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颠覆三国记-第2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祖桂一边感叹黄顺果然有福有运,走到哪都有贵人相助,一边匆匆回去找王珣,告诉这一最新消息。
王珣还是头次听说墨氏内部的事情。得知长老家族被矩子家族全面打压,正在寻求突破时,王珣几乎下意识的便答应了对方的要求。
答应归答应,王珣还是很谨慎,对方财大气粗,人多势众,若双方混居,用不了多久,王珣就会被架空。所以,王珣做主,决定农耕区,由王珣全面掌控;游牧区,则由着他们去撒欢。
王珣如此安排,背后的小心思还是不少的。游牧虽然来财快,却更多的依赖年成。年成一旦不好,整个部落就都有饿死的危险。而农耕可以在年成好的年头大量储存粮食,年成不好的年头,至少能挨过去。
而且,游牧区虽然看上去广袤无边,实际上控制力很弱,不像农耕区,建一座城,就能控制周围一片;再建一座城,再控制一片。如此步步为营,不出几年,就有了稳定的基本。在此基础上四处出击,事半功倍,效果就好的多。
那些部族,此前是倚仗西域墨门,在年成不好的时候接济他们,现在,这棵大树换成了王珣。对于王珣,虽然他们遵从长老家族的命令,做出归附的决定,但心中,对王珣的实力,还是有所怀疑的。
在河西,他们的实力虽然强大,却不是一家独大,西域墨门不但也扶持了一众部落,还亲自派驻河西,攻城略地,双方常年战争,互有胜负。
现在,王珣也闯入了河西,并迅速与长老家族支持的部落接上了头,这件事,自然而然的在河西引起轩然大波,并很快由此引发了双方再一次的大规模会战。
这次会战,双方投入的兵力,总数超过十万。王珣派出的,是五百玄甲卫。当时的王珣手中,只有八百玄甲卫,能派出五百,已经王珣能做到的极限。
初始,那些部落酋长、首领,还对王珣的人马不屑一顾,只是碍于长老家族的权威,没有对王珣冷嘲热讽。
但战斗开始,他们很快就见识到了玄甲卫的超强实力。在一片轻骑的海洋中,王珣的玄甲卫仿佛一根定海神针,牢牢钉在站在场上,屹立不倒。
他们都是身经百战的家伙,马上意识到,背靠王珣的玄甲卫,不但能够更好的杀伤敌人,还能最大程度的做到自保。
很快,那些部落的骑兵,渐渐聚集于玄甲卫的四周。四处出击。对方也很快看出,这边的主力是玄甲卫,只要击垮玄甲卫的方阵,就能大获全胜。
于是乎,对方对王珣的玄甲卫,发动了潮水般的攻势。玄甲卫的阵型,几次被冲散,又几次重新聚拢。战斗到最激烈处,战场上放眼望去,甚至看不到玄甲卫的身影,完全被淹没在一片轻骑中。
但是,自始至终,玄甲卫的战旗,始终飘扬在战场之上。玄甲卫的战旗,简直就是这边联军的军心所在,只要看到玄甲卫的战旗所在,就知道往哪里靠拢,就有了主心骨。
一天的大战下来,联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联军的骑兵开始追亡逐北,抢夺战利品。这时的玄甲卫,体力的消耗也到了极限。纷纷退出战场,休整休息。
经此一战,西域墨门的势力,被清除出河西,王珣主导的联军,占据了完全的优势。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505章 司马懿的大劫
(全本小说网,。)
这一战,也彻底竖立了王珣的威信,所有人,都对他心悦诚服。同时,玄甲卫的大名,更是响彻河西。所有的部落,都认识到了重甲骑兵的重要性。
重甲的制作,可不仅仅是把铠甲加厚那么简单,这可是极具技术含量的活。那些胡人,根本做不了。
于是,王珣麾下的各部落,纷纷来找王珣,希望王珣也能帮他们打造一支重甲骑兵。
王珣很大度,根本没想着藏私,一口答应,谁知却被褚仁否决了。褚仁认为:王珣的人手太少,掌控这么一大片地方,有心无力。只有维持碾压各方的军力,才能保证边境的安稳。
增强军力,人数的提高太慢,只能从装备上做文章。只有保证玄甲卫只有王珣有,才能震慑住河西诸部。
王珣心里赞同褚仁的意见,只是苦于话已说出口,不好收回。妥协之下,王珣便对麾下众部落论功行赏,最高的赏赐,就是赐予重装铠甲。
为了确保战力上的优势,王珣特意安排人,在周围寻到一个大铁矿,然后就在铁矿边上,建造了一座城池,名唤“铁壁城”。王珣手下的一众工匠,全部入驻铁壁城,打造战具、铠甲。
正当王珣的事业开展的红红火火,蒸蒸日上时,墨昆找上门来,寻求与王珣的合作。
墨昆不知王珣早已知道,他就是屠村的主使,否则,他绝不会走上这一趟,自讨没趣。
对墨昆的到来,褚仁的意思,还是要跟他好好谈谈的。毕竟,他是墨氏大矩子的儿子,得罪了他,不但于王珣在河西的发展不利,于黄顺也是不利的。
但王珣根本听不进去,直接把墨昆轰了出去。
墨昆并没有死心,转而在黄顺身上做文章。无怪墨昆如此执着于河西。实在是河西于墨氏回归中原太过重要。掌握了河西,回归中原,几乎就成功了大半。
但墨氏在河西经营数十年,始终不能掌控住河西,无论墨氏投入多少力量,都是如此。
这种情况下,王珣在河西的迅速成功,自然引起墨昆的注意。墨昆想着,只要王珣能够答应合作,墨氏便能走个捷径,借助王珣,间接的实现掌控河西的目的。
墨昆与黄顺的故事,黄顺比王珣清楚的多,信中自然不提。再后来,王珣便接到了黄顺的书信,要他安排陷阱,狠狠坑墨昆一把。
对墨昆,王珣的仇恨,比黄顺大得多,黄顺的指示,自然得到了十二分的贯彻。
黄顺写信给王珣的同时,也给曹植去了信。曹植的信中故事,就是从此时开始。
曹植对黄顺太了解了,黄顺的心思,他心里门儿清。不过,就算明知被黄顺利用,借刀杀人,曹植还是愿意出手帮忙,还p颠p颠的很是积极。
原因无他,这是他立功的最好机会。若能藉此一举消灭墨氏潜入中原的势力,曹植此功,丝毫不比曹彰战场上拼死挣出来的战功小。
对于黄顺拉上司马懿的建议,曹植也是满口答应。黄顺不止一次对曹植提到司马懿,最后一次,几乎就差明言司马懿就是曹c梦中三马之一马了。所以,曹植对司马懿的监控,早已是无孔不入。
墨氏潜入中原的人手,大多聚集在司马懿周围。司马懿有重大的嫌疑,里通墨氏,图谋不轨。
按曹植初始的想法,是就此拿下司马懿,为家族杜绝后患。但身边杨修的意见,让曹植改变了主意:既然已经探知墨氏潜入中原,是冲着司马懿来的。掌控住司马懿,就等若掌控了墨氏的中原力量。
若此时把司马懿拿下,于墨氏损失不大,顶多换一个家族支持罢了。而对曹氏,就要再次大海捞针,追着墨氏的p股跑了。
对曹氏的危险,墨氏为主,至于司马懿,只要曹氏盯上了他,他便无能为。现阶段,自然要以对付墨氏为主。
曹植接受了杨修的意见,于是向曹c进言,提议让司马懿参与主持对墨氏的围剿。
对司马懿,曹c的重视远比曹植、杨修等辈要多得多。从曹植的话里,曹c显然得知司马懿,有重大的嫌疑,就是自己梦中的三马之一马。那曹c还有什么可犹豫的,斩草除根,为家族免去后患,就是曹c眼下的当务之急。
此时的司马懿,正优哉游哉的在古老的长安城内逛悠呢,丝毫没有觉出危险的来临。直到大批督察兵出现,将他绑上车,他还懵着,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曹c的安排,就算司马懿能言善辩,也没处发挥去。曹c根本就没准备跟他见面。
眼看司马懿小命就要不保,危急关头贵人降临。这人便是许蒙。
许蒙得到黄顺的书信后,就一直关注着司马懿。此前,许蒙就对司马懿有着很高的评价,认定此人终将出人投地,不会埋没于案牍中。
后来,司马懿刻意保持低调,许蒙渐渐也就忘却此人的存在。直到黄顺来到邺城后,主动提出拜访司马氏,许蒙才重新对司马懿重视起来。
黄顺拥有别人没有的力量,这个许蒙是知道一些的。黄顺肯特意上门拜见司马懿,其中定有缘故。
现在,黄顺书信中指明司马懿就是曹c梦中三马之一马,以许蒙的智慧,立即便看透黄顺如此安排的妙处。
自己与曹c有着血海深仇,司马懿既然是三马之一,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那司马懿就是自己拉拢结交的好对象。而且,司马懿智谋深沉,是难得的盟友。
此前许蒙一直没有机会贸然结交。现在,黄顺给许蒙创造了好机会。只要自己把司马懿从曹c的屠刀下解救出来,还怕没借口与司马懿走近吗?
本着这个想法,许蒙就没有按黄顺所说,提前知会司马懿,让司马懿有所准备。而是按兵不动,静观其变。他要看看,司马懿能否凭借自己的力量,躲过这一劫。
若司马懿不需许蒙出手,就能让曹c改变心意,这就不是人力所能达,完全是天意所致了。司马懿洪福齐天,不愧是天命安排扳倒曹氏的人物!
同样,若司马懿不能令曹c改变心意,那个时候,许蒙再出手相助,就是雪中送炭,司马懿还不得感激他一辈子!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506章 许蒙救司马
(全本小说网,。)
对黄顺而言,保住司马懿,对他也是只有好处。黄顺之所以能够迅速成为曹氏眼中的红人,个中原因许蒙最为清楚。正是许蒙,当初为了从曹氏的屠刀下救下襄阳六姓,这才借曹c的三马同槽吃草的梦,建议曹c以襄阳为保障。
曹c采纳这一建议,此后对曹氏后代是否有帮助,许蒙不知道,但许蒙知道的,是此举获利最大的人就是黄顺。可以说,黄顺正是从此开始,扶摇直上,短短几年,便成长为海内瞩目的存在。
黄顺要保持曹氏对他的另眼相待,就必须让曹c时刻保持对三马同槽吃草的警惕,时刻重视襄阳的保障作用。若曹c除掉司马懿,从此认为可以高枕无忧,首个倒霉的自然是司马氏,其次就是黄顺了。
黄顺现在很多事,都是在走钢丝,曹c虽然不喜,却只因顾忌着三马同槽吃草的梦,对黄顺不断加以优容。若梦的威胁不在,曹c还能对黄顺保持多大的耐心,就是未知数了。
以曹c多疑的性格,大概率是断然出手,掐断黄顺暗中发展的可能,强迫黄顺必须做出选择,中立就难以为继。
所以,司马懿不能倒,在这点上,许蒙和黄顺的立场是一致的。
事情的发展,一开始就出乎许蒙意料,曹c的果决,是许蒙未能料到的。本来,许蒙认为:司马氏是河间大族,司马懿在士层中也很有名望。曹c要对付司马懿,至少,也要听听司马懿的话,不会贸然下手,授人以柄。
没想到,曹c为了消除家族的隐患,根本不惜名声受损,司马懿解释的机会根本没有,眼看就要被人装入布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