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崇祯十七年秋-第4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几日后,王彦抽出时间,面见二人,一番勉励后,让二人领降军,发往湖广马场,帮助王彦训练骑兵。

    对张、谭而言,他们自然知道,家眷被杀与王彦和明朝的运作,脱不了干系,但多儿滚的做法,也确实寒了两人的心,他们现在没有第三条选择,只能发挥自身能力为明朝效命。

    浙江的事,张、谭两人的事,只是九月间明朝诸多事务中的一个小插曲,随着秋收临近,一个更大的挑战,已经来临。

    (感谢se_times的500打赏,感谢大家的订阅、月票、推荐)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788章 江南赈灾

    满清入关五年,江南沦陷四年,战争使得原本繁华的江南满目疮痍,百废待兴。

    内阁处理完高宗皇帝国葬,新帝登基大典后,恢复中央朝廷的权威,恢复江南的经济民生也就提上了日程。

    九月初,继官职任命权收归中央后,楚党再次提出各省财政,地方节流三成后,七成上缴中央,准备集中财权,但遭到唐、鲁激烈反对。

    九月中旬,楚党提出打击海上走私,提高赋税的议案,在内阁以微弱优势通过。

    次日,浙党请开东海,增设宁波、杭州两个口岸对朝鲜、日本贸易,被楚党否决。

    九月下旬,各方私下商议妥协之后,楚党再次提交议案,将地方节流提高到四成,并许以全面开海,增加泉州、杭州、上海三个市舶司进行贸易,被内阁全数通过。

    在王彦以光复南京的威望,将朝政逐渐拉回正轨之时,整个江南却不得不面临一个残酷的事情。

    秋收之际,本来应该是繁忙的时节,但从二三月间一直打到八月的江南战役,使得江南之地,不少州府,夏秋两季全部歉收,而清廷之前有搜刮甚狠,到九月间,不少百姓家的存粮已经吃完,南直隶开始涌现出大量的饥民。

    这次战事波及整个南直,南京东西的州府,都因为战事的影响,爆发出了饥荒,不少饥民已经开始往南京涌来。

    饥民聚集,绝对是件恐怖的事情,王彦为了控制灾情,控制饥民,一边行文地方,要求各县拿稳住饥民,不要让饥民涌向南京,一面调拨粮食到各县赈灾。

    太平府,当涂县,这里是南京西面数个赈灾县中,最靠近南京的一个县,也是池州等地饥民涌向南京的重要通道。

    这时在当涂县通往南京的官道上,布满了一望无际的帐篷,绵延十余里,生活着二十多万灾民。

    这还只是,整个江南灾民的一小部分,大明朝廷面临严峻的挑战。

    王彦在近百骑兵的护卫下,来到营地外,太平府知州,当涂知县等一干人员前来迎接。

    知州是反正过来的老官僚名唤孙中益,约五十多岁,比较精明能干,但也很油滑。知县则是楚堂提拔起来,是衡阳府的举人,名唤陈延文只有二十七八,身上满是朝气,但菱角分明。

    王彦翻身下马,与他们一起进入帐篷区,陈延文便一边走一边给王彦介绍道:“殿下,这些大多不是当涂的饥民,而是从池州方向过来,目前已经聚集了近二十万,且这些饥民,大多是无田的佃户。”

    这本来是该知州禀报,陈延文却把孙中益的活儿给做了,但后者似乎也觉得理所当然,毕竟他是反正的官员,而且属下又血气方刚的楚党新锐,他自然靠边站。

    王彦嘴上没说,但心里上对于此种情况却存在忧郁。

    “粮食还够么?”王彦开口问道。

    这是他最关心的问题,这么多人,每天粮食消耗必定惊人。

    “户部虽有调拨,但当涂的粮食,怕是只能坚持半个月了。”陈延文回道。

    “南京那边粮食什么情况?”王彦微微皱眉,扭头过来,问起王夫之,他是九月中赶到南京,担任户部左侍郎。

    “回禀殿下,也不是很多。”王夫之思索道:“洪承畴在南京是屯了一些粮食,但这次江南灾情太大,饥民人数太多,全部赈济,恐怕也坚持不到十一底。”

    “户部账上还有多少钱?”王彦抿了抿嘴。

    “打下南京,从府库,以及满城和投清官员家中,共计抄货白银折算下来,约一千一百万两,此外还有数十万顷的田产,还有几十个棉纺作坊。”

    李自成打下北京,捞了近七千万两,明军这才一千多万两,主要还是南京并非八旗老巢,他们在江南搜刮的大部分财富,都送到了北京。

    不过这一千一百万两,再加上田产,作坊,也相当于大明一年的赋税了,而他欠下的债,便也有了着落。

    王彦听到有这么多钱,微微一惊,想想当年北京城破的时候有多惨,国库只剩下不到十万两,而现在却有一千一百万。

    不过这些钱看似很多,但细算下来,也并没有多少。

    首先年底王彦要偿还的债务就接近五百万,而后还奖赏三家军队,大概要个一百万,之后还要发饷,剩下的大概也就三百万左右。

    “拿出两百万两,立刻去南洋买粮!”王彦叹了口气。

    王夫之做过市舶司提举,对贸易方面的事,现在比王彦还清楚一些。

    “殿下,现在恐怖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粮啊!

    王彦微微一愣,有些疑惑了,“怎么说?”

    王夫之沉声说道:“南洋每年也就产那么多粮,这几年来,我们年年下南洋买粮,南洋的粮食也不多,再加上南海现在和荷夷打仗,航路不安全,能买到的粮食实在有限。”

    王彦道是没想到这个情况,有钱居然还买不到粮,不过他仔细一想,也能理解,拿钱去买,首先要有东西,才能买。

    “能买多少算多少吧!”王彦脸色也沉了下来,无奈道。

    陈延文见此,这时不禁上前说道:“殿下,粮食短缺,卑职道是有一个想法。”

    王彦看向他,有点惊讶,不禁停下脚步,“说说看。”

    陈延文心头一喜,忙说道:“殿下,百姓手中虽然没粮,但是一些士绅大户还是有粮的,可以让这些士绅拿出粮食,出来赈灾。”

    乱世民间最喜囤积粮食,百姓面对清廷的搜刮或许无能为力,但大士绅却有他们的办法,多少能囤积一些粮食。

    王彦皱了皱眉,“士绅虽有粮,但他们不会平白无故的拿出来,你是让孤派人找他们买粮么?”

    陈延文行礼道:“殿下,这次饥荒,面积太多,人数众多,光靠朝廷肯定不行。灾民中有些是无田的佃户,有些是有田的富农,无田的佃户,朝廷需要赈济,有田的则可以让富户出面买田,如此朝廷的压力必然大减。”

    “你这是让大户乘机兼并土地吗?”王彦听了脸色大变。

    (感谢萧筱暗的500打赏,感谢大家的订阅、月票、推荐)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789章 土地兼并

    土地兼并,对于历朝历代,都是个严重的问题,甚至成为了不少朝代灭亡的诱因之一。

    历朝历代在无力解决之后,通常最后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便是暴乱,便是起义,使得人口减少大半,新兴势力击败旧势力,然后重新划分利益,但这其实只是进入又一个循环,并没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一两百年间,便又要再从新上演一遍利益的重新分配。

    王彦听了陈延文的话语,脸上露出震惊之色。

    陈延文见此,却忙道:“殿下,每每灾荒之年,各地大族豪贾,必然乘势而起,给百姓借贷,获取高额利息,或是直接低价买田,而百姓为了渡过荒年,只能接受豪族的条件。这是民间自发的行为,就算殿下不鼓励,民间也在进行。既然不能阻止,那何不由官府出面,进行规范,反而会对百姓有利!”

    这到是实情,土地兼并以大灾之年最甚,普通百姓抗击风险、灾荒的能力太小,想要渡过荒年,就只能依靠豪族。

    豪族在古代社会,其实也承担了稳定地方的作用,相当于现在的银行,百姓灾年借贷,丰年偿还,如果一地没有豪族,那遭灾了便连个借贷的地方都没有。

    土地兼并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西方也是羊吃人,只是区别在于西方失地的农民可以往外面跑,而中国失地之后,往往聚集在一起爆发大乱。

    王彦沉思一阵,“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今年大户买了田,给了灾民一些粮食,能把今年过完,可明年这些失地的百姓怎么办?”

    陈延文淹了一口唾沫,然后说道:“殿下,这些大户买了田,无论是种稻,种桑,还是种棉花,都需要人啊。百姓只要做事,便会有饭吃,毕竟大户也需要人来给他们干活的。”

    王彦微微一愣,居然被他给说动了。

    历朝历代,防止土地兼并的做法,就是尽量限制土地交易,但这其实也只是缓兵之计,只能起到拖延的作用,并不解决问题。

    朝廷一般是出于好意,来限制兼并,但有时候好的政策也会变成恶政。

    比如说,百姓遇上变故,至少还有块地可以买,能度过一关,但若是限制不许买卖,大户也不会借你一大笔钱,因为一般情况下,一年的收成也就够自己吃喝,借多了根本没能力偿还,即是借不到钱,便也就过不了难关。

    “殿下,湖广那边土地兼并也很厉害,兴起成片的棉田,但湖广因为战乱,人口锐减,许多豪族都在招募人手种田,广南甚至有人花高价买来黑藩,从事劳作。”王夫之忽然说道。

    这两年,王彦专注于战事,对这些变化并不是很了解,但这也并不是什么稀奇事,剧说宋代时就有豪强购买黑藩,号昆仑奴了。

    王彦沉吟一阵,兼并土地是大事,历朝历代都很忌讳,王彦虽被陈延文说动,但一时也不敢下什么决定,“这次赈灾如果由朝廷进行的话,共计要花多少万两。”

    “若是往年,两百万两足以,但今年粮价飞涨,没有四五百万两,恐怕赈不下来。”王夫之说道:“殿下,就算殿下想赈济,恐怕银子也批不下来。江南士绅这几年损失惨重,灾年对于他们来说正是掘取财富的好机会,我听说不少士绅,已经准备开始买田了。”

    王彦听王夫之这么说,就知道想要完全靠朝廷赈济,肯定是不成了。

    一是四五百万两,数目太过巨大,户部的钱,现在并不充裕,除了要还款,朝廷用度外,鲁王前段时间也发折子,说清军冬季可能劫掠江北,他要进行备战,而且江北缺粮,须要朝廷这边调拨,这也需要银钱。

    二者,既然江浙士绅,已经准备好乘着灾年捞一笔,浙党中必然有人反对全部由朝廷赈济。

    王彦沉默片刻,开口说道:“与其让大户将田价压低贱买,不如由官府来主导。”

    王彦看了陈延文一眼,抿嘴道:“此事是由赵知县提起,便由你写个折子上来,孤再与内阁去商议。”

    “诺,卑职今日便写出来交给殿下。”陈延文忙行一礼。

    王彦挥了挥手,与众人继续在帐篷区穿行。

    他心中还是十分忧虑,百姓耕种自家的田,只要交朝廷的税,但耕大户的地,却要交两份,这个区别还是很大的,但他这次却不能避免土地兼并,必然会有许多百姓失地。

    民以食为天,农为国之本,他这些年重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