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崇祯十七年秋-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勒克德浑被士卒抢回营中,被气得再次吐血晕厥。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224章 勒克德浑连失两旗
祸不单行,福无双至,勒克德浑最近的遭遇,就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
从晕厥中再次清醒过来的他,对明军的炮击行为大怒不已,但他还没来得及声言报复,另一个打击却接踵而来。
二月二十三日,一阵阵炮击之声,从岳州之西隐隐约约的传入清营之中,令诸多清将心里一阵茫然。
勒克德浑等人判断,炮声来自同岳州只隔着一个洞庭湖口的华容县,但那里明清双方都没有驻军,怎么会发生炮击呢?
勒克德浑的心里不禁升起一丝不祥的预感。
果然在当夜,就有小船躲过明军的搜捕,来到清军大寨,勒克德浑连忙让亲卫带来人入见。
小船正是被困在华容县的沈志祥派出的求援使者,他没有走洞庭湖,而是从北面的长江水道,驾舟而来。
沈志祥被七万明军包围之后,心里其实已经绝望,所以他派出的使者,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儿子沈永忠。
如果勒克德浑能救他,自然皆大欢喜,但如果救不了,他沈家的嫡子也得以保留下来。
这时沈永忠来到清营,营中弥漫着一丝暴躁不安的气息,忽闪忽闪的火炬下,一些守夜的清兵三三两两的坐在一起,少有交谈,显得有些死气沉沉。
清军帅帐在大营的最中间,是一座巨大的牛皮大帐,沈永忠跟着卫士,穿过一队队巡逻的士兵,来到帐前。
在牛皮帐篷内,点着十几根牛油大蜡,中央生着火盆,温度令人感到燥热,居中坐着一个满身戾气的汉子,正是清廷贝勒勒克德浑,他坐在一张虎皮大床上,头皮光秃秃的,只有脑后留了一小块铜钱大小的头发和一条鼠尾辫子,他面前的案台上摆着大盆的水煮猪肉,一把锋利的匕首正插在猪头上。
这时沈永忠被卫士带进帐来,勒克德浑见他,有些苍白的脸上,顿时一阵潮红,不用多说,他已经明白发生了什么。
岳州西面的炮声,是明军进攻汉军正白旗的声音,沈志祥选择了一条他最不愿意看见,最为错误的道路。
“咳~咳~”接连的打击,使勒克德浑心中掀起巨大的波动,使得他不禁一阵剧烈的咳嗽。
这时他心中愤怒无比,恨不得拔刀杀了眼前的沈永忠,但接连两次吐血晕厥,加上水土不服,让他这个关外汉子的身体,也变得极为不适。
此刻勒克德浑急需发泄心中怒火,但却没有顺手之物,忽然他抓起插在猪头上的匕首,就直接向沈永忠射来,口中连连骂道:“说~狗奴才,谁让你们弃常德的?”
沈永忠早以被勒克德浑的样子吓得不轻,等匕首射来时,更是立马胆寒,不过好在勒克德浑最近有些疲软,手脚无力,失去了准头,从沈永忠头皮上飞过。
虽是躲过了匕首,但沈永忠却也吓得腿脚一软,跪在了地上,他怕勒克德浑再拿利器伤他,于是只得连连扣头,嘴里不停的说道:“贝勒爷息怒,贝勒爷息怒!”
勒克德浑见此怒气稍息,但还是拿起一块肥肉,砸在沈永忠身上,“狗奴才,说为什么不守常德,为什么跑到华容县来。”
沈永忠心里不禁一阵惶恐,他现在已经看出,清军在岳州城下,进展并不顺利,勒克德浑这是拿他出气,不过虽然他明知如此,但旗人也分三六九等,而他是来求援,所以也不敢表现出任何不满。
“贝勒爷,明军势大,怀顺王都毙了,家父一万人,孤军困于大江之南,又得不到贝勒爷的消息,所以才弃城北归,为大清保存实力!贝勒爷,现在王彦率领八万兵马,将家父围在华容县内,日夜攻打,还请贝勒爷出手相救啊!”
“为大清保存实力?”勒克德浑看他接连扣头,心里更加愤怒,“蠢材,你们父子将要害死七千五百名八旗健儿,你们父子就该死在华容。”
沈永忠闻语,却大惊失色,难道勒克德浑要见死不救,心中不禁大急,连忙再次磕头道:“贝勒爷,家父正是要为大清保下白甲汉八旗的精锐,才舍命在王彦包围常德之前,冲出重围,望北而归,怎么会害八旗子弟呢?贝勒爷,奴才求您赶快发兵,救救家父和七千八旗子弟吧!”
勒克德浑对这个愚蠢之辈,已经不能忍受,他刚压下去的怒火,再次被点燃,这时他不禁站起身来,拖着有些无力的身体,走到沈永忠身边,然后猛然一脚将其踹倒,他自己也是一阵踉跄,幸好被侍卫扶住,才没有跌倒。
沈永忠被踹倒后,心中大为恐惧,但一想到其父还被明军围在华容县内,顿时又连忙爬起来继续扣头,“贝勒爷,救救家父,救救家父,家父对大清有过大功啊!”
“白甲汉八旗,有骑兵之利,你们不走洞庭东面与本帅汇合,却要走西面,跑到华容死地,尔让本帅如何搭救!尔父愚蠢,但他还知道派尔前来救援,以此来保全尔之性命,这说明他也知道自己犯下大错,已经没有活路,但尔却是彻彻底底的愚蠢。”
华容县北面是长江,东面和南面是洞庭湖,可谓三面环水,勒克德浑连洞庭湖上的满大壮都对付不了,怎么可能隔着洞庭湖,去救沈志祥呢?
勒克德浑原本想着打下岳州,他就能渡过新墙河,与常德的沈志祥连成一片,虽然荆州以失,但他进可威胁长沙,退可解救常德清兵,也不算败的太惨,但他万万没有想到,沈志祥会走洞庭西岸,逃到华容一带,把自己逼到死地。
沈志祥父子死不死没关系,但满清的白甲汉八旗,也跟着完蛋,这就让勒克德浑肉疼了。
荆州一失,折了耿仲明和汉军正黄旗,现在沈志祥和汉军正白旗也要完蛋,那勒克德浑进入湖广以来,就损失了两旗人马。
大清朝自立国以来,就没有受过这样的损失,勒克德浑的政治生命,已经彻底结束,令他顿时生起一股心灰意冷之感。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225章 青山绿水睹兴亡
自南京改名江宁以来,虽然江南之地,未如清廷之愿,太平安定,但江宁城内却真是宁静了不少。
昔日繁花似锦,车水马龙的大明南都,此时再也看不见口吐莲花,风流倜傥的白衣少年,也看不见持剑四顾,眉宇苍茫的江湖侠客,更看不见鲜衣怒马,挥金如土的王孙公子和那羽扇方巾,写诗作赋的文坛锯子。
城中之人,如今窄袖马褂,满帽小辫,已经不复故国衣冠,只有青山绿水和古老的城墙,还是旧时模样。
这时天下未定,百里开外的太湖上,还活动着陈子龙和吴易的义军,加之最近江湖上,又突然冒出了一个名唤天地会的组织,常常刺杀投清的汉官,以及满族大员。
前几日,曾经力主降清的元凶之一的赵之龙,返回南京,刚一进城,就被人直接射杀,而那行刺的义士在清兵围捕之下,高呼一声,“天地会,反清复明,杀尽天下汉贼”后,便拔剑自稳于市前。
此外当初跪迎多铎入城的褒国公朱国弼,也在雪夜被人割了首级。
天地会在江南的活动,使得城内人心动荡,清廷的豫亲王多铎,便令清兵加强巡视,搜捕义士。
清军在巡视时,却不会仔细甄别,看见不顺眼的便直接投入大狱,而稍有反抗者,就被直接砍杀,所以城内百姓,多不敢随便出门,昔日繁华的南都,在清廷的高压统治之下,显得有些死气沉沉。
江南之地,自宋以来,得到前所未有的开发,在经济文化上,彻底超越北方,成为中原王朝的赋税重地。
大明朝建都北京后,就全靠江南输血,才能养活京师内近百万人,而一条漕运,更是成了朝廷的命脉。
满清入关以来,夺取了整个北方和江南之地,但是北方糜烂,清廷听从汉族大臣的建议,废除三饷,以笼络民心,所已经得不到什么税银。
若大一个国家要进行管理,没有银钱肯定不行,不过对于清廷而言,好在他们并不用靠着那点可怜的税赋来治理国家,他们从大顺手中夺来的银钱,足够支持清廷的财政运转一段时间,而且即便没有钱财,清军也可以通过屠城劫掠,残杀富户来进行解决。
用汉人的钱,来收买汉人的心,清廷统治者可谓狡诈至极,不过清廷此举虽然拉拢了普通百姓,但屠城残杀,毕竟不得人心,使得士绅阶层无法归心,所以仅靠劫掠非长久之计。
时有投降清廷的陕西河西道孔闻谭向多尔衮奏言:“圣朝欲定天下,只依二事,立就太平,其一止杀,其二留发,则天下即太平矣。”
多尔衮观其奏章,虽然立马就将孔闻谭革职,并永不叙用,但清廷也意识到他们的政策必须有所改变,光靠野蛮无法统治中国。
此时清军占据富庶的江南,为清廷财政上的转变带来了一丝契机,所以在经过最初的掠夺之后,清廷便开始卓力恢复江南的经济,以便行成稳定可靠的税赋来源。
只是在清廷统治下的江南,百姓和士民都生活在高压之中,经济活动严重萎缩,就连昔日繁华的秦淮河,也彻底萧条,大批士民在清兵的敲诈勒索下纷纷破产,再加上社会动荡不安,整个江南的经济,实际上已经彻底崩溃,所以在税收上,根本没有达到清廷的希望。
彼时清廷豫亲王多铎坐镇江宁,他除了要扫平南明的抵抗势力之外,就是要恢复江南的财政,使清廷获得稳定的财政收入。
这时在平南大将军府内,多铎心中有些忧郁,南方隆武朝廷的建立,使得清廷招抚南方诸省的计划破灭,而江南此起彼伏的义军,以及最近崛起的天地会,又使得江南不太安宁,他根本无法恢复江南的经济。
此时以是顺治三年二月,多铎坐镇江宁已经有大半年的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他除了剿灭几支义军之外,并没有什么进展,不仅没有恢复经济,浙东和福建的南明势力,也一个都没有剿灭,这使他心里有些焦急起来。
前不久,隆武朝廷在湖广发动荆楚之战,他虽然派遣了勒克德浑帅十万大军入楚,但心里却还是有些不安。
因为如果明军在湖广得手,那江宁在战略上,就完全陷入被动。
最近他又得到了王彦入楚的消息,这就让他的内心更加担忧起来。
多铎乃是努尔哈赤第十五子,身上战功无数,基本没有遇见过什么敌手,也就只有王彦才让他在杨州城下吃瘪,所以他心中对王彦有一份忌惮,同时又希望能和王彦再战一场,以此来洗刷他身上的耻辱。
此时多铎心中急欲摆平江南之事,只是他擅长打仗破坏,但对治理地方却一概不通,所以他便招来总督洪承畴相商。
江宁城内,洪承畴得了多铎的召唤,连忙放弃手中之事,匆匆过府拜见。
多铎的府邸,乃是原来大明南都守备勋臣赵之龙的宅子,那老小子投了清廷,以为可以保住荣华富贵,结果被送到北京软禁,好不容易花费家产上下打点,得以放归南京做官,却被义士射杀。
如今他家产俱被清廷吞没,自身也没落得什么好下场,即便身死,史书上也必然臭名昭著,这让洪承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