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颠覆三国记-第1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路上追着两部联军的p股砍杀的可朱浑狼卫,此时也是强弩之末,只是一股信念在支撑着他们,这才坚持着追击:他们累,两部联军更累!
等他们抬头看到前面黑压压一片钢铁骑兵,正踏着战步,一步步朝他们*过来,顿时从头凉到底。虽然他们从未见过玄甲军什么模样,但眼前这支从未见过的奇怪骑兵,从人到马都包裹着厚厚的铁甲,不正是传说中人人闻之色变的玄甲军吗?
私下里,他们曾跟见识过玄甲军可怕之处的扶余和侯莫陈人交流过,狼卫互相之间,也承认,狼卫虽强,但真跟玄甲军碰上,只怕还不是对手。
这样的判断,是在双方都处于巅峰状态时的比较。现在,狼卫十分战力,发挥不出三成,而玄甲军,却是生力军,斗志旺盛。如此相遇,用脚趾头想想也知道,谁输谁赢。
两军交锋,只一个回合,狼卫便迅速溃败,再无半分战意,便掉头逃窜。论速度,玄甲军当然不是狼卫的对手。
但玄甲军的两翼,有同样生龙活虎的六百墨氏战士。追杀溃逃狼卫的重任,便落在他们的肩上。
墨氏骑兵也不负众望,他们的速度,远较筋疲力尽的狼卫为高,迅速追赶上去,狂砍滥杀。
在后面,两部联军更换了坐骑,虽然人人乏的要命,还是抖擞精神,跟随着玄甲军,向可朱浑的追兵进行反冲锋。
可朱浑后面的追军,陆续从前方败退下来的逃兵口中得知玄甲军参战,己方大败。哪还有半分犹豫,立刻掉头就跑。
如此败退的人马,如细细的溪流一条条,逐渐汇聚成滔天巨浪,席卷一切,后面压阵的可朱浑,即使有天大的本事,也难挽回败局,只有随波逐流,先逃到安全地界再说。
现在,两边彻底掉了个,胜机摆在呼延部和俟奴部联军面前,必须紧紧的抓住,尽可能扩大战果。
所以,虽然连日来骑马赶路劳累过度,两部联军仍然死死咬着可朱浑大军的尾巴不放,拼命砍杀。
此时,玄甲军早已完成他们的战场使命,脱下盔甲,变身成黄顺的亲卫,护着黄顺、程瑶、呼延康等人,跟在奋勇出击的两部联军后面,不紧不慢。
反追杀持续了半月有余,可朱浑的主力被彻底打垮打散,被迫撤回翠屏山西。
与此同时,另一方战场,武沛的小分队,成功完成了穿越长谷川任务,来到联军的大营后面,放火扰敌。
祖渊得到讯号,立刻下令出击。对峙已久的联军,根本没有决战的准备,更是被突如其来的大火搞得营中大乱,无力应对祖渊的全力冲击,大营顿时告破。
危急时刻,联军各顾各的逃命,祖渊没费多大气力,便将联军赶回翠屏山西。然后,率军赶往石漠战场,与大获全胜的两部联军胜利会师。
可朱浑氏此战,伤筋动骨。继续追击,打过翠屏山,彻底打垮可朱浑氏。这是个极其诱人的想法。
但是,这个提议,不但遭到呼延煌和俟奴完我的反对,连祖渊、黄顺,也不同意此时进兵。
呼延煌和俟奴完我拒绝,是经过认真权衡,不得不放弃:可朱浑身后,站着一个巨人,不是呼延部和俟奴部联盟能够应付的了的。
再说,这个冬天,呼延部和俟奴部四处出击,已然控制了翠屏山以东,需要时间来消化巩固。这个时候,贪图眼前利益,贸然出击,风险太大。
而黄顺和祖渊反对,是因为,他们的目标,已经不在定襄,而是看到了遥远的所在:哪里有城池,哪里才是他们的目标。
这一战,是生死之战,不得不打。现在,可朱浑已然受创,没有了再进犯的可能。宝贵的战力,自然不宜再在这里浪费。必须尽早抽身,考虑自己的前程。
借着此次大胜,呼延部与俟奴部整合翠屏山以东诸部落,再无阻碍,非常顺利。而黄顺,在董祀的串联下,收拢的部落丝毫不少于呼延部和俟奴部。而且,最为关键的,十之**的汉民,都踊跃归属,听命于黄顺。
诸般细务,祖渊、蔡琰、董祀已有成规,按部就班即可。与呼延部和俟奴部的关系,有黄顺在,一切好说话。
现在,需要黄顺尽快做出决策的,是如何取得自己第一座城池,站稳脚跟的问题。
方向已经有了,是尚处于韩遂控制中的榆林城。多亏蔡琰对边事的熟悉,让黄顺得以在众多选择中,最终选定了榆林古城作为自己的第一座目标城池。
榆林镇截河套之冲,固延绥之守。自镇以北,皆战国时云中、九原地。是中原与北胡必争之地。匈奴与战国赵氏之间,此地数次易手,后来蒙恬斥逐匈奴,收河南地,为四十四县,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又渡河据y山,逶迤而北,谓其地为新秦。自此匈奴不振。
汉主父偃曾言:榆林镇河南地肥饶,外阻河,蒙恬城之以逐匈奴,内省转输戍漕,广中国,备边之本也。
汉在此筑西河、上郡、朔方等军事重镇,震慑诸胡,保境安民。后来,中原战乱,三镇荒废,只有榆林城尚存。
只要夺占榆林城,便可在周边陆续修复防御,建立起广纵深的防御体系。而且,榆林土地肥沃,足以支撑数万大军用度。是绝佳的用武之地。
最为关键的,榆林城现在为韩遂所控制。黄顺不敢得罪曹c,不愿得罪马超,对这个韩遂,黄顺却没什么畏惧。趁着韩遂的主力,都集中在潼关,与马超一起抗击曹c,黄顺正好趁虚而入,拿下榆林。
目的地有了,打什么旗号去,就是必须要解决的大问题。黄顺不想过于张扬,更不愿引起曹c的注意,所以,以襄阳黄氏的名义占领榆林,是绝对不妥的。
这个问题,祖渊和程瑶分别想出了解决办法。
祖渊的意见是,扶持呼延辽为名义上的主子,率领大军,攻占榆林城。把榆林城收归呼延氏。这样,黄顺就没有暴露的危险。
至于以后,祖渊的如意算盘是,呼延康为黄顺生的儿女,肯定姓呼延。就让黄顺与呼延康的儿子,为榆林之主,顺理成章。
在祖渊看来,说服呼延辽扛起这杆大旗,没有问题;说服他接受后面的安排,也不是难事。这样,榆林城实际上,仍在黄顺的控制之下。既得了实惠,又免去了过早暴露野心,与曹氏交恶,两全其美。
相比于祖渊的谋划,程瑶的想法更为大胆,简直是天马行空,无所顾忌。
?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64章 脑洞大开
(全本小说网,。)
程瑶的意见,是于黄顺之外,另立一名义主公,以掩人耳目。人选程瑶早已想好,祖氏父子肯定不行,盛方、彭威他们也不行,都是黄顺身边的熟人,瞒不过人去。
这人,不能为外人所熟悉,又对黄顺忠心耿耿,能让黄顺放心放权。这些条件,几乎就是为黄顺身边的某人量身打造的,他就是王珣!
王珣是在来定襄的路上被黄顺收留,之后一直刻苦的读书练武,从不抛头露面。外人很少知道黄顺的亲信中,还有他这么一号人物存在。
王珣性格本就偏于内向,遭遇屠村惨剧后,整个人变得更加的沉默寡言,一天到晚难有几次开口说话,只有在黄顺和白雪面前,才稍稍开朗一点。
这样的人,在外人看来,本身就笼罩一层神秘光环,若c作得当,足以成事。
捧王珣出来,以王珣的名义自然不行,号召力不够。这个问题,程瑶有一个异想天开的想法,就是把王珣包装成皇室流落民间的金枝玉叶。有皇室的光环辅佐,王珣身边,一定能聚拢一大批人,帮助黄顺成就大业。
程瑶的说法,可谓脑d大开,直接震住了在场所有人。其他人还在瞠目结舌中,黄顺已高兴的拍着程瑶的头夸赞道:“这你都想得出来,我都不知怎么夸你好了。我看好你的方案,更刺激,更有趣。”
程瑶得意洋洋,嘴上却谦虚道:“我也没那么厉害啦,就是灵光一闪而已。”
其他人,此时方从从震撼中走出,纷纷七嘴八舌的夸赞程瑶的想法奇妙。
白雪之后说道:“我们先不要拍瑶儿的马p,还是先想想,哪个方案更好吧。”
有白雪发话,大家纷纷收起嬉笑,开始认真的权衡两个方案的优劣。
祖渊的方案四平八稳,很好c作。问题是黄顺提出来的,呼延辽跟黄顺关系再好,毕竟是呼延人,是呼延煌的儿子。
由呼延辽控制榆林城,万一呼延煌也看上了榆林地区的可攻可守,决议把呼延部的大本营迁过去,呼延辽不可能拒绝,更没有拒绝的理由和力量。
黄顺不可能长久留驻这里,呼延辽又对抗不了呼延煌。几年后,很容易被呼延煌合并,一番辛苦,却为呼延部做了嫁衣。这是黄顺决不能接受的。
祖渊提到的,后面由黄顺与呼延康的儿子来代替黄顺,替代呼延辽做主子。这个安排也有破绽,天知道呼延康什么时候才能生儿子。而且,就算运气好,生下了儿子,等到他能够做主子,至少还得七八年。七八年的时间,榆林一带,黄顺还能否做主,完全就是个问号。
祖渊的方案不行,程瑶的方案也存在很大风险,最大的风险还是来自曹c。以皇室身份竖起大旗,确实能够聚拢汉胡百姓,不但能够很快在榆林站稳,即使在定襄,有皇室的光环辅助,王珣也能轻易压制呼延部和俟奴部,让两部乖乖听从他的指挥。
但皇室身份,却最为曹c所忌讳。曹c不可能允许汉室在定襄…榆林一带东山再起,一旦王珣竖起了大旗,曹c大军击败马超、韩遂,占据关中后,肯定第一时间发兵榆林,必置王珣于死地方干休。
这样一来,不但前功尽弃,还损失惨重,比黄顺亲自出面,好不到哪里去。
两个方案,乍听都很好,都行得通,谁知众人一分析,竟然都存在着严重缺陷。这下,问题又回到原点:师出不能无名,到底以谁为名。
蔡琰和白雪建议,以程瑶的想法为蓝本,做一下修改,只要能够规避曹氏的风险即可。大概的想法,是王珣隐瞒自己的皇室身份,只对几个关键人物透露,从而取得他们的支持。
如此一来,既能得到皇室光环的辅助,又能避免旗大招风,引来曹氏大军。
具体如何安排c作,蔡琰和白雪拉着程瑶、曹珊、呼延康等一众女将,自成一圈,单独商量。蔡琰还向黄顺立了军令状:保证给他拿出一整套计划,保他满意。
蔡琰既然开口保证,就一定能够做到。于是,祖渊他们,转而商量如何安排远征。这也是一个巨大的工程,难度不比前面的名义问题小。由于中间要穿越广袤的沙漠,又时值寒冬腊月,北风肆虐,一个细节想不到,就是全军覆没的结局。
黄顺则一会这边听听,c几句话,一会那边坐坐,发表发表意见。反正这些劳心费脑的筹划工作,黄顺根本挑不起来,不过是最后他们合计出最后的方案,由黄顺拍板执行而已。
几天后的深夜,呼延部俟奴夫人的营帐,犹灯火通明,俟奴夫人一个人坐在灯下,毫无睡意。
这些天,呼延部上下,异常的忙碌。呼延布带人留驻原扶余老营,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