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崇祯十七年秋-第8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1334章 紧急出兵

    王永强吹牛皮说手下儿郎近万,可实际上他只有五千人,其中一千驻防吴堡,一千由刘成勇领着去接粮。

    他不知道明军怎么过的河,不过既然过了黄河,那就说明他小舅子曾玉荃和刘成勇的人马,小两千人已经不受他控制了。

    这么一算,他就算领着剩下的三千人,也夺不回吴堡。

    高友才到是还有三千人马,可是却在府谷,要几天的路程才能赶来,估计那时候过河的明军,早已超过他们应付的能力,所以王永强很识趣的决定立刻反正。

    次日清晨,高有才刚醒就被王永强叫道节堂,高友才等着粮食,所以并没有返回府谷,而是留在了绥德。

    “军门这么早叫我,有什么事情?是接到粮了么?”高友才跨进节堂,便见王永强红着眼睛坐在帅位上,显然又没睡觉。

    高友才一脸欢笑的进来,等他看见王永强后,却不尽微微一愣,脸上一阵惊讶,“军门这是!”

    王永强顺着他的目光,低头看了下自己身上的明朝盔甲,然后抬起头来,张开上火的嘴道:“哦,昨天晚上让你大嫂找出来的,还好没丢。”

    高友才满脸惊愕,半响回过神来,“发生什么事呢?军门决定降了么?”

    王永强点点头,“娘的,明军把吴堡占了,我也没办法,只能投降。”说着他看向高友才道:“友才,咱们多年的兄弟,我也不强求你,你愿意跟我归降大明,那我们兄弟将来就共同富贵,一起打拼,如果你不想效忠明朝,那你现在就回榆林去,我也不拦你。你考虑一下吧!”

    节堂内一下鸦雀无声,高友才有些反应不过来,这个情况变化得有点快,不过看王永强压箱底的明朝衣甲都翻了出来,那他估计是真的要降了。

    高友才舔了舔嘴唇,他忽然看见屏风后面,有一双脚漏了出来,心里顿时一凛,忙笑道:“这事军门还需问我么,我自然是唯军门马首是瞻,军门说降,我自然也降啊!”

    “哈哈哈!”王永强大笑着站起来,绕过帅案走到高友才身前,抓住他的手道:“好兄弟!你放心,咱们这算是举绥德、榆林两地而降,给明军在陕北提供了一个立足之地,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高友才脸上不自然的赔笑着,既然王永强决定了,他也没有其它的选择。

    就在这时,一名家丁急忙跑过来,“军门,河东的那位胡先生又来了。”

    王永强听了,松开高友才,忙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大明衣甲,“快请进来!”刚说完,他又挥了挥手,“不,我亲自去迎。”

    王永强立时疾步向外走去,高友才见了,也只得连忙跟上。

    两人来到门前,看见胡笑生站在府门外,王永强便大笑着十分热情的迎接上来,“胡先生,可把你盼来了,王某已经准备多日,就等为大明效力了。”

    ······

    明军虽然从吴堡渡河,不过黄河中游水流湍急,并不适合大规模的渡河,再加上物资运送困难,一天下来也就能运十多艘船,限制了明军渡河的规模。

    陕北一地,千沟万壑,几千人往沟里一藏,找都找不到,明军进入陕北后,补给全靠运输,如果不能降服陕北的地头蛇,很难在陕北立足。

    从吴堡渡河的明军,由大将李来亨为主帅,王光泰为副将,山西总督李建泰总理后勤运输。

    两名将领都是顺系出生,李来亨自己就是陕西米脂人,老家就在绥德州附近,对于陕北的情况比较熟悉。

    他们都是五军都督府制定了五路攻金的计划后,抽调到山西,已经做了很长时间的准备。

    明军渡过黄河,这意味着金军整个防御体系,出现了一个缺口,而王永强和高友才两个地头蛇的投降,又让明军迅速站稳了脚跟。

    共治八年十月初,王永强、高友才忽然叛金归明,给了还在为关中事务焦头烂额的金国又一记重锤,金国面临的时局,立时雪上加霜。

    王永强和高友才是陕北的土皇帝,他们一叛,绥德州和榆林府,数县之地,几乎同时投降。

    金国安插在王永强身边的密谍,立刻向延安发出了警报。

    金国境内军头不少,他们掌握军队和地方的财政,金国朝廷对他们不太放心,所以除了送子来长安武学,本质上作为人质之外,还派了不少细作,监视他们的行动。

    明军从吴堡渡河,王永强、高友才投降之后,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南面的延安府。

    延安是长安北面的门户,属于金国朝廷直辖的一座重镇,由绥延巡抚董宗圣和绥延提督赵良栋镇守此地,有一万二千直属于金国的精锐士卒。

    金国国内的格局,很像是一种分封制度,金国朝廷坐拥富饶的关中平原和要害之地,像吴三桂、唐通、王永强这样的军阀,则在外围像诸侯一样拱卫中央。

    不过这些军阀与诸侯还是有些区别,金国对他们的控制力,还算比较强力。

    如果明军打到延安,那就说明,金国的外围防线被突破,明军直接威胁到了金国的中央。

    关中发生混乱之后,延安也受到了影响,不过因为金国的玉米、番薯最先在延安种植,所以种棉对于延安的影响并不大,相反这次延安还向长安运去了不少粮食。

    这日巡抚董宗圣本来在外面巡视,让延安各县严密监视粮食买卖,百姓只能定量购买,一旦发现大宗买卖,立刻锁拿下狱,粮食近期只能由官府和有买卖资格的粮行购买,防止他人囤聚居奇。

    他巡查才走到一半,便听到了明军从吴堡渡河的消息,让他大吃一惊,急急忙忙的返回延安城。

    延安城,绥延巡抚衙门,董宗圣忧心忡忡地站在地图前,为明军渡过黄河、王永强和高友才反叛而深感担忧。

    金军主力正在潼关、蒲津一线与明军对持,那里有金国花费重金营造的防御工事,明军很难突破,但明军从陕北杀过来,金军就没什么准备了。

    这时,有亲兵在门口禀报,“启禀抚台,赵军门来了。”

    董宗圣点点头,“请他进来吧!”

    赵良栋也得到了消息,疾步走进董宗圣的书房,急声问道:“绥德出事,抚台上报朝廷了么?”

    “这么大的事情,本抚已经派快马上报长安,这点军门不需要担心。”

    赵良栋听了,放心了一些,也走到地图前,“如此就好,只希望朝廷的反应能快一些。”

    董宗圣却摇了摇头,“关中现在一团乱麻,虞相的救市改革刚刚开始实行,明军又兵压潼关一线,朝廷恐怕一时间无法支援。”

    赵良栋闻语心里一惊,有些慌道:“这可怎么办?如果不快速将明军赶回西岸,一旦明军站稳脚跟,或者渡河的人马太多,那关中的防御体系就完蛋了。”

    董宗圣皱了下眉头,“明国的财力和兵力远胜我朝,我朝能与之相抗,是靠着黄河天险和雄关大山才将明军挡在关中之外,对于地利有很大的倚仗。现在明军从吴堡渡河,如果任由他们不断的将人马送到绥德,然后南下攻击关中,朝廷将很难阻挡。”

    说着董宗圣扭头看向赵良栋,“这样等下去不行,我们多等一天,过河的明军就多一些。这样下去,陕北的局势就会逆转,我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夺回吴堡,阻止明军继续渡河。”

    如果不尽快夺回吴堡,任由明军继续渡河,任由明军不停的将军粮运到西岸,那进入陕北的明军就会越来越强,最终在陕北彻底站稳脚跟,到金军无法将他们赶回河东的地步。

    所以必须要尽快夺回吴堡,趁着进入陕北的明军还不多,切断他们与河东的联系,将他们消灭在绥德。

    赵良栋也是这个想法,也明白董宗圣的意思,他负手在地图前走了几步,忽然停下,一咬牙道:“既然我是绥延提督,那么夺回吴堡,阻止明军继续渡河的任务,就非我莫属!”

    “好,城中一万二千人马,你带走一万,留二千给我即可。”董宗圣当即说道,“等朝廷援兵一到,我会立刻带兵前来接应。”

    赵良栋点点头,但随即却道:“王永强那厮背叛大金,我如去攻吴堡,那厮极有可能南攻延安,抚台两千人马能守住延安么?”

    董圣学摆摆手,“相比之下,我还是比较担心你。明军这次行动显然蓄谋已久,从关中危机,到策反王永强,可以说一环接着一环,他们既然已经过河,肯定有所准备,甚至设下埋伏。你能进则进,不能进,就等朝廷援兵过来,切不可大意轻敌。至于延安你不用担心,我会立刻召集屯军守城。”

    延安府有屯户过万,屯兵打野战不行,守城应该勉强顶用。

    “既然如此,那我立刻调兵出发!”赵良栋听了,随即抱拳,“抚台放心,我会小心谨慎。”

    (求月票,求订阅,求推荐,求支持正版。)

    感谢名字长才能找到女朋友的1000打赏。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335章 渡口大战上

    延安的金军反应非常迅速,在得到明军过河,王永强反叛的消息之后,就一面快马派往长安报信,一面立场出兵去堵吴堡这个缺口。

    此时明朝一统天下的大势,就像是汹涌滔天的海潮,而金国为了阻挡明朝,则在明金边境上构筑了一条万里长堤,来阻挡海潮冲入关中。

    明军在吴堡渡河,就等于长提打开了一小口子,潮水破堤而出。

    金军如果不将这个口子堵住,那整个长堤就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漏洞,滚滚大势便将冲入关中。

    绥延巡抚和提督的决定,可以说十分明智,赵良栋离开了巡抚衙门,立刻快马前往军营,仅仅一个时辰后,前锋两千人便出了延安城,先一步前往靠近绥德州的延川县而去。

    赵良栋率领八千士卒,每人背着一卷毛毯,二十斤的粮食和一些肉干、咸菜,便紧紧随前锋之后,杀往吴堡县。

    他们只带了不到二十天的口粮,二十天后金军主力应该就会赶到五堡,如果没有,那他就只能退回延安就食了。

    在赵良栋走了之后,董宗圣立刻下令屯军入城防守,然后又给在河套屯田的金将孙思克写信,希望他南下攻击榆林,与赵良栋南北夹击明军。

    从吴堡渡河的明军有一万人,不过因为水流湍急,渡口窄小,所以运送的很慢,每天大概只有两千人被渡到吴堡,五天时间才被渡完。

    此时按理来说,明军因该趁着金国尚未反应过来,迅速南下拿下重镇延安,不过因为渡口运送物资缓慢,粮草和后勤根本上,明军便不可能离开吴堡这个据点太远作战,否则连饭都吃不上。

    李来亨这一万人的主要目标,还是在陕北站稳脚跟,急需物资,为后续部队过河打好基础。

    董宗圣正是基于对渡口的一个大致了解,知道现在渡河的明军有限,他才敢让延安的金军前来争夺吴堡。

    如果渡口几天能渡过几万明军和军队所需要的物资过河,明军也不用和金军在潼关对持,直接把主力拉到吴堡来,金军也就不用北上,在延安等着挨打就行了。

    吴堡县衙,李来亨把节堂设在大堂内,正召集众将商议,王永强、高有才也前来听命。

    大堂内,十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