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崇祯十七年秋-第6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姜襄点点头,“大同一地,不足与满清相抗,若取全晋,则北有长城之固,南有黄河之险,东有太行之雄,兼山西巡抚宁完我就在城中,本镇拿下他,太原唾手可得。再者,满清南侵,为筹集粮饷,对山西之民横征暴敛,以至使民怨沸腾,且不少粮草还屯在太原等候运输,本镇若得之,钱粮立足,到时登高一呼,河东之民,必然群起而应本镇!”

    高鼎和姜氏兄弟听了姜襄的话语,心中振奋,似乎已经看到山西一地群起而应,大军攻城拔寨,建功立业的场景。

    “说道粮饷,介休范家,灵石王家都可以抄之,以充军资!”胡为宗听了姜襄的计划,忽然补充了一句。

    听到他的话,高鼎、牛光天还有姜氏兄弟,先是一愣,然后互看了一眼,目漏凶光,眼中都透露出了贪婪之色。

    清兵入关后,军费支出猛增,财政十分困难,对此,都察院参政祖可法、张存仁曾建言:“山东乃粮运之道,山西乃商贾之途,急宜招抚,若二省兵民归我版图,则财赋有出,国用不匮矣。”因此,满清政权对山西商人多采用招抚政策。

    顺治初年,满清便将曾屡次帮助满清向关外输送违禁物资的富商范永斗召为内务府皇商,赐产张家口,受清廷委托,往来关内外,岁输皮币内府。

    满清在进军中原的过程中,及历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大都得到过山西商人的财力资助。

    这些山西商人中,最为可恨的就是以范永斗和王登库为首的八大皇商。这些人很早就对满清进行政治投资,等清廷入主中原后,他们自然得到了回报,各个家财巨万。

    清廷在山西加征粮饷,三晋百姓苦清久矣,让姜襄觉得他起事有一定的民意基础,而清军从山西各府征集的粮饷,又为他起兵提供了兵饷,若是在抄了范家老巢,那招募义军的钱也有了。

    想到这里,姜襄心中有些急切起来,“这次起事,关键是要在清军没有反应过来之前,拿下整个山西,所以我们动作要迅速。”

    说道这里,姜襄看着胡为宗道:“总舵主,我要起事,楚王让我打什么旗号?”

    他这是在要官,下面的部将也都双目炯炯的向胡为宗看来,胡为宗微微一笑,将包袱打开,只见里面有十多卷黄绢,他看了看,拿出一份,递给姜襄,“军门可以用大明晋国公,右军左都督的名义,号召三晋反清!”

    姜襄一听,顿时大喜过望,没想到楚王居然这么大方,他给满清干了十年,至今不过一个大同总兵,楚王出手就是国公,姜襄如何不喜。他忙从胡为宗手中接过了黄绢,展开一看,果然是册封他的敕书,上面有内阁的印章,也有楚王摄政的大印。

    一众将领见姜襄的神情,知道册封不假,姜襄封了国公,他们自然也不会没有升迁,一个个眼珠发光的盯着剩下的黄绢,但是胡为宗却没有给他们,而是收了起来,“朝廷对于山西的情况不太了解,加上时间匆忙,所以只册封了军门为国公!”

    众将听他这么一说,脸上不禁有些失望,胡为宗见此却接着说道:“不过,楚王殿下考虑到大家冒着生命危险为大明效命,所以让我带来加盖内阁和摄政大印的敕书数十道,其中三个侯爵,数十个伯爵,只等填上姓名,等朝廷光复北地之后,就能兑现,因而诸位将军不必心急。”

    这次为了山西反正,王彦给出的条件,可以说是极好的,远远高出了正常的水平,几乎可以说是滥封,但这也是王彦无奈之举,他需要姜襄起事,来为他争取平定叛乱的时间。

    再者,姜襄起事之后,明朝要休整一段时间,为了避免反正的大同官兵,在清军的围攻下反复投降,所以王彦决定将爵位开得高一些。

    一众将领听说那些黄绢都是写好爵位,只等填名字的敕书,一个个顿时兴奋起来,恨不得马上打下山西,甚至杀到北京,将自己的名字写在敕书上。

    姜襄这时也热情大增,他扫视部将,当即吩咐道:“高鼎,你立刻带人将城门控制起来,姜有光你去军营调兵入城,本镇要把宁完我,还有宣大的满清官员一锅端,借着他们的人头,祭天起事!”

    众多部将听了,激动抱拳,“喏!我等这就去办!”

    大同是明代九边重镇之一,在长城环绕之内,处于太行背斜与阴山隆起的交接部位,北为北口隆地,西为雷公山,东为栲栳山,南为桑干河,乃全晋之屏障、北方之门户,且扼晋、北直之咽喉要道,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有“北方锁钥”之称。

    整个大同镇,管辖区域十分广泛,防守的长城东起镇口台,西至鸦角山,全长三百三十五公里,全盛时期兵额多达十三万五千七百七十八名,战马五万匹,乃九边重镇之首,为京师的北大门。

    现在大同镇,没有清廷的支持,自然不可能有这么多兵马,姜襄的正兵有三万人,杂兵两万,不过因为大同地处边镇,常年抵御蒙古的攻击,所以民风彪悍,成年男子几乎都得到了一定的训练。

    姜襄只要有钱粮,那么一声令下,短时间内,大军再扩充几万也不是问题。

    此时姜襄的五万人马,并没有都在大同城内,而是在长城沿线,或是大同周围的县城和隘口驻扎,城中的兵马不过三千人,对付起宁完我带来的八百旗丁,还是有些不太保险,所以他先让士卒守住城门,等从城外调来人马,再对宁完我动手。

    部将们从总兵府出来,按着吩咐行动,城中的兵马立时调动起来。

    城中的街道也加强了巡视,特别是在知府衙门和巡抚行辕外,处处可见巡逻的士卒,他们表面上是维持治安,避免闲人打扰巡抚,实际上则是监视巡抚行辕。

    百姓见路过此处的人都要盘查,士卒还会暗中勒索,如果没有表示,很可能会被安上莫须有的罪名抓走,街上便不敢有人行走。

    这时,城中一家酒肆的后面,几个小斯却挑着几担食盒,来到了巡抚行辕的街道上。

    这是酒楼给一些富贵人家,送的外卖,一般都不会引来干涉,但今天却有点特殊,一行人快到行辕时,便被一支巡逻士卒拦住。

    “你们去哪里?”为首军官喝问道。

    随行的掌柜连忙摸出一把铜钱递了上去,陪笑道:“是巡抚大人点的酒菜,让小店送到行辕,还请军爷通融。”

    为首的把总却不接钱,鼻子哼了一声,那掌柜会意,忙又掏出几钱碎银出来,赔笑道:“官爷,在多小店就要赔本了。”

    把总还在犹豫,一旁的属下却附耳提醒道:“头儿,将军交代不能打草惊蛇!””

    把总听了眉头一皱,一把将钱夺了过去,一挥手,“走!”

    掌柜的见巡哨士卒扬长而去,等他们走远,连忙道:“快走!”

    感谢大家的月票,推荐,订阅。希望大家能帮作者宣传宣传。建了个执事群一六二三五七九零七,感兴趣的书友可以加一下。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141章 姜襄反正五

    一行人到了巡抚行辕,从偏门进入,那掌柜立刻脱离了小斯的队伍,快步往巡抚的书房而去。

    他的身份显然不只是什么酒楼的掌柜,能这样在巡抚行辕穿行,必是有什么特殊身份。

    不多时,他就被人领到了行辕的内院,宁完我正在查看大同府的卷宗,了解人口,赋税和姜襄手下的兵力,忽然有人禀报,说有粘杆处的探子,有紧急的情况向他禀报,宁完我闻讯,不禁皱眉将手头的活儿放下,让人将探子带进来。

    清廷对于汉将并不信任,姜襄更是受到了重点关注,粘杆处利用晋商在大同的网络,早就建立了情报点,监视姜襄,并且姜襄军中也有被他们收买的人,所以城中兵马一动,粘杆处便收到了消息。

    送餐的酒楼是定襄王家,也就是八大皇商之一王大宇的产业,可实际上却是粘杆处的一个情报点,掌柜的名叫陈向升,是粘杆处在大同的情报头子,因为情况紧急,他只能亲自过来。

    进入书房,宁玩我见来人是个白胖的中年男子,他上下打量了一眼,不以为然的问道:“你是粘杆处的?有什么情报向本抚禀报?”

    陈向升忙从怀中取出一块腰牌呈上,上前给宁完我行礼道:“卑职粘杆侍卫陈向升拜见抚台大人。”

    粘杆处的头目叫粘杆侍卫,小特务叫粘杆拜唐,组织还有许多未入流的包衣辅助,陈向升的级别已经算中上层了。

    宁完我见了腰牌,才正色起来,这些特务直通摄政王,他不敢得罪,忙笑眯眯的一摆手,“陈侍卫请坐下再说。”

    说完宁完我又让人给他上茶,可是陈向升坐下后,却迫不及待道:“巡抚大人,姜襄忽然下令封城,城中兵马亦在调动,恐怕会有大事发生!卑职建议抚台大人,离开大同以防不测!”

    宁完我听了皱了下眉头,“陈侍卫的意思是姜襄图谋不轨?”

    他觉得粘杆处是不是小题大做了,以姜襄现在的力量,对于大清朝廷而言,点子虽硬,但对付起来,顶多花点功夫,现在明朝内乱自顾不暇,他起事不是找死吗?联系金国更不可能,金国这个时候,不可能会与大清为敌。

    他认为姜襄现在就算对大清不满,也只会隐忍,不可能做出什么过激的行为。

    陈向升见宁完我反应平淡,似乎有些不以为然,忙又道:“抚台不可大意!卑职监视大同已有两年时间,姜襄与明廷早有往来,抚台大人不可不防。现在除了大同封城之外,据内线的情报,姜有光已经出城,卑职判断因该是去调兵了。”

    姜襄和明朝暧昧,这点大清是知道的,所以摄政王才急于削藩,削弱姜襄的实力,免得他真的投了明廷,所以对于姜襄与明朝有往来,宁完我并不奇怪,但是姜有光出城调兵,却让他有些警惕起来。

    这毕竟是关系他自己的安全,他不能不在意姜襄这个时候调兵入城想要干什么,不过单凭这些,还是不能断定姜襄要对他不利,在他心中始终觉得,大清正蒸蒸日上,扭转颓势,姜襄没有胆子反。

    宁完我沉着脸,“陈侍卫就是因为这点,断定姜襄要对本抚不利!”

    “除此之外,朝廷通缉的要犯胡为宗,好像进城了!”陈向升说着叹了口气,“天地会总舵主来到大同,抚台大人,姜襄肯定是要反了。”

    听到这里,宁完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胡为宗来到大同,说明南明参与进来,姜襄那个傻子,或许真的会被胡为宗煽动,突然发动叛乱。

    这时宁完我的额头,冷汗不禁留了出来,他深入一想,估计是南明方面想要牵制大清南下,所以唆使姜襄这个墙头草叛乱,好减轻南明在南阳和淮南的压力,让南明内部可以安心的先斗个输赢出来。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南明肯定给姜襄许下了极好的条件,这厮顺来投顺,清来投清,在利益诱惑之下,加上他逼他出兵,还真有可能叛乱。

    一想到这里,宁完我终于意识到他的危险处境,封城时信号,调兵入城将是叛乱的开始。

    如果让姜襄完全封锁了大同城,将城中的清官一网打尽,然后再擒下他这个巡抚,那姜襄只要以他的名义,带两万人马南下,岂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