后是一言不发,而面对那已经是初见峥嵘的萧关,这除去马超之外的秦国将领都是露出了凝重之色。
虽然这几年马超已经是用他的个人表现是征服了这些秦国将领,让这些秦国将领是对马超心悦诚服,也让马超城外了秦国在并州中的军方第二人,声望是仅次于那秦国大将马援,还超过了马超的父亲马腾。但是对于马超的野战实力很是信服,但是这一次马超的任务却不是野战,而是攻城,而且目标还是萧关这一雄关,所以哪怕马岱、庞德等人很是信服马超,在来到萧关之外后,这些秦国将领都是露出了凝重之色。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马超这次带来萧关的那只有两万大军,其中足有一万是西凉铁骑,而西凉铁骑最擅长的无疑是野战,在攻城之上那骑兵的作用就远远不如步兵了,倒也不是说骑兵攻城不如步兵。能够成为一名精锐骑兵,下马也同样是一名骁勇的步兵。
马岱此时策马走到马超身旁,有些疑虑的说道:“大兄,这萧关恐怕不是那么好打的,我们是不是需要商议一下?”
马超望着那萧关的城墙,却是长啸一声,道:“一个小小的萧关,如何能够阻挡得了我们大秦将士前进的脚步,传我命令,全军出击,三日之内我要攻破这萧关。”
在马超的命令之下,马岱虽说无奈,但是也只得是去执行马超的命令,当即,马超这次带来的两万秦军就是开始对这萧关发起了猛攻。而萧关由于李世民对于西部的散关太过重视的原因,对于萧关并没有投入太大的兵力,所以此时的萧关之中那是只有五千唐军驻守。面对那猛然杀来攻城的秦军,萧关之内的守军和主将都是有些胆战心惊。
甚至不到三日时光,仅仅用了两日时间,马超就是率领秦国精兵是踏入了萧关之中,而那萧关守将也是成为了马超的枪下亡魂。在夺取了萧关之后,马超一面留下一部分兵马驻守萧关,一面派人将这个消息通报给那凉州的马援以及散关的蒙恬。之后马超就是先行率领一万西凉铁骑带着麾下诸多悍将杀入了关中之地。
而马超攻破了萧关的消息也是让包括唐王李世民在内的众多唐国高层是有些措手不及。
第719章 李世民的依仗
长安城太极殿,李世民身穿龙袍,端坐在那龙椅之上,望着下方那因为萧关失守的消息传来而有些惊慌失措的唐国众臣,李世民却是面无表情,似乎并没有因为这萧关被马超夺取而感到丝毫的愤怒或是惊慌。
李世民此时目光在太极殿内的众多朝臣之上一一扫过,最后是落在了那李隆基之上,问道:“李隆基,如今萧关被秦国马超所夺取,你以为我们现在应当如何是好?”
李隆基听到李世民点到自己的名字,虽说心中很是不愿,但是也只得起来回答道:“大王,萧关乃是关中之北部门户,萧关一失,秦国大军便是可以从萧关进入关中之地,而关中又是我大唐的根基,因此微臣以为这萧关必须尽快夺回,大王应当派一员大将北上将秦国大军击败,夺回萧关。不然,若是等到秦王嬴正在萧关投入大军,那个时候关中危矣!”
听了李隆基的话,李世民不置可否,而是转头看向了贾诩,问道:“贾文和,你意下如何?”
一心低调的贾诩此时心中一惊,似乎没有预料到李世民会点自己的名,不过贾诩是一只极为老谋深算的老狐狸,此时那也是没有丝毫的惊慌,说道:“回禀大王,李大人所说极是,如今我大唐的当务之急是夺回萧关,只有将萧关掌握在我们手中,我们才能是御敌于国门之外,不然,不管我们与秦军交战是胜是负,只要让那秦军进入关中之地,最后损失最大的必然是我们大唐。”
李世民点了点头,继续问道:“那依你之见我大唐如今可以派出何人出兵?应当出兵多少才是?”
贾诩此时却是眼珠一转,说道:“我大唐良将甚多,张宪、翟长孙、侯君集等诸位将军随便挑出一人都是能够担当此大任,至于兵马,就要看那秦军派出多少人了。”
李世民此时面色不变,说道:“根据传来的消息,那秦军如今是在萧关投入了两万大军,其中骑兵一万,步兵一万,而且此时那秦军骑兵已经是在秦国大将马超的统领之下杀入关中了。”
贾诩此时说道:“既然如此,那恐怕我们至少要派出两万大军,不然我们是根本无法从秦军手中夺回萧关。而只要我们能够夺回萧关,那这秦军的骑兵就算是在关中游荡,也不过是瓮中之鳖而已,不足为惧。”
李世民此时双目灼灼的看向了那贾诩,问道:“不愧是贾文和。”
“张宪听令!”
李世民夸赞了一声贾诩,之后便是看向了张宪。
张宪此时站立到中间,沉声应道:“末将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