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颠覆三国记-第5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黄顺的运作,是“曲线救国”,利用平叛战场,间接的运作诸葛亮回朝。诸葛亮着手的,却是直截了当,丝毫不带转弯抹角。这其中的关键人物,就是诸葛亮悉心培养的蒋琬和董允。

    蒋琬和董允遵从诸葛亮的指点,一直在朝中安分守己,只是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对其他事情,一概不问,一概不打听。因为丞相之争的余波导致本职工作进展不动,俩人也不急,只是每天点卯似的盯着而已,很有任他风急雨骤,我自岿然不动的意思。

    这一切,在俩人收到诸葛亮的手书后,就改变了。二人凑在一起商议,决定一起进宫,面见皇上。

    刘禅虽然对朝政不感兴趣,但不代表刘禅就是个昏君。对大臣们的主动进宫谈事,刘禅还是能够及时抽出时间来接见的。

    按刘禅自己的话说,就算自己坐在那里听大臣们抱怨,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至少,让大臣们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和不满,让他们得到发泄的机会。至于回去后该怎么还是怎么,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若是连让大臣发泄的机会都不给,那世间一长,还不得把人憋出病来?大臣们辛辛苦苦的干活,还不是为了他这个皇帝吗?

    就当刘禅还是当做普通的一次君臣见面,心不在焉的坐在那里,等着蒋琬和董允说完话离去的时候,蒋琬头一句话就让刘禅打起了精神。

    “皇上登基已近三载,朝廷内外上下,却只知有几位顾命大臣,不闻皇上音讯。皇上信任顾命大臣,放权他们打理朝政,固然不错,但皇上也要适时在朝中显示一下存在才是呀。”

    刘禅对这话敏感,是因为赵统此前也跟他说过这话。只是当时赵统是当玩笑话说的,刘禅虽然心中有触动,转身就忘却了。但蒋琬是在这正式的场合,用正式的语言说出来,效果就不同了。

    刘禅再怎么爱玩,不爱朝政,但他总是个皇上,当然不希望自己百年之后,被人当做昏君的典型口诛笔伐,他也想有一番作为,展示自己英明神武的一面。只是想是一方面,会不会做,能不能做,就又是一方面了。

    “蒋爱卿,以你之见,朕该如何体现存在呢?”刘禅和颜悦色的问道。

    蒋琬突然离座叩首,把刘禅吓了一跳,“爱卿这是何意?”

    “微臣接下来要说的,恐犯大不敬之罪,故先叩首请罪。”蒋琬说道。

    刘禅一愣,笑道:“朕虽然比不上先皇,不是一个好皇帝,但朕还没有昏庸到因言害贤的地步。爱卿有话尽说无妨。”

    蒋琬起身摇头道:“先帝允文允武,样样拿得起放得下,作为臣下,只需执行先皇的旨意即可。皇上知道自己方方面面都不如先皇,但能选贤任能,未来成就,未必就在先皇之下。皇上万不可妄自菲薄,失却心志。”

    刘禅对这些恭维话不感兴趣,说道:“爱卿有什么话,可以直接说了。”

    蒋琬顿了顿,说道:“选一件先帝不能做,而皇上却能做到的事情,向天下臣民昭示皇上的雄才大略即可。”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040章 为先帝所不能为

    (全本小说网,。)

    刘禅一愣,说道:“以先帝之能尚且不能做到的,朕又如何做得到?爱卿这是难为朕了。”

    蒋琬微笑道:“人无完人,即使如先帝般白手起家成就蜀汉大业的人物也不例外。正因为先帝过于能干,导致臣下习惯了在先帝面前唯唯诺诺,只知执行,不知劝谏。有些事情,先帝的决定,臣下心中有不同意见,也不能进言,甚至不敢进言。”

    刘禅点头道:“朕明白了,先帝做的一些事情,你们心中认为是错的,却摄于先帝的权威,不敢出声,对不对?”

    蒋琬道:“皇上英明!”

    刘禅兴奋道:“朕虽然不谙于朝政,但自认却是一位平易近人的皇帝。爱卿有什么话尽管说。就算说错了,就罚你在宫里陪朕玩游戏就是。”

    蒋琬说道:“联孙抗曹本是先帝成就帝业的根本。先帝却为兄弟情义蒙蔽了睿智的双眼,导致刘孙同盟关系破裂,至今未能修复。若皇上能改弦更张,重新与江东修好,则皇上之威得建矣。”

    刘禅皱眉道:“江东尚且霸占我荆州土地,不拿回江陵就与江东和解,怕是不妥,那岂不是再无机会夺回江陵了吗?”

    蒋琬说道:“以夏吟坊坊主黄顺之能,拿下江陵后,尚且不敢据为己有,反而退而求其次,与江东签下借江陵的协定。可知江陵之丢失,本朝是难以再夺回的。朝中上下人人皆知这点,但只因碍着先皇颜面,无人敢提。若皇上能在这方面有自己的主张,自然令天下士人瞩目。”

    刘禅思忖良久,终是没那个魄力,问道:“可还有别件事选择?”

    蒋琬也知刘禅干不来这事,故意提及此事,不过是策略而已,便说道:“既然对外做事不成,那就只能对内了。当年曹操从一小小校尉起家,短短数年就成一方诸侯,最终雄踞北方,究其根本,就在于曹操敢于破格提拔人才,不拘于世家豪门。这是先帝都做不到的事情。若先帝能效仿当年的曹操下不拘一格求贤榜,毕竟令天下震动。”

    刘禅一听,两眼放光,喜道:“这个容易,不就是下道旨意吗?这个不难。”

    旁边的董允笑道:“陛下,此事非陛下想的那么简单。若此事易为,则谁都能成为曹操了。正因为此事之难,难于上青天,所以才能显出曹操的能耐。”

    刘禅疑惑道:“这有什么可难的?”

    董允说道:“世家豪门之所以被称之为世家豪门,就在于他们的门第里世代出官,而不管才能大小。若皇上打破这一事实,朝廷取官不再从世家豪门里取,而是扩大到寒门,则不出二十年,天下将没有世家,也没有豪门,大家浑然一同。陛下请想,那些世家、豪门原本高高在上,俯视寻常百姓家。现在就因为皇上一句话,就让他们失去这一切,他们能答应吗?

    要知道,他们手中不但掌握着财权,也掌握着军权,他们甚至无需起兵造反,只需联络皇上的兄弟,逼皇上退位让贤,让皇上的兄弟上位即可。

    皇上要做出此决策,就要现在心中盘算权衡,皇上手上掌握的力量,是否能够与天下所有世家豪门相抗衡。若能,皇上再决定下旨不迟。”

    刘禅苦笑道:“二位爱卿这是消遣朕来着?就凭朕的能量,如何与天下世家豪门抗衡?”

    董允微笑道:“那皇上还需谨慎、还需三思而后行呐。”

    刘禅奇怪道:“那当初曹操是如何成功的?”

    董允说道:“当初正值黄巾造乱,世家豪门的第一要务就是如何镇压黄巾,曹操作为世家豪门的铁拳,当然为他们所容。等黄巾造乱平定,曹操也有了自己的地盘和实力。世家豪门要与之为难,就只能选择与之兵戎相见。事实是,曹操创业之初,大战小战数百,根源就在于此。曹操的厉害之处这时就体现出来。不管是敌众我寡,还是军粮奇缺,诸多不利条件下,曹操都一一挺了过来。

    所以说,曹操一路上位,几乎就是踏着世家豪门的鲜血和尸体走过来的。皇上想,除却曹操,还有谁能办到这点?”

    刘禅苦笑道:“曹操真神人也!朕自愧不如。”

    刘禅顿了顿,又好奇道:“既然曹氏与世家豪门有如此血海深仇,难道那些世家豪门就甘心受曹氏的统治和摆布,就没想过报仇雪恨吗?”

    董允笑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十年之内,曹氏必乱!陛下且拭目以待。”

    刘禅一下兴奋起来,说道:“要是曹氏内乱,那岂不是我们就有机会攻伐中原了?先帝的夙愿就可以实现了!”

    董允轻描淡写道:“如果我蜀汉朝局保持稳定,此话不错。但要是一直像现在这般混乱,蜀汉能否挺过十年,就是未知之数了。”

    刘禅大惊,问道:“此话何意?”

    蒋琬这是笑道:“既然不拘一格求贤榜皇上也做不来,那就只能再降低难度,就是刚刚董允所讲的,现在因为丞相位置混乱,导致朝中魏延派和李严派互相攻讦,无休无止。究其根本,还是丞相不得其人导致。皇上若能选贤任能,任命一强力丞相,改变朝中乱局,必然皇权为之伸张,皇上威望得以建立。”

    刘禅说道:“魏延和李严都是顾命大臣,他们尚且担当不起丞相一职,还有谁能够担当?”

    蒋琬说道:“朝中上下人人皆知,有一人选可以胜任。但先帝不能用之,若皇上能破格启用,则天下对皇上必然刮目相看。”

    刘禅一听,知道说的是诸葛亮,为难道:“先帝遗诏不能违背,否则,朕何苦放着如此好的丞相不用呢?”

    蒋琬说道:“任用孔明为丞相,本就是先帝的意思。先帝不过另外下了一道遗诏,不允许六姓同时在内掌政,在外掌兵而已。”

    刘禅一听,连忙问道:“爱卿可有良策?”

    蒋琬说道:“先帝下此遗诏,其实针对的是夏吟坊坊主黄顺,天下皆知黄顺与诸葛亮关系相善,担心政权军权集于一身,这才有遗诏的出现。现在朝政混乱,已到非治不可的地步。皇上可想办法调黄顺回朝。若黄顺不在荆州,则遗诏就不再生效,皇上自然可以任命孔明为丞相。”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041章 朝会

    (全本小说网,。)

    刘禅听得眉飞色舞,高兴道:“亏得你们想出如此妙计!朕知道你们俩跟孔明相熟,既然你们能想出这主意,想来私下里已经与荆州方面沟通的差不多了吧?”

    蒋琬摇头道:“没有皇上的旨意,微臣不敢沟通外臣,是以并没有与荆州通气。”

    刘禅愣了半响,突然哈哈大笑起来,说道:“你俩可真逗。谁不知道调黄顺进川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但问题是,谁能调黄顺入川?不要说你们,说朕,就是先帝都没这个本事!”

    蒋琬说道:“先帝做不到的事情,不代表皇上也做不到。从黄顺的角度考虑,荆州黄顺经营已久,其实无需黄顺亲自坐镇。倒是成都城内,黄顺还从未踏足过。黄顺只要不是小富即安之辈,对进成都之事,一定会慎重考虑,绝不会轻易拒绝的。”

    董允也说道:“陛下若能与黄顺交上朋友,得荆州鼎力相助,小小江陵城又岂是陛下一统天下的阻碍,经略中原也是指日可待之事。但若让黄顺一直坐镇荆州,皇上无缘与黄顺得见,相处,此事就无从谈起了。”

    刘禅犹豫良久,说道:“道理是不错,但此事如何着手呢?”

    蒋琬说道:“微臣已有计较。眼前魏延丞相试用期即将到期,据微臣了解,李严怕就任后做不好,徒惹人笑,有意推辞。陛下大可以李严为突破口,让李严提出召诸葛亮回朝的建议。李严出面,诸葛亮回朝的阻力相对就要小很多。”

    刘禅为难道:“朕提出来岂不是更好?但只是碍着先帝的遗诏。让李严提出诸葛亮回朝,自然没有问题。但谁提出让黄顺进川的事情?”

    董允说道:“诸葛亮返朝,预料之内的,一定有许多人提出反对。朝议中,由我们提出黄顺入朝的意思即可。”

    刘禅说道:“你们能保证黄顺最终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