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布衣天国-第2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安逸也没再做声,用眼睛瞟了瞟崇正,他怎么隐隐约约感觉今天这是给自己设了局啊?难不成这崇正是打算让自己去跟辽人和谈?

    他还刚这样想着,崇正的眼神就扫过来了,

    “安卿,不知道你可有属意的人选?能为朕推荐个一二也是好的。”

    还推荐个屁啊!

    听完这话安逸心里早就骂开了,这前面不都说了吗?他自己去不成体统,失了体面;京里调人时间太长,丢了诚意;老都督又不善口舌,去了先机;

    那还有谁?总不能再回到四川把老王爷叫回来吧?崇正这摆明了就是要自己去了。

    安逸倒不是对此事拿捏不足,而是他明白这种和谈的事儿要是真正上了谈判桌搞不好可就里外不是人了。

    为什么这么说?

    就那土地和银子来说,如果说崇正真的打算用银子买平安,从使者的角度来说,那安逸最划算的方法就是和辽人谈岁供了,相对皇家这边和大部分高位朝臣来说,这是买了个平安,没问题的,

    但是你放到百姓去看、甚至放到百官里去看,这是丧权辱国啊!你安逸是要被钉在大夏朝耻辱柱上的!史官会毫不留情的记下一笔,崇正四十一年正月,夏辽和谈,时静远伯安逸与辽人签订耻辱的岁供条款,云云云。。。。。。。。。

    这你上哪说理去?

    甚至安逸觉得崇正早就想到了这一点,根据蜀王跟他说的崇正已经是中意二皇子高慈勋了,所以这种有可能背锅泼脏水的事儿无论如何不能让高慈勋的舅舅孙德璋去,

    但是又不能因此而导致何谈损失太多的利益,那么找谁?之前几次大战锋芒毕露、再加上颇有政治头脑的安逸就成了最佳的人选,

    哎,帝王心术啊!

    安逸内心深处深深的叹了口气,他感觉现在自己就像是被崇正喂了口苍蝇一样,就算自己能谈现在都不想去谈,便赌气似的应崇正道:“陛下,臣刚刚来这兰州不久,官场里面熟知的才俊不多,所以心中还真不知该向陛下推荐谁。”

    倒是旁边的徐亮在旁边听着崇正的话就知道皇上的意思,谄媚着对崇正道:“皇上,奴才看您啊是忙糊涂啦,去憋得地方找人那不是舍近求远了吗?”

    崇正看似一副疑惑的表情瞟向徐亮,“哦?此话怎讲?”

    徐亮朝着安逸瞟了一眼,笑着接话道:“安伯爷不正是陛下要找的人吗?”

 第二百一十九章 和谈开启

    第二百一十九章·和谈开启

    “陛下,这。。。。。。”

    安逸刚想要开口婉言推辞,却已经被崇正抢在了前面,就看到他竟是一脸慈意的看向自己,缓缓点头道:“是朕老眼昏花了,明明有个大才还看不到,倒不如小亮子慧眼识珠了。全本小说网;HTTPS://щww。m;”

    徐亮赶紧躬身谦了谦:“皇上可折煞小臣了,小臣不过是说了皇上的心里话而已。”

    这两个人一白一黑二人转这么一唱,安逸还怎么接?能怎么接?也就只能硬着头皮朝着崇正一拱手:“陛下抬爱了,臣领旨便是。”

    崇正见到安逸已是答应,转过头不着痕迹的和身旁的徐亮互相看了看,眼中满是欣喜之意,然后朝着安逸伸出手,将他虚托而起,

    “安卿快快轻起,快快轻起。朕早就说卿乃国家栋梁,如今看来果真没错,这为国出使关乎大夏颜面,安卿有什么要求,现在尽管跟朕提!”

    要求什么的倒还谈不上,安逸最想搞清楚的事情还是要问个清楚的,遂开口问崇正:“有关和谈的我方条陈臣之前已经拟定了七七八八了,大多是一些细枝末节,臣主要是向问皇上现在您是什么意思。”

    崇正明白他的意思,刚刚带着欣喜的面庞骤然凝滞,正色道:“安卿,朕的底线只有一个,不割地!其余的银钱粮草,就算是按照辽人现在这上面提出来的,朕也拿的出,但是这临洮府的土地,朕一寸都不让!”

    这崇正自己倒是一副寸土不让的模样,还不是怕自己日后挂到奉先殿里见不得祖宗见不得子孙,倒是这银钱粮食的脏水大可往安逸身上泼了,惹得安逸心中又是一通咒骂。

    “还有就是这时间的问题,朕琢磨着这事儿耽搁不得,就明日吧,明日启程,赴韩林和谈。”

    “臣领旨,定不辱使命!”

    此事敲定以后,崇正便让安逸和孙德璋早早都回去歇息了,明日该去和谈的去和谈,该练兵的继续练兵,

    说来崇正倒是不糊涂,还特别交代孙德璋和谈期间兰州城防备尤为重要,要更加警惕才是。

    两个人应声答应之后便齐齐的退出行宫的正殿,

    等到绕出宅院的时候,倒是走在前面的孙德璋转过头来笑着朝安逸拱了拱手:“安伯忠君为国、救大夏于水火,实乃朝廷官吏典范啊。”

    从刚才殿里的表现来看,要说孙德璋是跟崇正事先谋划好的安逸肯定是不会信的,不过这孙德璋虽然不是竹宗臣那种老狐狸,说三句话两句都是算计你的,但这颗朝堂常青树也不是白白叫来的,至少崇正的心思是被他吃了个透,他自是拿准了已经决议立储的崇正是不会派他去和谈的,便推波助澜了一把自荐请缨,

    刚才崇正开来的这条船,就算他老都督不是个掌舵的,划桨肯定是没跑了。

    安逸忙谦道:“大都督这话言重了啊,我不去也自会有旁人,救于水火之事,是万不敢当的。”

    孙德璋依旧面上带笑,然后用手轻轻的拍了拍安逸的胳膊,故作提醒道:“朝堂上你我同殿为臣,朝堂下面我就叫你一声贤侄。贤侄,可不要说我这做长辈的没提醒你,此次和谈若成,那你可就是皇上眼前的炽手可热的新贵了,有些事情要先考虑到才是。”

    安逸知道孙德璋要说什么,却还装作一脸不解的看着他,

    孙德璋见安逸没反应过来,眼神下意思的四下瞅了瞅,然后附在安逸的嘀咕了一句,

    安逸听完十分夸张的在脸上涂满了惊讶,“什么?老大人,皇上春秋鼎盛,现在说立储之事太为之过早了吧?”

    孙德璋却做出一副你还是年轻的表情,对他道:“贤侄,话不能这么说,太子者,国之根本也,国不可无本。并不是因为皇上春秋鼎盛,讨论储君之事就有违礼法。而是咱们早早替皇上考虑国本之事,为大夏计。”

    安逸悠长的“哦”了一声,深以为然道:“这么说来,确实如此了,只是不知道皇上心里可有计较?”

    “德王殿下历来素有战功,声望颇贤,此次皇上亲征又奉命监国,贤侄如此通透之人,还看不出皇上的心思吗?”

    “老都督是说,皇上中意的是德王殿下?”

    “岂不是明了?”

    这事儿安逸已经是从蜀王那里知道的,所以没有太过于惊讶,倒是这孙德璋这不避嫌的直接说出来,让安逸感觉有那么点。。。。。。太过明显了吧?

    所以安逸故意似刚想起来一样,开口问道:“对了大都督,我方才记起,这德王殿下是贵妃娘娘之子,那不就是您的。。。。。。亲外甥?”

    也不知道安逸这话早在孙德璋的预料之内,安逸竟然没有从他不满岁月痕迹的脸庞上看出一丝异样,反而像是准备好了一样顺势说道:“所以我才向你提及此事,德王殿下是我从小看着长到大的,小时候最是喜爱古往今来这些骁将名帅,长大之后自己也成了皇上的镇南将军,就爱和这些个沙场将军们讨论战阵兵法。这不,前些时日跟我的家书里对贤侄你那可是神交已久啊,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见上一面,秉烛长谈,便是心愿已足了。”

    安逸忙附和道:“大都督这说的哪里话,若是有机会能得见德王殿下,那自是在下的幸事了。”

    孙德璋听完之后盯着安逸的眼睛,然后往他面前凑了凑,沉声道:“我是老了,大夏朝的未来都是留给你们这些年轻人的,贤侄人中龙凤,可要好好把握。”

    说完,似若无意的抬头瞧了瞧,又朝着安逸展颜一笑,“看吧,倒是投机,聊着聊着咱们都走到哪儿去了。这天色也暗了,明儿你还得赶着赴谈,咱们就在此别过了吧。”

    安逸也是笑着朝他一拱手,“大都督今晚之言,安逸必牢记在心,就此别过。”

    孙德璋也是朝着他搭了搭手,便转身而去。

    知道他的身影渐渐的走远了,站在原地的安逸才将躬着的身体渐渐直起,嘴角淡淡的笑了笑,

    “真是个老戏骨。”

    说罢,也转身朝着府宅的方向走去。

    作为朝中的老臣,孙德璋这番说辞虽然自己嘴里是在为大夏的国本社稷着想,但明显就是在为德王拉拢人脉,在安逸看来这番行为确实有点儿急不可耐的味道,

    所以安逸不明白这位大都督到底在着急什么?

    崇正既然已经跟蜀王和老都督这一干心腹重臣表达出了立储的意愿,那么等着就是了?崇正自会慢慢的帮他这个二儿子剪出一切潜在的威胁,

    换句话说在这个时候大家甚至都心知肚明,任何违背此意愿的朝臣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那都是乱臣贼子!大部分明眼人都会不约而同的倒想德王的旗下,何须如此堂而皇之的拉拢?

    更何况这种事本就是帝王家的大忌,你让崇正知道了这么想?我还没死,儿子已经等不及了?

    安逸仔细琢磨了琢磨,他觉得唯一能够解释孙德璋这种有些反常行为的理由只有两个,

    第一个就是虽然知道崇正“心有所属”,但是潜在的威胁是在是太大了,如果不早作准备,那么就有可能导致即使登上了皇位也会被人扒拉下来;

    第二个就是。。。。。。崇正在还没来及完全帮德王铺好路之前,就已经。。。。。。驾崩了!

    不过想来崇正虽然老迈,但看起来精气神儿都是有的,除非有人动手让崇正驾崩。。。。。。

    想到这儿安逸自己都把自己吓了一跳,不会是真有人在打崇正的主意吧?

    德王肯定是不可能的,自己青春正茂五年十年等不了吗?没来由的去冒着身败名裂的风险打自己父皇的主意,

    倒是不排除其他皇子不排除有这种想法,

    还有可能就是其他几位皇子已经被孙德璋察觉到他们正在有所动作了,所以他等不了崇正了,必须尽快为德王丰满羽翼,以防有变。

    但是这两种原因不管是出于其中哪一种,安逸都能得到一个明确的信息,德王,他们还没有准备好,还需要时间!

    而且他的皇子们,手里攥着的实力,可能并不会比德王差,甚至可以说,他们其中有人的势力已经强大到可以无视崇正的遗旨!

    对于安逸来说,这却是个好消息,朝中越乱,高慈懿的机会有越多,如果真是满朝上下众志成城的拥立德王,反而不好插手了,

    但同时也开始提醒催促着安逸,也是要着手丰硕自己的翅膀了。

    安逸这一边骑着马一边低头想着,不知不觉得已经是到了府门前,

    现在已经到了入夜的光景儿,隔着府门都能闻到里面飘出来的饭菜香味儿,

    自己这回府的时间还能赶到饭点儿,也真是难得。

    不过,安逸顺着这香味来到正厅里的时候,饭桌上却只有高慈懿、安欣和金铭尹三个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