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颠覆三国记-第6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去。为了活命,只能拿起刀枪去抢,去夺。抢夺是要付出生命的代价的,这是不到万不得已谁也不愿去尝试的办法。
那么有其他办法应对天灾**吗?有!就是联盟,多个部落联盟,一个部落遭灾,其他部落支援,让其度过难关。但其他部落也不是大善人,凭什么伸出手支援。所以,联盟头领的存在就非常有必要了。在大家生活都有富余的时候,跟大家每个部落都伸手要一些储备,这些储备,由头领完全支配。哪个部落遭灾,就有头领根据受灾大小出物资救灾。
但你们的部落联盟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你们都生活在一个区域,天灾**往往不是降临在一个部落上,往往一个出现灾祸,就是所有部落都遭灾。这个时候,你们能怎么办?要活下去,就只能拿起刀枪,去抢,去夺!但道理是一样的,抢夺是要付出生命的代价的。
而且,周围被你们抢夺的对象,人家也是有联盟,有靠山的,而且人家的靠山,比你们还强大的多。你们要是只是抢点东西渡过难关,也就罢了。但你们实际上是贪得无厌,是见到什么就抢什么,根本不给被抢者留活路。这个时候,被抢者只能向他们的靠山求助。现在,朝廷军队前来,一定程度上,就是替那些被你们抢劫的小部落替天行道来了。
这个道理讲透了,下面就要回答你刚才的问题,朝廷为什么这么好心,要来给你们当大腿,让他们抱着。因为朝廷的志向,可不仅仅是在这一带称王称霸,朝廷的志向在全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句话可不是随便说说,当年老祖宗确确实实做到了!
朝廷要经略天下,就不能三天两头去分神应付你们的骚扰。对朝廷来说,一劳永逸的解决你们的骚扰,有两个办法,一是派遣大军,将你们赶尽杀绝。但这样做有伤天和,不符合我们汉人的与人为善的传统。一就是让你们心服,归化朝廷,受朝廷管辖。你们遭灾,朝廷救援;你们受攻,朝廷救援。相应的,你们也要每年向朝廷纳贡,不在多少,是你们与朝廷关系的一种象征。”
“啪、啪”孟获缓缓的鼓掌,佩服道:“不愧为名声传到南中来的诸葛孔明,嘴皮子就是了得,恃强凌弱的事情到你嘴里,竟然就变得道貌岸然了。”
诸葛亮还没说话,祝融夫人在旁边悄悄说道:“可我听来感觉挺有道理的。”
孟获气急败坏道:“不要让他给蛊惑了!他说的再天花乱坠,也掩饰不了他们带兵来侵犯我们的事实。”
诸葛亮说道:“我带兵侵犯你们,你们打不过我,就开始抱怨我带兵侵犯你们。其实这是我给你们抱怨的机会。如果我擒住你们,二话不说一刀解决,你们还有命去抱怨吗?
将心比心,你们扪心自问,你们抢劫的那些小部落,小城镇,多少人死在你们的马蹄下?他们是不是更应该抱怨你们侵犯他们了呢?
说到底,你抱持的还是强者为尊的思想,你认为你是个强者,所以就可以在南中称王称霸,现在比你更强的强者来了,而你却习惯了称王称霸,不习惯低头做小了。但你可有为你的家人,你的族人,为其他的部落子民考虑过?就为了你的强者面子,你要带他们一起走向与强者对抗,走向死亡吗?”
孟获下意识的看向身边众人,显然都被诸葛亮的一番话所说服,都在心悦诚服的点头。孟获不仅心虚起来,他太清楚那些人了,如果自己这时候再拒绝诸葛亮,自己的背后,很可能就要挨上一刀。
“如果是孔明你这样的汉人官员治理我们南中,自然没问题,除了你,我谁也不信任。”孟获眼珠子一转,来了主意,大声说道。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080章 美中不足
(全本小说网,。)
孟获的这个说法很是刁钻,谁都清楚,孔明不可能长久待在这里,定然是要回到朝廷。只要孔明出口拒绝,按孟获就有话讲了:不是我不同意,是你们诚意不够云云。
诸葛亮微微一笑,说道:“朝廷着眼的是百年大计,可不是我们这代人的和平。在座各位都是见识了朝廷的强大,也见识了朝廷的仁义之人,我想,从今往后,终各位之生,不会再叛。但各位的后代,未必就还能如此,若再出一两个野心家,妄想凭借南中的人力物力做一番大事业,势必还要再次流血。如此循环往复,何时是头?
对南中,朝廷承认你们的部落联盟,你们自己推举出来的首领,朝廷也认可。朝廷可以不派官员前来,但你们每年需向朝廷纳贡。这不是在你们身上割肉,而是让你们世世代代明白,在你们的部落联盟首领之上,还有一个朝廷,还有一个皇帝。对朝廷,对皇帝,要心存敬畏才行。只有如此,我们才能看到世代和平的希望。”
“朝廷不派人来?”孟获大感意外,谨慎的追问了一句。
诸葛亮笑道:“如你所说,就算朝廷的初衷再好,如果所派官员到此以天朝上国官员的姿态高高在上,对你们颐气指使,很可能就事与愿违对不对?而无论是你们南中诸部,还是我们蜀汉朝廷,都不敢保证所有人都奉公守法,谨遵法度。
既然如此,不如南中的治理,朝廷不插手,治理的好与坏,都是你们南中诸部自己的事情。让你们每年纳贡,其实朝廷也不是缺你们南中这点纳贡,不过是让南中诸部世代明白,你们的头上,还有更大的朝廷,还有皇上。而且,一旦你们南中遭灾,朝廷就会派人赈灾,你们就不需要为了度过灾年出去烧杀抢掠了。”
孟获沉思半响,回头问其他人道:“我与孔明的说话,你们也都听到了,你们感觉如何?”
“大哥,降了吧。”蒙优头一个说话道。
“是啊,降了吧。”祝融夫人也说道。
孟获带头,向孔明行叩拜之礼,表示降服。
诸葛亮满面笑容的接受,心里却暗道:黄顺说他梦中是七擒孟获方才令孟获心服,今日不过三阵,就办到了。可知黄顺的梦,也不是次次都准的。
孟获既已归降,赵统便派出信使,火速告知李政和李晴。私下里,赵统却暗暗通知信使,一路上长着点眼神,等李政和李晴奏功后再到。要是让孟获的兵力无损,难保他不会日后起异心。这次必须把他打疼才行。
这边握手言和,李政与李晴那边仍然大破孟获主力,斩杀无数。战报传回,诸葛亮和孟获脸上都有些不好看。赵统却振振有词:前去剿灭南中主力的命令,是在孟获归降之前作出的,之后补救的信使已经派出,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了。
诸葛亮是知道李政和李晴出发时间的,知道这里面是赵统在捣鬼,但赵统如此做也是出于公心。再说,往后没仗打了,前面的功劳李政和李晴没捞到半分,这一次若不能让他们兄妹俩捞取战功,回去都没法跟李严交代。
诸葛亮只能一脸的歉意,向孟获表示道歉的意思。孟获却没当回事。在他们眼里,打仗死人,太正常不过的事情。现在他们战败,非但没死,还成为诸葛亮的座上宾,地盘和部族都没损失,已经是占了大便宜,当然不会在意这些“细节”。
平叛战事胜利结束,这成为蜀汉朝廷的头件大事。上至皇帝,下至平民,都有双眼睛看着,都不傻,李严平叛,虚耗几年时间不得其法,而孔明出面,不到半年就解决了问题。至于领兵的赵统,则很悲催的被集体忽略了。没办法,谁让他资历不够呢,谁都知道,这次的平叛,是诸葛亮在唱主角。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萦绕在每个人的心中:诸葛亮一旦回朝,是重回丞相岗位,还是打道回府,再次回荆州呢?
这次,连不谙政事的刘禅都看出来了,这次要是再放诸葛亮回荆州,士民将会对他彻底失望。认为他还是个没长大的孩子,还生活在先帝的阴影里。刘禅好歹也是有些梦想的,至少,他不愿意当被后人唾骂的昏君。所以这回,刘禅准备出手了。
首先,在一次早朝中,刘禅向群臣抱怨,丞相府疏于理事,造成政事混乱,群臣只知内斗,疏于正业,造成很多政务久拖不决。
这是一个明显的信号,所有人都听出来了,刘禅这是要为诸葛亮重新担任丞相做铺垫呢。
所谓几家欢喜几家忧,蒋琬和董允回去后马上就秉烛夜书,浩浩数万言,建议刘禅重新启用孔明,并恢复以荆州士层为基本班底的朝廷官员架构。
这一篇上疏,蒋琬和董允酝酿了数年,这次才得以爆发,其造成的能量出击,不亚于当年李斯的《谏逐客书》。刘禅连续读了三遍,只感觉一腔热血跟随着读疏进度在沸腾。
刘禅知道滋事重大,没有自专,而是派人把刘理和刘协找了来,又悄悄把赵云也召唤进宫,让他们先读完蒋琬和董允联合署名的奏疏,然后征求他们的意见。
刘理和刘协平日里只知玩乐,比刘禅还逍遥,他们能懂什么政事?只是这事牵扯到先帝的遗诏,刘禅不过拉他们过来壮壮胆而已。
果然。刘协和刘理都表示,既然诸葛亮如此鲜明能干,荆州士层又如此本事,作为皇家,为什么不用?再说,人家荆州士层当初可是立了大功的,没理由现在发达了,就把人踢一边。这跟天下也说不过去。
有了刘理和刘协的支持,刘禅这次歪过头来,征求赵云的意见。
赵云沉思半响,说道:“天下皆知孔明之贤,以先帝之英明,不可能不知道。先帝为什么不肯重用孔明,你们可曾想过?”
刘理满不在乎道:“这事谁不知道?出去随便抓一个老百姓问问,都能说上几句。不就是看人家荆州六姓实力太强,怕出现强臣欺主的事情吗?”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081章 刘禅出手
(全本小说网,。)
赵云点头道:“既然人尽皆知,那我再问,对强大的荆州六姓,你们想好如何应对了吗?”
刘理一撇嘴,说道:“最好的应对先帝已经给出了,就是拒六姓于门外,不跟六姓来往呗。”
刘协说道:“关键是我们有能力拒绝六姓吗?”
刘禅说道:“六姓占据荆州,我们拒绝六姓,六姓无论是投向孙吴,还是投向曹魏,对我们来说,都是灭顶之灾。黄顺与孙吴和曹魏的关系都不错,我相信,只要黄顺提出来,无论是孙吴还是曹魏,都会选择笑纳。拒绝六姓,就等于是资敌!”
赵云说道:“不错!所以,在这件事上,先帝采取的就是走钢丝的策略。既拒绝六姓入川把持朝廷,又要防止六姓脱离蜀汉,改投他主。但达成这个目标是有前提的,六姓得诸葛亮主事才行。六姓里,只有诸葛亮对先主是最忠心的,先主排斥他,孔明也不会抛弃先主。但实际情况却是六姓的事情,诸葛亮说了不算,是黄顺说了算。
还有,先主也没想到,离开六姓,我们蜀汉朝廷就玩不转。既然这么多情况都背离了原先先主的预料,那先主的一些决策,拿到现在来看,未必就合时宜。譬如说这丞相的人选。在当前的朝廷中,没有谁能够胜任,除了诸葛亮。那我们还能被先主一道遗诏给憋死,至死不用诸葛亮吗?”
刘禅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