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颠覆三国记-第1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这个之前,我还是想听你们说说襄阳的近况。”黄顺并不急于公布结果,马谡他们都是从襄阳赶过来的,他们对襄阳的情况,更为了解。从他们口中,能够得知更多更真实的情报。而他的分配方案,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做调整的。先了解襄阳的情形,首当其冲。

    白雪头一个站出来,她问的是黄府的情况,尤其是陆吟霜和徐莹的近况。

    这倒是马谡他们始料未及的,马谡皱着眉头想了一会,这才说道:“我们都是些大男人,女人的事,还真知道的不多。我就知道,我们几人的内眷,她们经常找上一块吃饭玩耍,彼此相处的还都不错。”

    “两位夫人都去吗?”白雪问的很细。

    林卓摇摇头,说道:“我听我家那口子说起过,徐嫂子每次都到,陆嫂子一般不参与。”

    林卓这么一说,黄顺的注意力也吸引了过来,“吟霜最是好凑热闹的,她怎会不参加?”

    林卓茫然的摇头:“这我就不知道了。”

    黄顺不禁开始担心,自己离开后,陆吟霜过得并不快活。

    白雪安慰黄顺道:“陆夫人好动,一群女人凑一块,聊的都是针头线脑的琐事,陆夫人觉得无聊,不愿意参与,也是有的。”

    黄顺一想也是,这才释然。

    黄顺关心的,是江陵和秣陵两城的情况。这个,马谡他们早有准备,黄顺一问出口,他们立刻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将一年多以来发生的大事,娓娓道来。

    江陵失陷后,马谡便拍板,把夏吟坊的势力发展到了江陵,在江陵那里设了分部,派了人手。所以,他们对江陵近况的掌握,更细更全。

    很多故事的大概,黄顺已经在潼关和邺城听说过,马谡他们讲的,不过是丰富了细节而已,黄顺关注的,是江陵城那边,刘备和孙权的势力分布和相处情况。

    地面上,仍然是两家瓜分江陵郡,并各自在各自地界上筑城。刘备分得的地方大一些,这点江东也不眼红,一直相安无事。

    争夺激烈的是江边码头的归属。两边都是重兵派驻,互不相让。各自划定的巡逻区域重叠严重,每天都上演械斗,死伤时有发生。

    刘备这边,是倾尽全力,势要争夺江陵的控制权。这关系到刘备自身的生死存亡,容不得半分让步。而孙权那边,当时的斗争重心,已经开始逐渐往巢湖一带转移。

    孙权正集中全力经营巢湖,作为江东屏障,江陵方向的争夺,难免气虚。所以,在水道的争夺上,江东处于不利地位。

    此时的刘备,虽然有能力全据江陵一带水道,却因担忧惹恼江东而投鼠忌器。所以,两家最终两分水道,暂时休战。

    从表面看,刘备获得入川口,江东确保了江夏至南郡水道的畅通,皆大欢喜。但两家对此,却都不满意。

    刘备的不满显而易见,有江东的重兵在南郡,等若卧榻旁边,睡着一头猛虎。刘备即使有心经略西川,却不得不顾忌背后的危险。

    现在的刘备,本钱虽然积攒了一些,有了一拼的家底,但仍显浅薄。要入川,势必全力以赴,不留余力,方有成功的可能。有江东兵马在南郡,刘备不可能一心西向。

    而且,江东控制着江陵以下的水道,对刘备调集荆州的兵马、粮草资源支持西进,是极大的障碍。

    别的不说,十姓精锐集中在沔阳,要赶来江陵与刘备主力会合,势必走长江水道,就得看人家江东的脸色。即使绕大圈走陆路,也要面临江东的关卡。这在刘备看来,是绝不能容忍的。

    当初两家商谈,黄顺做主,让出了江夏郡,这已是刘备能接受的底线,江陵城是决不允许江东染指的地界。

    孙刘两家联合,虽然是当下的头等大事,但若夺不回整个江陵郡,刘备就只能守着江南四郡,苟延残喘,没有任何发展余地。这是刘备万万不能接受的。

    而在江东,不满的理由也很充分。赤壁之战击败曹c,江东是主力。战利品的分配上,江东理应拿大头。刘备已经拿了江南四郡,有了安身立命之地,还贪心不足,非要与江东争夺江陵郡。这在江东看来,是伸手过长,捞过界了。

    江东自有江东的战略规划。拿下江陵郡,江东的长江防线,彻底完整,从此江东不再担忧长江上游方向的威胁。

    而且,占据了江陵郡,江东一样可以西进西川、北上襄阳,占据极大的战略主动。这样的诱惑在前,没人能够拒绝。

    所以,几乎与江面划界同时,两家开始频繁的互派使者,要求对方退出江陵城,自己这边,愿意在别的地方做出让步。

    至于两家谈判的进程,就不是马谡他们所能知晓的了。反而是黄顺了解的更多一些,知道刘备竟然要空手套白狼,拿黄顺的秣陵城来换江陵城。若不是曹氏兄弟出面压着,怕是两家已经达成一致,撇开黄顺,交易成功了。

    马谡他们对江陵城的近况,了如指掌,但对秣陵城的情况,就不甚了了。黄顺也不追问,反正已经知道陆琳和徐慎也在襄阳,他俩肯定知道更多内情。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34章 曹仁难缠

    (全本小说网,。)

    黄顺不再刨根究底的问问题,祖渊便出口问了另外一个问题:现在的襄阳,是曹仁在主持。曹仁与十姓的关系如何?

    黄顺本来认为这都不成问题,一句话就可以回答完毕。没想到这一问,却让马谡、林卓、向充、庞尚他们打开了话匣子,收都收不住。

    七嘴八舌下,黄顺倒也逐渐弄明白了曹仁跟十姓的关系。一言以蔽之,不是那么和谐。

    此前无论是曹植还是曹真,都严格执行了曹c的指示,对十姓广施恩惠,使得十姓不仅没有被打压,较之刘表时代,反而有了更大的权力。连各县衙门的县官任命,也掌握在十姓手中,曹植与曹真不过是签字认可罢了,并不参与其中。

    曹真时代,筹集前线所需辎重粮草,全部仰仗着夏吟坊,他自己没出几分力,不过出些银钱,银钱不够,便以实物抵账。这段时间,夏吟坊实力大涨,终成庞然大物。

    曹仁与他们不同,兵败江陵城,曹仁痛定思痛,认为后勤支援不力是战败的主因。所以,要想收复江陵,必须亲手抓后勤。这样一来,势必与夏吟坊产生矛盾。

    曹仁也不是莽汉,开始他先走访十姓,与各家老者对话,要求收权。十姓中的老人,个个都是老狐狸,哪会跟曹仁硬碰硬,答应的非常痛快。

    曹仁要把各县县官换上他自己的人,十姓立马点头,各家老人亲自出面,压着夏吟坊各位堂主,把各县县官全收了回来。

    曹仁本以为这样就可以了,谁知不出一月,他派下去的县官纷纷给他打招呼,说自己在那里就是个木偶,什么也决定不了,实权全在那些胥吏手中。

    曹仁还道县官在地方上势单力孤,便进一步对十姓提出要求,要求各县县丞、主簿等职也要由他来任命。十姓答应的还是很痛快,各家老人再次出面,压着夏吟坊的小堂主,完成了人事交接。

    然而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曹仁期望的各项税收、捐费自己掌握,并没有实现,地方的银钱、粮秣依然走夏吟坊这条门路。撇开夏吟坊,曹仁甚至连麾下军队的口粮都难以保证。

    曹仁不服气,他可不是官场新手,而是有着丰富的地方官工作经验。在曹仁的认知中,只要掌握了一县的县官、县丞和主簿,县官掌一县全局,县丞掌握衙役走卒,主簿掌钱粮捐费,就能掌握住县里的一切。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官场真理。哪知在襄阳,曹仁却碰到了钉子。

    为此,曹仁特地去了一趟襄乡县了解情况。得知自己下派的三人,在县里完全被孤立,说什么根本没人听,自己的一系列公文,就是一堆废纸。

    这下可惹恼了曹仁,他知道,地方的小民没这个胆子,肯定有人在背后为他们撑腰。最大的可能就是夏吟坊。

    于是,曹仁在襄乡县,亲自带着县官、县丞和主簿,下乡催粮,他要见识见识,这些刁民是如何的猖狂,敢抗拒朝廷命官。

    来到一家有着宽敞宅院的一处人家,家主姓毛,是襄乡县最大的地主。曹仁亲自上前敲门,说明来意。毛姓家主非常客气,殷勤的延请他们入堂,上茶、摆盘伺候。

    家主一身儒服,浑身上下透着一股书卷气,说话也是慢条斯理,给人感觉他说出的话,都是经过深思熟虑,一个唾沫一个钉,不容反驳,不容质疑。

    家主告诉曹仁,多年以来,他们缴税、缴捐,都是与十姓派下的官员交接。年成不好时,不足的部分,十姓予以补足,等收成好的年头,连本带利还给十姓即可。如果碰上大灾荒,百姓活不下去,还是十姓派人出面救济。

    现在,朝廷要调整缴纳方式,他们小民不好说什么,只希望朝廷能如十姓般做法,体恤小民生计,不强征硬派。但朝廷管那么大一摊子,哪顾得上襄阳一隅。朝廷再体恤下情,也比不上十姓做的周全。

    再说,朝廷的流官是流水的换,摊上个横征暴敛的父母官,一县的百姓都要跟着受苦。一个官一个样,百姓难有长久的安乐日子过。而十姓不同,他们的根就在襄阳,换不了。十姓的做派,是能一辈辈传下去的。

    所以,在他们小民看来,既然都是缴税纳捐,面临两条门路,当然希望与十姓打交道,而不愿与朝廷的流官交往。

    毛姓家主的话,虽然说得婉转,却是向曹仁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我可以给你缴税纳粮,但年成不好时,你能保证让我活下去吗?

    这简直点中曹仁的死x:没有哪个朝廷敢保证这一点。正如毛姓家主所言,朝廷管的摊子太大,任用的官员又良莠不齐,难以点点面面照顾的周全。

    而这一点,十姓就比他有优势。以十姓的力量,保障襄阳一郡的百姓安居乐业,于十姓完全可以做到,而十姓收获的,却是实实在在的民心。

    曹仁的微服私访,碰了一鼻子灰,但他并没有气馁。在曹仁看来,十姓这么做,就是在架空自己。作为手掌实权的领兵将领,这是他的逆鳞,不可接受。

    这回,曹仁学乖了,十姓中的那些老家伙,不好对付,他空有一把子好力气,却无着力处。所以,曹仁的矛头,对准了夏吟坊。

    在曹仁看来,那些老头子,虽然老辣,毕竟年事已高,再有主意,也是夏吟坊在执行。只要限制住夏吟坊的行动,曹仁就能慢慢的把失去的权力再夺回来。

    本来,之前曹仁下手对付十姓,马谡、林卓、向充、庞尚等人就感觉心里不痛快,只是曹仁没有妨碍夏吟坊的生意,家中老人又严令不准生事,他们这才憋屈的忍耐。

    现在,曹仁的矛头对准他们,这下可算是捅了马蜂窝。这些人,自黄顺走后,正闲的无聊,没事还想找事呢,曹仁找上门来,正撞到枪口上。

    曹仁的挑战,很快就得到了应战。马谡他们调动各自人手,组成部队,与曹仁直接针锋相对。曹仁的兵马虽多,却大都驻扎在城外,曹仁也没曾想马谡他们敢拿起兵器跟他对着干。所以,一开始,曹仁就处于被动。

    等到马谡他们指挥部队控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