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圈-第2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下,原本进出入淤塞堵死的“晋阳仓库”,一下就空出来了。
早先晋阳仓区被阻塞的水泄不通,一群人忙忙碌碌,加班加点的忙,勤劳而肯干,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仓库拥堵一日比一日严重,结转效率越来越低。
赵虎一来,对拥堵的晋阳仓库根本就视而不见,也不去解决仓库拥堵的问题,而是在区域之外,重新开辟一条线。
就是架构小动了一下,在区域之外多搭个桥,如同心脏搭桥手术一样,一个简单的动作,就把复杂的事情解决了。
标准化的优势,在接驳作业中显露无意,同等规格的两辆30石荷载的凤凰架子车,一满载一空车,直接进行换车式交接就可以了。
那点车况新旧的不同,在军事物资转运的时间面前,没有分辨的价值。
李轩就在晋阳跟赵虎学了学最新的后勤管理技术,帮着搭了把手,顺便把杨景急催的水军物资先抽出来发走后,才不紧不慢的离开了晋阳。
至于晋阳集中营的人员管理方面,他根本就不关心,人多多乱糟糟的纷乱表象下,还是老一套东西。
反是赵虎统管的后勤方面,已经开始实现了自我的进化。
难能可贵的是,后勤已经开始做了全新系统化的优化,甚至可以说设计了全新的系统,并以非常专业的损益表报告的形式,正式申请后勤管理与财务方面的改革。
这种无人在意的一个自下而上式的改革申请,让李轩被贾诩弄的颓废的精神,总算又振奋了少许。
赵虎的卓越表现,激励了李轩,让他非常欣慰。
赵虎就是大多数,他只是与贾诩一样,从李轩那里接触到了一门新的科学,养出了架构的视角,学会了运用架构视角来看待问题,学会了用架构调整,来解决系统问题。
大多数在智商一项上,与贾诩的差别是不大的,起码不像是出身的差距悬殊,那是无法逾越的鸿沟。
正像是工坊中的小工,起早贪黑,努力与付出的辛苦,并不比工坊主少,可所得的酬劳,却是天差地别。
说穷人是因为懒惰,所以才穷困,那是很无耻的事情。贾诩在李轩面前阐述士族特权合理性时,都未朝懒惰上扯,因为贾诩知道这种毫无根据的偏见,只会让李轩蔑视。
贾诩承认的是愚昧,却坚决不承认这种愚昧是士族造成的,把黑锅扔给了新富新贵。
为什么要扔黑锅呢?因为贾诩承认的是“人为的愚昧”,知道是谁造成的,却不愿承认是士族干的。
但毕竟是承认了的,而且明确反对李轩打破,改变这一既定事实。
有公心,思想的大一统,未必比思想的战国坏。全是钉子户,不见得比让拆就拆好。
有立场,站在北盟的立场上,一群乱七八糟的思想相互冲撞,会让社会进程发展加快,但对统治来讲,未必是福。
贾诩最打动李轩的是其中的社会性与科学性,贾诩不反对任何人拥有权利,反对的是赐予的权利,认为这同样是一种不公,且会把人养废。
很有道理,在这一点上,起码李轩是非常认同的,他始终秉承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就是为了避免月月发救济式的权利赐予。
有私心,出身士族的贾诩有一样的惶恐,惶恐一旦知识垄断被打破,本来只有自家子孙,有机会学到的诸如混合博弈论,架构学等大多数听都没听过的东西,却让一个又一个的“赵虎”有机会接触到了。
“机会”,大多数与士族相比,实际缺的就是这个“机会”。
少数人比大多数,多了一个叫做“继承”的机会。
继承的就是成长环境,是从小受到的教育,接触的人与事。
并非是继承的事业与金钱,事业与金钱反而是继承不了的。
一家银行,街上随便拉个人就能继承了?
一旦银行家的子孙,退化到了与街上随便一个人等同,就能继承银行了?
只有败亡的速度与结果,与街上随便拉一个人,等同。
贾诩的祖父是兖州刺史,父亲是轻骑将军,他是生来能继承兖州刺史,还是轻骑将军?
他继承的只是他的家庭环境,继承的是教育环境,继承的是他的家庭有资格可以接触的人与事的层级,且只是一个继承的“机会”。
第一代有钱人是因为有能力,甚至有运气,才有了钱。第二代只是继承了运气,投胎技术牛逼,但并非是继承了能力。
能把钱守护住的是能力,不是钱,钱是守不住钱的。
挣了一亿的第一代叫富人,没有继承能力的二代,有一亿与中彩票一样,一旦没有继承的能力,马上就不属于一代待的那个权势阶层了。
钱还是那么多,一亿,可已经不属于富人圈子了,身边可以结交的朋友与接触的事,都是更下层的人与事,连原本父辈圈子中的人,都没有资格结交了。
一个郡守的官场人事,郡守的儿子是继承不了的,爹的后台儿子连对话的资格都没有,爹的朋友儿子连认识的资格都没有。
父辈是官,要继承父辈的权势,既不是听爹的话,也不是与爹对着干,是先要有能力成为父辈的“幕僚”。
有能力为父辈规划人事与晋升,帮助父辈主动去认识该认识的人,推动父辈做该做的事,知道要先做“幕僚”的二代,是极少数。
继承钱一样,亿万富翁的爹认识的官场,银行,生意场上的朋友,一堆供货商的关系,儿子先天就继承了?认识都不认识才是正常。
第一代的富翁爹,能轻易镇住的分公司经理,各部门主管,对财务上的猫腻了若指掌。
第二代是能镇住内部人事,还是能对财务明晰?(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三五一章 继承与教育
(全本小说网,。)
世家子弟多出的一个教育机会,最重要的就是由父辈领着,把上代的脉接上,接手上一代的关系网,到分公司实习实习,由老油条带着,把各种猫腻理清,这个能接住,能把猫逮住,才叫继承了事业。
为了把这个接住,才有士子交游,国子监名校扎堆,才有与父辈一起出席饭局,活动,分公司实习……
为什么要上名校?因为要在ivy扎堆啊,未来关系网的线头在哪,就要在哪接呀。
先天条件重要么?当然重要啊,就不说别的,先天没钱,别说名校学费,著名幼儿园的学费交得起么?
这就跟钱重要不重要一样,有钱的心脏堵了搭桥,没钱的心脏堵了熬,钱重要不重要?不重要,为什么?因为公共场合,要讲道德。
少数人多出来的这个“继承”机会,可以让官员的后代更容易成为官员,让有钱人的后代更容易成为有钱人,十个拥有继承机会的人,起码有一个是可以继承权财的。
其余九个,也能继承个小房小车,小才小艺,弹个琴唱个曲,支个局分个鱼,没问题。只要不跟原来圈里那个能继承的比,退到大多数里,还是传奇。
天生就多个继承的优势。
而一百个无权无钱的人,最终有一个能成为官员,有钱人,就不错了。
而其余九十九个,能有个小车小房,小才小艺安慰奖的都不多,多在为生存奔波。
可大多数的大基数放在那里,智商与后天努力差不多的情况下,一旦知识垄断被打破,成材率十分之一的士族,如何能与从大多数中脱颖而出,百中挑一的英才竞争?
光是数量级的差距,就会由量变引发质变了,世袭的士族天下,就会被精英社会替代,谁优秀谁上去。
全义务制教育时期,无论什么家庭出来的孩子,成材率都是差不多的。真正的差距,是随着名校与一般学校的差距越来越大,而越来越大的。
教育环境才是对人的发展影响最大的,小初高是上的私立,国际学校,重点,还是一般学校。大学是名校,还是一般学校。名校千人,一般学校千人,做个发展统计,差距就出来了。
最愚昧的事,就是拿盖茨退学证明读书无用论,小概率不说,盖茨是先考上了哈佛,因为事业的发展,超越了继续学业可以获取的回报,才退学的。
没上过名校是能照样功成名就,可非名校的是数十亿的基数,成材率多少分之一?名校是一千人能成材五百,是二分之一!
而只有士族可以享受到高等教育的时候,那就只有士族子弟,才有成材的可能。
时下保障了士族天下的就是继承,就是不一样的教育环境,就是知识垄断,并非是士族时下拥有的土地与官位。
贾诩言及的李轩使用的损招,障眼法,就是不动士族时下的官位与土地,却要打破士族的知识垄断。
这猛一看没什么,甚至察觉不到,要让大字不识一个的人群,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是非常困难的。越是底层就越是相信读书无用论,北盟的义务小学都要抓小孩才行。
寒门出身的士子倒是很认同义务教育,只有世代富贵的士族门阀,才感受到了灭族的危险。
一旦知识垄断的局面被打破,士族凭借的族中一流人才治经,入朝为官,二流子弟盘踞地方,三流庶出经商行贾,经营土地的三级士族体系,就会被彻底瓦解。
士族与大多数的鸿沟,就在于前者多了个“继承”,继承中最重要的,就是受教育权。
一旦教育相同,哪怕老士族依然,可原来大汉只有一百个士族,慢慢变成十万个士族了,士族照样沦为平庸与不值钱。
不用剥夺时下士族现有的,只要让原本没有的大多数有了,世代传承的士族就完了。
即便李轩就没敢大动,只在义务小学校上使了下力,盖了点图书馆,办了点报纸,提供了点不一样的信息而已,士族就反弹了,钉子户一样,就是不让拆自家房。
那就暂时不拆呗,贾诩说的挺对,循序渐进的事,没必要一下把矛盾激化。
贾诩最怵的实际是“科举”,怕的是李轩把私下跟他说的“科举”这个玩意放出来。
就是为了吓唬李轩,贾诩才以全盘否定的姿态,连带公共图书馆,义务小学校都反,连小学生都不放过。
属于漫天要价,先声夺人,就地还钱,志在让李轩打消“科举”这个鬼玩意。
按贾诩的说法,一旦李轩敢把科举制度搬出来,天下士族必反。
李轩对贾诩的危言耸听,是有点信的。加上他为别人创造更公平的环境,都是在不损害自身利益的情况下,属于有闲时的理想主义。
既然理想被人威胁,那就妥协呗。
士族时下的北盟是干不过的,一旦与士族为敌,北方联盟都会分裂。
面对战胜不了的敌人,对李轩来讲,那肯定就是朋友嘛。
贾诩这个朋友虽然很不是东西,老背地里坑他,可李轩理解贾诩,因为他也老背地里坑贾诩。
恰如贾诩漫天要价,志在让李轩打消“科举”。实际李轩也是漫天要价,拿“科举”当烟雾弹,志在义务教育啊。
与大基数的标准化义务教育体系比起来,“科举”只是相对于“察举”更让士族有感觉罢了,毕竟都是“举”,“举”上了就能当官,直接刺激到了士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